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 第440章 姜里娜“出征”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第440章 姜里娜“出征”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2: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距今千几年前,礼法就规定同姓不婚,虽然到了现今,姓氏混乱,同姓也有婚联者,但通婚的前提必须是同姓不同族,打个很简单的比方,北汉的西平长公主姓姜,大尚臣也姓妆,他们两个只要你情我愿,成婚没有任何问题,因为大尚臣的姜是被赐予的姓氏,跟姜里娜绝对没有血缘关系。

姜延和那贤淑夫人,却是妥妥没出五服的兄妹,怎么能够联姻,怎么可以联姻?

“贤淑的生母,是姚氏的侍婢,姚氏改嫁姜雄鹰后,她其实也属于姜雄鹰的侍婢,但后来不知为何,姜雄鹰把她赐给了弟弟姜汶去,她生下贤淑没多久,就死了,死得还特别奇怪,是废祭而死。”

“什么叫废祭而死?”神元殿君问。

瀛姝也想问,她还真不知道废祭而死是个啥。

“羌部年年都有岁祈式,岁祈式不是都要由国巫占卜吉日么?国巫占卜的吉日,皇族中人,是绝无可能横死的,但贤淑的生母,在吉日时,喝口水,竟然呛水而亡,这就是废祭,那一年岁祈式因她而取消。”

瀛姝就越发好奇了:“羌人对岁祈式可看重得很,在吉日时,别说贵族,哪里连平民百姓都会跪祈于家宅,不必出门,遭遇横死的机率当然大大减低,贤淑夫人的生母当真是饮水是被呛死的?”

“谁知道呢,横竖公开的是这样,总之发生废祭而死,是件特别晦气的事,贤淑因此受到了连累,她其实虽然是宗室女,却一直被罚禁在昆化神庙赎祈,渐渐的,怕是连姜汶去都忘记自己有这么个女儿了,可是啊,贤淑在神庙中,却忽然有孕。”

瀛姝:……

殿君低呼一声:“我之前就听夫人说过,昆仑神庙除了巫官,不许外人出入……”

“不许外人出入,但不是不许人出入,女子若在昆仑神庙有孕,其实是无人理会女子腹中的胎儿生父是谁,羌人都会以为在神庙里有孕的女子,是受到了神明的眷顾,因此,那胎儿就有如了神胎。

贤淑于是得以自由不说,她还能够自择夫婿,她择中的人就是姜延,姜延已经娶妻,贤淑于是只能为妾室,姜延其实根本就没有宠幸过她,不过姚氏认为,贤淑贵重非常,对姜延耳提面命一番,姜延于是就时时刻刻以宠幸贤淑为要务了。”

殿君直接呆怔了一座石雕。

瀛姝却并不觉得惊奇:“姚太后若是生活在一千年前,她这心计也算了得了。”

殿君脖子都险些扭断了,不说殿君,就连梁会都觉得莫名其妙。

“相传有邰氏之女姜嫄,便是踩巨人脚印有孕,生下了后稷,后稷成为了周始祖,都说他是上帝之子投胎为人。姚太后起初应当也没想利用这个传说,她总不会把希望寄托于一个侍婢身上,不过她身边就出了这样一个侍婢,获得了姜汶去的宠爱,当时应是姜汶去相求姜雄鹰,姜雄鹰根本不把一个侍婢放在眼里,干脆就转赠给了自己的弟弟。

姚氏眼看着侍妾受宠,于是才设计了所谓的废祭而死,目的就是为了让贤淑入昆仑神庙,现在这位巫臣,不是听令于姜泰么?我想巫臣之所以对姜泰死心踏地……”

卫夫人都有如醍醐灌顶了:“贤淑的奸夫,就是巫臣!”

“孩子的生父是谁,北汉无人介意,昆仑神的信徒们横竖都信贤淑夫人所生的是神胎,姚氏打造这么一个人,当然要让自己的儿子受惠,当时姜泰被放逐,是否能保得性命还是两说呢,姚氏自然不会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姜泰身上,可她又觉得,姜仓是个逆子。”瀛姝说到这里,竟叹了一声:“姜仓挺可怜的。”

卫夫人也是忍俊不住:“姜仓要真把姜漠当为手足的话,哪里会助姜泰夺位?他本是处心积虑,力求取信姜漠,好为姜泰的大业添砖加瓦,谁知道竟然会引得姚氏这生母不满,打造个神胎出来,竟都弃了他,非要安在姜延的名下。”

“如果姚太后还有选择权,一定会弃了姜泰、姜仓,孤心苦诣地扶持姜延,因为姜延才是最‘孝顺’的儿子,对她千依百顺、言听计从,可她一直没有选择权,而且她用的手段,也未免可笑,现在北汉诸贵,慢说信任什么神胎了,通灵塔被烧成了焦土,他们有几个真的在意?只有无知的羌民才会相信所谓的神只,但这些民众的支持,真的足以把姜雄鹰推翻么?”瀛姝这话,说得十分辛辣。

殿君又垂下眼睫。

她这个神元后裔,其实也就是面被人利用后,随时都可以砍断的旗帜而已。

并没有人注意到殿君此时的黯然神伤。

卫夫人附和道:“就连巫臣,他必定也没想过让贤淑之子登位,否则现在也不会对姜泰言听计从了,巫部图的从来不是君位,仅是神权,毕竟对于羌部而言,一直是用神权统御子民,王族异姓,百年就经三遭,可不管什么姓氏统领羌部,要继续推行愚民之政,就离不开巫部!”

“姜泰如果不杀此回马枪,巫臣未必没有野心,北汉的巫臣相当‘明智’,他其实看穿了姜延难堪大用,既然姜延都难堪大用,更何况贤淑夫人所生的孺子小儿?我在想这位贤淑夫人,她是否甘心成为一枚弃子。”

关于姜仓、姜延的妻妾后宅,瀛姝原本没有必要关注,可现在当姜泰征潼关,镇守长安的京卫会交给姜延辖制,姜延没有主见,习惯了对姚太后千依百顺,而姚太后呢?虽然她提出处杀豫使换得和平的谏议被姜泰驳回,必然还不会死心,更不要说姜泰一但离京,姜里娜的禁足令就自然而然解除了,姚太后身边有姜里娜、高氏联手煽风点火,势必又会自作主张。

瀛姝也就需要关注下这位贤淑夫人了。

“姜延的妻子丘氏,出身普通,是姜雄鹰赐婚,自来就不为姚氏所喜,只不过丘氏,左副使见过,容貌还算出众,因此与姜延新婚时,一度也很得姜延宠爱,然而好景不长,贤淑择姜延为夫,姜延又因姚氏耳提面命,对贤淑极尽纵容,贤淑甚至还对丘氏施加过笞刑。”

“听上去,也是个跋扈人。”

“贤淑当年听令于姚氏,无非是因姚氏有意扶持姜延,可现在情势却大不同于当年了,姜泰已夺王位,姜泰又已经有了嫡子,将来的储位,怎么也不会轮到贤淑所生的奸生子。”

瀛姝颔首。

姜泰视姜雄鹰为死仇,但这“父子”二人,对于一件事的态度却是“心心相印”的,便即彻底废除兄终弟及的旧制,王位必须传给自己的亲生儿子,姜雄鹰更甚连文太妃,都已经规划好了殉葬的命运——防的就是他死后,姜漠成了皇帝,文氏不愿守寡,鉴于羌部素有寡嫂理应改嫁夫弟的旧习,姜漠顺理成章便会准允寡母改嫁。

姜泰哪怕对姜延这手足信任关照,也绝无可能择姜延为王储,而贤淑夫人的企图,显然不满足于只为宗室妇。

“可我们现怕也难以利用贤淑夫人,只不过判断清楚她现在不会再对太后言听计从,于我们而言就是益处。”瀛姝说。

“姜泰让姜延镇守长安,一来是因不放心将镇守潼关这样的重任交给这个一事无成,甚至毫无主见的弟弟,另则,姜延虽然窝囊,但对姜泰还是言听计从的,姜泰现也只需要姜延听令行事。

另外,未央宫的宫卫,姜泰势必会交给午子维节管,午子维是皇后的兄长,忠事的是姜泰,不会听从姚氏指使,而监国的重任,姜泰暂时交给了姜白基,姜白基也绝不会听信高氏的游说,在这个时候,还心向北赵。”

听了卫夫人这番分析,瀛姝更加确信,司空月狐的布局竟然没有一枚棋子落空。

她不由看向廊桥,暮色之中,那个经过易容已经完全和本来面目相异的人,此时不知道在沉思什么,手里久久持着茶盏,也不知茶盏中是否还有茶水。

姚太后正在生病。

自然是心病。

她实在想不通姜泰为何铁了心的宁愿与北赵反目,却还不舍除掉轩氏这么个害大于益的祸水,光是想不通姜泰的想法,姚太后还不至于病倒,让她愤愤不平的关键还是姜泰这个儿子对她的良谏充耳不闻。

这天,高氏又来探病。

“陛下已经出征了。”高氏神色阴郁:“陛下执意妄为,妾身现也无能为力了,太后还请保重凤体吧。”

姚太后见高氏摆出这样一副怪罪埋怨的态度,心情更不好了:“三川王率兵攻潼关,足见北赵的皇帝不仅仅是听信巩祥禄一介汉贼的唆使,高氏部,也早就知道了北赵皇室心生侵吞我大汉国土的野心,陛下又如何能忍得下这口恶气!”

高氏心中冷笑,脸上却顿时堆满了委屈:“赵帝一意用军事行动警告大汉有违背六部盟约之嫌,三川王若不争取主将之位,难道该眼看着巩党进一步扩增权势,打压赵国的匈奴勋贵?事涉一国的军事机密,我家父兄,也万万不敢违旨透露密情,妾身又从何得知如此突然的一件变故?

太后想想,妾身虽出身匈奴部,可嫁来大汉后,为金城公生儿育女,如今甚至都已经是当祖母的人了,对于妾身而言,哪怕不顾及和金城公的夫妻之情,还能不顾及亲子亲孙的平安喜乐?”

姚太后方才消了些怒火,敷衍安慰几句,高氏却也没有急着怂恿姚太后,她在等待一个帮手。

帮手没有让她久等。

姜里娜被关在家里,还不知道冲她下禁足令的兄长已经离京,多得高氏使人通知,她才知道自己已经重获自由,困鸟出笼,立即飞扑进未央宫,她也不问现在的战局战势,当听高氏说了太后的良谏竟然被姜泰当成耳旁风,姜里娜连连跌足。

“我看阿兄分明已经是被轩氏、王氏两个妖女迷得神魂颠倒,好在此时也算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母后,如今阿兄不在宫里,轩氏、王氏再也无人撑腰……”

“陛下出征之前,还交待了卫夫人务必看防好,万万不能让人冲撞宝光殿呢。”

“卫氏也能挡着母后的亲兵?!”姜里娜尖笑两声。

她遭受的耻辱,上天有眼这么快就给了她雪耻的机会!今日她一定要逮拿那两个卑贱的汉女,尤其是王瀛姝!落在她手中,首先就要把王瀛姝那口牙齿敲得一颗不剩!也必要敲碎她的膝盖骨,用自己的马鞭,抽得她皮开肉绽、体无完肤,要让她们受尽折辱,匍匐在地求饶,最后才把她们五马分尸,用两颗项上人头,献给北赵。

报仇心切的姜里娜,忘记了别说宝光殿里还有十员亲卫,就连那些个武婢,太后这帮唯一可以调动的所谓亲兵,都恐怕不是对手!

高氏明知道姜里娜这回去又将自取其辱,但她根本没有拦阻,如果不将姚太后彻底激怒,总不能由她来谏言逼令午子维调集宫卫血洗宝光殿,卫氏最好放纵,甚至煽动东豫使臣奋起反抗,把姜里娜杀死当场。

高氏明知哪怕是献上神元殿君的人头,大赵也绝无可能就此取消这回军事行动,三川王既然率军出征,就绝不可能无功而返,但潼关易守难攻,赵军没有这么快攻入长安,如果姜泰恼羞成怒,不能处治姚太后,大有可能用她的性命给予东豫交代,高氏可不愿为了铲除神元殿君牺牲自己的项上人头。

她要帮助大赵把神元殿君置之死地,但不能留下一点被姜泰处死的把柄。

姚太后的这队亲兵,其实也有五十人之多,这些人都是姚氏部“上供”,其实无一上过战场,根本就没有实战经验,但羌人多擅骑射,这队人的箭法还是精准,只不过既然被编进宫卫,寻常也只被允许佩带刀剑,弓弩是由需要时,才由宫卫署统一发放。

要说也不是姜里娜自大,她曾两次被敌方“掳获”沦为人质,确实是所带的随从并没有形成人数上的压倒优势,可这回,她率领着五十人“倾巢出动”,而且自以为已经有了足够的提防心,只要不一马当先,绝无可能再次沦为人质。

姜里那没有想到的是,还没有冲到宝光殿前,就已经受到了阻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