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 第445章 脱困逃生依然不易

姜里娜偏爱汉族男子。

但她却从没想过要嫁去东豫,她再是愚狂,尚且晓得她这***,只能在自己的国家为所欲为,尤其是那王氏女,凭着狐媚的长相争得了东豫至少两个皇子的倾心,结果因她之故,落得个枭首的下场,她要是真被两个忘恩负义的兄长送去了东豫“和亲”,死得一定比姜漠更惨!

姜里娜被这一吓,竟然不敢留在未央宫侍疾了,跟姚太后连个招呼都没打,就跑回了她的公主府。

却还没忘打听未央宫里的情形。

良姑这“第一婢女”除了壮着胆子给姜里娜吃象白药外,别的事一点都不敢瞒着主人。

“说是镇兰王殿下亲自抽调了一百宫卫,不仅是把轩氏、王氏及其在宝光殿的贼卫,甚至连留在使驿的那几十号贼卫,都押出了京城,奴婢不敢掉以轻心,仔细又察问了一番……不管是轩氏、王氏一伙,还是使驿那些贼卫,竟都没有反抗。更蹊跷的是,宝光殿里那结宫人,包括卫氏,竟然也都出了京城。”

姜里娜这才反应过来,她还漏掉了卫夫人没有清算。

狞笑道:“或许是母后回过神来,虽然没有我提醒,却交代了二兄把卫氏也当作轩氏、王氏的同党,处以枭首。”

良姑:……

联想到今后如果***发觉事情并非在她预料之中,自己又没有提醒她防备的话,该是多大一场灭顶之灾,她一个奴婢哪里顾上得什么大局,先保住自己的小命最最要紧:“可是宝光殿的那些宫人,并不是东豫的人,如杨内臣,是听令于陛下,太后总不至于连他们都送去潼关枭首了吧?

而且奴婢还打听得,镇兰王殿下并非是押着豫使经渭安门出城,却是令开平武门,豫使应是经平武门出城!”

姜里娜纵管不学无术,然而对长安的几座城门还是了解的,终于也意识到了蹊跷:“如果去潼关,应走渭安门,出平武门的话,不是通往武关道么?”

“殿下,不如,殿下直接问一问镇湟王?”良姑很聪明的拉着姜延来抵挡***的怒火。

却不待姜里娜进一步求证,大尚臣府上,就来了一个僚属求见,这个僚属一早就收了姜里娜的贿赂,泄露了不少关于大尚臣的喜好言行给***,以便她争取大尚臣的“芳心”,姜里娜哪怕着急着要证实那个让她心烦意乱的猜疑,此时倒不忘惦记“情郎”的安危,一迭声地喊“请进来”。

然后就不需要去找姜延求证了。

“你说什么?!陛下之令竟然是把轩氏、王氏送去蓝田行宫?!”

僚属叹息道:“***确实不应在这个时刻,挑动着太后违抗君令,***先莫动怒,小人其实也转达大尚臣的话。”

也只有大尚臣,才能让姜里娜按捺下受到愚弄的怒火。

“因为神元殿君未曾归豫,东豫已经增兵襄阳,如果陛下在这时处杀殿君,东豫的禁军就会直攻武关,宛城虽还为北赵所控,北赵此时势必不会阻拦东豫,因此神元殿君的生死,其实关系到大汉的存亡,甚至大尚臣的祸福……陛下也是逼于无奈,不能眼看着太后因为气怒拒医绝食,才只好采纳了卫夫人所荐的这个瞒天过海之计。”

“卫氏这贱人!我这就入宫告诉母后!”

“***不可。”僚属匍匐着身,态度极其恭敬:“其实给予***气辱者,并非殿君,仅为左副使,不怪***气怒难忍,大尚臣也因此愤愤不平,好在大尚臣此时镇守武关,不受京都闭城所限,当战局稳定下来,大尚臣可设法刺杀左副使,为***解恨。”

姜里娜想到姜仓那双凶恶的冷眼,其实也不敢在这时胡作非为了。

更别说听闻“情郎”竟然愿意为了她设计刺杀瀛姝,心中更觉欣喜。

僚属却又说道:“只是这毕竟有违陛下之令,其实……陛下还真有平息战乱后,将左副使纳为后宫的念头。”

“皇兄这是色令智昏!”

“武关距蓝田毕竟尚有数百里之遥,且大尚臣还不能调动京卫进行刺杀,若要成计,也只好借用***的人手,因此***万万不能打草惊蛇,哪怕对镇湟王殿下,也得瞒着,不可泄露***已知东豫使臣现被安置在蓝田行宫一事。”

“我府里虽有两百亲卫,但现在京城闭守戒严,这两百亲卫出不了城,怎么才能送去给大尚臣调遣呢?”姜里娜已经开始了提问,那就表示已经愿意将人手借调给大尚臣了。

僚属却是已经想到了办法:“待隔上十余日,太后疾愈,皇后、姜太尉都觉如释重负时,殿下只需与镇湟王私下商量,殿下只称担忧大尚臣安危,虽然两百亲兵人数不多,但为的是危难时刻拼死保护大尚臣安全,央求镇湟王趁着押送军需粮草时,让殿下的亲兵扈从。”

姜里娜恨不能自己也去武关,和大尚臣团聚。

毕竟还是豁不出去,没有那么大的胆量。

现在潼关和武关都还难以确保,留在京城必然才是最安全的,更不要说一但她不知去向,午皇后一定会被打草惊蛇,万一姜延顶不住压力,告诉午皇后她混出了京城,带着两百亲兵去了武关,午皇后还能想不到她大有可能刺杀王瀛姝么?倒是她留在京城,时不时就在午皇后眼皮底下晃上一晃,午皇后才不会注意她的亲卫已经“金蝉脱壳”了,有她在未央宫里麻痹午皇后,才有利于大尚臣一击得手!

瀛姝一行人,终于抵达了蓝田行宫。

蓝田距长安不过百里之遥,自古亦有秦楚大道、三辅要冲之称,其实也算是军事重镇了,只不过因为北汉现还牢牢握有武关,只要武关不失,蓝田便显得没有那么重要,蓝田行宫建于灞水之侧,此座行宫是夏侯氏统治时期修建,北汉建国后,姜雄鹰虽然对蓝田行宫进行了修复,其实并不常来此巡幸,行宫也就只有不到百名宫人驻值,这些宫人的职责,也仅在于不使行宫荒败,防范盗失。

当姜泰允许瀛姝等迁来蓝田行宫躲避“太后之难”时,就注定会让卫夫人同行,毕竟未央宫里还离不开午皇后坐镇,毕竟北汉方少不得“支出”一个地位相当的人士前来行宫安排各项琐碎事宜,毕竟众多的女眷,一直以为也只有高氏和卫夫人跟殿君、瀛姝最多接触,毕竟姜泰现在已经不信任高氏了。

蓝田行宫距离长安不算太远,而武关相比潼关又安全许多,更兼着众人抵达蓝田县城之后,还需要乘坐舟楫渡过灞水方能抵达靠着山麓修建的行宫禁苑,这样也就能提防此时使卫团几乎与北汉宫卫齐平的情况下,使臣意图“逃脱”与宫卫发生暴力冲突——就算宫卫被集体制服,没有舟楫,使臣们难渡灞水,总不至于逃去荒山野岭落草为寇——因此当卫夫人谏议避来蓝田行宫时,姜泰才觉这不失为一个最省事最省心的办法。

“姜泰不曾来过行宫。”卫夫人傍在瀛姝身侧,此时沿着一条山廊往上登行,秋风灌满了这条漫长的,虽然经过了修复,可有的地方仍然难免朱漆剥落的行廊,卫夫人的眼里,也渗入了不尽的萧瑟:“我来过。”

她那个注定夭折的孩子,就葬在蓝田,她送孩子入葬,曾在行宫住了一段时日。

不久,她就要离开这里了,但她不曾动过念头,去陵墓前和那小小的冤魂的道别,山廊的尽头,是钟南楼,登楼四眺,更是满目秋意,卫夫人的眼睛有意避开了某个方向,她问瀛姝:“左副使是否相信死后身灭,魂灵永存?”

瀛姝不知道卫夫人上次是因何来行宫,但她隐隐猜到了,今日登钟南来,卫夫人或许不经刻意,可她下意识间却穿着了一身皓白的衣裙,青丝高绾,唯有木簪为饰,脂粉螺黛俱皆不施,这身装扮,当然不可能是因为已经结局的国丧。

瀛姝想,或许只有她,能够略微理解卫夫人此时的心情。

她们两,都是愧对孩子的母亲。

不管是重生前还是重生后,瀛姝祈求的是,世上不存灵魂,她的长乐那么小,还不能体察喜怒爱恨,也就少经了许多痛苦,倘若灵魂有知,必定少不得困惑和质问,为何她的父母,一个将她扼杀,一个将她遗弃,被久久困扰的灵魂,却得不到回应。

“人活着,才有知觉。”她说。

她经历过死亡,知道死后无知无觉,生命的尽头是步入真正的寂灭,这也许才是幸运的,她现在并非一缕魂魄,也多亏不仅仅是缕无能为力的魂魄,选择权重新握在了手中,她的第一个选择却是,不让长乐再经生死。

多可怜的孩子,生或死,从来不是由自己决定。

做为母亲,她真是狠心薄情。

不经意间,瀛姝的手,触到了卫夫人的手,卫夫人的手指冰凉。

钟南楼上的风,更急更大,可身上并不单薄的衣物,足以抵御,一个人的手是温暖的,才能感觉到另一个人的手是冰冷的,瀛姝知道这冷意其实和秋风无关。

“妾身先告辞了。”卫夫人说。

其实是三人登楼,卫夫人原本也只想作为向导,她尤记得上一回登上钟南楼,几欲忍不住一跃而下的冲动,是仇恨支持着她按捺住那样疯狂的欲望,她以为她现在已经足够冷静了,但站在这里,不至一刻,她还是想坠入永无知觉的“极乐世界”,但她不够资格,现在还不够资格。

卫夫人冲司空月狐行了一礼。

她已经知道,左副使身边这个神秘的亲卫,正是大豫的四皇子。

苍凉的天空上,一排飞雁掠过,当瀛姝目送雁群南去时,她的身边,有人靠近,其实登楼已经不是为了密商,更何况现在更无必要低声轻语,瀛姝有些介意司空月狐的故意接近,但她又感觉到这样的距离大不至于和冒犯挂钩,若表现出来,反而失礼又矫情。

“武关不失,蓝田未驻禁军,县衙仅二十余衙役,不过羌人的衙役,多擅骑射,现在敌我之间,算上杨内臣等,我方的人数依然不占优势。”司空月狐说。

谈的是正经事,当然是谈正经事,瀛姝又觉得自在了几分。

不是在建康,司空月狐现在的身份毕竟还是使团卫的一员,没有穿着经过婢女们细心薰香的衣物,当然也不至于因为生活不如惯常讲究,就散发体臭,明明没有一丝的异味,瀛姝却总觉得因为司空月狐的存在,此时像是在莫名气场的笼罩之下,让她突然希望,蓝田的秋风更加急猛些。

“从未央宫调来的一百宫卫,还配有弓弩,二十个弩手,其余八十人应当个个箭术高超,而我们,只配刀剑,刀剑只能作用于近身搏击,就连逍遥针,也只能攻击十步之内的敌人。”

听司空月狐这样说,瀛姝蹙眉:“我们不是有冉氏部接应?”

“冉朱孤会接应我们于灞水对岸,保证我们平安出武关,可如果渡灞水接应,先就会惊动宫卫。”

瀛姝不由看向身边人,她不相信这人事先没有预估刚才所说的情势。

“我想听左副使有何对策。”司空月狐也看向瀛姝。

瀛姝把眼睛移开了。

她觉得自己不是因为不自在,而是为了关注地形地势,原本今日登楼,为的就是观察蓝田行宫的布势,以便于具体制定逃脱路线,这里不是最高处,但钟南楼上,视线也足够开阔了,瀛姝一眼就找到了她们现暂居的宫苑。

做为外使,当然不可能公然住在行宫的“内围”,甚至连位于中轴的主殿都要避开。

“我们现住东路的宝华殿,只需经两道门禁就到行宫渡口,可正因为我们住在宝华殿,东平门这道门禁内,百员宫卫住值,我们必须先突破东平门,才能够乘舟渡过灞水。”瀛姝说。

其实行宫渡口并没有备留舟楫,如果要脱身,必须得等接应的舟楫先从对岸使来,但东平门楼上,北汉的宫卫肯定会轮留巡值,一定会发现舟楫驶来,当发现异况,也势必不会无动于衷,刚才司空月狐说明了双方的武器装备强弱悬殊,能够远距离攻击的弓弩会对己方的生命安全形成直接威胁!

姜泰固然不会先存害杀大豫使臣的意愿,可也势必不会放纵他们逃脱,这百员宫卫,乃姜泰心腹,别说卫夫人,恐怕就连午子维都没有绝对的指挥权,当他们笃定已经无法“和平扣留”大豫使臣时,当然会“先斩后奏”。

瀛姝之前以为司空月狐已经有应对之策,可现在司空月狐让她制定对策,她才意识到……

情况不容乐观,而且她凭什么把生死安危再次拜托给司空月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