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 第438章 尽在掌握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第438章 尽在掌握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2: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北赵发兵,大大出乎了姜泰的意料,他之所以听取大尚臣的谏言,选在此时实行与东豫建交的计划,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便是北赵一年前才遭遇了败仗,虽然赵帝当然不至于被东豫吓破胆,然而士气受挫,应当没有胆气动用举国兵力硬袭潼关。

当姜泰确定这次的主将竟然是三川王后,他更加笃定了自己的判断。

如果北赵真决定调用举国之兵和北汉决一死战,赵帝当然不放心将兵符交给三川王,北赵现在的储君,也不可能坐视三川王具备能够撬动他储位的实力,赵帝这回发兵,应当是以威慑作为首要目的,可不高氏游说他那头脑简单的生母,谏言他处杀神元殿君。

这场战争,他并非必败无疑。

让姜泰犯难的是他手中的“棋子”有限,更兼外敌在前,内患也势必蠢蠢欲动,因此如何布局也就成为了胜负关键。

关于北汉应该如何布局,司空月狐现也正在考较瀛姝。

原本是殿君正就此问题跟瀛姝讨论,瀛姝却不知北汉共有多少兵力等情况,便连纸上谈兵都缺乏了基础,更别说他们之前是经褒斜道走汉中,瀛姝虽然了解过北汉现在主要的四大关塞,但真正见识过的也只有位于西岐的散关,因为汉中现属北汉的领域,散关又位于汉中至长安之间,就不属真正意义上的边关了,驻兵仅只数百,因此瀛姝虽然见识过散关的情形,却不能“套用”于别的关防。

殿君知道心宿君更加了解个中详情。

她却怯于直接向心宿君请教,委婉表示希望瀛姝出面,相请看上去一点都不好为人师的心宿君加以指点,瀛姝却也乐意被殿君“利用”,谁知道,司空月狐却一本正经考较起她来。凉亭里,几案上,笔墨纸砚,司空月狐执笔吸墨,草草几笔就画出了北汉几座关隘的简图,用文字标明。

“北赵攻北汉,潼关、武关必然不难失守,但这两座关隘都足称为天险,而且从长安调兵驰援及时方便,这两座关隘平时分别有一万部镇守,北汉驻于长安的禁军共八万余,兼之各大部首府邸所拥的京兵,能够凑齐十五万余。

除了京中这十五万人马,北汉分布于关外藩部的兵力共计二十万左右,可需要注意的是,藩兵其实是兵民共计,战斗力的强弱得具体看属于何部统管。”

司空月狐要考较瀛姝,当然要先告知北汉基本的兵力情况。

“冉氏部之所以让姜泰如此忌惮,除了在长安所拥的一万京兵之外,现在驻于甘州的藩兵,仅主力兵都有三万余。”

瀛姝现不必考虑冉氏部对姜泰的威胁,她问:“我能这样理解么?北汉现共有三十五万余兵力,但除了十五万京兵,其余的二十万兵力如果都投入战争,万一大败的话,京畿之外,甚至都不剩多少民众了?”

“可以这样理解。”司空月狐颔首。

事实上羌部之前,军兵和民众一直不作区分,男子一般在十五以上,就直接算为兵员,妇人及十五之下的儿郎,其实才属于民众。

就北汉的情况,举国之战不是那么好打的,三十五万人尽数投入战争,别说被全歼,哪怕被歼灭一半,损失惨重的程度,恐怕都足够造成灭顶之灾了。

“北汉现在的精锐,分为四部分,其中一部分驻守于汉中,这是为防范大豫,再有一部分,驻守潼关,防范的是北赵,一部分驻守于萧关,防范的是北晋及北赵,剩余的一部分驻守于武关,防范的是北赵、大豫。”瀛姝一边说,一边分析:“现在是北赵起兵,虽然主力冲击的是潼关,可北汉却不能把萧关及武关的兵力撤回全力支援潼关,因为必须要防范北赵分兵萧关及武关,北赵如果分兵萧关,可与北晋联合,分兵武关的话,与大豫联合比较适宜。

北晋与北赵一本同源,北汉根本不用想破坏这两部之间的联盟,因此萧关的精锐非但不能抽调,甚至还要考虑增补,但因为萧关于现在的情形而言,并非迫在眉睫之险,可调藩兵增补,甚至可以佯作出关抄袭北赵,以解潼关之急。

北汉其实如果跟大豫联盟,就算不撤汉中的驻兵,但可以请求大豫出兵,防范北赵偷袭武关,这样一来,其实十五万京兵完全足以保住潼关不失。”

神元殿君努力消化着瀛姝这番分析,不免有些沮丧:“这样说来,北汉轻易就能化解这场看似突然的殃难?”

瀛姝笑了一笑。

司空月狐挑眉看向她:“继续说。”

“关键是大豫和北汉现在并没有联盟,而北赵虽然兵出函谷关,进攻潼关是夺下长安的最佳捷迳,然而宛城现属北赵统辖,北赵大可从宛城出兵争取拿下武关,武关若被拿下,长安同样保不住。

北汉十五万京兵,就得一分为二,同时,不得不防范大豫趁虚而入攻打汉中,如果是我,汉中的守兵势必不会擅动,我会调冉氏部的三万藩兵于散关,倘若汉中有难,及时驰援。潼关易守难攻,留五万部增援,另十万部京兵,重点驻防武关,如果只是死守,未免陷于被动,可以派遣两万部,出武关向宛城进发,试探北赵如何应对。”

司空月狐觉得这场考核,瀛姝达到了合格线。

却一把抄起桌案上的草图,用火折子点燃,烧成灰烬。

“如果北汉内部**,北赵除非举国之兵,否则难以攻下长安,然而现在就算这十五万京兵,其实保证服从姜泰调动的也仅是不到五万,他决定亲征,至少要率三万亲兵前往潼关,而仅留两万亲兵守城,姜泰都会忧愁冉氏部等等内患会趁机谋乱,夺城逼宫。

镇守汉中的守将现为姜泰的亲信,这是因为姜泰早有谋划以和议之名,诱得殿君出使北汉,他必须防范我朝针对北汉用兵,因此会加强汉中及武关的防范,而这个时候,他顾此失彼,也只能先调回汉中的驻兵,震慑长安城中的不臣之人。

姜泰好战,他当然不愿被动挨打,我猜,他甚至不愿仅只是固守潼关而已,亲征潼关很可能仅是他虚晃一枪,他真正打算亲征的疆场,是出萧关,打击匈奴多个散部。”

殿君十分不解:“如此危急的时候,姜泰竟然还要亲自领兵出关塞?而且仅仅是为打击匈奴的散部?这……对北赵应该不算太大威胁吧?”

司空月狐看向瀛姝。

瀛姝半天没有反应,直到手肘被殿君碰了碰,她才醒悟过来“考较”还没有结束。

“姜泰现在还有完全可以信耐的人,他的两个同母兄弟尚在,一个可以驻守长安,一个可以在他金蝉脱壳后坐镇潼关,但我也想不透,殿下为何笃定姜泰会出萧关,游击匈奴散部?”

萧关主要功能是防范北方敌夷,从前羌部也属于北方敌夷之一,无论是大济,抑或是大豫,其实都极少出萧关追击夷寇,现在北赵已经据洛阳为都城,主要军力当然都集中于塞内,虽然理论上来说通过塞外,也可以绕袭北赵现在占领的部分城池,可战线太长,对进攻方的风险太大,等如冒大险博小利,殊不为智。

“大漠广袤,能够给予姜泰足够的安全感。”司空月狐提醒一句。

瀛姝挑眉:“贪生怕死?”

“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而且不是主要原因。”司空月狐说:“左副使刚才说北赵和北晋也许会联兵攻打萧关威胁长安,对也不对,匈奴部的兵力原本要比北汉雄厚得多,如同分布于萧关之外的诸多散部,他们仍然保持着游牧的旧习,时常扰关,烧杀抢掠,北赵主攻潼关,根本不需分兵再袭萧关,那些散部必会侍机而动。

姜泰亲征萧关,是打北赵一个出奇不意,待他剿杀诸多散部后,最大的功效是完全免险了萧关之急,振奋了北汉的军心,同时,对冉氏部等等并未臣服他的部首也加强了震慑力,而且他的亲兵接管了萧关,就算冉氏部叛变,袭长安城,逼未央宫,他还有夺回王位的可能,不至于兵败身死,一败涂地。”

神元殿君努力回想着已经被烧掉那张草图,她仍然满头雾水,想不透其中的关窍。

瀛姝却明白了:“姜泰忌内患,更胜于外敌。”

司空月狐颔首微笑:“不能说姜泰的想法不对,因为北赵这回的确不可能攻破潼关,北赵过于低估了北汉,北汉虽经内乱,可毕竟还有冉朱孤等等勇将,而北赵这时,也绝无可能动用举国之兵,彻底撕毁六部盟约。

巩祥禄擅长的是权争,对于推行税法鼓励农耕等等民政,也算是有可取之处,但他并不擅长军战,他洞悉了北赵皇帝急于一雪前耻的心态,为投其所好,方才一味游说北赵针对北汉用兵。”

在北赵看来,北汉就是六部盟国的叛徒。

“姜泰最不放心的人就是冉朱孤,因此,他这回必然会让冉朱孤从武关出征,冉朱孤麾下尚有两千京兵,剩余的八千,现为冉其吉率领尚在襄阳城外,这一万兵,可由冉朱孤统率牵制宛城部。”

听司空月狐这么说,连瀛姝都疑惑了。

“冉朱孤被调离,岂不是对咱们的战计大大不利?”

“你再想想姜泰还有哪颗棋子可用,这颗棋子,还必须落在武关守将这个至关重要的位置上。”

神元殿君现在已经彻底放弃了思考,垂着眼睫:真是不自量力,以为经他点拨,或许也能懂得不少军政之事,如此就也有了与君长谈的机会,逐渐争得认同和好感,我啊,认定了阿姝是因常与他商议公务,才为他视作与众不同,我只要更努力些,未必就做不到,但人和人之间,原来真的存在如此的天渊之异。

瀛姝现在的脑子里,满当当的全是奇袭汉中。

“姜高帆!”突然间,茅塞顿开,瀛姝全都想明白了:“冉朱孤要助姜漠夺位,但肯定不能在此危急时刻因为内争损耗过重,否则就算夺得了王位,等如把北汉拱手相送敌国,冉朱孤绝不会完全不顾大局,正如姜泰,无论他有多少的贪心,也绝对不会听信姚太后的谏言,在这个时候只图把姜漠置之死,逼反冉氏部!

姜高帆曾与姜泰并肩作证,已经获得了姜泰的信任,姜泰会下令由他镇守武关,有他作为冉朱孤的内应,冉朱孤领着自己的一万京兵,就有望不费吹灰之力接管武关,武关失,则长安乱,以最小的损失夺城逼宫,北汉才不至于遭遇灭顶之灾!”

聪明的丫头。

司空月狐忍不住高扬着唇角。

一切正如司空月狐的布局。

姜泰的确不甘心被困守危局,他主动冲姜高帆提出:“如果朕将武关交给大尚臣镇守,大尚臣可有十足把握保证武关不失?”

“武关还并非燃眉之急……”话说到一半,姜高帆佯作吃惊:“陛下是想将冉朱孤调离?”

“大尚臣深知我心。”姜泰重重擂了下条案:“我不信北赵、东豫之间,是真的已经化干戈为玉帛,东豫或许可能会助姜漠,但绝无可能与北赵真正结盟意图并吞关陇!如今的六部,北赵才是东豫最大的威胁,东豫若助北赵先得长安,至多是趁乱拿下汉中。

但东豫仅有汉中有何用?无非就是给益州多添一道屏障罢了,然而如果北赵占据长安,东豫就难以守住襄阳,襄阳城于东豫而言,可比汉中重要多了!

这两国不会联盟,武关压力的确不大,大尚臣只需要防范冉朱孤杀个回马枪,必需杜绝他调动藩兵,袭京逼宫!”

“臣必不辱使命。”大尚臣连忙跪地,握着拳头,轻击胸口称誓。

不过,姜高帆当然也会提出自己的建议,力求姜泰的战计万无一失。

“仅仅调走冉朱孤,还不能完全规避京中生乱,可如果将冉氏部等党徒完全调离,他们未必会听令行事,臣以为,现在陛下应当以国战为名,先勒令所有部首召集京兵,统一听从陛下号令,力保潼关、萧关不失。”

姜高帆既然已经把萧关都点出来了,那么提出“金蝉脱壳”之策,是何等的理所当然?

姜泰原本就不是个怯战的懦夫,他虽然忌惮北赵,可此时意识到北赵对他的轻视,而且欲将羌部除之后快的决心,姜泰实在忍不下这口窝囊气,以拳击掌道:“好、好、好!!!北赵的皇帝,居然意图用高氏一个区区女流,游说太后,以为这样就能逼得我服软,我这回就让他们好好看看,我羌汉确有足够的实力霸据关陇,反而他匈奴,企图号令天下是多么不自量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