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末之我为刘辩 > 第一卷 初临东汉末 第一百二十六章 募兵

校场上,刘辩握着承影剑耍着漂亮的剑花,引得四周围着的兵卒一阵叫好。荀攸站在一边笑着拍了拍手,他是一脸了然的模样,似乎刘辩的表现让他极为满意一般。

荀谌、韩奕、卢浗等人如今十分的忙碌,不论是四郡之地的政务,还是兵造坊和工匠坊的事务都是繁杂众多,可荀攸这个别驾却有些悠闲。几日下来,荀攸都是陪着刘辩,名曰是巡查中阳城的建设发展,实则就是跟着刘辩吃喝玩乐。

今日刘辩来跟王越学习剑术,可王越只教导了一会儿便又匆匆离去了,常规营训练新兵,此事至关重要,王越丝毫没有怠慢。

这边刘辩收了承影剑又拿出无锋重剑,几招剑术之后,何安十分狗腿的迎了上去,他打开折扇对着刘辩一边煽着一边说道:“辩爷,剑术又长进许多,照此下去,普天之下,可谓是打遍天下无敌手了啊!”

刘辩没好气的一笑,手中的无锋重剑对着何安就丢了过去。无锋重剑重大九十多斤,何安哪敢硬接,他急忙闪开就大喊道:“辩爷,这剑也不能乱丢啊!砸到人了怎么办?就算是砸不到人,砸到花花草草的也不好啊!”

“这校场上光秃秃的一片,哪有花花草草?”刘辩问道。

“心中有花花草草,这校场便有花花草草。”何安回答。

“哎呦!看不出来,胖安,你还是个唯心主义者啊!”刘辩说道。

“嗯?什么是唯心主义者?”何安问道。

“卧槽!跟你说这个干嘛!”刘辩摇了摇头,他收了无锋重剑便往荀攸那边走。何安对着四周摆摆手,兵卒们哄笑着散去,刘辩在军中威望很高,平常与兵卒们也很随和,所以兵卒们爱戴他、尊敬他却是不惧怕他。

“刘同和刘新两个人有消息回来没?”刘辩对荀攸问道:“这两个人家伙都去了那么长时间了,按道理也该回来了。”

“刘顺武校尉已派人送信回来,说是在冀州募兵三千余人,已率部回归,大概还有三五便回。其中募得一名武将,名叫高览。又征辟到一位贤士,名曰田丰,字元皓。”荀攸回答。

“高览,田丰?你可知道?”刘辩直接忽视了一边转着小眼睛的何安,而直接继续对荀攸问道。

“在下对高览其人不知,但刘顺武校尉说他武艺不低,会练兵,懂兵略,应当是个人才。”荀攸说道。

“刘新自己武艺就不咋地,凡是比他武艺高的,他都认为是个人才。”刘辩撇了撇嘴说道。刘同和刘新两个人跟着刘辩挺长时间了,这两个人还是皇室宗亲,虽然是血亲较远的那种,但对刘辩是忠心耿耿。刘辩也是重用这两个人,只可惜刘同和刘新的武艺一直未有精尽,丹药吃了不少,成长值却很低,这使得刘辩觉得这两个人有些可惜了。

能力的高低,决定了职位的高低,刘辩不是那种一味任人唯亲的人,现在麾下的能人少,刘辩可以重用刘同和刘新,但以后能人多了,刘辩觉得刘同和刘新的位置就会很尴尬了。

“刘顺武校尉还说高览是带着五百多军中将士来投靠的。”荀攸说道。

“嗯?军中将士?”刘辩问道。

“是魏郡的兵,好像是因为魏郡有一段时日没有发军饷了,正巧刘顺武校尉去魏郡募兵,魏郡太守就直接把高览部划了过来!”荀攸回答。

“嗯?魏郡很富裕啊!还会发不出军饷?”刘辩想了想又说道:“这个魏郡太守真会做人,这是摆明了对小爷示好,你待会儿让老夏派人送两颗十全小补丹给他,这个魏郡太守的心意,小爷心领了!”

“诺!”荀攸拱手回答。

“田丰此人如何?”刘辩又问道。

“乃大贤也!田丰自幼天姿聪慧,少年时丧亲守丧,守丧的时间虽然已过,但他仍笑不露齿,因此为乡邻所器重。而且田丰博学多才,在冀州很有名望。他能来投,必定是辩爷的一大助力。不过据说此人性格刚直。”荀攸回答。

“你知道的倒是不少,照你所说,这田丰倒是个能人了,但愿刘新不是把他给绑来的。”刘辩说着又问道:“刘同那边有消息吗?”

“暂未有消息回来,想必很快就会有消息的。”荀攸讪讪的笑着回答。

“河东郡离西河郡不远,你派人去催催。匈奴人那边还指望刘同领兵,这日子是一天一天的过去,时间可不等人,得抓紧了!”刘辩说道。

“诺!”荀攸应答了一声。

河东郡,怀城,郡府。

刘同来到河东郡已经一月有余,募兵一事进行的却并不是很顺利,倒不是河东青壮男子不多,也不是军饷发的少,而是因为并州的战乱已经在河东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并州要打仗,当兵就是去打仗的!

这个的说法在河东郡流传了很长时间,就使得很多青壮男子不愿意去当兵。东汉王朝虽然腐朽,但还没有天下大乱的时期,百姓还处于一种相对安定的状态,在这样的处境下,谁又愿意去打仗呢?

河东郡又属于司隶,是天下脚下,治安相对稳定许多,这里的百姓还没有经历过什么动、乱,所以自然就畏惧并州的战事。鲜卑人都内乱了,并州有两个郡遭到了鲜卑人的掠夺袭击,对于这样的事情,河东郡的百姓认为只是听说听说就好,亲自参与什么的还是就算了吧!

作为河东郡的郡丞,王奋已经十分的配合刘同的募兵安排,一来王奋敬仰刘辩,两个人有所交情,二来刘辩拖刘同送来了好些礼品,其中的丹药更是王奋无法抗拒的,所以刘辩要在河东郡募兵,王奋还是十分的配合。

可尽管有郡丞的配合,刘同目前也不过才募得了一千两百多人,这样的结果着实让刘同不好意思回去面见刘辩。起初刘同的目标是募得两千人,可照此情形来看,募兵人数最终能够有一千五百人,刘同都能够心满意足了。

若不是对朝廷不好交代,王奋都想把河东郡的官兵派遣到刘辩的麾下了,这样的方式行不通,王奋就改了思路,他把今年刚征辟到的几名小吏支给了刘同。在这几名小吏中,王奋最看好的是一名叫做徐晃的年轻人。

徐晃,字公明,河东郡杨县人,武艺不低,擅使大斧,王奋很欣赏这个年轻人,所以他把徐晃重点推荐给刘同,刘同便认了王奋的推荐,他把徐晃任命为亲卫暂时留在身边,还打算回去中阳城之后把徐晃推荐给刘辩。

要比识人,刘同自认差刘辩太多。

“我儿此去可要珍重啊!”

徐晃忍住呼之欲出的眼泪,他跪地重重的磕了三个头说道:“娘亲保重,我走了!”

大步迈出,徐晃不敢回头再去看他母亲的脸,但他知道若是走的慢一点,他的母亲一定会站在屋子门口看着他离去,甚至他都可以清楚的听见他母亲哭泣的声音。

父母在,不远游!

好男儿,志在四方!

家与国,向来都难以兼顾!

发的军饷已经交给了母亲,母亲以后的生活并不会有太多困难的。刘统领还送来了不少鸡鸭鱼肉、果蔬粮食,对我已经是十分的关照了!此行去投效大汉皇子西河郡王刘辩,跟随他对抗外族,立下军功、光宗耀祖、实现抱负,这才是男儿应当做的事情。徐晃在心中打定了主意,脚下的步法加快,母亲哭泣的声音,已经听不见了。

“徐晃徐公明前来军营报道!”徐晃面色严肃,他硬生生的立在刘同的面前。

“好!”刘同话不多,他点点头便做了一个挥手的手势。

一千两百多人的队伍开始前行,从怀城前往中阳城,路途并不远,可对于这些刚入伍的新兵来说,却又是相当的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