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末之我为刘辩 > 第二卷 黄巾终始乱 第五十六章 沮授沮公与

无锋重剑,重九十三斤,一流武将也是能够舞动起来的,张郃奋进用力也能把无锋重剑给拔起来,但他看得出来刘辩并没有切磋的意思,作为一个合格的下属,张郃伸手饶头笑着说道:“在下认输!”

看看,多么上道,就这样的人,以后不当上大官都难!

刘辩很满意张郃的态度,手又一挥,无锋重剑被收入仓库当中,刘辩说道:“等回并州之后,给你五千人,成立并州军新营部,大戟营!”

张郃面露惊喜,他当即跪地高声喊道:“多谢殿下栽培,在下一定竭尽全力,为殿下效忠!”

上道的人运气通常都不会坏。

虽然刘辩把准备好的惊喜提前给用了,但效果还是如同预料一般的好,张郃心中十分的感动,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他一直以来的抱负终于可以实现了,为此,张郃对往后的日子充满了期待。

大戟营大戟士,在下定不会辜负辩爷信任!

搞定了张郃,那就剩下沮授了,刘辩的运气往往也是很不错的,又过一日,武曲卫来报,说是沮授已经访友回来了。刘辩这一听当即就坐不住了,他与唐瑛交代了一番之后便带人直接前往巨鹿郡。

轻装简行,快马奔袭,刘辩讲究的是速度和效率。

巨鹿郡是黄巾举义的重要地方,张角盘踞此地,祸害良久。大小战役近百场,战火殃及无辜百姓,曾经繁华的巨鹿郡到处显得一片苍凉,太守和县令们虽有努力,但民生建设恢复的进度十分的缓慢,再加上汉灵帝刘宏的大肆税收,百姓苦不堪言。

但冀州毕竟是冀州,底蕴还是有的,情况就算再糟糕也没有到饿死人的地步,但有些地方就不同了,易子而食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多次了。

沮授的家并不难找,他所在的县城还是比较安定的,这与他有莫大的关系,是他治理地方的功劳。

身为皇子,作为主角,王八之气侧不侧漏不重要,重要的是得有人信服。

沮授无疑是信服的,有田丰的书信,加上刘辩的威望,以及他本身自带的皇室光环,沮授并未待价而沽,一番交谈寒暄之后,这位顶尖谋士便拜在了刘辩的麾下。

对如今的刘辩而言,收服人才这事的确是很简单的,只要达到了某种高度,其理念只要不与人才们冲突,又给予人才们发挥才能的宽大空间,多的是人才愿意相助。

抗鲜卑,征匈奴,伐黄巾,战功是大把大把的。保民生,兴商业,办教学,并州繁华已传天下,仁政治民、宽厚待民,这是明主出世的征兆。沮授一心忠汉,但刘宏已经让他心灰意冷,而从刘辩的身上,他却看到了汉室将兴的曙光,如此还有什么可拿捏犹豫的呢?

那就这样跟随并州王殿下干了!

沮授是一个很健谈的人,从天下大势到民生琐事,从诗词歌赋到天文地理,从战略布防到筹备物资,他与刘辩讨论的事情包含过多。好在是天才地宝商店每月都刷新不少物资,其中更有不少让刘辩原以为很鸡肋的书籍,但往往在忽悠文人的时候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小爷是有外挂的,修心系统作弊器了解一下!

“凉州羌人反叛,这事殿下可知?”沮授摸了摸下巴上的小山羊胡须问道:“黄巾之乱影响颇大,张角反叛之时,响应者不计其数,羌人只是其一,但如今却是规模最大的,入寇三辅,侵逼园陵,汉室天下岌岌可危呀!”

刘辩点点头并未答话,沮授继续说道:“朝廷派了皇甫嵩和董卓去平叛,殿下以为可能胜否?”

“不能!”刘辩回答的很直接,好似未有思考一般。

沮授这一听面露惊讶,转而他又笑问道:“殿下为何如此肯定?”

刘辩摇了摇头说道:“我虽然和皇甫嵩将军有很深的交情,但正因为过于了解才会有如此决断。”

“当初破黄巾军时,这些都是贫苦百姓组成的乌合之众,有战力的尽是些山贼土匪,懂谋略的不过是县丞小吏,皇甫嵩将军击败势弱的黄巾军,不足为奇。但羌人反叛,聚众都是西凉铁骑,战力很高,朝廷派的兵无法与之抗衡。董卓虽有勇武,但他对上黄巾军都不能胜,何况是对付西凉兵?”刘辩这么一说,沮授点点头表示赞同。

“再者,董卓素有野心,他与皇甫嵩将军必不会同心,两将分离,岂能打胜仗?”刘辩补充一句,沮授面露疑惑。

“殿下似乎不看好董卓此人?”沮授问道。

“只是一种直觉而已。”刘辩笑答,就在沮授无奈而笑的时候,他又补上一句:“我的直觉一向很准的。”

沮授面色顿时严肃,他问道:“就算董卓有野心,有殿下在,也能抑制此人吧?”

刘辩摇了摇头说道:“世上之事,机缘巧合多矣!世事颇难料,就算是我,也曾陷入洛阳派系泥潭,难以抽身,所以又怎么能一定知晓别人往后的道路呢?”

“殿下所言极是。”沮授点点头说道:“可若此战不能胜,那汉室可真威矣!”

“沮公不必担忧,就算不能胜,但也不一定会败。以皇甫嵩将军的本事,守护三辅之地还是绰绰有余的。”刘辩说完便心中暗道:以董卓的野心,他就算不能打胜仗,也不会把自己处于危机下,仗打输了的话,北宫伯玉的军队一旦顺利入侵三辅之地,那么董卓的脑袋十有**是要掉的。

就算有张让等人保董卓,刘宏不杀他,刘辩到时候也会补上一刀的,落井下石这种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手段,刘辩也是信手拈来的。

沮授松了一口气,这位大谋士可是设身处地的为汉室王朝担忧,紧锁眉头思索片刻之后,沮授又笑着说道:“听闻殿下在朔方郡外建立了军城,殿下这是对胡人有想法了?”

沮授的洞察力可真不一般,刘辩也略有惊讶,他回答:“是一直很有想法,这天下年年征战,百姓穷苦,一旦朝廷势弱,此消彼长,胡人一旦乘势崛起,那么后果会如何呢?”

刘辩的话似乎击中了沮授的思想闪光点,他称赞道:“殿下有如此远见,真乃大汉之福,乃百姓之福!”

“沮公莫要抬举。”刘辩轻轻摆了摆手说道:“西蒙军城的建立只是起到初步防御胡人的作用,若想要彻底的击垮、分化甚至是灭亡胡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殿下可有良策?”

“种族融合!”

“嘶……”

沮授倒吸一口凉气,种族融合这个概念可是汉末不曾出现的,刘辩只是这么一提,沮授就了解通透,这位大贤果真不是吹嘘出来的。

“殿下可有具体的着手法子?”沮授追问道,很显然他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沮授在这方面有想法了,那么以后着手这类的事情便不会有什么太大的负担和压力,毕竟心里面都有数了嘛!

“顺者生,逆者亡,战争往往解决事情的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但这只能作为初步手段。”刘辩说着便伸出了一个手指头。

“杀男收女,胡人女子嫁给汉人男子,与汉人血统改变胡人血统,此为第二步。”刘辩竖起了两根手指,“给胡人孩童传授汉人礼俗与知识,如此等他们长大之后,虽然身体是胡人,但思想却是汉人,此为融合第三步骤。”

“第四步,也是最难的一步,实行汉胡共治,把胡人生活地方彻底归纳到大汉疆土中,胡人可为地方官员,汉人可在胡人地方驻军,军政共治,遵循胡人传统,给予厚待政策,其实实行方式还需视情况细细商榷。”刘辩已经竖起了四根手指,话音一落,他便放下了手。

沮授不时的点着头,他越听是越觉得兴奋,“第四步果真很难,军政共治暂且不提,开疆扩土就非比寻常,若真是可以彻底的击败而占据胡人地盘,那可是万世盛传的荣耀,殿下竟有如此雄心壮志,沮授深感佩服!”

“开疆拓土何其难已,我需要的正是沮公这样的大贤相助啊!”商业互捧是少不了的,刘辩对着沮授一拱手,扯开嘴角一笑。

沮授当即跪地行礼而高声喊道:“沮授不才,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英雄人物:沮授,字公与。

身份:名士。

年龄:年)。

性格:冷静。

四维:武力36,统率80,智力92,政治90。

品质:紫色。

评定:师者,尊者。

悟性资质测试:优秀。

忠诚度:100。

特性:聪慧,才智,能者,智者,应援,虚实,妙计,洞察,反计,统筹,教化,能吏,民心,文臣,仁政,明辨,眼力,忠义,忠君,死忠。

效忠:刘辩。

官位:西河郡郡丞。

驻守:西河郡。

提示:经服用全能造化突破丹已达到培养上限,不可培养。

——

就沮授这样的四维属性,能是不才的人吗?

文人的嘴,骗人的鬼!刘辩能当真那就真的是见鬼了。

当然在刘辩的丹药培养下,沮授的属性和特性要领都是有一些提升的。田丰举荐之功,刘辩默默给他记下了,这下西河郡郡丞一职有人担任了,老大人蔡邕可是顺利退位让贤,然后去并州报社安稳的做他的社长了。

不过这些事情还是刘辩回到中阳城再做调令,当日刘辩便带着沮授返回中山郡甄氏府邸,人才已经到手,刘辩没有再于冀州逗留的理由,并州发展事务众多,还需刘辩回去主持大局,而就在刘辩准备回归之际,一封荀谌写的书信被人送到了刘辩这里。

信中开头是这样写的:

殿下亲启:春去秋来,寒冬暑夏,某投殿下已有数年,志同道合,交情之深,常人不可及也!殿下信任与某,常委以重任,某深感恩重,不敢懈怠,如今并州已定,但某离家久矣!

三兄衍来信言钟氏女悔婚,某虽未曾与钟氏女互托终身,亦不是急色之人,但钟氏言行辱某深矣!此恨难消!

别家数年,未曾为家父扫墓,此大不孝也!某常寝食难安!

故此,某欲暂别殿下,请回颍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