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末之我为刘辩 > 第二卷 黄巾终始乱 第一百四十一章 生死下落

按理来说,于夫罗接秦氏去南匈奴王庭游玩一番,这事不算什么大事,毕竟先前秦氏就去过,不止是秦氏,刘辩甚至让中阳书院的学子们也去南匈奴王庭体验过草原风光。

游历可是增涨阅历的一大要素,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话可没有说错。但眼下于夫罗请秦氏去南匈奴王庭,这事就要仔细斟酌一番了。在刘辩的印象里面,因张纯和张举在渔阳作乱,朝廷曾遣南匈奴的军队去协助,但南匈奴不堪忍受朝廷的重负与军役,因而作乱造反,曾一度搞得并州之地狼烟四起,生灵涂炭。

如今张纯与张举的作乱起了,那么朝廷还会差遣南匈奴的军队吗?刘辩设想一番觉得以刘宏的尿性,这事十有**还是会发生的。此外这几年间刘辩与南匈奴的关系已经逐渐恶劣,不复往年的和睦。

自南匈奴右部被刘辩打灭了之后,因眼馋河套地方,匈奴左部也与刘辩起了冲突,结果可想而知,匈奴左部被狠狠教训了一波,而羌渠自始至终并未帮南匈奴人说话,他派遣来的于夫罗和呼厨泉也是站在了刘辩这一边,这可就使得匈奴左部变成了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地步了。

匈奴左部心里就没一点怨恨吗?那肯定是有的,大单于不帮咱们,汉人又打咱们,汉人还想指使咱们去平定汉人之间的叛乱,这天底下哪里会有这些个龌蹉的事情,特马的,要不咱们也反了吧!

刘辩如此思量一番,寒意从心底而起,他急声问道:“于夫罗可曾离开?”

“昨日一早刚走。”荀谌回答。

“怎会如此之快?为何没人禀报?”刘辩面露不满,语气也变得冷峻起来。

荀谌略有狐疑,他试探性的问道:“可是有什么不妥?今年初便有三波学子由于夫罗领着去过南匈奴王庭,来去不过半个月,这次是秦氏答应于夫罗的,早先已经准备妥当,并且先前有过旨令……”

“胖安,你带一队人去追,星辰八卫皆跟你去,务必把阿母给接回来。”刘辩没再听荀谌细说,他喝令一声,何安也不多话,起身拔腿便走,一边走还一边把厅堂门口候着的星辰八卫都给叫了过来。

刘辩如此安排一番引得众人惊疑不已,田丰遂问:“又出事情了?”

刘辩没有作答,还未肯定发生的事情说出来只会让大家产生更多的猜疑,一切只得等到何安把秦氏给追回来再说。细算一下时间,相差不过一天,有秦氏在,于夫罗的马队肯定行进不快,只要何安追的够快,应该是可以赶上的。

且说何安领了命令,他从精骑军中借调了两百精骑,再有星辰八卫协助便直追于夫罗而去。从南匈奴王庭到中阳城只有一条大路可以走,南匈奴王庭如今坐落在上郡,而上郡还不是刘辩的地盘,所以修路的事情还没落实到上郡。

大路既然只有一条,那只要马匹脚力够快,那铁定是能够追得上的。何安也搞不懂刘辩为什么突然要发出这样的命令,于夫罗请了秦氏去南匈奴王庭做客,这不过是寻常之事,有什么好奇怪的吗?何安想不通索性就不多想,对他来说,只要是刘辩的命令,他只要尽力去干就完了。

两百多骑一路快马前行,临出西河郡境内的时候恰巧太阳下山,何曼见状便对何安问道:“安爷,太阳就要下山了,咱们还继续追吗?”

“说什么浑话呢?星夜赶路,一刻不能停歇,马跑死了就用脚跑,直到追上阿母才算完事。”何安喊

起一声,冷风灌进他的喉咙里,引得他咳嗽一阵。

上郡这地方不在刘辩的辖治内,何安对这里也不熟,官道破败,大路与小路混合,于夫罗到底会从哪里走,何安也肯定不了,只得由星辰八卫依据车迹和马蹄印子来辨别方位。

要说何安也是气运之子,好巧不巧还真让他走对了路,何曼率先发现情况,他喊起一声:“安爷,前面道上有火光!”

“快!上前查看!”何安果断打马前冲,很快火光就被看的真切,那是一辆燃烧起来的马车,马车旁倒着一地的尸体,鲜血伴随残肢,显然是此处是经历过一场恶战的。

“这辆马车好像就是秦氏夫人的马车!”贪狼卫喊道。

“这里有两个书院的女学子,已经死了。”廉贞卫喊道。

“这人是于夫罗的亲卫,我还与他喝过酒,也死了。”巨门卫喊道。

“……”

现场很快就被勘察过一番,没有秦氏的身影,也没有于夫罗的身影,除了于夫罗亲卫的尸体便是书院女学子和秦氏侍女的尸体,更有十来具陌生的尸体,从穿着打扮来看应该也是南匈奴人。

南匈奴人袭击了于夫罗的队伍,劫走了秦氏和于夫罗?

这个念头顿时在何安的脑子里面冒出,他浑身惊起一阵冷颤,大半天的快马疾驰已经让他精疲力尽,又饿又累了,突然再遇到如此惊悚的事情,何安只觉得双腿发软,他一屁股坐在地上,一脸的失魂落魄。

“安爷!”何曼急声喊道。

“快,快去禀告辩爷,把这里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清楚,让辩爷定夺!文曲卫,你去!”何安缓过神来便高喊一声,文曲卫领命而走。

毫无疑问的是于夫罗的队伍被袭击了,于夫罗和秦氏生死不明,下落不知,而又有书院的女学子遭遇不测,事情依然变得严峻,何安也不敢耽误,他急忙又说道:“禄存卫和廉贞卫,你们二人带一百个人收敛尸首,带回中阳城交与辩爷,其他人随我继续追寻。”

尸首是要处理的,尤其是女学子的尸首,得带回去好好安葬,所以何安选择了兵分两路,一路人护送尸首回城,一路人继续追寻秦氏和于夫罗的下落。

说是要继续追寻秦氏和于夫罗的下落,但何安的心里面其实已经有了猜想,十有**,已经是被人劫走了。可上郡就这么大的地方,谁敢对于夫罗下手呢?还是说是于夫罗劫走了秦氏呢?若此这样的话,于夫罗的亲卫又为何会死呢?

何安想不出来,他只能够寄希望于刘辩这边,希望荀谌等人能够早早想出答案。而何安并没有在此时选择回去的原因,是他想再碰碰运气,看是否能够再找寻到其他的一些线索,万一这路上就遇见秦氏或者于夫罗了呢?

只可惜一夜过去,好运并没有在何安的身上继续发生,疲惫的一百多人终究是寻了一处小村庄暂且歇息,顺便等候刘辩新的旨令。

天刚微微亮,中阳城的城门刚被打开,一匹快马奔腾而来,马上坐着的正是文曲卫,他手持并州王府令牌高声喊道:“紧要军情,速速让开。”

城门兵卒眼熟文曲卫,自然不敢耽搁,纷纷让开道路。一路通畅,文曲卫直入并州王府大门,“殿下何在?”

自有王府亲卫答道:“殿下在书房。”

文曲卫点头便快步而走,他是刘辩的亲卫,自然不用通传。

因担忧秦氏之事,刘辩昨夜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去唐瑛那过夜,他却是在书房对付了一晚,唐瑛因为白天劳心王府事务而心感疲惫,不能作陪,于是蔡琰便与刘辩相伴了一晚。

书房中,刘辩还在看着一些政文,蔡琰却是伏在刘辩的肩头上睡着了,突兀的书房门口响起文曲卫的声音:“殿下,出事了!”

刘辩当即眉头一紧,睡的很浅的蔡琰自然就醒了,“你先歇着,我出去看看。”刘辩安抚一句便起身出了书房,留下一脸懵懂却透露着一丝担忧的蔡琰孤立在桌案旁。

“出什么事了?”出了书房,刘辩见着文曲卫便问道。文曲卫不敢耽搁,他把追寻遇到的事情一五一十详细的说了一边。

刘辩听完之后便伸手摸了摸额头,心道我担心的事情终究是要发生了,于是他说道:“你派人去把几位内阁先生请过来,韩奕和卢浗就不用请了,等他们人来了,你就去休息吧!”

文曲卫领命而走,不多时,荀谌、田丰、荀攸、董昭和沮授五人便匆匆来到,刘辩与他们在厅堂中而坐,事情一说,猜想一摆,五位内阁大佬纷纷面露惊疑之色,各种猜想在他们的脑子里面冒出来。

一夜都没怎么睡的刘辩还是露着一丝的疲劳神色,此番又遇上这种危急之事,他喝下一杯热茶定了定神便问道:“尔等以为如何?”

作为并州后勤大总管,荀谌的话语权是很重的,他便率先说道:“辩爷是以为南匈奴左部叛乱了?可有确切消息?”

眼下刘辩的确没有收到确切的消息证明南匈奴左部叛乱了,而只靠发现了于夫罗亲卫、女学子和侍女的尸体便如此猜测,虽有可能,但不严谨。

荀谌觉得鲜卑人也可能会干出这种事情,再者乌桓、羌人等胡人氏族也有嫌疑,而说不定还可能会是黄巾余孽做的,上郡山匪也不少,可能性太多了。而至于南匈奴左部,荀谌以为有羌渠坐阵,再加上于夫罗在南匈奴王庭的身份和地位,可能性到不大。

如今可有不少南匈奴人为并州效力,普通民众不计数的话,西蒙营的去卑和乞绡,精骑军的索图,这些可都是明摆着的南匈奴人。而先前南匈奴左部才给并州军给狠狠揍了一番,这才过了多长的时间,他们难道就敢继续来搞事情了?

皮痒了吗?不怕揍了吗?

可刘辩认定是南匈奴左部干的,这让荀谌就有些疑惑了,他知道刘辩的本事,凡事都有先见之明,但荀谌还未想通其中缘由。

“十之**。”刘辩其实并不是十分肯定,毕竟历史现在出现了偏差,南匈奴左部这回万一听了朝廷的话呢?

“南匈奴左部是否叛乱,这事有待商榷,若是真的叛乱了,首当其冲的也应当是上郡,若上郡发生战事,消息很快就会传来的,静观其变为好。但眼下秦氏与于夫罗不知所踪,这事得查。”田丰接过话头,他一语道破天机,不管谁叛乱了,咱们显得把秦氏和于夫罗找出来才行,最为主要的是要得知秦氏的生死下落。

“不如派一营将士去上郡探查一番?”荀攸建议道。

“动用一营将士?恐怕上郡的并州刺史和太守不会准许吧?”沮授发问。

“非常时刻自有非常理由,我们出兵还需要他们同意?”董昭说道。

“那不如直接派精骑军去吧?骑兵脚力快,又不便攻城,可以让上郡那边放下戒心。”荀谌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