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 第419章 化烦躁为温情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第419章 化烦躁为温情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2: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没有姜高帆配合,汉中于我们而言,也好比探囊取物。”司空月狐此时也已露出了真容。

宝光殿的后苑,除了红桃、白李之外任何宫人不得擅闯,大热天的,脸上堆填那么多的易容物滋味着实不好受,而杨内臣等人,负责的无非是监视外使,原本就知道难以打听到有用的内情,自从渐台事件后,越发没了指望,根本就不会过多留意亲卫,司空月狐回值舍时,只需要略微易容,使他自己看上去没那么英俊夺目,大不至于受到关注,当然,要是出了宝光殿,见的人更多,还得必须精细易容。

露出真容后的四皇子,显得格外自信。

“不过有了姜高帆配合,倒更利于脱困的计划,这和巧取汉中一样重要。”司空月狐道:“仅有卫夫人相助,并不保险,可要是冉氏部愿意护送殿君及左副使出关,才是真正万无一失,我们不能说服冉氏部,相信姜高帆可以。”

瀛姝缄默。

“首先,姜高帆不可能为事姜漠而叛姜泰,但要是姜高帆从始至终都是忠事于姜泰,他无甚必要大废周折布下这么大个局,他布局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引我自投罗网,可他在相信此计已经不能得逞后,为何还要继续瞒骗左副使呢?

北赵不出兵,我们就不会有机会从北汉脱身,姜高帆何必要提醒我们,可以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趁虚而入夺取汉中?总不能是为了嫁祸我们先失诚信,姜泰就能得以顺理成章违背邦交之记,强行扣留殿君吧?”

“为何不能?”瀛姝总觉得司空月狐不会如此轻率就相信了姜高帆的话。

司空月狐拿起羽扇摇一摇:“他已经告诉左副使姜泰接下来会有什么计划,如果与发生的事态不符,左副使必不会信任他,可若与事态相符,姜泰就率先违背了信义,还如何反诬我朝?我们只要不被姜高帆牵着鼻子走,暂时信他一信又有何妨?”

“如此要紧的事姜高帆都坦白了,为何还要隐瞒他的来历?”

“不惜自诬为王致的余孽,却不肯吐露真正的来历,这点的确可疑。”司空月狐大抵是觉得脸上真正有了清爽感,才把羽扇放下:“关于姜高帆的难言之隐,日后我会详察,这个人,归朝之后我会将他放在左右,不会吊以轻心。”

“殿下是要将他招入麾下?”

“回朝之后,世上再无姜高帆,便是对五弟,还望左副使也要守口如瓶。”

瀛姝不置可否。

“我相信左副使能分辨得出,此人固然有狡诈之处,但于君国社稷无害。”

你凭什么如此坚信?

但不可否认的这确实是瀛姝的看法。

“有朝一日,我会将姜高帆的来历如实告知。”

“听殿下这样的口吻,似乎已经知道了此人的来历?”

这下换司空月狐缄默不语了。

瀛姝觉得心头闷得发胀,起身便走,走出了数十步,沿着游廊拐向了花荫,迎面而来的一阵清风都不能让她烦躁的心情得到稍微的平静,她也不曾留意当她离开时,殿君正经水塘另一边的游廊步上廊桥,一抬眸,却发现司空月狐全然没有察觉她已经近前了,目光所向处,是瀛姝头也不回的背影。

瀛姝从来不担心误信姜高帆,因为要验证姜高帆那番话的真伪其实轻而易举,而与其说困扰她的是事件背后的真相,不如说更让她介怀的是自己内心涌动的烦躁。

她几乎已经笃定,姜高帆是司空月狐的故人。

司空月狐明知姜高帆的来历。

可要说司空月狐也是重生人,何必故意在她面前露出那么大的破绽?是否也存在另一种可能,司空月狐认出了姜高帆,但这与重生无关,是因司空月狐一早就认识姜高帆,存在暂时不能说明的理由。

无论真相是什么,她都不该如此在意。

因为大局当前,现在不应追究这些细枝末节,哪怕攸关她前生的死因,杀害她的真凶是谁,她只需要暗暗提防,时间适当时再缓缓查证,她不想为自己复仇,着实大可不必在意真凶为何要将她置于死地,此生不乏想将她置于死地的人,除了司空北辰之外,对谁她都并不一定要赶尽杀绝。

死过一次的人,不再惧死,真到生死绝战之时,对敌便是。

瀛姝深深吸了口气,又缓缓吐出,她根本不必急于求证,但这时她需要做点正事让自己分心,心情烦躁一贯影响她的胃口和睡眠,不利于养身,更不利于养颜,她没有折磨自己的陋习。

便叫来红桃,让她去请卫夫人。

结果并不意外,卫夫人证实了姜泰接下的计划一如姜高帆所说,还极其诧异她尚且不及告知瀛姝,这么隐密的事瀛姝怎么就知情了?才知姜高帆的真实身份,把卫夫人震惊得半天回不过神来。

“大尚臣未免也隐藏得深!”

“这些计划,是否都出于大尚臣的建议?”瀛姝问。

卫夫人仔细想了想,极其慎重认真:“关于姜雄鹰那着棋,其实大尚臣并不认同,认为风险太高,稍有不慎就会让姜泰遭受诽议,可这却是姜泰的执念。大尚臣无法劝阻姜泰,也根本想不出更加妥当的办法,顺理成章将殿君留下来,于是只好完善细节,我原本不觉得如何,丝毫不疑大尚臣竟别有居心,听左副使刚才的话,再细细一想……别的不说,姜泰如果真依计行事了,姚氏必定会先气得头盖骨冒烟。”

瀛姝见卫夫人极其愉悦,似乎已经目睹了姚太后被气得浑身乱颤的情景,她也跟着笑了几声。

“我以为左副使不会跟姚氏之流一般计较。”

“我的确不会和她一般计较,不过,当然得与夫人同仇敌忾。”

她现在多笑一笑,也有利于自己放开心情。

“姜泰入了穷途末路,姚氏应该不会再活着吧?”

“她屡番想把文氏置之死地,相信姜漠不会再容她苟活。”

“可惜我不能亲眼目睹文氏的下场了。”卫夫人叹了一声,不过脸上却并不显哀凄之色。

她已存死志,活一日,就要乐一日。

“夫人不能手刃血仇,若是还眼瞅着血仇因夫人遭遇不幸而拍手称快,就真的甘心么?”

卫夫人的笑容僵在了脸上,但只不过一瞬,这下子,就真成强颜欢笑了:“左副使想到哪里去了?我只是在文氏死前,就不得不离开北汉,跟殿君及左副使同去大豫,才心生遗憾罢了,”

“夫人已经布下了圈套,利用姜里娜之手毒杀文氏,使其两败俱伤,因此夫人明知文氏必会不得善终,如果夫人真会前往大豫,怎会觉得可惜?”

卫夫人收起笑容,看向瀛姝的眼睛。

“夫人活得很辛苦,我理解夫人的心情。”瀛姝挽着卫夫人的手臂:“因此,我不会为了要逼着夫人活下去,就阻止夫人的计划。夫人复了仇,却无法换得亲人的重生,夫人心中到底是难得畅快的,夫人忍辱多年,其实是不想死得太憋屈。”

瀛姝感觉得到,被她挽着的那只手臂在微微颤抖。

“夫人的心从来没有仇恨,而变得彻底的冷硬。夫人当初救下红桃和白李,其实根本就不是为了利用她们,夫人的复仇计划,其实根本不需要她们援手,夫人怜悯她们,想要救她们彻底脱身苦海,替她们寻个安稳的依靠,因此才将她们拉入了你的复仇计划之中,在力保她们安全的基础上,让她们立下一功。

她们两个,多年以来,是真正与夫人相依为命的人,我想,夫人是一时困于执念,觉得复仇之后,这个人世就再不值得夫人留念了。”

“难道不是么?”卫夫人声嗓低哑:“左副使既然已经看穿了,我也不再欺瞒,我的确已存死志。”

“夫人应该知道,如果失去你,红桃和白李也如失去了亲人,她们会肝肠寸断,悲伤不已,否则夫人为何要隐瞒,欺哄她们两个,夫人不会和她们一同离开北汉?”

“悲伤只是一时,她们两个还有彼此相伴,不会跟我一样……”

“夫人当万念俱灰时,尚且愿意庇护红桃、白李于羽翼之下,当大仇得报,远离这个伤心地,定会认识更多的友朋,比如殿君,及我,这个人世并非没有值得夫人留念的人事,我希望夫人能够再重新考虑。”

“左副使不曾体会过失去至亲至爱的心情吧?”

她体会过,但她摇头。

她永远失去的人,现在还只有长乐,但她无法对卫夫人提及。

“我不会勉强夫人,我们相交尚浅,所经所遇也大有不同,我现在说夫人于我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人,那太虚伪,我愿说,夫人也不会信。但我身边,也有永失至亲至爱的好友,她失去了所有的亲人,在世上何尝不是孑然孤独,可她现在,活得并不凄苦。”

“神元殿君?”

“看,夫人除了红桃、白李之外,不是又有一个关心的人么?”

继续活下去,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多,人的心里有了牵绊,对人世就有了依念。

“还有时间,夫人不必急于决定,想想另一些可能……当文氏和姜里娜的死讯传到建康时,殿君及我会约好了,提一壶美酒,与夫人开怀畅饮;可能红桃、白李会得遇良人,两双人你情我愿,我就有把握撮合他们成婚,我们能一齐热火朝天商量着怎么帮他们办喜事;也许有朝一日,长安能重归大豫的治下,夫人大可旧地重游,拜祭父母兄嫂;又哪怕夫人不能回心转意,就真的放心红桃和白李么?夫人怎么也该去建康看看,督促着我妥当安置她们,我并不会干预夫人的最终抉择,因为我知道那是无用功。”

“我也不想让人误解,我是为了姜泰殉情。”卫夫人抽出手臂,飞快抹去眼角的湿意:“我知道,我死在长安,不能与我的家人葬在一处,我其实并不信人死后,尚存魂灵,就像我从不相信善恶有报,自己不动手,那些害得我家破人亡的仇人会遭天谴。

所以哪怕我死无葬身之地,我并不会介意,但让仇家知道我死在他们前头,的确让我耿耿于怀,所以我都已经打算好了,我不会让他们知道我的死讯,投渭河也好,葬身火海被烧成飞灰也罢,我得让他们确信我已经从北汉脱身,去了让他们鞭长莫及的地方。”

瀛姝笑了笑:“换我,也会如此。”

“你不是我。”卫夫人这回,并没有抬手拭泪,她已经许久没有哭过了,也不知为何,今日忽然又有了哭的情绪:“你不会像我一样专心致志的寻死,就像殿君,看上去柔弱,但心志要比我坚韧。

我很感激。

我领会得左副使的好意,你在挽留我,告诉我我的生死,有你们牵挂在意,你向我承诺了将来,不会让我悲凉孤寂的将来,我相信,你会说到做到,而且你是真心实意。

我如果再跟你添麻烦,我就辜负了你的一番好意,我总不能,让你为我费心后,还要开导安慰红桃白李,好吧,我答应了,至少我不会死在北汉,就算我仍然无法说服自己继续活下去,我也会好生跟她们两个道别,我得亲自告诉她们,因为我这里已经病入膏肓。”

卫夫人指着自己的心口:“因为我多活一日,就多受一日的煎熬,早日解脱才是我的幸事,我将身后事交给她们,她们心里多少觉得好过些。”

瀛姝这次是拉着卫夫人的手:“我在建康城郊有个墅庄,是我阿娘的嫁妆,好几年前,就由我在打理,庄子里种着一片茶林,平时经管茶林的仆妇姓于,我一直称她为于婶,她从前,也要放不下的伤心事,我现也不多说,日后夫人自己去问于婶,不必担心,于婶的伤病已愈,现在跟人提及,哭一场,却是愿意倾诉的。

我回回去墅庄,于婶见我一次就哭一次,至于为何如此,我担保夫人猜破了头,都猜不到原因。”

有不少心病,都是积郁成疾,瀛姝多少能猜中卫夫人的“病因”,为了复仇,她将自己逼得太狠,但她并未真正因为大仇得报,感受到真正的快感——仇恨或许能够暂时支持着一个人不被痛苦击溃,却无法成为长久的支撑,因为复仇者,比仇家更加倍受折磨,他们会误认为被击溃才得解脱,卫夫人,早已对坚持这件事心生厌倦。

那些哀痛,久不倾诉,就耻于向人倾诉了。

卫夫人不够爱惜自身。

她肩负了家破人亡的血海深仇,又自责她才是家破人亡的祸因,她其实并非不信人死之后存在魂灵,她只是觉得自己无颜与亲人泉下重逢。

她觉得自己已经丑陋不堪。

但其实,她仍然是个善良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