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悔不当初 > 第124章 街头相遇(四)

悔不当初 第124章 街头相遇(四)

作者:雨中阑珊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6-22 00:25: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杨轻眉的爷爷(外祖父)杨宏林自幼丧母,父族人丁不兴。他少年从军,曾跟随先皇南征北战、出生入死,是大齐王朝战功赫赫、威名远扬的一员战将。杨宏林为人耿介刚正,武艺精湛,熟读兵书,对朝廷忠心耿耿,是大齐帝国一员不可多得的将才。先皇时杨宏林担任过驻守北疆的大将军。

杨轻眉的奶奶(外祖母)徐氏出自书香门第,其父徐成笠被人称为当世大儒,据说先皇在世时对他都颇为敬重,封其五品天章阁学士。遗憾的事,徐成笠因病中年早逝,死时不过三十六岁。徐父去世后,徐母带着徐氏的弟弟妹妹离开京都返回江南祖籍。徐氏在家中排行第二,上面有一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徐氏不仅写的一手好字,还会一手好刺绣。父亲徐成笠去世时,徐氏年仅十六岁,刚嫁入杨家为妻一年。

杨徐两家为世交,交情可以从爷爷的爷爷辈上算起。杨宏林与徐氏自幼定亲,至十八岁时与徐氏(十五岁)成婚。婚后生育二子一女,长子杨守山,三岁时因患病救治无效离开人世。长女杨月圆,即轻眉之母,排行第二,与长子相差三岁。幼子杨守城,五岁那年被家中仆人抱出门玩耍时失踪。

杨月圆比弟弟杨守城大六岁。杨月圆十一岁那年的八月十五中元节(亦即中秋节),爱玩的弟弟杨守城闹着要出门看灯会。宠溺弟弟的杨月圆无奈之下,说服了母亲徐氏,带着弟弟杨守城与几个家中仆人一起出门。哪知道,这一出门,杨守城便再也不见踪影。杨家当即报了官。

当时,虽然杨宏林在离家千里以外的北疆驻守,家中只有弱妻幼子。但因杨家与李家尚未断亲,关系较为和睦。看在李大人的面上,京兆尹非常重视此案。一接到报案不敢有一丝拖延,立马派出大批人手四处巡查。

次日凌晨,在一个废弃的院子里当场抓到两名歹徒。根据歹徒的交代,在后院的废井里捞出一具穿着杨守城衣裳的童子尸体。

经过辨认,此具童子尸体上虽然穿着杨守城失踪时的衣裳,却并不是杨家小公子。而是奶娘马氏的儿子。马氏的丈夫是杨家的家生奴婢,公公婆婆俱是杨宏林母亲金氏陪嫁过来的家人,如今都在外面庄子上做管事。夫家的一个叔叔是外院里管帐房的,还有一个叔叔在老妇人陪嫁铺子做二掌柜。马氏原是徐氏身边的一等丫鬟,很受器重。因此,她生了孩子后回府做了小公子杨守城的奶娘。马氏的儿子与杨家小公子的年纪差不多大。

奶娘马氏一见到自己儿子的尸体,顿时傻了眼,醒过神来抱着孩子哭的肝肠寸断,嘴里还一个劲儿地嚷着,“她骗了我......。”

马氏不同寻常的表现引起了徐氏的关注。经过一番查证,发现杨守城当日之所以闹着要出府看灯,是受了奶娘马氏的怂恿。

徐氏大怒,责问马氏。马氏见儿子死了,证据确凿,不敢抵赖。徐氏一问,马氏便一五一十的招认出来:一个月前,马氏在出府购物时,与一个名叫“玉娘”的商户女子相识。两人一见如故,说话十分投机。因“玉娘”出手大方,每次到马家都大包小包不空手,马家上上下下对她也如家人一般。可谁知道,就是这个女人,在中秋节前突然翻脸不认人。从马家带走了马氏的孩子威胁马氏,要马氏拿杨家的小公子交换。为了救回自己的孩子,马氏昧着良心,极力寻找携带小公子出门的机会。只是杨家门禁森严,徐氏看孩子看的紧,很少有机会让她带着小公子出门。后来,马氏便私下鼓动小公子出门看灯。只是马氏怎么也没想到,她昧着良心把小公子交了出去,自己的孩子却没活着回来。马氏说出真相后,为了不牵连家人,一头撞死在当场。

杨月圆内疚万分,大病一场,从此有了心病。一听到哪里有了弟弟的消息,定要亲自去探查一番。

李锐安当年能够从冀州带走杨月圆,也正是假借用了杨守城的名义。杨月圆听李锐安说,有人看见当年拐走杨守城的人贩子“洪嫂”在京都一带出现。便不顾父母的反对,偷偷地跟着李锐安去了京都......。等到杨宏林夫妇再见到女儿杨月圆时,已是杨月圆弥离之际。

临离开人世,杨月圆除了放不下自己的女儿,念念不忘的还是弟弟杨守城。她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就是“一定要找到弟弟。”

杨家脱贫后,轻眉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着手调查当年小舅舅失踪之事。轻眉深信,虽然岁月流逝,掩埋了许多线索。但只要去认真查,就能够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哪怕所有的努力最后都是一场空,也要有个准确的说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两年凭着奶奶徐氏当年根据马氏描述,亲笔画的“玉娘”画像,人物渐渐锁定在江湖人物“玉面狐狸”身上。

“玉面狐狸”不是一般性质的人贩子。据查证,“玉面狐狸”拐人孩子,一般都是属于接单业务。也就是说,只要有人肯出大价钱下单,她必定会出手作案。“玉面狐狸”惯于伪装,狡诈多变,出道江湖以来,少有失手之事。据轻眉了解,曾经有两次,“玉面狐狸”被官府抓获,但最后都被她从牢中逃脱。个中情由非常蹊跷。也是因此,引起了轻眉对朝廷官员的怀疑,若是没有家贼,怎么会引来外盗?

轻眉一方面对官府的办事能力不放心,另外一方面,则是为了防备隐藏在暗处的敌人(轻眉觉得,小舅舅被拐,不是偶然的事件)。所以,轻眉做了一些准备工作。一是在冀州官府衙门为潜逃的杨家家奴“玉娘”留下案底。二是要求冀州官府衙门开具写有“玉娘”姓名、年龄、籍贯等情况,配有“玉娘”画像的“海捕文书”。

当然,除了”玉娘”的画像,其他的姓名、年龄、籍贯什么的,都不是真实的。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为了预防万一。预防有一天抓到了“玉面狐狸”,有人借官府的名义予以阻扰。根据朝廷相关法律,只要不是犯了杀人大罪,家奴的处置可以由主人自行处置。

十多年过去了,“玉面狐狸”也会有变化。但不管“玉面狐狸”怎么改变自己的形象,下巴上的那一颗痘都是她的破绽。因为痘长的不小,根本无法遮掩。轻眉根据掌握的材料,画出各种各样形态的“玉面狐狸”,分发给杨家各地的店铺掌柜。要求凡是杨家人都要熟记画像上的人――此人是杨家的头号仇人。

-------------------------------------------------------------------------

偶然间看见那一张似曾相识的脸,轻眉不由自主地大声喊道,“快上去拦住她!别让她跑了。”

陈虎和陈强一跃而起,一前一后堵住了那个抱着孩子的妇人。

吃轻眉一吼,那抱着孩子的妇人吓得脚下一个趔趄,险些便摔倒在地。那妇人靠着墙站直身体,揽紧了孩子,茫然看着慢慢走近他的轻眉问道,“你......你们想干什么?”

身材粗壮,皮肤黝黑,厚厚的嘴唇,一副纯朴憨厚的民妇模样。乍一看,与徐氏多年前画的画像并无相似之处。但是仔细地瞧那一双眼睛,却是与深深印刻在脑海里的那双眼睛吻合。还有那一颗红痘的位置.......看清了妇人的样子,轻眉心里再无一丝犹疑,“就是她!玉面狐狸!看她这次往哪里逃!”

轻眉双眼盯视着“玉面狐狸”,尽量平抑了呼吸问道,“这个孩子,是你家的吗?”

“当然是我家的。”“玉面狐狸”涨红着脸,恼怒地说道,“广天白日的,你们三个大男人无缘无故拦住俺的去路,到底想打什么坏心思?”

听到“玉面狐狸”的叫声,四下一些路人便围了过来,好奇地看着他们。“玉面狐狸”一见有人围观,一丝刁蛮阴毒的神色在她脸上一闪而没,“敢惹到我的头上,真是瞎了你们的眼!”

“玉面狐狸”对围观的百姓高声嚷道,“大家看看,都来看看,这三个外乡人堵着道欺负俺一个妇道人家。也不知安的什么心肠,乡亲们可得给俺做主啊。”

“玉面狐狸”叫的越凶,轻眉心里反而更加透亮。一见人群有些骚动,他忙提高嗓门道,“乡亲们,在下只是一个路人,青天白日的,能打什么坏心思?我就是觉得这孩子不像是她家的,恐是拐来的孩子,所以才拦住询问。”

“玉面狐狸”听了又哭又叫,“谁说不是俺家的孩子?你有什么证据?你如此诬赖,俺要与你去见官!”

旁边有位花白胡子的老头说道,“这位小兄弟,你凭啥认定这孩子不是人家的,?可不能乱说话啊,要是惹上官司可不值当。”

轻眉冷冷一笑,掷地有声地道,“既是你家的孩子,为什么要给他孩子用*药?”

众人一听这话,不禁也起了疑惑,“是呀,哪有给自家孩子用*药的?只有拐孩子的才会用*药。”围观百姓们一片哗然。

“玉面狐狸”一怔,脸已是一片腊黄。她暗道不好,“看不出来,这小子倒是个懂行的。居然知道孩子中了*药。”面上却不露声色,继续哭天抹泪地道,“什么*药?我只知道这孩子生了病,需要去看大夫。”

“看大夫?好啊。那我们就一起去济民堂找个大夫看看,这孩子究竟是生病了还是中了*药。”轻眉冷笑着睨向“玉面狐狸”,只要你进了济民堂的大门,插翅难逃。

围观的众人起哄道,“去济民堂!”

陈虎和陈强发出的信号,唤来了隐在附近的暗卫。他们隐在人群里,不动声色地制住了“玉面狐狸”的两个来接应的同伙。

接应的同伙迟迟未到,这里又无法脱身。“玉面狐狸”又惊又怕,忽然“啊!”地一声尖叫,将手里抱着的孩子狠狠掷向轻眉。趁着轻眉接孩子之际撒腿就跑。

轻眉早提防着她来这一手,怎会让她得逞?孩子使力掷出,力道还未使开,便被轻眉一把将孩子揽进怀里。“玉面狐狸”刚刚跑出去两步,便被守在一旁的陈虎飞起一脚踹中,撞到墙上倒地上打了个滚。

虽然“玉面狐狸”是一个女人,但是这种女人在陈虎眼里就是一头披着人皮的畜牲。因此脚下毫不留情,这一脚已把“玉面狐狸”踹岔了气,疼得趴在地上爬都爬不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真不好意思,电脑老是出问题。今天总算是换上新章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