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悔不当初 > 101返京述职

悔不当初 101返京述职

作者:雨中阑珊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6-22 00:25: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每年的三四月间,分布在大齐国境内各地的封疆大吏、军方要员、边关大将都要回京都述职,并领取军饷、俸禄。

因此,大齐朝高祖皇帝在位时颁布过一道律令:凡是进京述职的外省地方官员和军方将领,都必须在京都外围的薭城、萳城、湩城、郤城的驿馆、军营驻留三五日,一方面是入京述职的官员必须在此等候朝廷的传召,持朝廷颁发的有关文书方可进入京都。另外一方面则是让远道而来的那些外省地方官员和军方将领在此休整几日。防止有患者将疫病带入京都。

此道律令还规定,凡是进京述职的文武官员,其携从入京的随员最多不得超过二百名。超出此人数的则要留滞在京都外围的薭城、萳城、湩城、郤城的驿馆、军营之中。违犯此规定者,将视如谋逆。

薭城,距京都约百里路,是京都通往大齐北部的必经之道,重要的枢纽重镇。也是从陇北进入关中地区的桥头堡,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薭城是关中地区继京都之后的第二大城,人口密集,军队众多,驻扎有五万大军。

每年的三四月,总有身着各式不同军服的军中将士进出薭城。 久而久之,薭城人也都习惯为常。就连七八岁的小童,也能凭着人们身上的军服和走路姿态上,辨认出哪是淮南军,哪是襄阳军,哪是西武军。比如装备最为精良的是御林军。趾高气扬的虎贲军,跋扈嚣张的龙卫军等等。

四月二十日申时,薭城以北的官道上空尘土弥漫。数里地外,一支军队,确切说是一队约有五百骑左右,还有一百多匹备用的空马。在骑兵中间还夹杂着几辆马车。正疾速朝薭城奔来。

这队人马正是从边城回京述职的靖国大将军萧垒昰一行。他们于三月底从边城出发,一路风餐露宿、昼夜兼程。历时一个多月终于看见了此行的目的地——薭城。

“前面就是薭城?”第一个惊叹呼喊出声的是丁晓明。他是此次出行的五百人中年纪最小的一个士兵,也是第一次跟随大将军进京述职。他骑在马上,望着雄伟壮观的城墙,两只眼睛变得清透明亮,一路走一路不停地发出阵阵夸张的惊叹。引得身旁的军士们都忍不住笑了。

“晓明,瞧你嘴巴张的那么大,也不怕虫子飞进去。”风里传来的一阵子哄笑声。丁晓明不好意思地低下头,缩了缩脖子。

一干将士们的脸庞露出压抑不住的兴奋。辛苦了二十多天,今晚总算可以好好地吃一顿,再美美睡上一觉。

参军詹云林(林云)高骑战马,默默地注视着前方巍峨壮观的城墙,“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萧垒昰骑在马上,轻松愉快地享受着迎面拂来的春风和阳光,以及温暖湿润的空气 。这是萧垒昰第三次因公务之由来薭城。第一次、第二次都是因定国大将军袁成刚回京都述职,他作为袁大将军的随从来的。这是第三次,相对前二次的仓惶和窘迫,这一次他从容了很多。

如今的他已是统领北疆十万大军的最高统帅职务,负责北部边陲的军事防务。也是当今士族之外,唯一官拜大将军的庶族。在大齐权力布局这张大棋盘上。他萧垒昰已经成为了一枚不轻不重的棋子。这一切都是萧垒昰凭着自己一身的血肉身躯,硬打下功名权位的。

这次来京都,萧垒昰是应吏部和兵部的要求回京述职。当然,但这种述职并非强制,若公务繁忙也可以不来。一方面,不少朝中官员就是假借公务繁忙的理由,而不来京都述职。但另一方面,许多封疆大吏、地方大员、军中要员的家属都在京都,所以这种述职其实也是一种变相地探亲福利,让外省官员们有机会回京都与亲朋好友团聚。

去年,萧垒昰以军中事务繁忙为由,未返京都述职。他派了自己的亲信副将崔甯代其回京都述职。因此,今年也是萧垒昰就任靖国大将军后第一次回京都述职。于公于私萧垒昰都必须回京都一次。一方面,他想当面向皇上禀报北疆的军事防务,取得皇上的支持。以求得到所属军队必须的粮食和战略物资。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再见杨卿没,向他好好的请教。

当日冀州之行,萧垒昰对杨卿没(轻眉)的印象非常深刻。起码单就相貌而言,杨卿没头发黑亮柔顺,皮肤偏白,细若凝脂,眉目雅秀如画,唇红齿白,真真是个粉妆玉琢的风华少年。

虽然杨卿没年纪不大,尚未加冠,但小小年纪却有让人灵光一闪的箴言。 他的聪慧多才、他的广博学识深深吸引了萧垒昰。而他的不羁和大胆的言辞更是迷惑了萧垒昰。更糟的是,随着两人间的书信来往,萧垒昰就像被杨卿没施了法术一般,令他对这那位才华横溢、博学睿智的少年公子愈来愈着迷。迫切想与他走的更近一些,得到他的帮助。

萧垒昰在冀州短暂几日与杨卿没的接触中,学习了一些“新型治军方法”。返回边城后,萧垒昰立即在军中开始实施,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了一些问题无法解决。萧垒昰接受了参军詹云林(林云)的建议,写了一封书信交由信使送至冀州杨家,交予杨卿没。

不久,信使带回了杨卿没的回信。萧垒昰看完信后,墨黑的眼睛微眯,里面一抹光芒稍纵即逝。杨卿没果然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不仅在回信中解答了他提出的问题。还送给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杨卿没在信中写道,“……要想达到某一目的,可以有很多种方法。最聪明的方法就是不费一兵一卒,用民心的战术来迫使敌方主动投降,从而取得胜利。这也称之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杨轻眉这是将她在前世的“好习惯”也带到了这儿。

《孙子兵法》完胜于商、战两个地域,很多成功人士一直都将《孙子兵法》作为自己商业上的明灯。前世里的杨轻眉非常喜欢《孙子兵法》。办公桌上放置着一套快被翻烂了的《孙子兵法》。她不仅在工作上熟练运用《孙子兵法》的计策,就连平时说话、上传下达的公文中,也会时不时的来上两句《孙子兵法》。——习惯成自然。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除却“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句话本身所覆盖的兵法信息,单凭这七个字便能把民心战术精炼到如此地步——这种本事足以让任何人侧目。

萧垒昰欣喜万分,“杨公子高人也!”他立即伏案写就一封书信,再次命信使送与杨卿没。此次信中,他就某个战略战术与杨卿没进行探讨。

杨轻眉若是知道因为自己信中的一句话把萧大将军镇住,进而被他纠缠上身。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自去年九月至今年的二月间,萧垒昰与杨卿没频繁通过信使传书。基本上达到平均五日一封。那段时间里,等待冀州来信,成了萧垒昰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可惜好景不长,过了今年二月,萧垒昰就再也没有收到杨卿没的书信。派人去冀州探访,杨家人回道,“公子去了京都,一时半刻怕是回不了冀州。”

“大将军!薭城守军同意入城,章将军已确认无误。”远处,一名亲兵飞驰而至,禀报声打断了萧垒昰的思绪。他的目光落在了来禀报的亲卫身上。

“通知弟兄们进城!”萧垒昰一挥手,大军继续前行。

“是!”副将张烈随即大声命令士兵们开始进城。张烈约三十岁,长得豹眼虎额,行事果断迅捷,和他名字一样,整个人就仿佛一团燃烧的烈火。

根据朝廷律例,进入薭城的军士,无论人数多寡,都必须接受禁军的严格检查。 所以萧垒昰的进城手续就格外繁琐,核对吏部和兵部地述职公文,清点进城的人数,核查所携带的兵器。外军入薭城,只准随身携带刀剑,长兵器和军弩一律不准随身携带。除刀剑外,其余的兵器都必须由禁军清点后,交由库房封存。离开薭城时方可领回。

萧垒昰一行人在薭城城门处,足足忙碌了近半个时辰,才被允许进入薭城。

“大将军!在下是照惯例行事,多有得罪了。”薭城城门处,禁军薭城首领李宜莫向萧垒昰拱手道歉。

萧垒昰亦拱手笑道,“李将军忠于职守,按规矩办事,萧某岂会有怨言,等我出关时,还望李将军多多关照!”

“那是当然,大将军一路保重。”李宜莫面带笑容,语气真挚地说道。

一刻钟后,一封鸽信火速飞向了京都,靖国大将军萧垒昰回京述职,护卫骑兵五百余人。”

五百余名骑兵在薭城街路上列队缓缓而行,虽然人数不多,还是让薭城大街上的行人都停住了脚步,惊异地打量他们。这几天,襄阳军,西武军、剑南军、陇右军相继入城。他们一支比一支威风,一支比一支铠甲光亮,一支比一支精神饱满。但今日所见的这支军队却有些不同,他们盔甲陈旧,风尘仆仆,上面还似乎隐隐有些看得见的斑斑血迹和锈迹。

但是这支军队的每一名成员看上去,却是那么的刚健有力,目光冷峻。这支装备低劣的军队,集合在一起所弥漫出的杀伐之气,足以让其他装备优良的军队都黯然失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