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湘西蛊事 > 第一百七十八章 年年江月(4)

湘西蛊事 第一百七十八章 年年江月(4)

作者:徐晨溪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6-22 00:17:1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三人休息了一阵,又该赶尸上路了。乔慧特别叮咛徐小七道:“小七,你负责打前站,很重要的,你千万不可离我们太近了,知道么?”

徐小七不满意乔慧几次笑话自已笨,他本来有些小气的,见乔慧有责备自已的意思,很不服气,发作道:“我们以往行脚时,都是几个人在一起行走的,遇见有人走过来,扮法师的人只要拿出铜锣来敲打几声,说句‘阴人借路,阳人回避’就行了。几时出过事了?偏你的怪规矩这么多!”

乔慧不意徐小七有情绪,莞尔一笑,道:“你们以往用的方法是背和挑,自然不存在这种麻烦事,但我们这一次是真正的赶尸啊。这能是一回事么?”

徐小七挖苦道:“呵呵,原来你才是真的行脚,我们都不懂的!”

乔慧不知他为何生气,小心地说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本来用我们这种方法,不仅要一个人打前站,还需要有一个人断后,也要距离我们有一里左右,以防备后面有人走过来的。只是我们现在人手不够,只能让邵大哥随时留意后面有没有人跟过来。”

徐小七讥诮道:“按你的做法,不是要四个人么,那我们辛辛苦苦出来走一趟脚,能有几个钱分?大家喝西北风么!”

乔慧见他说话阴阳怪气的,扑哧一笑:“我们出来走一趟脚,丧家也要给我们出半头牛的价钱嘛,现在按我的方法做不过多一个人,除去路上的吃和住,每人还是不少于一百文钱吧,至于象你说的这样么……”

徐小七撇嘴冷笑道:“你说得轻松,这又不是一桌吃饭,多一个人不过多一双筷子,而是多一个人的开销啊!你不知道我们住宿喜神客栈一晚,花的钱要比普通的客栈贵上一倍!如果路程近的话,丧家还愿意请我们么?还不如找四个人用担架把喜神抬回来;路程远一些的也可雇车租船,也省得喜神自已辛辛苦苦走路回家了。”

乔慧淡然一笑,道:“丧家如果请人抬尸回来,恐怕要出一头牛的价钱吧。我们现在只让丧家出半头牛的价钱,丧家还是愿意请我们的啊。况且路上多是羊肠小道,沟沟坎坎的,怎么抬呢?如果用船运车载的话,价钱更是高得出奇。而且许多船家都很忌讳,不肯搭载死人的。再说丧家也不放心啊,险江恶水的,要是船翻了怎么办?”

徐小七见乔慧说得头头是道,枉自已赶了半年尸,却反不如她在行,心中有些不服气,想了一下,又道:“我才不相信你说的话,你说遇见行人的话,喜神就会倒下,可是我听邵大哥亲口讲过他和嫂子也曾经在路上撞见过自已走路回家的喜神的,为什么那个喜神不但没有倒下,反而还活蹦乱跳的吓唬邵大哥和嫂子呢?这又怎么说?”

乔慧未听说过这事,她也是头一回赶尸,所知甚是有限,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邵元节见二人起了争执,便劝道:“小七,各门各派所用的方法不一样的,自然各有各的规矩,这有什么奇怪的?让你打前站,又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你说这些干什么,还不快到前面去……”

徐小七道:“没道理的规矩,让人心中不服嘛。”

本来乔慧对徐小七是轻言细语说话的,但不知何故,徐小七为这点芝麻小事就红了脸。邵元节见乔慧有些难堪,忙对徐小七使个眼色,说道:“乔慧所用的方法又不是她自创的,也是她的嫂子向别人学过来的嘛。既然人家这一门是这种规矩,我们又不懂,反正这事又不难,照规矩行事就对了,说这什么多废话干什么呢?”

徐小七赌气道:“我就不去!”

邵元节叹了一口气,道:“乔慧是为了帮助我们……”

一语未完,徐小七截口道:“什么帮不帮的啊,她本来就是想做行脚师傅的……”

邵元节有些生气了,说道:“你怎么这么说话?――乔慧为了我们,连过年都不能在泸溪过了,这还不是帮我们的大忙么?”

徐小七呼了一口气,还欲分辩,邵元节怕他说出更难听的话来,又道:“这次幸亏有乔慧帮忙,要不然,我们大家都赶不及回家过年了!再说我们这回行脚比起从前来要轻松多了,这都是托乔慧的福嘛。”

徐小七自知理亏,咕哝道:“我只是就事论事嘛。”

邵元节道:“你如果不愿打前站,那我去好了。”正欲离开,乔慧忽然双手捂脸哭了。

邵元节和徐小七都是一怔,徐小七也有些自悔失言,但又不想向她道歉,而且怕邵元节生气上前了,自已就有可能要背尸过溪了,瞥了邵元节一眼,说道:“我去就是了嘛,屁大的事。”说完径自走了。

邵元节又好笑又好气,只得安慰乔慧:“乔慧,别哭了,小七也是一时不理解这规矩,才胡言乱语,他其实也知道是自已错了,你就别跟他呕气吧。”

乔慧听了,哭得更加伤心了。邵元节叹了一口气,又好言哄她道:“好师妹,在路上师兄妹斗几句嘴,原是家常便饭,你不知我们从前时常为了一些不相干的事情争得面红耳赤,但大家事后都不记气的,你以后慢慢就知道了。好了,别要哭了。”

邵元节说师兄弟们常吵架确是实情,但那是赵平、陈大富、罗胖子、钓鱼杆等人在斗嘴。邵元节和徐小七入门尚浅,人微言轻,从来没有同别人争执过。而且邵元节那时一心想着徐小六,因而对徐小七说话做事处处都顺着他的心意,从来没红过脸的。

乔慧心中很委屈,徐小七居然说出“什么帮不帮的啊,她本来就是想做行脚师傅的……”,这话令人怎不伤心!

乔慧心说:“是,我是想做赶尸匠,可是我为什么想做一个赶尸匠呢?别人看不懂我的心,你徐小七难道真的就不懂我的心么!”

乔慧想到自已一路上自作多情,徐小七对自已的暗示却装傻充愣,心中好生难过,不禁蹲下身去哭出声来。邵元节好言劝解了一阵子,乔慧才拭了眼泪,一时蒙脸不吭声,也不肯站起来。

邵元节只好让她先冷静一会。他又不是傻子,他如何看不出来乔慧在爱慕徐小七呢?邵元节今天同乔慧在路上欢快地唱歌,心中已经拿乔慧当做妹子看了,他也暗盼乔慧能与徐小七两情相悦的。

但从现在的情形看来,真如杜娟昨晚同他说过的悄悄话一样――一个是落花有情,一个是流水无意……徐小七如果心里也有乔慧的话,说话就不会这么不小心的。

邵元节也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人,在这方面经验并不多,但他就是这样对待徐小六和杜娟的,他什么事情都顺着她们的心意,即使现在他和杜娟成了亲,他也从来不愿说话伤害杜娟的。

这倒不全是因为他贪恋杜娟的冶艳,自从他那次在裴老板小店的地窖中,听到杜娟说过的那篇话,他就在心里发誓要一辈子对杜娟好!

――那时杜娟对裴老板养的魂奴说道:

“你不用多心,别要以为我是想要夺取老板娘的金蚕蛊,我也不怕告诉你,我从前就是养金蚕的巫女,但是我今后再也不会收养这金蚕了,因为养了它的主人就必然会在孤、贫、夭三种结果中选一种,黑巫术才会灵验。”

“我从前还不信,结果我真的守寡了七年,我也受够了这种孤单、寂寞,如今我将金蚕嫁出去了,才知黑巫术的禁忌果然灵验……”

杜娟守了七年的寡,她已经受够了。现在因为有了自已,杜娟将心爱的金蚕蛊嫁出去之后,就再没有生出养金蚕蛊的心思了。她是一个养蛊的巫女啊,她为了自已什么都甘意付出啊!

如果杜娟是因为暂时没有办法才接纳自已的话,那么在自已离开湖北蕲州后,那时又有一位条件样样比自已强的男人向杜娟的爸爸求亲。杜娟为了自已而拒绝留在富饶的蕲州,拒绝留在阔别二十年的爸爸的身边。她一个人千里迢迢乘船返回辰州来寻自已,这还不是真心真意么!

邵元节注视着沅河中心映出的一轮明月,心想:“是,杜娟现在还很美――可是她已经二十五岁了――她的青春还有几年啊,我要和她好好地生活在一起,我要好好地爱她,我不要长久地做一个赶尸匠和她分离,我们不能象面前这三个喜神一样,生前与亲人聚少离多,等到有一天与世长辞之时,空对着这万古江月……”

想到喜神,邵元节不由转首瞥了一眼,才发现三个喜神不知何时已经倒在地上了!

邵元节慌忙对乔慧说道:“不好了!三个喜神倒在地上了!你快来看一看,这是怎么一回事啊?”

乔慧闻言一惊,忙起身看时,果然三位喜神倒在了地上。乔慧轻轻叹了一口气,蹙眉不语。

邵元节纳闷道:“我们又没有遇到路人,为什么三位喜神会倒下呢?”

乔慧眼中泪光莹然,抽了一下鼻子,涩声说道:“看来我所知道的赶尸规矩并非是徐小七说的没道理,赶尸真的有许多忌讳的……”

邵元节道:“哦?”

乔慧道:“赶尸起件之后,一是忌讳对面的行人;二是忌讳碰到死者生前的熟人;三是忌讳听到哭声……它们是因为听到我的哭声了,所以才倒下了。”

邵元节迷惑不解:“原来哭声也听不得啊。”

乔慧解释道:“因为死者听到了哭声,会误当作是家人在哭,死者就以为回到家中了,所以才倒地安息了。”

邵元节恍然有悟,点点头道:“原来是这样啊。”

乔慧道:“现在没办法,只好重作法事,念咒、画符后才能让它们重新站起来行走。”

邵元节叹息一声。乔慧看了他一眼,柔声道:“邵大哥,我有些累了,这次就由你来作法事吧,我教你。”

邵元节怕耽搁时间,本想让她自已做法事,但看乔慧情绪低落,想想这种学习的机会也难得,也就答应了。

乔慧和邵元节走到三个喜神面前,乔慧一边讲解一边让邵元节做法事。

邵元节跟杜娟在一起,也学会了一些画符作法,所以上手很快。因为不必再做一次封尸的繁琐细事,所以法事并没有邵元节想像的那么耗费时间。

乔慧看着邵元节做完法事后,满意地点点头,说道:“最后剩下的事情就是念赶尸咒了,因为咒语有些长,你一时半会也记不下来,等你有时间了再慢慢背诵吧,现在我先说给你知道,本门的赶尸咒是南宋时的一位大英雄文天祥所作的《正气歌》。”

邵元节一脸讶然:“文天祥的《正气歌》?”

邵元节记得自已小时候就在私塾中学过一首文天祥的诗,其中有两句私塾先生还说是千古名句,邵元节至今还记得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私塾先生讲过文天祥的事迹,说他是南宋时的一位大官,并且在湖南做过官,与三湘四水颇有渊源。他力保南宋江山,兵败被俘。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多次劝他投降,文天祥忠贞不渝。他在狱中三年,就写下了名垂千古的《正气歌》,后来英勇就义了。

邵元节自小就很崇拜大英雄的,对文天祥好生尊敬,现在听乔慧说赶尸咒竟然是文天祥的《正气歌》,心中十分激动。决心回家后就去翻看父亲遗留下来的旧书,将《正气歌》背诵下来。

《正气歌》是世代传诵的诗歌名篇,因为文天祥曾经在湖南做过官,这首诗中又充满了阳刚之气,对死亡毫不畏惧,所以成为了赶尸匠的咒语。赶尸匠认为这咒语能令死者感动,欣然返乡。

乔慧合目低声念起赶尸咒来,邵元节因为知道是《正气歌》,便能听懂她的咒语了:“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邵元节依稀记起这正是私塾先生当年念过的诗句。往事如烟,昔年那个懵懂学童如今已经长大成亲了。时光如梭,只有江月年年依旧,似乎亘古未尝改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