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 第414章 被鼓吹的均非无私

成为姜泰的姬妾之后,她的父亲被授予了官职,很低的一个官职,没有实权,她不曾因此欣喜雀跃,因为她对姜泰心生愧疚。

别人予她一丝好,虽然不符她的期待,她都要感恩戴德。

可她已经先领了文皇后的恩情,无法给予姜泰回报,在那时,她怀孕了,她如释重负,觉得为姜泰留下了子嗣,多少算是对姜泰的弥补。

文氏告诉她,陛下是不会杀了大皇子的。

她以为只要姜泰不生不臣之心,她及家人就能在夹缝中生存,也许她能做到谁都不辜负。

多么幼稚的想法啊,天下的好事,哪里可能都让她占了去。

“姜里娜没有得逞,是姜泰站出来维护了我的兄长,我的兄长最终还是娶了嫂嫂,兄长不知道我听令于文氏,兄长感激姜泰,一心一意为姜泰效力,那段时间我在养胎,很多事情没有留心。

我的嫂嫂是被姜里娜杖杀的,她无法使我的兄长屈服,就看不得兄长幸福,姜雄鹰明知道姜里娜的恶行,但姜里娜是他的亲生女儿,为了逼迫姜里娜听从他的安排嫁给图东党,姜雄鹰还不仅是包庇姜里娜而已,他答应姜里娜,把我的父母和兄长,都处死了。

姜泰跟我说,他迟早会为我报仇。

我无颜求姜泰,暗中求文氏,文氏和姜泰说了一样的话,迟早会为我报仇。

我那时已经明白了,姜泰眼中的我的仇人,是姜雄鹰,因为那也是他的仇人,而文氏眼中的我的仇人,是姚氏和姜里娜,那也是她的敌人,其实没有谁为我复仇,我要的也不是复仇,我只想让我父母和兄长都活着,是我害死了他们,如果不是我,哪怕为奴为婢,他们至少还话着。

我腹中的孩子还未出生,我已经家破人亡,从那时起,我就明白了,我谁都保不住,我的孩子我也保不住,但我没忍下心来,去当杀死他的刽子手。

我的孩子是被文氏杀的,她觉得顺理成章,因为我背叛了她,哪怕她不得自由了,也要展开对我的惩罚,她可以这么做,而我,得亲手为自己和我的家人复仇。我是主动联系上东豫的谍构,提供给我这一消息的人是姜高帆。”

殿君大吃一惊:“大尚臣竟然知道我朝的谍构?”

“谍间多了,总归会有那么些落网的,姜高帆逮获了一个谍间,因此锁定了一个谍构,他不是有心透露让我知情,但姜泰和他都不疑我起了异心,复仇的心思,我老早就存下了,但我知道凭我自己的微薄之力,没办法把我的仇人连根拔除,我身体里,毕竟还有一半华夏族民的血液,而且我以为,能助我者,唯东豫而已。

当时姜泰尚被放逐,他根本没有能力铲除东豫在长安的谍构,他也没想过立即铲除,这就给予了我天赐良机,而等到姜泰真想对那个谍构动手时,谍构当然已经撤除迁离了,我一直没有收到行动指示,直到这回,我收到的指令是让我配合左副使,襄助殿君平安返国。”

“夫人难道,真的没想过保全孩子?”殿君问出这话,立时就后悔了。

瀛姝看向凉亭外,刺眼的一片烈日光火。

卫夫人笑了一笑:“我是一个没有心的人,我无法对一个流着仇人的血液的孺子小儿,不顾生我养我,给予我生命和温情的,我的父母和兄长,不顾他们枉死的仇恨,只因为我生下了的一个人,就放弃我的执念,这是我的执念。”

卫夫人离开后,瀛姝才发表她自己的看法:“卫夫人左右不了孩子的命运,她的孩子,从出生时,已经成为了文太妃手里的人质,而且姜泰,也不想保住这个孩子。”

真相就是如此的残忍。

想让那无辜稚子死的人,并不仅仅只有文太妃,文太妃是直接下手的人,如果文太妃不下手,姚太后就会下手,午皇后就会下手,这两个人下手,姜泰都会选择视若无睹,姜泰宠卫夫人,并不代表就会爱屋及乌,或者换一个说法,姜泰之所以宠信卫夫人,是因为卫夫人的身后,除他之外,没有任何后盾。

姜泰心目中的妻子,永远不会是卫夫人,姜泰心目中的储君,也永远不可能为卫夫人所出,所以卫夫人如果生的是女儿,会被姜泰宠如掌上明珠,反而是个儿郎,于姜泰而言,为一无是处的弃子。

文太妃留那孩子为质,要胁的从来不是姜泰,是卫夫人。

卫夫人看透了丑恶的真相,她硬下心肠,也把孩子当成了弃子。

成为了她复仇的棋子。

殿君的胸口梗着了一口郁气,她实在想不通,一个母亲,为何能够做到这样的心狠。

瀛姝却见多了这样的事。

乔氏为了贪欲,从来不会考虑南次的悲喜安危;虞皇后为了贪欲,不惜离间陛下和司空北辰的父子之情;贺氏、郑氏,同样为了贪欲,将儿子当为武器;就连她!

重生之后,也从来没想过再给长乐,她的女儿一个来到人世的机会。

“真正心狠的其实是姜泰。”殿君又说。

瀛姝看着自己的影子:“所以心宿君有幸啊。”

“这……如何说?”

“简淑媛在内廷从来不争帝宠,且疏远家族,她从来不想成为陛下宠信的妃嫔,却偏偏得到了陛下的信重,许多年来,她辅佐宫务,不偏不倚,行事公允,甚至对心宿君的婚姻,都一点不予关心。

看似无情,她却是真正的母亲,所有人都知道她不简单,但所有人都不把她,甚至心宿君视作威胁,她能保全自己,就给予了心宿君更广阔的天地,权场之上,需要的不仅仅是慈母,比慈爱更加重要的是,智慧的母亲,很多人都说母爱无私,但其实,为母者就真的无私么?”

殿君也是个缺乏母爱的人,但她总想,连乳母对她都是那般的好,要是生母还活着,定会加倍的好。

“姚太后有多爱她的子女呢?”

“对姜泰还是十分爱惜的。”

“殿君如果是姚太后,也会鼓励姜泰弑父么?”

“姜雄鹰并非姜泰生父……”

“继父也是父,而且姜泰杀掉继父,显而易见会受到天下人诟病,姜雄鹰活着,于姜泰更加有利,姚太后虽然愚蠢,但这点道理她是懂得的。”

殿君:……

“姚太后明知道理,却还想让姜泰杀掉姜雄鹰,她又有多爱姜泰这个儿子呢?如果有个情榜,在姚太后的情榜上,她自己是榜首,她有三子一女,四个儿女加起来,不如她的脚趾头,像姚太后这样的人,其实比比皆是。”

所以瀛姝一直倍加珍惜她的父母。

父母爱惜子女,这是天伦之情,理所当然,子女依恋父母,同样是天伦之情,理所当然,父母子女之间的情感是发自天然,不需要任何伦理道德强行约束,可世间,却早有了父慈子孝的律法,规定六亲之间,当维持亲和,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世上已经存在不少父不慈子不孝,六亲不和骨肉疏离的事例。

前生的时候,瀛姝早就看出来姚氏把王青娥这亲生女儿视为棋子,她还曾经跟母亲嘀咕过,说二世母违背天理人伦,母亲从来不喜姚氏的为人,但当时却不赞同她的评价。

“原本当娘的,十月怀胎,冒着阎王殿前走一遭的风险诞下孩子,这是真正的血脉相连,母亲又怎会不将孩子当成心头肉?可世上早有了违背天伦的律条,强行将母子之情附加了利益关系。如七出之条,其中就有无子,虽然说世家联姻,一般不会因为无子出妇,可在有的家族,妇人未诞男嗣,死后牌位不入祠堂,不能受香火供奉,无子的妇人,有许多都会受到夫家的挑剔,无法挺直腰杆做人。

因为世人定下了这样的限条,嫁为人妇的女子就无不期待能够顺利诞下男嗣的,只有诞下了男嗣,才能真正在夫家立足,才算确实有了倚靠,世族是这样,寒门百姓更是如此,这样一来,当娘的就未免会偏心儿子,且这样的母子之情,也就具有了利益攸关,不再纯粹发自天然了。

帝休,起初连我都是不能免俗的,虽然诞下了你,我也欣喜万分,可从此再不曾有孕时,我也为自己的日后忧愁不安,我的幸运是遇见的良人是你父亲,因为有你父亲一直不变的呵护安慰,我才不惧有朝一日会为夫族所弃,会孤独无依,但世间,又有多少女子能得这样的幸运呢?”

姚氏有错,但过责不仅仅只应归咎于她。

殿君发了一阵呆,长长叹了声气:“卫夫人所求的其实仅是安居乐业,平凡普通的生活,可这世情就连这么轻微的期望都不容。”

“红桃和白李的命运,也是一般坎坷,她们两个都是羌人,父兄却都战死于沙场,母亲被逼着改嫁给了她们的伯父,伯父却容不下她们姐妹二人,将她们卖为奴婢,且是最低贱的营妓,也幸亏是卖给了姜泰名下的营部,且姜泰又立即被驱逐出京,她们有幸遇见了卫夫人,才摆脱了沦为营妓的命运。

她们的父兄,都是被强迫从军,战亡后未得一文补恤,自然也无人过问母女三人的生活将何以为继,她们的伯父搬出羌族的旧矩,顺理成章霸占了她们的田宅,还有她们的母亲,殿君,红桃和白李的母亲后来又生了两个孩子,都是男嗣,可再有孕时,不慎小产就再不能生养了,她们的母亲于是很快病故。”

这是什么血淋淋的命运?

殿君的眉头蹙得解不开:“羌人把女子究竟当成了什么?!”

“卫夫人不为她自己的日后考虑,却恳求我,将红桃白李带回建康,好好安顿,她们两个是羌人,卫夫人不存幻想能得好姻缘,也知道这姐妹二人,难以在建康自立门户,只求我能护她们二人一生衣食无忧。”

“卫夫人呢?她不打算从北汉脱身?”

“她已存死志,但我还想再劝劝她,我想她未必一点没有牵挂,心中但凡还有不舍的人事,也许就还能咬紧牙关活下去。”

这个世间,有的人想活却不得生机,有的人需要努力寻找继续活着的理由。

此二类人之外,也许都能称为幸运儿。

特别幸运的人比如大豫的三皇子司空木蛟,一场饱睡后,亢奋劲半点没有消褪,匆匆的梳洗,就赶紧找到了南次,在今日显得尤其清静的使驿的某座角亭里,迫不及待地追问着:“过了一晚了,五弟到底想没想明白左副使昨晚究竟使了什么招术,还真被她逼得姜泰当众承认殿君就是殿君?!”

“其实不用想啊。”南次老神在在:“肯定是设计戳穿了北汉意图窃取脂瑰的阴谋呗。”

“这不是一句废话么?我从来没有担心过未央宫里有左副使在,会保不住脂瑰,可左副使究竟埋了多大个圈套,才能把姜泰拿个人脏并获!”

“我只知道,她随身携带着神仙水。”

“什么是神仙水?”三皇子愕然。

“听说是柳太医验尸时偶尔需要的东西,具体用途我不大了解,不过瀛姝倒是告诉过我担任神仙水的方法,要用到酒,还有瓷瓶、竹管等物,把酒蒸馏加热,瀛姝说《九酝酒法》里有记载这种方式,经这种方式就能得到异常浓烈的酒液,柳太医将之称为神仙水。”

“总不能姜泰是因中了神仙水的毒,完全可由左副使操控了吧?”

“三兄,你这想法太出奇。”

“五弟倒是给我个不太出奇合情合理的说法啊。”

“我可给不了。”

到底还是等到瀛姝来使驿时,才把渐台上发生的事告诉了已经持续亢奋好几日的三皇子,且还详细说了神仙水的有途:“如果仵验时需要剖尸,最好用神仙水清洗剖尸时穿着的衣物,以及使用后的器具,另外如果发生疫病,诊治病患的疾医也可用神仙水驱除身上所染的病气,以防过染。”

“左副使是怎么知道神仙水能够驱除玉器上的染色的?难道也是哪卷书上记载的密法?是什么书,左副使可随身携带着?”

“这倒不是从书上学来的,我是听柳太医说了神仙水的妙用,想到用神仙水既然可以除掉衣物上病气,还能清除墨渍、霉斑等,或许也可以褪去玉器上的染色吧,就试了试,果然可以。”

三皇子瞪大了眼,这竟能联想到?我刚才竖着耳朵听了个一字不漏,怎么没有联想成功?

“书都是人写的,而所谓的密法,也都是人的经验所成。”瀛姝偶尔也好为人师:“看书不仅要用眼睛,还得用到脑子。”

三皇子立即就要“运用”脑子,却听得一阵喧哗声,脑子“哐几”一声又卡住了,扭头往院门处看了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