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末之我为刘辩 > 第一卷 初临东汉末 第二十九章 商定根基

郭嘉的话一出口,荀谌顿时觉得身体有些发软,无疑是郭嘉说的这些话太过于大逆不道,以至于荀谌一时之间难以接受。郭嘉却像是没事人一般,他说完之后便安静坐着,目光也不看着刘辩,他明白这番话语的确是大逆不道了,他也有担心刘辩会突然发怒。

天下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样的情势,刘辩自然心里面很清楚,而他对东汉这个王朝也没有多大的归属感,所以当郭嘉的话音落下之后,刘辩其实心中并没有多大的波澜,他只是有些惊讶与郭嘉的目光竟然看的如此长远。黄巾之乱就将要来临,东汉王朝注定分崩离析,介时等到刘宏一死,董卓入京,十八路诸侯讨董,再诸侯纷争,东汉分三国,可不就是破了嘛!

想到此处,刘辩便开口问道:“不为太子,自然外放为王,那封地应该选与何处?”

刘辩此话一出口,郭嘉的双眼中一道精光绽放,他已经领会刘辩的想法,当即郭嘉就开口说道:“荆州可为首选,水域宽广,道路发达。”

“荆州乃久战之地,不妥。”刘辩当即就排除了荆州这个选择,虽然荆州有着长江天险,可训练强大的水军,但就是因为水路太过于发达,地势平缓,才让刘辩觉得不妥。今后的天下是战争不断的,荆州如此安逸的地方,怎么可能养出精兵强将呢?

“冀州,地大物博,粮草丰厚,可为二选。”郭嘉继续说道。

“冀州地大却无天险,粮草虽足,但必被人惦记,不是安心之地。”刘辩也不想选冀州,最为主要的是黄巾之乱开始首当其中的就有冀州,到时候地方都被黄巾军打荒了,后期还玩个毛?

“那三可选益州,鱼米之乡,天府之国。”郭嘉想了想之后说道。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偏安一隅可不是明智之举。”刘辩又否定了益州,他一想诸葛亮七次北伐都没有成功,若选益州为根基之地,以后一统天下的难度可想而知了。

“那辩爷愿取哪地?”几次的建议被否定,郭嘉也不恼怒,他似乎是明白了刘辩的意思,所以适时的问出一句。

“并州如何?”刘辩说道。

“并州?”荀谌终于算是回过神来,他终究是明白过来刘辩根本就没有当太子的打算,他反而是愿意找一个地方称王。大汉天下将乱,这一点荀谌多多少少也能够看出一点,那么寻一地作为根基就极为重要了,听着刘辩提出并州,荀谌心中一紧当即就说到:“并州虽有九郡,但至少有五个郡为南匈奴活跃之地,又与乌桓,鲜卑接壤,北匈奴也会南下,此地更为战乱之地。”

“那岂不是更好吗?匈奴也好,乌桓鲜卑也好,这都是外族,与他们交战,不正是应该的吗?”刘辩说着便大口饮了一碗酒,他的话顿时让郭嘉起了别样的心思。

郭嘉笑了笑并没有接话,而荀谌则显得有些急乱了,他实在不觉得并州是什么好地方。刘辩却已经是打定了主意,既要封王,就于并州为根基。虽有不少外族骚扰,但相比并州民风颇为彪悍,必然可以训练起一只百战之军,马匹必不可少,骑兵唾手可得,有了骑兵,征战天下就有了重头武器。而对于刘辩来说,其实不管选择什么地方作为根基,都不算是太重要,毕竟他有修心系统和小方世界,很多对于其他人来说很重要的因素,可到了刘辩这里反而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当然这些点刘辩是不会对郭嘉和荀谌说的。

“与匈奴交战,就可以一直向朝廷要粮,要钱,要兵了,辩爷此举,一举多得啊!”郭嘉仿佛是看穿了刘辩一般,他略有些不怀好意的笑了起来。荀谌听到此话,顿时脑子明白过来,他也狭促的看着刘辩。

刘辩干笑了几声并没有答话,他心道:小爷还需要向朝廷索要粮草钱财吗?小爷那便宜老爹不向小爷索要就是大幸了。只不过到时候可以借着与匈奴交战的理由不用返回洛阳,这样的话倒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安心发展自己的小根据地,屯田,募兵,纳贤,积攒实力,壮大军事。等到时候天下一乱,小爷第一个带头杀出去,抢夺地盘,称王称霸,想必袁绍、曹操这些人肯定就懵逼了。哼!见一个打一个,打完再锤下一个,就是这么霸道,就是这么无情!

既然定下了并州为根基,刘辩又与郭嘉、荀谌商讨出了应选并州西河郡中阳县为具体封地,因为这个地方是在并州区域比较中心的地带,离洛阳不算远,离南匈奴也不算近,所谓退可守进可攻,又靠近太行山脉,一举多得也!

相对于刘辩与郭嘉、荀谌的热烈讨论而言,何安就显得安静许多,他心里面一直都不太明白为什么辩爷不想成为太子呢?只要成为太子,到时候自然会登基为皇帝,那天下不就是辩爷的吗?为何要绕那么大一个弯子呢?

“既定下如此,不过郭嘉兄来助我一臂之力如何?”刘辩果断的对郭嘉抛出了橄榄枝,废话说了那么多,为的不就是这一刻嘛!

“多谢辩爷厚爱,但郭某如今年岁尚小,学识尚浅,恐不足以辅佐辩爷。待以后郭某学业已成,自会去找辩爷,到时候希望辩爷能够收留郭某才是。”郭嘉不曾多想就拒绝了刘辩的招揽,他心想自己才十二岁,也不能帮刘辩谋划什么,还不如在家多读读书,况且刘辩也才九岁,郭嘉也不觉得刘辩现在就能够被刘宏外放为王。虽然大家讨论的时候很热血,但是此刻静下心来想想,郭嘉并不认为刘辩能够走出这一步,或许要走出这一步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郭嘉的拒绝也在刘辩的意料之中,随即他便看见了荀谌,荀谌也是摇了摇头。刘辩明白他现在只是顶着一个皇子的身份,年纪又小,没有根基,确实没有什么其他的吸引力。而荀谌之所以没有答应刘辩,并不是因为他不愿意去辅佐刘辩,而是出仕这种事情,荀谌目前还没有自我选择的权利,他需要向他的父亲荀绲禀告才行。

却说汉灵帝刘宏得了张让的禀报说是清流党人在颍川郡内大肆聚会,竟有不满朝廷之举,也有对皇帝不敬之意。刘宏这么一听,心中顿时很不高兴,张让又进劝刘宏说可以乘此机会把刘辩召回来立为太子,这样一来就可以威慑清流党人。

要说张让这样进劝也是得了刘辩太多的好处,毕竟那些神奇的丹药也不是白吃的,张让心想刘辩为皇长子,他要是成为了太子,自己当然也会得到更多的好处,以后刘辩成为皇帝了,自己也可以顺势稳固自己的地位。

张让的进劝之言很快就让何进知道了,何进身为刘辩的舅舅,自然是十分同意张让的建议的。虽说这段时间何进与张让等人的关系已经有些不太和睦了,想当初张让为了稳固地位扶持了何进,而在立刘辩为太子这件事情上,这两个派系也有了再次合作之意。何进很快就去找了何皇后,何皇后得知刘宏想要立刘辩为太子,她自然也很高兴,所以她也在枕边上吹了吹刘宏的风,于是刘宏便打定主意下旨召回刘辩。

而另外一边,以袁隗为首的一派人在得知消息之后却大为不同意,纷纷进谏说刘辩年纪尚小,还不足以担任太子之位,加上丹药风波,若是把刘辩立为太子,百姓肯定更加的贫苦,到时候民不聊生,大汉社稷岌岌可危。反正类似这样危言耸听的话说的让刘宏心中颇为担心,于是这立刘辩为太子的想法又减少了很多,但是奈何派遣召回刘辩的宦官已经出发了,刘宏想着还是等刘辩回了洛阳之后才议这件事情。

袁隗等人的反对很快就得到了张让和何进的不满,他们又开始纷纷劝谏刘宏,说了很多刘辩的好话。于是朝廷中关于立刘辩为太子这个话题就每天争吵不断,袁隗反对,张让与何进就同意,何皇后吹枕边风,董太后也才参合一脚反对何皇后。刘宏被搞的头疼不已,又想着丹药吃的快差不多了,于是又下旨派了人去召刘辩回宫。

一连两道旨令送到了颍川,刘辩是一脸的懵逼,突然这太子之位的争斗让他有些茫然。紧接着何进又派人了送信来通知刘辩尽快回宫,何进的信上大致是说何进在吃了刘辩的丹药之后觉得自己身体越来越强壮,脑子越来越精明,外甥儿刘辩你快快回来洛阳立为太子,到时候身为舅舅的我就可以全心全力的辅佐你,什么振兴大汉,什么扫清宵小之类的话语说的是荡气回肠。

何进的信送来之后,何皇后也派了人来送信,信上大致是说辩儿你快快回洛阳来,母亲我这几日被董太后那个混蛋老女人欺负了,你赶紧回来帮我镇住场子,帮我找回颜面来,好好的杀杀董太后的威风。

这两道旨令,两封书信来的火急火燎的,刘辩明白他这颍川游学是一定进行不下去了,当即他便让夏恽等人收拾了行李准备返回洛阳,而他则再一次前去郭嘉的家里面,刘辩想要再一次请郭嘉出仕来帮助他。

“辩爷此去何为?”郭嘉面色冷静,刘辩对他的恩情,郭嘉心里面是很清楚的。不是郭嘉不愿意去辅佐刘辩,实在是郭嘉觉得自己的学识还没有达到自己所期待的目标,他不愿意以这样的状态去辅佐刘辩。

“自欲肃清宇宙,振兴大汉。”刘辩的神色严肃,面色认真的回答。郭嘉再一次的拒绝让刘辩不觉有些心灰意冷,在颍川郡内这段的时间,刘辩自认为他已经把欣赏郭嘉的态度表明的十分清楚了,但奈何郭嘉目前不为所动,刘辩心中很郁闷。

“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如此便希望辩爷此去一帆风顺。”

“多谢君吉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