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 第411章 左勾拳右勾拳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第411章 左勾拳右勾拳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2: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没有脂瑰,纵然朕相信殿君的身份,却无法说服臣民尽信。”姜泰仍维持着虚伪的迟疑。

“陛下,何至于如此畏惧东豫!”姚太后怒吼一声。

“母后,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让镇原王身陷险境。”姜泰顺着太后的怒吼,终于不再迟疑了,他装模作样徘徊踱步,像极突然间拿定了主意:“脂瑰被调换,必然不是发生在渐台之上,应是在宝光殿中,又或者,是东豫的使团内部发生的问题,总之朕会想方设法安抚诸位臣公,一边察找脂瑰,左副使也要尽快修书予东豫的国君。

脂瑰未有下落前,祭祀神宗帝陵的事无法进行,神元殿君当然还得留在我朝,而且东豫应当赦归我朝的镇原王,为示诚意,我朝也不会勉强除殿君之外,其余使臣的去留。”

“陛下又该如何解释灾预一事?”姚太后是必然要将黑脸唱到底的,痛心疾首道:“方才这王氏女,只不过瞄了盆中玉佩一眼,就咬定脂瑰已被调换,足见她早知放在渐台的这块玉佩,根本就不会散发月华,真正的神元殿君根本未来我朝,灾预势必指向的是东豫已经决定与我朝开战,陛下如此裁夺,岂能让等在岸边的朝堂重臣们心服口服!”

“朕所冥感的灾预,与两国议和无关。”姜泰斩钉截铁道:“当年父皇坚持要将神庙、灵塔迁离昆仑虚,才引得昆仑神降怒,不过并非无法弥补,只要将云灵珠送回昆仑虚,并使巫官长祈于昆仑虚神庙、灵塔之内,我羌部信众依然不会为昆仑神所弃。

也请母后以大局为重,和议建交势在必行,朕还相信,只要神元殿君留在我朝,脂瑰的下落终有一日会查明。”

姚太后方才悻悻的轻哼一声。

“听陛下如此说,外臣方才确信陛下与我朝建交的决心了,不过,陛下倒不必烦恼如何安抚臣民一事,脂瑰的下落,外臣知道,因此殿君的身份,今晚陛下可以面向正在底下等候结果的臣公们证实。”

瀛姝这才用平静的语气,往姜泰的耳边放下一记惊雷。

殿君昨日听瀛姝与冉王妃论史,说起“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的典故,她当时脑海中有个具体的形象,今日又目睹了“口吐惊雷而面如平湖”使一国之君脸上有如“电闪雷鸣”的另一个形象,不由自觉心潮澎湃,看一眼冉王妃,也是个面如平湖的人物,再看一眼姚太后,这位倒是自信,高抬着一张脂粉都遮盖不住阴森气息的脸,脸上满是鄙夷不屑。

“左副使知道脂瑰的下落?”姜泰忍不住升高了音调问。

“脂瑰正在未央宫中,陛下不必着急,容外臣细细道来。”

姜泰都已觉耳鸣了,怎能不着急,却也只好听一番细细道来。

“陛下当初在大祭堂冥感,不知太后谎称其祖传的圣女佩遗失,西平***借故闯入宝光殿,叫嚣着要搜殿搜身,若我等反抗,她就要血洗宝光殿之事,后来多亏王后及时阻止了***的暴行。”瀛姝抬眼看向姚太后:“太后不用强辩,冉王妃今日在场,应知太后本家姚氏部,从无所谓累代相传的圣女佩。”

姚太后的胸膛就起伏起来。

冉王妃根本不必出言作证,她本不在意两国和议是否达成,她在意的仅只是姜漠的生死,她现在,唯一相信的,就是瀛姝对她作出的承诺和保证。

瀛姝见无人打断她的叙述,继续细细道来:“外臣从那时便意识到,太后意图强夺脂佩,嫁祸我朝并无和议之诚,虽然感激王后及时阻止了一场迫在眉睫的冲突暴发,可外臣不得不更加小心谨慎。

外臣于是故意交出‘脂佩’,相托王后代为保管,相信冥感礼结束之后,王后已经向陛下禀明了此事。”

她是故意把拜托午王后保管脂佩的时间延后了,且丝毫不提卫夫人先下了诱饵,当然是给姜泰留了颜面,没指明所有诡计都是姜泰一手主导,当着冉王妃的面,相信姜泰也只能承认她说的就是事实。

既然还需要姜泰的配合,就能撕破脸皮让姜泰下不来台,瀛姝干脆不把姜泰拉至擂台上去。

“朕当时以为,太后只是因为通灵塔起火事件慌了阵脚,急于证实殿君的身份。”姜泰顺着瀛姝的话,也干脆更加远离擂台。

被推上擂台的太后无话可说。

“紧跟着,陛下就授意王后交还脂佩,并提出当众验证,可当时并没有限制必须在渐台上验证,而提出的来渐台验证者,又是太后。”瀛姝不紧不慢,一记接着一记重拳出击:“外臣信不过太后,虽然就连冉王妃也做出了担保,可外臣依然不放心将脂瑰置于渐台之上,因此,三日前,殿君放置在渐台之上的脂瑰,原来就不是真正的脂瑰。

接下来,外臣就试着分析下太后的计策吧,王后先是阻止了太后借故搜检宝光殿的行为,太后必会质问王后,王后为了安抚太后,也只好告之太后,外臣已将脂佩交给王后代管,太后也定会要求眼见为实,太后明知陛下决意促成两国和议,自不能强行从王后手中夺取脂佩,可太后记住了脂瑰的器形,甚至还观察了脂瑰的玉质,于是用上品的赤玉伪造了脂瑰。

随之,太后又找了借口,非要让殿君亲手把脂佩置入渐台,当然就是为了偷换脂瑰,太后还预料到殿君及外臣必有防范,于是一直等到今日,果然,殿君借口要上渐台观赏落霞,待殿君离开渐台后,太后确保就算殿君三日前未将真正的脂佩置入渐台,可到了今日,总不至于当着陛下的面,使得脂佩‘黯淡无光’,于是,今日必能偷换得真正的脂佩。太后认定,只要殿君无法出示脂佩,便连陛下也会相信我朝根本无意和北汉建交。”

“王瀛姝,你这是血口喷人!”姚太后怒火冲顶,连名带姓称呼,外加食指指向了瀛姝的鼻子:“在渐台验证虽然是本宫提出,可这三日间,在今日子时之前,除了你朝的主使又登上渐台,并无任何人登台,而刚才在陛下,及你们三人眼皮子底下,本宫甚至都未曾染指脂佩,哪来的机会偷换!明明是你们,你东豫根本无意议和,不曾应我朝要求,派遣真正的神元殿君出使,更不曾携真正的脂佩入我大汉,才妄图嫁祸于我,狡辩你等的罪行!”

“太后既然提议在渐台上证示,当然会先安排人手潜藏于渐台之上,因此外臣甫一入渐台,就质疑为何不将脂佩直接置于底楼,且太后也承认了是太后作主,先让殿君将脂佩置于顶楼……陛下试想,今日验证时,外臣必会发现脂佩已被伪替,如果提出搜检,太后安排的人手还如何顺利从渐台脱身呢?因此只有在顶楼验证,人手藏身于楼下,才能脱身,当然会被随从发现,可随从们明知那是太后安排的人,定然不敢贸然揭发,待事后,陛下得知,总不能问罪于太后,也只好将错就错,而外臣等因为怀疑陛下才是主谋,也不会直接将矛头对准太后,太后的目的就达到了。”

“血口喷人,你这是血口喷人!”姚太后气得要掀桌子。

但桌子太重,她是掀不动的。

“左副使,你指控我朝太后,可有真凭实据?”姜泰自然也不会因为自己没被拉上擂台,就直接把黑锅扣在生母的脑袋上。

“外臣当然有凭据,凭据一,太后安排的人手要么在画舫上,要么已借画舫潜入水中,外臣这几日沿着明渠观察了一圈,如果潜泅渡水,能登岸的地方除了西堤就是东堤,今日的西堤有众多臣公在场,当然不宜登岸,如果从东堤登岸,岸上就是清凉殿,外臣已经交代了凌尚宫等候在那里,如果有人登岸,会被逮个正着。

当然,如果太后并没有事交代有泅渡的方式脱身,此人就必在画舫上,陛下只要亲自去盘问,随从们自然不敢有所隐瞒。”

姜泰亲自开了口,如果随从还有所隐瞒的话,“窃贼”也势必逃不过搜察,那姜泰可就是被自己人架在擂台上了。

姜泰和姚太后在一时之间,脸色都极度难看。

冉王妃洞若观火,她虽然已知瀛姝有所准备,但眼看着姚太后母子一步步被逼到了这样的境地,心中多少觉得有点出乎意料的,毕竟这母子二人,确实吃的盐比东豫这使臣四人组加起来吃的米还多,结果母子二人齐上阵,却得折在了左副使这么个及笄不久的弱女子的唇舌之下,闹得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瀛姝仍然还在出拳:“太后一心以为真正的脂佩已被窃取,而脂佩不容有失,就算安排了此人用泅渡的方式脱身,也必会令其先将脂佩妥善安置,脂佩就一定还在画舫上,因此,搜检画舫是必行之事。”

“你、你敢……”姚太后已经咬牙切齿了。

“太后其实也拿不准吧,虽然传说脂佩必须在清泉中浸泡三日,才会散发月华之色,可传说只是传说,太后虽然提早将脂佩从水中取出,但只要再遇水,如果散发出月华之色,泅渡之人不必登岸,在水中就会被人发觉了。

因此,我敢断定,被太后换取的脂佩必定还在画舫。”

瀛姝说完这话,从水中捞起了那枚赤玉,观察了一下,笑了:“这枚玉佩,用的是上好的赤玉,根本就不是我为了蒙蔽视线,造出的那一匣子俗物,未知冉王妃可会鉴赏玉器?”

“略知皮毛。”

冉王妃接过瀛姝递来的玉佩,也观察了下,灯火下的一双眼睛,迸发出了冷意:“我若没看错,这是两年之前龟兹国进贡的玉石,玉料是极其罕见的上等胭脂赤色,父皇只用了其中一块,雕琢成四枚私印,父皇自用一枚,一枚赏赐了给了太妃,另两枚分别赏赐予外子及我,还有一块玉料,应当在内库中。”

就连瀛姝都没想到,原来手头赤玉佩的玉料竟有迹可查。

姜泰闻言,更觉恼火,不由看了一眼姚太后,其实仿造脂瑰的决定是他定下,但具体事宜是交给皇后操办,皇后似乎说过一句,玉料是由姚太后提供,太后认为,左副使交出的假脂瑰玉质上佳,色彩纯艳,晶莹剔透,虽然不是真正的脂瑰,想来真正的脂瑰玉质更加不凡,如果只用普通的红玉料仿制,恐怕会被一眼识穿,打草惊蛇,将大不利于接下来的计划。

太后的心思倒是细腻,提供的玉料的确不是凡品,可万万没想到玉料竟然大有来头不说,镇原王妃手上还握有可以比对之物!

姚太后心中也觉无比的憋屈,过去未央宫内库中存着多少珍宝,她简直一无所知,直到皇位易主,她才得以进入内库,一眼就相中了这块玉料,便据为了己有,就是还没想好雕琢成什么物件,正好,仿制成了好几枚“脂瑰”,她哪里知道玉料竟是来自龟兹国的贡品,而且姜雄鹰这老不死的东西,还动用过一块琢制成了私印,拢共四枚,老东西把三枚都给了文氏和文氏的儿子、儿媳!

“这枚赤玉佩的玉料,竟然是出自贵邦的宫藏啊。”瀛姝笑了。

“陛下,定然是冉氏!”姚太后怒吼:“是冉氏串通东豫的使臣,嫁祸陷害本宫,就算这枚玉佩是龟兹的贡品,当年内库之物,文氏、冉氏皆有机会盗用。”

“太后是想逼得陛下下令搜检画舫么?”瀛姝已经占尽上风,哪容姚太后继续狡辩:“纵然如太后所言,镇原王妃有可能获赐龟兹国进贡的玉料,如今总不可能再指使太后殿的宫人潜藏在渐台之上了吧?”

“请陛下允准,由我搜检画舫,和议建交能否顺利达成,决定着外子的安危,我虽相信陛下不会手足相残构害外子,如今的情形,却实在信不过太后!”

冉王妃其实从来没有畏惧过姚太后,这个女人愤愤不平太尊立“妾室”为后,让她屈居于人下,可婆母本就是太尊的所娶的正妻,按旧制,汗王过世,子嗣幼弱,不能继承汗位,实行兄终弟及的制度,先汗王的遗孀改嫁予继位的汗王,成为新汗王的妻妾,虽然一般也享可敦之荣,身份要比普通的妃子尊贵,然而她的婆母才是大可敦,入关之后,太尊封大可敦为后合情合理。

姚氏部虽然一直仍为羌部的贵族,可近三十载以来,姚氏部只不过坐享尊荣而已,此族的男子,再未出过哪怕一个骁勇之将,姚氏部的男儿,都是些贪生怕死之徒!

当谁不知道,姜泰这个逆子叛臣篡位之后,姚太后就力主姜泰弑父杀弟,斩草除根,姜泰却根本不敢杀弟,大尚臣也竭力反对姜泰弑父的恶行。

哪怕不是为了姜漠的平安,冉王妃也早就忍不住心头的恨怒,给姚太后重重一记掌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