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一切从棋魂开始 > 第21章 《真武决》、小皇帝身后的黑手

韩如是走后,那个瘸腿的汉子,一巴掌打在了小山的脸上:“小山!我出来时怎么说的?讨份粮食吃,什么都不要说,更不要答应!为什么要胡乱说话,还要加入他们?你可知他们可是山匪,搞不好以后是要做那掉脑袋,造反的事情。”

小山低着头:“虎叔,我,我,我只是想天天都能吃到饼,我怕饿,丫头也怕饿,我不想挨饿。”

说这话时,小山身旁一个比他还要瘦小的孩子扯着小山的衣裳,也冲着虎叔道:“虎叔,丫头也怕饿,丫头也想天天吃饼,吃饱饱的。”

原来这是一对兄妹,他们的父亲是县兵,几年前征讨大西王残兵时死在了战争上,之后不久他们的母亲也病逝了,而这虎叔,名叫张虎,和他们的父亲是同村的战友,虽然没死,却也瘸了腿,一直负责任的照料着这一对孩子,但是他这个残疾人干活不行,家中薄田也收入不高,若不是还能做些手艺活,能赚点钱,怕是早就饿死了这一对兄妹了。

今日听到红领军听课发粮食,这一对兄妹饿的肚皮咕咕叫,求了许久虎叔,这才答应了出来,还搭上了另一个穷村民和一位寡妇家的孩子,一起来讨食吃。

另一个村民叫李二强,虽不是残疾人,却是家里老母生病,花钱治病散尽了家财,所以也很是穷顿,这也才不要脸皮的一起出来讨食,这时在一旁劝道。

“好了,阿虎,小山和丫头也是饿的慌了,你看,这红领军不也是没收他们吗?算了,算了。”

这瘸腿汉子张虎,当过兵,有些见识,皱着眉头道:“哎,二强啊,你今天听了这什么革命的课,你觉得这红领军说的有道理吗?”

“这……这个……我也听的迷糊,不知道怎么说。”

张虎阴沉着脸道:“我能听的进去,也能明白,但越是如此,山上那位奇人创办的这这似乎过家家一般的红领军,恐怕所图不小啊。”

李二强脸色微变:“阿虎,你是说……”

张虎摇了摇头道:“不好说啊,再看看吧。”说完又对小山道:“张小山,你爹临终前说要他家就只有你一根独苗苗了,只求我让你安稳长大,传宗接代,我张虎的命是你爹救的,所以一定会做到,那红领军的前途未明,随便进去不是好事,你明白吗?”

小山懵懂的点了点头:“虎叔,我,我知道了。”

峨眉山脚下,韩如是带队归山。

大学姐李英琼这时正训练着今年刚入山的学弟学妹们。

却说那漱石栖云石室洞府,经过三年时间日日开拓早已不是原本大小,已然扩张成百间房室大小,往内里山脉挖去了不少,又绕着山峰依次排开,形成了石洞群,最中间的还是原本的漱石栖云,在最前方有一处颇为宽大的空地操场。

李英琼后背一把长枪,站立在操场上,面前是30多位十多岁左右的学生,还有两位,一男一女,却是刘成文与张强,正耐心的讲解着站队的重要性。这种事去年就有过,也算是习惯了。

“排列整齐,齐步走,对,对,左腿,这是左,看见没有,你们的左手,左臂上绑着红领巾,所以这是左手,左手跟腿,齐步走,左转,就是随着左手,左腿转。”

“对,就是这样,那么右转呢,就是跟着右手右腿,没有绑红领巾的就是右手。”

不教不知道,从两年前开始,韩如是,刘成文成为老人,学长后,接下了训练新学弟新学妹的任务后,才明白这简单的齐步站队训练是多么的不容易。

若不是顾忌大学姐李英琼在身后看着,此时他们都想直接骂人了。

又看了一会儿后,李英琼站了起来微笑道。

“两位学弟辛苦了,这批学弟学妹刚进入队伍不久,难免有些不适,却是要多用点心就好。”

“大学姐,我们知道的。”

没过一会儿,韩如是已然带着队伍回到山上,这时走向李英琼敬礼道:“报告连长!红领军第二大队完成任务。”

李英琼微笑回应同样敬礼道:“辛苦了。”

“不辛苦,还要多亏了连长的建议,今天有5个村子,14位村民开始接受听讲了革命真理,还有3个孩子提出要进入我们的队伍。”

红领军的编制,是以五人为小队,五小队为一大队,五大队为一连,如今山上正式加入红领军的学生只有一百人出头,勉强算是一连的人数,第一任连长之位,正是由一年半前回山的李英琼担任。

而对李英琼的称呼,平时刘成文等人,一般都是叫大学姐,而像韩如是这样带队巡逻时,就要正规则的叫出职位。

且说李英琼回山后,初时刘如是等人还颇有些不服气,但在她带回来的朱果,千年何首乌,黄精等物下,一众学员的内功修行才能进展神速到通了大周天的境界,所有人都集体领她的情。之后半年多也是同甘共苦的继续训练,到了一年前,王修感觉满意后,正式将红领军的连长职位交给李英琼时,却都是心服口服起来。

“这可不是我的主意,是元首的智慧。”

“元首大人啊……大人他闭关还没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来,都一个多月了。”韩如是有些担心的道。

“不用担心,元首为了创造出更强的武学,能让我们突破先天境后,不受王事影响,这才闭关,定然是会成功的。”虽然嘴里是这么说,但是李英琼眸子深处还是有一些担心。

李英琼得到紫郢剑不久后,便碰到了妙一夫人,拜她为师,学到了峨眉派的诸多功法典籍,也是知道了修行者不能入世,不能沾王事的禁忌,之后不久,她却是毅然辞别了妙一夫人,又回到了王修摩下,好悬没气的妙一夫人半死,但她又不想惹这个疯子高人,但见木已成舟,也就作罢了,但是那紫郢剑却是被妙一夫人收回,并且还要找寻另一个带着英字的女孩继承这‘三英二云’的预定计划,那又是另一件事了。

所以现在李英琼身后背的是长枪,而不是那把紫郢剑。

之后又约莫过了一个多时辰,天色渐晚,李英琼宣布训练结束,带着这30多个最近才上山的孩子们,来到一处颇大的石室,石室上头刻有字迹——革命学堂,简单而又明了,这正是一处学堂,负责教习学生们文字,道理的地方。

石室学堂很大,并不是只有这一间,而是三大间,每一间都有专门的老师教授不同的知识,而这些老师有七八人,是王修花了钱,强行从山下附近找寻来的破落读书人,负责最简单的识字教学,而革命真理之类的教学思想,则是由王修还有第一批学员刘成文,韩如是等人教导。

这些老师,破落的读书人,年纪最大的有五十七,最小的也有三十多,初来时颇为不情愿,但在性命威胁与银两的诱惑下,渐渐也就习惯,当习惯后,渐渐也就会接收了。

王修从闭关推演中醒来,拿过纸笔,洋洋洒洒写出了一部近万字的【真武决】。

自从3年前,阳神突破,又修出金丹时,碰到李静虚三人,了解了王事禁忌的诸般原因后,这三年来王修一直在思索着怎么样打破这个禁忌,比如结合国术与修行法,创造出一门可以继续修炼到更高境界,但又不被王事禁忌影响的功法。

但三年过去了,一直收获不佳,一直到数月前,王修忽然转换了下思维,他想到,蜀山世界修行法的本质追求是为了求道长生,为此要修精气神,其中神,又是成为元神的关键,修此法,元神未成前,修行者的精神极其敏感,所以不能受万民的杂念思想影响,因此便要避居尘世。

而国术的本质是强壮体质与精神,强身健体,最初时却不是要为了修成元神,修的长生不死。

那么,只要结合两点,第一,抛弃蜀山世界修行法中的追求长生的目的,不修元神,不然修行者的精神变的那般敏锐,自然便不会受到影响。

第二,以国术练体强身壮意的理念,将内气与气血的修炼更多的往内加强身体。

结合这两者创造出一门攻击杀伐,强身健体,甚至衍生神力的功法,这便是真武决了。

此决不以长生久视为目标,修行最高境界也不过寿增三百,最终身体气血与肉身衰败还是会死。

分三重镜,第一境,内修境,以内功修行法为主,国术气血凝练为辅。气血双修。

第二境,当气血劲力修成到入微境界(即暗劲)时,又将以国术气血劲力为主,内功修行为辅,外壮筋骨皮,内练五脏筋络,修成一副钢筋铁骨身,刀枪不入,诸法难侵。

第三境,入化神通境,这一境界基本上与国术的化劲境界相似,但是论战斗力,破坏力,却是比国术的丹劲宗师还要可怕数倍还要多,因为加入了内功修行法的内在挖掘人体潜能能量的理念,到此境时,却是可以以自身真气与气血凝练周身大穴,练出神通种子,修成武圣之躯,以一挡万,肉身挡子弹,吞吐火云,踏空而行,等等都是等闲。

论战斗力,便是元婴真人驱使仙剑,也只堪三四,当然,若论寿元,却是不能比的,寿元只达三百,肉体便会达到理论寿命极限死去,不像元婴真人,寿达千载,不在话下。

王修再次细细过看一遍【真武决】,颇为满意,洒然长笑道:“此为护道之功也。”

“虽不是长生久视之法,却让国术之道融合内功修行法,战力更进一步,寿元也有所增强,已经类似于星河大帝世界的圣胎修行法,却又有些不同。”

“而且,我还感觉有些意犹未尽,似乎真武决的前方还有第四境,到达那一步的话,或许寿元还能更进一步……罢了,这还是让后人们慢慢完善吧。”

收起【真武决】,王修算了算时间,来到这世界已经3年,那个未来的康熙大帝已经11岁,大概还有3年,就要发出动作,在宫中解决了隐有不臣之意的顾命大臣鳌拜,之后做稳了皇位。

“鳌拜不能死啊……他要是死了,戏可就不好唱了,但是有个人必须死。”

王修眼眸中闪烁一缕杀意,这却是第一次,想杀人的杀意。

“不是康熙小皇帝,而是康熙小皇帝背后的那个祖母太后!那个孝庄皇太后。”

历史记载,康熙六年(1667年)六月,首辅索尼病故。七月初七,14岁的康熙帝正式亲政,在太和殿受贺,大赦天下。

但仅十天后,鳌拜即擅杀同为辅政大臣的苏克萨哈,数天后与遏必隆一起进位一等公,实际政局并不受康熙帝直接掌控。

当时,康熙经常召集少年侍卫在宫中作扑击之戏,康熙八年五月十六日(1669年6月14日),他突然命令这些侍卫在鳌拜进见时将其逮捕。大臣商议鳌拜大罪三十条,请求诛其族,康熙帝念鳌拜功劳,赦死罪而拘禁,但诛杀了鳌拜的很多弟侄亲随及党羽,不久鳌拜死于禁所。仅存的另一辅政大臣遏必隆因为长期勾结鳌拜,被削去太师、一等公。康熙帝由此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

仔细看看这些记载,有心人可以看出很多问题。

14岁的小皇帝怎么会想出这么快准狠的决断,又哪里收买的侍卫人心,又是怎么在擒住鳌拜后,那般老辣的先不杀,而是先诛除了鳌拜的党羽后,再杀的鳌拜,从此开始亲政的?

显然,小皇帝身后有一个神秘黑手,一直在帮助着他出谋划策,最终一举解决鳌拜,掌握了政权。

这个人就是这位孝庄皇太后,也只有她,有这样老辣的思想与手段,有能力,有智慧谋划出这一切操作。

而在《鹿鼎记》小说里,这一切都是巧合,是因为韦小宝这个混子好色主角的乱入,才让康熙成功解决鳌拜。

所以王修在刚刚穿越到这世界时,以为这世界是鹿鼎记世界时,第一个念头,就是要杀了韦小宝,改变历史,就算不杀,也起码要让韦小宝不要出现插手那一场宫庭之变。

若鳌拜在小皇帝康熙下手时,成功逃了出去,必然会掀起一起满清的内战,一方是正统的皇太极的幼子小皇帝康熙,一方是以鳌拜为首的老臣派军方势力,这两方甚至连执正理念都相左。

小皇帝康熙一方,是听信一些无耻汉人儒家的说法,讲究什么满汉和一。

鳌拜一方,则是赤果的弱肉强食的满人旗人高高在上,汉人都是奴隶的类似蒙古元朝时期的胡人执政理念。

结果的话,后世都知道的,小皇帝的一方执政理念让满清打破了胡人入主中原国运不过百年的上限,延续了近三百载,也让华夏汉文明在最关键的近代,沉沦停滞发展三百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