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末之我为刘辩 > 第二卷 黄巾终始乱 第一百零六章 出行

出中阳城,经上党郡,入壶关,过冀州,从白马过河达顿丘,进入兖州,而后直往徐州,这便是刘辩初始定下的游历路线。

汉王刘邦元年,始置壶关县,属并州上党郡,因壶关口山形似壶,且在此置关,固名壶关。

壶关以外邻接冀州,属于并州边境关防要道,常年设兵驻守。自上党郡并入刘辩治下以后,壶关驻兵一直不多,仅五百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县兵,要负责县内治安,而上党郡又邻接太行山脉,县兵们平常还要负责往来太行营寨的辎重队伍,所以在关口上驻防的兵差不多只有百人左右,兵力可以说想当的低。

倒不是说刘辩疏忽了壶关的防御力量,而是他完全没有料到如此至关重要的地理位置会兵力薄弱至此。

当刘辩一行人来到壶关的时候,看着面前斑驳的墙面,矮低的墙垛,无精打采的兵卒和空虚甚重的防御,他心中顿时就窜起怒火。

壶关县尉是新近到任的十二星座亲卫之一的狮子卫,从朔方郡转任到上党郡,狮子卫还有些没转过弯来。朔方郡是产粮大郡,各县都是积极组织农耕,狮子卫平常所做之事也是围绕屯田展开的,可转任到壶关来,不再屯田,他就有些不知所措了,准确的来说是对政务无从下手。

除了一招前任壶关县尉嘱托的继续维持治安,护送辎重队伍,接纳并安排外籍百姓等重大事务之外,狮子卫也没有展开新的事务,一来他对壶关还不算太过了解,二来在展开新事务项目之前,是需要向内阁报备的,毕竟若涉及钱财资金和人力物力这些,都是要内阁大佬们审批后才可以拨发的。

狮子卫也想向内阁报备一些新项目,毕竟只要项目完成都是业绩,地方官员有业绩才能够升官,提高俸禄与福利。为刘辩亲卫出的狮子卫,其实并没有多少进取的心,但一定的责任心还是有的,至少眼下他是希望壶关是能够安定的。

然而此刻刘辩对壶关城墙修缮和维护极为不满,以及对驻守兵卒的精神面貌不佳感到愤怒,这已经让狮子卫心虚和担忧了。刘辩还未有把这份不满和愤怒发泄出来,狮子卫就想要先辩解了,但他却又无从辩解,所以只能够低着脑袋装个鹌鹑。

只要态度端正,姿态放低,就能够苟过去吧?

“辩爷,这事还真不怪他,他也是刚被调过来,忙活不到这事。城墙年久失修,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还得报备到内阁那边去,他估计也没啥法子。”何安率先帮狮子卫说话,他还对狮子卫挤挤眼,狮子卫会意立即点头表示赞同。

刘辩没好气的看向何安说道:“小爷还没怪他呢!你跳出来当什么好人?壶关这地方,位置很重要,不仅要修缮,还得派兵驻守,这事小爷自会定夺。”

“辩爷亲自处理,那自然再好不过了。”何安说着便笑了起来:“那既然如此,今不如就暂且不走了吧!”

“嗯!先去县衙,小爷思量思量,完事给荀友诺写封信。”刘辩伸手一指狮子卫说道:“到时候你派人把信送过去。”

狮子卫立即应承下来:“诺!”

“那就这么办吧!我就先不去县衙叨唠了,我就先去城里面随便看看逛逛。”何安说

完便对着糜芳一招手,糜芳很狗腿的凑了过来,这两个人现在倒是志同道合,何安喜欢吃喝玩乐,糜芳有钱买单,如此而已。

一行人暂且分道扬镳,刘辩入了县衙之后便开始给荀谌写信,并在信中言明他的思量。

信中写道:壶关乃并州与冀州交接要道之处,于军事上有重大意义,应当重视。

修缮城墙,加强巡防,提升治安,这些都是必要的事务。

壶关兵力不足,需调重兵驻守,但近年来并州与冀州之间并无战事,我调两千兵力镇守。狮子卫是有能力的,若在和平时期,由他镇守壶关并无大碍,但我以为还需调一能力出众者压阵。

往后年间,天下经乱,终究会以兵阵争天下,驻守地方应当以善战领兵者当先,而今并州各军将领已定,未有合适人选。但书院学子当中骁勇者不在少数,我也常启用少年郎,只因少年知勇,敢打敢拼。

李乾之子李整,明年正好十八岁,既有勇武,也懂军政,更有丰富从军经验,每每协助辎重部队皆用立功,此人便为合适人选。

廖淳之弟廖化,明年也达十八岁,他曾在征讨黑山军战役中立下过功劳,其兄战死牺牲,未有多犒赏,如此他也可以作为后备人选。

二者选其一,便按书院期末考成绩为标准,优异者为先。

若友诺也有合适选人,可推荐给我,再与考校。

刘辩这封信写的并不长,随后他让狮子卫派人把信送出去。介时何安与糜芳正好游完县城回来,与刘辩这种为并州劳碌的心态相比,何安就是一轻松了,他是真的出来游历的,只顾吃喝玩乐,一切政务都不愿涉足。

为君主,刘辩就做不到这一点,股决定思想,既然坐到了那个位置,自然要坐在这个位置上考虑事。

第二一早,刘辩在又吩咐狮子卫一番之后便再次启程,出了壶关便是冀州。

冀州霸气未全收,漳水潆洄抱远楼。

地隐青莲晴见,天空白雪冷还浮。

千家桑柘余前代,万古风流是此州。

刺史开言问饯客,可知佳句便题留。

冀州这地方在华夏几千年的历史上都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依据山川地势,物资丰饶,土地肥沃,境内河渠纵横,舟车辐集,水陆交通都很便利,商业十分发达。幽州土地贫瘠,往年来都是从冀州调拨粮草,以解幽州缺粮之危。

刘辩不是第一次来冀州了,他对这地界也颇为熟悉,黄巾之乱可把冀州祸乱坏了,此外刘辩也从冀州挖走了不少能人,有不少是原本历史上袁绍手下的人,但如今这些人今后都和袁绍无缘了。

过完冀州便是兖州,刘辩一行人租用商船渡河,大河宽广,河水涛涛,与船上垂钓也是一件悠哉的事,而一连几都食用鱼类,换做别人早就吃腻了,但刘辩随携带小方世界仓库,各种美味食物是应有尽有,还自带保鲜防腐功能。

下船之后,双腿都觉得轻飘飘的,北方人多有晕船,星辰八卫多有吃不消者,又好在刘辩携带丹药,可缓解症状。

从兖州直达徐州,进入下邳郡。下邳郡乃徐州治所,

陈登家便在此处,而糜芳老家却是在东海,所以糜芳便要在此与刘辩等人分别。

原本糜芳倒是想要厚着脸皮赖在这里的,毕竟在这些子的相处下,越是了解渗透,糜芳越是想要跟随在刘辩边。

作为粉丝,跟随大佬自然是理所应当的事。况且糜芳所敬佩的不止刘辩一人,他如今也对何安敬佩有加,毕竟何安在吃喝玩乐的境界上高处糜芳太多,糜芳向着何安学到太多,大概是抱着学以致用的想法,糜芳也想在何安边多赖些时。

只可惜糜芳的想法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是骨感无比,陈登对糜芳可一直没什么好态度,顾雍也是一副答不理的样子,这可让糜芳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挫败感。

今天你对我答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这样的想法只在糜芳的脑子里出现了仅仅两秒钟,因为他实在不认为今后自己能够在什么方面超越陈登和顾雍。或许糜芳最大的有点就是有自知之明了,也正因为有自知之明,糜芳终究还是离开了。

糜氏在下邳城内也是有商铺的,他到不至于一个人无处可去,刘辩对糜芳还是多有照顾的,他已经对糜芳交代过,若他以后愿为并州效力,并州自然是会对他敞开大门的。按理来说,刘辩抛出了橄榄枝,糜芳应该是颠颠的接着才对,可是他却是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看来今后为谁效力,糜芳自己是做不了主的,或许他得回去询问一下糜竺的意见。

糜芳一走,陈登可就感觉轻松许多,刘辩一行人进了陈府,陈登父亲陈珪亲自接待刘辩。如今大汉天下最为炙手可的并州王亲临府邸,陈珪内心可是激动无比,原本他是打算请太守、刺史等地方官员一同来迎接刘辩的,但陈登早早就暗中通报陈珪,言明刘辩并不喜官场客,于是陈珪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有地方官员陪同入席,那自然是可以提高自家份,但若刘辩不喜,那这样的举动只会惹得刘辩不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陈珪自然是不会做这种蠢事的。

此行游历,一路所过州郡县城,刘辩都是低调出行,根本就没暴露份,更不要提去主动会见大小地方官员了,就算是有官员得知刘辩到来的消息想要拜访,刘辩也是统统回绝。

陈珪出士族名门,与袁术都是公族子孙,从小便有交。其祖陈亹,官至广汉太守;从父陈球,汉灵帝时官至太尉。陈珪最初被察举为孝廉,便担任剧县令,后离职。

刘辩观陈珪虽然有些年岁,然容貌依旧,体健朗,精神抖索,笑容和善。陈登为陈珪嫡长子,但不是独子,陈珪的儿子还有三个,刘辩此番还见到的便有陈珪的嫡次子陈应,年岁15,另外两个儿子都尚小,皆被陈珪安置在老家。

陈珪是好客的,刘辩这一行人受他邀请便暂住在陈府内,自有仆人照料生活,陈珪令陈登亲自帮衬,大小事陈登都安排的很妥当,这也让暗中考校的刘辩更加觉得陈登是一个不错的人才。

“嗯?今又吃生鱼片?”刘辩略微皱眉看着桌案上的陶盘,盘子内大小鱼片薄薄好几层,虽然看着处理的很干净,但这种淡水湖产出的鱼多少都是带有寄生虫的,生吃,必然得虫,若不得救,必死无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