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悔不当初 > 99来客一

悔不当初 99来客一

作者:雨中阑珊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6-22 00:25: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也许是这个时代的人们缺乏娱乐,但凡有点热闹可瞧,便会吸引众多人们蜂拥而至。“锦绣人家”门前发生的那一幕闹剧,毫无例外的吸引了诸多京都来往行人的眼球。他们纷纷伫步观望。“锦绣人家”四周,一下子聚集了众多围观之人。

“锦绣人家”自打在京都开张以来,短短时日内已创出了不小的名声。京都对其感兴趣之人比比皆是。据说有同行为打压快速崛起的锦绣人家,竟放出风声,欲以高价雇人挖掘其商铺机密。消息传来,立时出现不少人四下打探内幕消息,有人更以掌握其新鲜出炉的情况为荣。但凡有个什么风吹草动的。俱能引得好事之人喋喋不休。

这会子“锦绣人家”门前凸现一幕闹剧,自然而然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眼球关注。从柳二狗带着一帮地痞混混找上“锦绣人家”闹事,到李玉轩的出面阻止。而后官府衙役的出现,抓捕闹事之人,驱散围观百姓。——“ 锦绣人家”门前发生的一幕幕闹剧,毫无例外地一一落入了围观者的眼中,更引得某些有心人的注目。

“锦绣人家”隔街相望的一家二层酒楼内。临街的窗户边上,站满了观望的食客。眼见着街头闹剧被平息,没什么热闹可瞧了。众人便纷纷离开窗户,各自回归坐席上继续喝酒作乐。

二楼最西头窗户边上一个颀长秀挺的年轻公子,身上穿着不俗,面上带着七分威严之态,应该是惯于施号下令之人,非官即贵。他眼见着众人散去,却仍站着未动,关注的目光一直注视着对面的铺子。身后一个高大壮实,穿着一件鹦哥绿潞绸直裰的随从张焕低声询问道,“王爷,可有什么吩咐?”

贵公子——衡王齐仲崖拿着手里的扇子轻轻摇了两下,淡淡地说道,“你们可都瞧清楚了?刚才那位出头说话之人可是李玉轩——丞相的大公子?”

体型偏瘦,身上带着三分儒雅之气,身上穿着不俗,四十上下的中年人——吏部侍郎田崇看着街头的情形,眼里带着几分复杂的神色,回道,“王爷说的不错,那人正是丞相的长子李玉轩。”

衡王齐仲崖面上带着几分吊儿郎当的笑意,声音里透着清冷,说道“素闻李玉轩不理俗事,也从未与人发生过口角。今日却让本王开了眼界!为了一个低贱的商贾,李大公子居然不怕得罪柳府,冒犯自己的嫡母。有趣。”

田崇皱皱眉说道,“下官也甚感疑惑。朝中众人皆知,丞相府的这位大公子性情敦厚,不善言辞,除了埋头读书做学问,从无恶行,可谓是出淤泥而不染。在朝中也少与人交往。为官的这些年来,不仅从未与同僚红过脸。也未曾见他大声说过话。今日怎会性情大变?莫非他与那铺子主人有故?又或者是丞相府与铺子有什么牵连?据下官所知,如今这京都城里想打那铺子主意的人可不少。”

“想打那铺子主意的人可不少?”衡王齐仲崖嘴里重复着,望向窗外的目光更加深邃。脑子飞快地转了起来,“难道那铺子的主人已投靠丞相?若是如此那可就太可惜了……”

衡王齐仲崖一直对锦绣人家的幕后主人很有兴趣。能弄出这么一个新奇百怪的铺子——无论是铺子里的商品陈设,还是铺子里卖的商品,称得上是新颖别致。且与别的铺子有极大的不同。那铺子的主子想必也不是个等闲之辈。他想与此人结识,若是能将他收罗门下则更好。只是命人查探了许久,也未曾见到那主人一面。

“若是此人真投靠了李锐安,可不是什么好消息。”齐仲崖脸色微变,明亮的眼睛越来越锐利。他终于动容,张口吩咐了一句,“张焕,速派人去盯着那铺子。摸清李玉轩与那铺子掌柜之间究竟有何关联。”声音冷静而平淡。

张焕恭敬地应了一声,“属下遵命,这就派人去查!”

………………………………………………………………………………..

天色已暗,凉风乍起。一阵急促的门环响动,打破了丞相府门前的宁静,“开门!快开门。”

看守门房的两个家丁正斜靠着墙角打瞌睡,被外头敲门声给惊醒。两人对视一眼,一边起身整理衣裳,心里还一边琢磨着,“这都亥时正了,府邸里的几位主子早已回府歇下了。还有谁会上门?”

常言说,丞相府的家丁七品官,此言果然非虚。尽管听得外面叫门叫的很急,那看门的两个家丁却仍不紧不慢地打着哈欠,步履拖拉,故意磨磨蹭蹭的不紧快去开门。眼看着已经走到了门前,却又原地站下了,眯缝着眼睛,嘴里慢条斯理地应着,“谁啊?报上名来!”

“混蛋!你们怎么当差的?还不赶紧将门打开?”门外候着的人见状立时发出一阵叫骂。一个黑衣男子更是大声呵责道,“耽搁了你禄爷的事,看老子进去不撕了你们的皮。”

两个家丁闻言吓了一大跳,脸上露出害怕的神色来,“俺地娘欸,外面叫门的是竟然是禄爷他们几个。这下可糟了。禄爷可是个怠慢不得的人物。”两人瞪大眼睛怔怔地看了对方一眼,年长的那个毕竟经事多,反应快些,立时扑上前去卸下撑子,另外一个也跟着上去手忙脚乱地帮忙。

两人合力将大门打开。脸上陪着笑,嘴里一个劲儿地说着好话,“都怪小的耳朵背,禄爷您大人大量,就原谅小的这次吧……。”

走进门内的领头男子正是李禄,此人面方嘴阔,体格粗壮,脸上还有一道可怕的刀疤,从眉间斜下至左脸,显得异常狰狞。他一进门就急忙问道,“相爷可在府邸?”

“在,在,老爷半个时辰前才回府。这会儿还在书房里呢。”

也许是李禄急着见主子,顾不上找茬。也许是他今日心情好,不想与人一般见识。只听他“哦”了一声,便带着人飞步往里面走去。

李禄,年纪不过二十七八,原是在江湖中滚打之人。此人武艺高强,在江湖上有几分名声。因此被丞相李锐安网罗门下。与李富一样成了李锐安的贴身侍卫。李禄对上善应对,会来事。性情坚忍,手段毒辣。深为李锐安赏识。常将一些私密之事交与他处置。如今他也算的上是丞相府里数一数二的人物,府邸上下都称其一声“禄爷”。

丞相府,内书房。

气氛有些凝重。今日下午御书房里皇帝与刑部尚书温致远的那场谈话内容,以及关于大理寺少卿杨云山及其随行人员遭遇土匪袭击事件的书面调查报告此时正放置在李锐安的桌案上。

李锐安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放下,这才不急不缓道,“说吧!事情办的如何?”

李禄低着头,不敢有丝毫隐瞒。将此次办差遭遇的经历一五一十的禀报于李锐安,“……本已得手,却在返回途中被一黑衣老者所阻。那人武功奇高,又善使毒。……属下等人醒来时,已是好几个时辰后了。早已不见踪影。……待属下得了消息也去崖底查探了一番,却并未见到那密匣。”他心里也明白,自己这趟算是彻底栽了。

听完李禄的禀报,李锐安脸上的笑意渐渐地消失了,脸色越来越阴沉,“这么说,你失手了?那只密匣最后还是没有拿到?你可打探清楚,那匣子的最后去向?最后可能落于何人之手?”

李禄想了想,揣揣不安地说道,“……找那匣子的人有好几拨。属下觉得柳府那边得手的可能性最大。那些袭击之人与他们脱不了干系。去崖底查找也多是他们派去之人。”

李锐安心中恼怒,但他脸上却丝毫没有显示出来,沉吟一下,他便对说道,“这事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月夜朦胧,薄雾似纱,一轮弯月缓缓升上天际,散发出柔和的光。 夜色中的皇宫褪去几分肃穆,多了几丝神秘,暗夜中万家灯火相继熄灭,宫城里似乎一下子变得寂静起来。

已是更深夜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紫寰殿中的烛火忽明忽暗,倒映出重重金帷肃垂的影子,锦字花纹漂浮如云,一直延进幽深的内殿。当值宫人都远远屏息站着,人人低眉敛目,不闻半丝声响。唯有御书房中不时发出翻阅奏折之声。御书房里的纱窗上,依稀可见昊帝齐仲煌起身低头踱步地身影。不时他又坐下去奋笔疾书。自晚膳后,齐仲煌在御书房里已忙碌了二个多时辰。

小太监安平挑着奏折匣匆匆走进了殿内。足音落在空寂的殿中仍旧格外清晰,不觉背心已见了微汗。待安平见到内侍总管马英,低声禀报了什么,马英斟酌了片刻,便领着安平挑着奏折匣往御书房走去。

隔着一段殿廊,两人行至御书房门前,脚步放缓了一下,马英轻微的咳嗽了一声。虽有急事,也不敢轻易打扰皇上。却只这么一站,里面便传来皇帝地问话,“什么事?”

马英禀道,“启禀皇上,奏折取来了。”

齐仲煌将手中的奏疏一合,丢下话来,“拿进来吧。”

“吱呀”一声,安顺将御书房的门打开了,出来与安平一起把奏折匣抬进屋子里。这已是今天送来地第三次奏折了。昊帝齐仲煌为政勤勉,批阅奏章摇持续到深夜。三年来,已成了这皇宫中的定规。

其实,按大齐朝历代皇帝的惯例。很多奏折根本不需要送来给皇帝亲自批阅。自大齐首位皇帝建国至今的百年中,对呈递上来的奏章如何审阅,有着一套完整而严密地呈报和审核制度。各地方及各部门报上地重大事项都要经过层层审批。由尚书台(大齐国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关)当日值班官员审核后,按照奏折的轻重缓急再交丞相。丞相审阅后再呈递皇帝御阅。如果奏章上反映的事情不大,也可由丞相直接批复。也就是说,不需要将所有的奏章都呈送皇帝御览。只是丞相批答后,必须再交回尚书台,由三位以上尚书共同审议后才可下发。这种呈报制度其实也是一种权力监控体系地具体表现。

为了防止有重大事件被丞相隐瞒,大齐的高祖皇帝在位时又特地设置了御史台,用以监督、弹劾失职地尚书台官员。

从这个奏章呈递制度长期的运行情况看,这种制度对于皇帝有些被动地,制约了他的权力。而丞相地权力又过大。因为事情决定上报皇帝与否是完全掌握在丞相手里,由丞相的意志决定。很多事情皇帝并不知晓。昊帝齐仲煌继位的初期,便遇见过这种情形。直到去年年底才慢慢扭转了局面。一方面为了更多的了解政务,另外一方面也是不想让掌控朝政的权臣们架空,齐仲煌干脆下旨将每日的奏折全部呈递上来。这样一来,每天光是批阅奏章,就要占用大量的时间。

齐仲煌坐在宽大的紫檀木桌案前,手中握着毛笔,毛尖沾着鲜红正批阅奏章。闻言只抬了下头,随手往靠右边一旁的金丝楠木长案一点,“先放那儿。把桌上这些批阅好的即刻送去尚书台。”

“奴才遵旨。”马英将皇帝批阅完的小山似的奏章一一整理好,放于一旁空的奏折匣。安顺则帮着安平一起将奏折匣里的奏折全部拿出,放置在金丝楠木长案上。又帮着安平一起把奏折匣抬到御书房外面。

“奴才告退。”马英躬身退出了屋子,转身退出时暗中瞥了皇帝一眼。只见昊帝齐仲煌的神色间一股倦意。

一旁侍候的小太监安顺不时的抬起头偷瞄一眼皇帝。只见皇帝的眉毛时而愤怒地皱起,时而开心地舒展,时而沉默黯然,时而情绪激昂。安顺的心情也随之变化。

忽然,皇帝的笔尖在奏章上方悬空停住,眉头渐渐皱了起来。看着奏章的目光渐渐地变得有些阴森起来。他放下手中的笔,半合双目往后靠去。从皇上搭在龙椅扶手上轻轻叩动的手指却可以看出,他正在思量着什么事情。安顺刚才偷偷的瞧了一眼,案上的这本奏折似乎是户部侍郎李文彪弹劾靖国大将军萧垒昰的奏疏。

过了一会儿,皇上重新拿起刚才看着的奏疏,再次浏览那洋洋洒洒长篇大论,手指在那精美的金龙浮雕之上微微收紧,略泛出些苍白。 突然,皇上好像惊醒一般,眼中瞬间恢复了一簇清冷的光。起笔的手也轻颤了一下。皇上在折子上用力写下“无稽之谈”几个朱红大字,忽然间广袖一扬,便将那份奏疏掷在了地上。

合上桌案前的最后一封奏章,皇上这才放下手中的朱笔。闭上眼神缓缓养着神,而后还伸了个懒腰。空气中有片刻的凝滞,继而被门外一声低低的清咳打破。

齐仲煌坐起来,突然身形一停,深深蹙眉,稍后才道,“马英?进来吧。”

马英端着茶盘从外面走了进来。他微微佝身,苍老的脸上没有一丝情绪上的波动,轻声说道,“皇上,威武侯刘郧递牌子求见!”话音方落,便感觉到皇上眼眸一抬,他心头就像被丝缕薄刃一掠而过,顿觉毛骨悚然。

果然,只见齐仲煌剑眉微蹙,唇角却亦牵出一丝冷冷地笑容,“刘郧,这么晚了他还来做什么?不是让他回府好好反省的吗?朕现在不想看见他,就说朕乏了,让他明儿再来!”

齐仲煌现在听见刘郧的名字就烦,若不是他没能耐管好自己后院的女人,何至于让自己一再的向李锐安那个老狐狸妥协?想到自己为了保住刘郧的位置,不得不答应太后提出的要求,在拟定留宫的十二名妃嫔名额中,李氏家族参选女子至少要占有两个名额。齐仲煌便恨的咬牙——身为皇帝,还被人逼迫。这都是因为他尚无能力完全掌控朝政,只能受制于权臣。

好在齐仲煌下手的快,在选秀前便设计将李锐安的嫡女嫁了出去,彻底绝了李锐安送女入宫,问鼎中宫之位的奢念。即使留下两个李氏女子在宫中,也无碍大局。——齐仲煌早已叫人私下查探过,李氏家族目前仅有的四个适龄参选女子,都不是出自李氏直系。

齐仲煌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这场婚事不但达不到他预期目的,反倒是处处被动。——李锐安和太后借着威武侯府这几日发生的事情,一次次的要挟。逼得他不得不作出让步。更可恨的是嫁入威武侯府的那位原本生性乖张刁钻,尖酸刻薄,蛮横不讲理的千金大小姐李云怡,居然换了性子似的。刘家人几次三番的挑衅,不但没有占到她半点便宜。反而令那刘家人自己丢尽了脸面,成为京都街头的笑谈。

下午召见刘郧时,齐仲煌大发脾气。将他狠狠的训责了一顿。并罚了他半年的俸禄。若不是现在尚需刘郧为自己卖力,齐仲煌恨不得命人狠狠地打他一顿板子。堂堂七尺男儿,居然对付不了一个养在深闺之中的小女子?不仅丢尽了自己的脸面,还几乎打乱了他的计划,置他于被动。

齐仲煌原本计划的很好,以给刘李两家赐婚之事,来算计李锐安,牵制他。如今不但未达到预期目的,反而受其连累。——李锐安和太后借着威武侯府这几日发生的事情,一次次的要挟。逼得他不得不作出让步。老狐狸养出来的女儿不是什么好相与,但刘郧也未免太让他失望。几次交锋,不但一点便宜都没占到。反而被个小女人弄的狼狈不堪。这几日威武侯府发生之事,早有暗探呈报于他。

不想,忠心耿耿的总管马英,却没有如往日那般出去传旨,而是略带犹豫地说道,“皇上……,威武侯说是有紧急事务要禀报.。”

“都这会儿了,还有什么紧急事务要禀报的?”想了想,齐仲煌缓和了一下情绪,抬起头看了马英一眼,正想开口说些什么。忽然,门外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小太监俯着身子,在门口禀报道,“陛下,衡王紧急求见。”

齐仲煌一怔,这么晚的时辰衡王齐仲崖入宫觐见,这样的事自他继位以来还从未有过。“难道外面发生了什么大事?衡王和威武侯同时入宫觐见?”诧异只在一念之间,他当即命道,“宣衡王、威武侯觐见!”

“奴才遵旨!”

片刻,衡王齐仲崖、威武侯刘郧在马英的引导下匆匆走进了御书房。两人躬身施礼道,“臣齐仲崖(刘郧)参见皇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