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悔不当初 > 84遭致弹劾

悔不当初 84遭致弹劾

作者:雨中阑珊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6-22 00:25: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依据大齐朝的律例规定,凡是朝中在职官员娶妻(纳妾不在其例),都可享有三日休沐,薪俸照领。称之为“婚沐”。此举既彰示皇家对臣子的关爱之情,也算是皇帝给予官员的一项“福利”。

大齐朝的民风比较开放。尤其在男女之间的相处上,没有前朝那般严苛。这与皇室的狄族血统不无关系。大齐朝受草原民族狄戎习俗的影响颇多,民风的彪悍。对男女间情事的态度是自然的、开放的、淳朴的。对于男女间的自由结合、离异,持有宽容的态度,或者视为理所当然。

大齐建国后,入住中原。游牧民族渐渐融入到中原人中。随着朝廷任用的汉族官员的增多,大齐皇室受中原的宗法礼制影响渐渐加深。如今,在儿女婚姻大事上,也如同前朝一样,遵循父母作主,媒妁之言的婚姻制度。小儿女们私相授受,私下定终身也多为人们不屑。即便是那些出身低层的庶民、寒族,没有士族高门的严格规矩,也不允许儿女私下订立盟约。因为那些高门大户、贵族官宦的子女婚姻,往往成为父母、家族利益主导下的交易。成为维系两个家族间合作关系的抵押品。

也因此原因,一对新人在进入洞房前,双方几乎都是互不相识的陌生人。朝廷给予的三日“婚沐”假期,算是给一对新人熟悉、相处的时间,等同于现代的 “蜜月”。虽然这蜜月的时间放在现代来看,实在是短了点。

不知道别人的“婚沐”假是否过的甜甜蜜蜜,反正对于威武侯刘郧来说,自己这“蜜月”过的着实不如意。不仅没有品尝到新婚的甜蜜,反而给他惹来一身的麻烦。搅地府邸一刻不得安宁。府中各类事件频繁发作,如同那浮在水上的葫芦,这边刚按下去一个,那边就又浮起来一个。刘郧颇有些焦头烂额之感。

若不是需要自己亲自出面处置那些府中事务,实在是脱不了身。刘郧早就想甩手走人,去御林军大营中与自己的那些军士在一起。——刘郧现在担任御林军总统领。

今日是刘郧“婚沐”假后的第一日上朝,他早早的就起了身。昨晚他与王妃就如何处置于氏和府邸中犯错的下人,已经达成了一致意见。不过,刘郧对王妃并没有放松警惕心。临出门前,他不但将琳衣和管家刘福叫到面前,再三叮嘱了一番。让他们务必小心谨慎,别让府里再出现什么意外了。为防不测,刘郧还将自己的亲卫志宏留在了府邸。

说实话,刘郧一大早出门时心里多少有些惶恐不安。今日朝堂之上只怕难逃言官的弹劾。此次刘李两家结亲,自个儿府里做事太不漂亮。让人说尽闲话。虽然这事全是那于氏私下所为,可也与刘郧的放任不管脱不了干系。

虽说刘郧做足了心里准备。只求言官们在朝堂上弹劾自己时,能给自己留些脸面,别说的太过分。但终是内心有愧。婚典当日来观礼的朝中官员可不少。于氏的那些做法又实在是下陈,上不了台面。如今那些与刘郧交好之人,也多站在李家千金一方,指责刘家的做法欺人太甚。——你们大老爷们只管争来斗去的,何苦为难人家一个弱质女子?

果然不出刘郧所料, 跪拜山呼之后。就有一个面目黎黑、精神矍烁的大臣出列,手持玉笏上奏道,“臣弹劾御林军统领、威武侯刘郧,身为一家之主,治家不严。府中奴仆刁钻蛮横,竟然对主子不敬。……藐视皇家,不守朝廷规制。宠妾灭妻。纵容府中奴仆欺凌主子……”

刘郧侧头望去,瞪大了眼睛惊讶地看着侃侃而谈的官员。心底暗暗叫苦,“居然是这老头弹劾自己,此次恐难逃处罚。”

刘郧认得那名出列弹劾自己的大臣,正是朝堂内有名的谏官顾同秋。也是纠察百官言行的都察院左都御史。顾同秋三十岁踏上仕途,如今已是年过半百。据说他在地方官任职期间,颇有政绩。入朝任御史后,“弹劾不避权幸,声称凛然。”朝野上下俱称之为“铁面御史”

刘郧与顾同秋交往不多。但多少了解一些他的事。顾同秋一向为官清廉,品行高洁,不畏权贵,不徇私情,公正严明。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曾因弹劾工部从五品员外郎柳宏,贪污受贿一案,与丞相李锐安交恶。

柳宏乃李锐安大夫人柳氏的娘家侄儿。因李锐安相助,谋得工部从五品员外郎之职,掌经营兴造之众务。凡城池之修浚,宫中土木之缮葺,工匠之工钱俱由其划拨。不想此人上任不足一年,便大肆贪污贿赂,数目巨大。顾同秋得知情况后,不顾李锐安的亲自劝说,执意将柳宏送入大牢免官罢职。

朝堂之上, 顾同秋言辞凿凿,慷慨激昂。为了使自己的弹劾奏章更为有力。他甚至列举了大量具体事实、证人、证言。奏章中将侯府大婚当日所有不符合规制之处,一一点出。比如:作为王妃新房的“秋苑”竟然是一处下人都不愿意居住的破败院落。而两名小妾居住的“春苑”和“夏苑”,则花费大量钱物修造的富丽堂皇。比如侯府的下人是如何慢待王妃,打伤王妃的两名陪嫁。还有当日观礼之人的议论等等。

风从殿中过,心中一片萧索。刘郧见“铁面御史”顾同秋出面弹劾自己,立时脸色发白,透出窘意。他心里虽叫着苦,却也不敢出声为自己辩驳。他深恐自己出言辩驳,事情反而会更糟。还是先看看朝中其他人的反应再说。尤其是皇帝的反应。刘郧只得装出一副虚心听取批评的神态,站在武将班列里。

顾同秋的话刚一说完,就一石激起千层浪,朝堂大臣,十有七八,竟众口一词,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刘郧。言说威武侯此事做的实在不妥。

丞相李锐安双眼里暴出两道精光,却是片刻即逝。今日朝堂言官弹劾刘郧,与他私下动作大有关联。虽杨轻眉曾警告他,不得采取过激手段,以免激怒皇上,误了选秀的大事。但他李锐安是什么人?想让他不声不响的咽下那口气,这世上还没人存在。皇帝又怎么了?没有我李氏家族,他什么也不是。

李锐安走出朝班朝着高踞龙椅的昊帝齐仲煌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语声哽咽地说道,“……小女自幼知书达礼,虽居深闺之中,却也是个得体知礼的大家闺秀。…..蒙皇上恩宠,指与威武侯刘郧为妻。老臣一家感恩不已。虽老臣与刘侯爷不睦,家人担心刘家会慢待于小女。……老臣以为刘家毕竟是士家大户,知书达礼。不同于乡野人家,蓬门小户那般不懂礼数。故而并不曾为小女的处境担惊受怕。……却不料,事与愿违。小女竟然大婚之日,众目睽睽之下,于威武侯府蒙羞受辱。”顿了顿,李锐安用衣袖抹了把眼角,继续说道,“小女不过是娇弱温柔,手无搏鸡之力的芊芊弱质一女子。却受到侯府这样的羞辱,让她如何有脸面立于世上?…..若是小女想不开,有个什么闪失……,如何是好?…….求陛下为老臣和小女做主。”

李锐安这话里话外的意思,齐仲煌和刘郧岂会听不明白?那些话说白了就是:第一,我李锐安原本就与刘郧不合,从没打算与他结亲。是您这位皇帝陛下,硬要将对立的两家拉扯在一块儿的。您是皇帝,我这个做臣子的自然拿您没办法。尽管心里不甘,却也只能无奈将女儿打包送去威武侯府。第二,虽说是威武侯府扫了我李家的脸面,但又何尝不是扫了您陛下的脸面?——这婚事可是皇帝陛下的决定。第三,若是我的女儿有个什么三长二短的,责任全在于你们吧。

“娇弱温柔?芊芊弱质?”刘郧听到李锐安吐出这几个字,他的嘴角慢慢勾了起来,挂着一丝讥诮的笑意,“ 李云怡那样的女子居然能称之为弱女子?任谁也想不到,那女人年纪虽轻,心思却细腻深沉,若不小心应付,只怕这世上再强悍的男子也不是她这个‘弱女子’的对手吧。如今自己这番尴尬情形,不全都是拜那个弱女子所赐……。”刘郧趁人不注意,冲着李锐安呲了下大牙,暗骂道,“什么样的父母,养出什么样的儿女。老狐狸养出来的女儿就是狡猾刁钻。” 与李云怡几番较量,令刘郧再也不敢小瞧这位“小王妃”了。

昊帝齐仲煌听完李锐安的言语,唇角不为人知地翘了一翘。他在心里暗暗骂了李锐安一句,“狡猾的老狐狸!” 不过这时候,谁也没胆量敢盯着皇帝的脸去看,所以也没有人注意到这个小细节。碍于自己的帝位尚不安稳,昊帝齐仲煌现下还不想与李锐安撕破脸。只得好言相劝于他, “……刘郧行事确有不当。……丞相大人放心,寡人会给你一个交代的。”

丞相李氏一族,是大齐朝的大士族。追上三代皆列土。现在李锐安的妹妹为宫中太后,兄弟、儿子皆位列朝班,手握重权。太后所生育的两个女儿玉蓝、玉珠两位公主皆下嫁高门士族。旁系连枝,可谓遍布朝野。李氏家族内有贵为当朝太后之女,外有当朝丞相李锐安。更有兄弟子侄、姻亲众多。至于学生后辈、附傭李氏家族之人更是数不胜数。就连当今天子昊帝齐仲煌,若是没有李氏家族一力支持,也坐不上龙庭宝座。

一旦失去李家的支持,自家的皇位必定会有所动摇。毕竟,还有不少人虎视眈眈的盯着他的江山,还有金銮殿上的那张金光闪闪的龙椅。善于算计的齐仲煌当然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才能平息李锐安的怒气。他当朝狠狠的训责了刘郧一顿,罚其半年俸禄。并责令其回府后与王妃好生相处,再不准生出是非。若再有此类事发生,将予以严惩。

李锐安这才罢休,退回朝班之中,不再发言。

退朝后,齐仲煌将刘郧留下,冲着他大大的发了一通脾气。齐仲煌双拳紧握,走至跪于殿内的刘郧面前, 恼怒的责问道,“……你究竟是怎么搞的?自家府邸那点儿地方都管不好,怎么去为朕带兵打仗?……不过是娶了个女子进门,不喜欢可以把她晾在一旁。至于做出那些不堪之事,让自己没脸?也给朕的脸上抹黑……。” 他的脸色阴沉了下来,就如崇政殿外的天色,暮色沉沉,带着寒意。

齐仲煌一股怒气霎时涌了上来,说话的声音越来越高,殿外侍候的宫娥、太监惊惧万分。他们极少见陛下如此发怒。更少看见陛下对威武侯刘郧如此严厉训斥。齐仲煌此时是一肚子的火气。为了不让太后、丞相以此事为由,处罚刘郧。削去刘郧手中的兵权。他不得不与太后妥协,将“选秀”大权交予太后之手。天知道,齐仲煌是多么不想将“选秀”大权交予太后,这意味着他的后宫这一回,将被李氏家族塞进不少女人。只是现在他什么也不能做,只能静观其变。咬着牙硬忍下来。

刘郧跪在地上,缓缓抬起头来,张开了双唇,半晌之后才说道,“……臣确实有罪,治家不严。致使府内事故频发……。不过,也算是事出有因……”他不仅将如何处置府邸内奴仆的禀报于皇帝,也将查知的于氏一些所为,以及对其如何处置也一一禀报于皇帝。

倒不是刘郧真想坦白,只是他心想,反正这事迟早都会传扬出去。传到皇上的耳朵里,不如让皇上早些知晓,日后再被御史弹劾时,也不至于惹的皇上大怒。只是李云怡之事,刘郧不知道该如何说出口。

一五一十全都说了吧。只怕刘郧自己也觉得没脸。一个大男人,居然被一个十五岁的女子玩弄于手掌。几番相斗都落于下风,即使皇上能听下去,他也没脸说出来呀。刘郧左思右想,最后还是有所保留,选择性的说了一些,没有全部说出来。他有技巧的说了一些众人都知晓的情况。比如,两名陪嫁被打伤后,李云怡是如何命人出府请大夫的,又去如何去府衙请仵作的。

齐仲煌听闻此言后,眼中闪过一丝异色,“这一招好厉害,实在是高明之极。”他心中一动,背着双手在殿内踱了几步,朝仍跪在地上跪的刘郧,轻轻摆了摆手,沉声说道,“你且起来说话。……你回府后,命人好生留意一下王妃。查探她身边的高人究竟为何人。” 齐仲煌认为这一招不可能是李云怡那小丫头想出来的,定是有人在旁为其出谋划策。 齐仲煌对李云怡本身没什么兴趣,但对她身后的那位“高人”却兴趣浓厚。

两人在一起讨论了一些军国大事,齐仲煌才将刘郧放出了皇宫。刘郧出宫后,立刻带着人骑马去了御林军大营。处理了一些堆积在案头上公文。刘郧发觉外面的天色已晚。他猛然想起府邸尚有事未处理,急忙站起身,招呼亲卫志林进来收拾东西,立刻打道回府。

刘郧带着侍卫随从刚出御林军大营,不过一刻。便见前方一阵急骤的马蹄声响,一骑快马迎面驰来。看马上人的装束,竟是自己留在侯府的亲卫志宏。刘郧心里隐隐升起一股不祥之感,“府里出了什么事?”

志宏沉声禀报道,“府里出了点事,希望侯爷回去处置.。三爷去了兰苑……。”他骑马贴近刘郧身边,将府里发生的事简约的说了一遍。

“三弟带人闯入兰苑,与王妃身边的人发生冲突动了手?”刘郧被志宏所诉惊呆,脑子有片刻的停顿。好一会儿才清醒过来,第一个念头便是,“完了。这都什么事呀。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这老天还让不让人活了。不就是娶了丞相家的千金小姐为妻嘛,怎么就弄的府里鸡犬不宁的……。”

刘郧这会儿真想找个石头一头撞死。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他今日出门起就担忧三弟刘霆回府后,会冲动行事。可他怎么也想不到,刘霆居然带人闯进王妃的内院。还与王妃的那些陪嫁们动起了手。这事要是传出府去,只怕又得招惹来御史的口诛笔伐。

刘郧心急火燎的骑马飞驰回府。走进大门时,刘郧停也没停。不等门房向其行礼。便径直冲进府内。守门的侍卫不禁嗒然若丧。管家刘福守在二门处,远远瞧见刘郧一行人过来。忙迎了上来。急声说道,“侯爷,您可回来了。……王妃这会儿正着人收拾嫁妆,想要离开侯府。”

“你说什么?王妃她收拾嫁妆,要离开侯府?”刘郧闻言旋风般地转过身,虎目闪闪生辉,惊愕万分。

刘福跟在刘郧地身后,擦了一把额头上冒出地点点冷汗,“是的。衣夫人一直在王妃的院子里守着,好言劝说。只是......王妃的人守着院门,不让任何人进院里。说是…..王妃受了惊吓,旧疾复发。”

“受了惊吓?旧疾复发?可曾请来大夫诊治?”刘郧的眉头皱的更紧了,眼底闪过一丝惊讶。

刘福斟酌着措辞,小意回答道,“济民堂的周大夫已来看过,说是受了惊吓……。他给王妃开了张方子。”

刘郧心中稍安。他一边往兰苑疾步而行,一边心里直嘀咕,“这李云怡又想耍什么花招?想回娘家去吗?这还真是个麻烦事…..。”

刘郧内心当然是巴不得李云怡这个讨厌的女人赶紧离府走人,那边凉快上那边去。但理智上却绝对不敢放她出府。今日朝堂上自己已被御史数落了一顿,这会儿要是再闹出点事了,皇帝陛下绝对饶不了自己。自己这个威武侯,御林军统领只怕也当到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