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末之我为刘辩 > 第一卷 初临东汉末 第一百二十九章 流民

呼厨泉果断的让羌渠失望了,于是羌渠又派了他的弟弟去卑前来。去卑的到来不得不让刘辩正视这件事情,呼厨泉还是个孩子,刘辩很好糊弄他,但去卑就不一样了,这个壮硕的汉子虽然是个莽夫,但是也是个一根筋的主。

刘辩为了维护和羌渠的关系,他答应不再继续对朔方郡内的匈奴人出兵,并且下来让刘同带领精骑营全部返回,当然至于那些缴获的物资,刘辩肯定是不会换回去的了。

要说刘同率领精骑营出征的时候也是做了乔装的,但似乎并没有什么卵用,为什么呢?因为精骑营那帮兵卒的武器装备太明显了,如今并州之地除了刘辩,谁还能拿出这么凶猛的骑兵部队?

十二月,去卑带着幽怨的呼厨泉返回,同时精骑营开始撤出朔方郡。

精骑营撤出朔方郡可就让朔方郡太守苦了脸,这个胆小的朔方郡太守看着刘同等人离开的背影心中忍不住的骂道:你们这群孙子,打完了匈奴人,抢完了东西就跑了,把这一地的烂摊子都丢给了我,这万一以后匈奴人记恨此事来,我这不是就要成为他们头一个的刀下亡魂了吗?仗打了那么久,钱粮消耗了那么多,我还贴了你们那么多粮食,你们就这么对我的?这战后善后的事情就全部交给我了?你们好歹留下一点人啊!孙子,都特马的孙子!

朔方郡太守的抱怨,刘同等人是不知晓的,此刻大家都沉浸在喜悦当中,打了胜仗,又升了官,可都是实在的喜事嘛!

张辽升为精骑营后部长,徐晃升为精骑营军候,李典正是成为精骑营伍长,刘同的官职不变,但刘辩赏赐了他十几颗丹药,另外住宅、仆人都有赏赐,更是为刘同寻了一门亲事,就等着刘同回来拜堂成亲了。至于田丰,刘辩则正是任命他为精骑营监军,这使得田丰直接进入刘辩的核心团队,地位高于荀攸,低于荀谌。

不提刘同等人处于喜悦当中,刘辩也是如此,但却有人看出了这份喜悦背后的隐患。荀攸向刘辩建议说道:“朔方一代匈奴人已经是惊弓之鸟,以后但凡有一点风吹草动,这一只匈奴人极有可能反叛,殿下应当防范。”

对此,刘辩可不以为意,他认为朔方郡离五原郡最近,而后才接触到云中郡,就算是朔方郡的匈奴人要反叛,首当其冲的也应该是五原郡,于他麾下的势力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可既然是荀攸的建议,刘辩还是问道:“你认为该如何防范?”

“应当派一支军队驻扎在朔方郡。”荀攸说道。

“不妥,若派出军队在朔方驻扎,朝廷那边该如何回复?”荀谌问道。

派兵是没法派兵的,且不说目前刘辩治下的部队驻扎都已经安排妥善,另外最适合迎战匈奴人的精骑营已经在回归途中。精骑营经历了这一次的战斗,已经是疲惫不堪,若是再派出精骑营去朔方郡驻扎,兵卒们必定会有抵触情绪。

“派人给羌渠送信,就说让他安抚好朔方郡内匈奴人。另外告诉朔方郡太守,严加防范,若是以后匈奴人来犯,让他及时派人来通报就是了。”刘辩直接下了决定,荀谌和荀攸两个人只得收了争论的心思。

“冬季已经来临,范稚通报说近日有大量的流民进入并州,西河郡和雁门郡都已经出现了流民,今日一早,中阳城内也有流民进入,这是怎么回事?”刘辩问道。

“据在下所知,此流民多为幽州、青州之百姓。如今并州之地较以往而言已经富庶许多,幽州、青州之地百姓无法生活者,都前往并州寻求出路。话说回来,正是有殿下在并州,所以这些流民才会来此地。”荀谌说道。

刘辩眉头一皱:“幽州、青州之地为何会出现如此多的流民?”

“这……”荀谌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讪讪的笑了笑并没有回答。

刘辩顿时心中了然,他明白肯定是他那便宜老爹又开始作乱了,当下刘辩面色一改认真的说道:“既然有这么多的百姓前来并州,尔等传令下去,但凡有流民愿意留下定居的,一律接收。定襄郡需要大量的人口补充,先把大部分的流民安置到定襄郡,另外云中和雁门两郡视情况而定。”

“诺!”荀谌和荀攸双双应答一声。

“流民中有铁匠、木匠、医匠等一技之长的人才皆留下来,兵造长、工匠坊那边都很缺人。身强体壮且愿意从军者,可征辟到军中,这事就通知我师傅去办!若是有父母双亡的孩童,就送到书院去,这事让老夏和阿母去办。总之接收流民一事要办的稳妥,人既然到了这里,就尽量别让他们以后再走了,更不能有人死。”刘辩说道。

“诺!”荀谌和荀攸两个人相互看了一眼,又应答一声。

“还有一件事情,你们派人查一查流民中有没有太平道的人,若是有,先监视着,有情况再通报过来。”刘辩想了一下又说道。

“殿下也听闻过太平道?”荀攸好奇的问道。

“唉……不提也罢!”刘辩摆了摆手说道。刘辩何止是听闻过太平道,当初他前去颍川游学路过陈留的时候还亲眼见识过太平道的人散发符水,如今时年近乎公元183年,离太平道引起的黄巾之乱还有一年多,而这次流民的出现地是幽州和青州,这就不得不让刘辩联想到太平道了。

不多说历史的进展,或者是东汉王朝的覆灭原因,但黄巾之乱的出现无疑是最大的霍乱。并州四郡之地如今好不容易才有安逸的发展,若是让太平道的那些个神棍乘机混进来搞事情的话,刘辩认为辛苦发展起来的并州四郡不说是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至少也是大规模的要被破坏,这样的结局可不是刘辩想要的。

“总之,严加盯着!”刘辩再一次申明。

“诺!”荀谌和荀攸郑重应答。

事实证明,刘辩所担心的问题还是出现了,短短五日之间,来到并州四郡的流民人数已经突破三万人,而在这三万人中,太平道的传教者竟然不在少数。

除了少数几个在中阳城煽动人心的已经被范稚抓起来,其余多数人还是比较安分的。三万流民的出现严重拖住了并州四郡的发展,安置流民的事务可谓是繁重,预防瘟疫、食物分发、衣物派放、房屋分配等等都是很实际的问题。

好在荀谌已经有处理这种事情的经验,在他的带领下,以及刘辩的严格指令中,四郡之地的官员和兵卒同心协力,共同协助,妥善着安置着流民。

此外为了抓紧四郡之地的建设事务,流民中不愿参军且身强体壮者可到工地等场所帮工,出工者不仅包膳食,还有一定的工钱。

中阳城东城门口,卞喜排着队伍等着进城,城门口守卫检查十分的严格,验查身份、登记户籍、分配住宅等等都在进行当中。

卞喜探着脑袋向前张望着,身为太平道的预备成员,他是最后一批进入中阳城的。先前进入中阳城的太平岛成员已经稳定下来,卞喜此刻等着的就是看有没有人来接应他。跟在卞喜身后还有十多个壮硕的汉子,这些都是卞喜的本乡伙伴,话说卞喜也是并州人士,祖籍是在上党,他这几年在冀州巨鹿谋生,恰巧结识了太平道的传教人士,以至于现在有心加入太平道。

东汉王朝的**使得民不聊生,这一次幽州和青州出现流民就是一种预兆,冀州历来丰裕,流民并不多,而地大物博的冀州正是太平道的发源地。如今并州逐渐富饶起来,太平道中有人生出了新的想法,刘辩的名声如日中天,自然他就成了太平道的新目标。

卞喜身为太平道的预备成员,他此行来中阳城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可能的拉拢刘辩麾下的官员,把太平道渗透进并州。卞喜如今才十八岁,这种间谍任务他可是一点经验都没有,身后跟着的十几名同乡让他有一些些的安全感,但这一点的安全感对于城门口那些兵甲森严的兵卒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卞喜,这边!”

人群中有一个声音在卞喜的身边响起,卞喜寻声看去,当即面色一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