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 第404章 祸水东引了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第404章 祸水东引了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2: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小厅里总算“干干净净”。

三皇子迫不及待连连发问:“谁还在这个时候行刺西平***?左副使行事前,可与五弟商量过?真能保证咱们的人手安全撤退不会落网么?左副使必不会真为取西平***性命,那她究竟有何打算?我又应该怎么配合?”

“不曾动用飞鹰部的谍间。”南次只有一句回应。

“五弟这是何意,难道说,这件事和左副使当真无关?”

“应当是左副使的计划。”南次道:“我估计,实行者是镇原王妃,我大略也只能想到这是一招祸水东引,左副使当然不会取西平***的性命,她心胸可这么狭隘。”

三皇子闷闷点了点头。

他倒是见识过不少睚眦必报,为了些点私怨就不计大局的阴狠之人,比如他那位二皇兄,曾经因为打探得知毕宿府的护卫中,对他某项裁决颇有微辞,竟将人活活杖死,但王瀛姝虽是女子,从她一贯的处事来看,意图陷害她的女官,她居然反而提拔重用,的确不至于计较西平***的挑衅。

可司空南次,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怎么看怎么都觉有些不顺眼呢?

“这样说,左副使在行计前,也没有和五弟商讨?”

“事事都要先和我商量,不仅可能错失良机,更有节外生枝之忧。”南次面无表情喝了半盏酒。

“这种云里雾里感觉,让我实在不安。”三皇子蹙紧了眉头。

“三兄,我们就等着看,西平***遇刺事件,必然会有益于我方,左副使从来挖坑,都不会走空。”

而且就南次看来,北汉那位镇原王妃,智谋手段也不容小觑。

事隔仅仅一日。

南次站在使驿的望楼上,就亲眼目睹了街门外大道边上的一家驿馆起了骚乱,先是一彪着皂衣青裲,系金绣腰的兵卫冲入,旋即就有穿着胡服的中年男子,在众多奴丁的护侍下突围而出,双方发生了激烈的拼杀,倒地的奴丁应是咬碎了嘴里的毒囊,抽搐两下就七窍流血,中年男子却被生擒了,被金绣腰扳开了嘴,从嘴里硬生生抠出毒囊。

远远的,又传来了刀剑相击,羽箭破空之声。

滚滚浓烟,依稀火光。

三皇子跑上望楼时,踩得楼梯咣咣作响。

“现在是什么状况?”

“绣腰卫。”南次笑了:“还记得左副使跟我们说过吧,绣腰卫于北汉,有如飞鹰部于大豫,绣腰司是由冉氏部筹建掌控,今日绣腰卫出动,看来是……逮获了行刺西平***的‘真凶’,我猜,今日被绣腰卫扫荡的几个据点,应是北赵的密署。”

三皇子高高挑起了眉头。

不需多问,他现在已经明白了王瀛姝的计划,借冉氏部之手,除北赵谍构,祸水东引,就是为了让北赵与北汉间矛盾激化,三皇子双眼发亮,握紧了拳头——如果左副使不曾随使北汉,遇见目前这种胶着的状况,他绝对不可能寄望冉氏部,走下这着出乎意料的妙棋,北赵谍构被扫荡,且还要担当行刺北汉***的恶名,不管姜泰承不承认殿君的真实身份,北赵都绝无可能忍气吞声。

可接下来还有一战。

关于神元殿君绝非冒顶的事实,务必要让姜泰亲口承认,宣之于众。

王瀛姝,不愧为大豫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尚书!

瀛姝此时,正跟殿君手谈,她执黑,已经奠定了胜局,神元殿君却还不肯轻易服输,拈着白子正殚精竭虑呢,红桃就走了进来。

瀛姝扬着睫毛,黑漆漆的眼珠子,有柔和的光彩,红桃却觉这样的眼神中,透出了胜券在握的信念,她微微怔了怔。

“我输了。”神元殿君长叹道。

却不由循着瀛姝的目光回过头。

“二位贵使,行刺***殿下的刺客落网了。”

神元殿君心都提了起来。

“是谁?”

“是北赵的谍间。”

北赵?!!殿君顿时吃下定心丸,问红桃:“北赵的谍间为何行刺西平***?”

“那还用说嘛。”瀛姝拿起团扇来,轻轻晃着:“定然是***不谨慎,把冲突宝光殿的事四处传扬,结果呢,被北赵的探子打听得了,北赵又势必不愿眼看着我朝与北汉建交的,于是就想行刺长公了,嫁祸给我朝呗,

北赵的刺客,故意留下***性命,为的就是让***继续为难我们,现如今啊,也只有太后能劝阻***了,太后也当然会查实元凶,给予***安抚。”

红桃的嘴,就像被封住了似的,没再多说一个字。

大祭堂的平静也被打乱了——***遇刺,因为无关大局,并没有谁通知姜泰,可北汉在上京的共五处密署,三十七名谍间,被绣腰司一锅端,这样重大的事件,卫夫人可不敢瞒着姜泰,亲自前来通报这件噩耗。

“好个冉其吉,他竟然敢!!!”姜泰差点没被气得直接一脚踹翻牲牢桌。

北赵的谍间密署,不管是太尊当政,还是现在姜泰掌权,父子二人其实根本就没想过要扫荡,查实后,不过是防范着北赵的谍间窃取谍报而已,原因很简单,北赵现为六部盟领,对其余的五部实行监督,顺理成章,被监督者,只能装作一无所知。

扫荡北赵的谍构,有如直接向北赵宣战!!!

“是太后殿下勒令冉其吉在三日内逮获行刺***的刺客,否则,就要治冉其吉渎职之罪,冉其吉已经察获了实据,能够证实北赵的细作就是刺客。”

“荒谬!”姜泰到底没忍住,直接踹翻了牲牢桌:“里娜毫发无伤,不过是受到惊吓而已,母后是怎么了,居然把事情闹得如此不可收场!”

姜泰压要就不关心刺杀西平***的主谋究竟是谁,卫夫人也极其漠然看着惊慌失措的巫官们轻手轻脚地收拾着牲牢桌,祭堂里,泼在石砖上的祭酒散发出浓烈刺鼻令她不适的酒气,而耸立的白石神像前,巨烛的光火莫名让这个空间布满阴森,卫夫人看着脚下延伸出,模糊的影子,似乎笑了笑:“太后是急于借着这次机会收回冉氏部掌控的绣腰司,皇后殿下没有阻止,应当也是和太后想到了一处。”

绣腰司,是长着姜泰心头的一颗毒瘤。

这个机构不仅仅负责打探各国情报,同时还身担着监管大汉国各系部族的职责,当初他之所以遭到放逐,也应归咎于绣腰司罗织罪名,姜泰甚至决意裁撤绣腰司,处死冉其吉,前者他可以做到,后者却是痴人说梦——至多不过是逼得冉氏部挟姜漠退离京畿,他无法把姜漠党一网打尽,就只能等着姜漠重振旗鼓后与他决一死战。

“真是妇人之见!”姜泰烦恼不堪。

卫夫人的声嗓就更柔和下去:“如今一切罪证,都指向是北赵为阻止我朝与东豫交建,策划了行刺***的阴谋,意图嫁祸给东豫使臣,太后既为***险遭不测而后怕,更怒北赵居心叵测,已经下令将被擒获的北赵谍间暂押死狱,待岁祈式后处以腰斩之刑。

太后到底还是留下了转圜的余地,陛下仍然有机会与北赵商议,不伤两国和气。”

“看似留了余地,但我若赦免北赵谍间,不问其刺杀我国***的罪责,不仅大损我朝的威严,甚至还会被东豫指责毫无建交之诚,前番市井中已经滋生了传言,说我令姜漠出使东豫,便是欲将手足亲弟构杀,如果现在我公然向北赵示弱,中止跟东豫议和,固然能够打消北赵的防心,可冉氏部等等姜漠党孽,势必会以此为把柄起兵谋乱,现如今姜雄鹰已经不足为虑了,但姜漠还活着!”姜泰紧紧蹙着眉头。

“陛下或许应当召大尚臣商量应对之策。”卫夫人提议。

“事已至此,别无选择。”姜泰挥挥手:“你去见一见高氏,她的父兄,如今都为北赵重臣,对高氏恩威并施,务令她修书予其父兄,或许还能转圜。”

卫夫人等了一阵,姜泰却根本无意告知她应该如何恩威并施,卫夫人醒悟了,她得自己去斟酌说辞。

姜白基这个北汉的宗室,暗中投靠姜泰助其夺位,实则也是为了自己的权益,他与姚氏部之间私下达成了联姻的意向,同时又先得到了午氏部的承诺,如今姜泰已允令扩大姜白基所属的牧场,且日后武都以北的几座城池,都将划为姜白基的封地,在巨大的利益引诱下,姜白基才背叛了他的兄长姜雄鹰——横竖姜泰、姜漠都是他的侄儿,助姜泰,他也不算胳膊肘子向外拐。

高氏其实也倾向于姜泰得位。

因为姜雄鹰的政治主张,是先攻北赵,据洛阳,夺盟首大权,进而再攻东豫。

姜泰表面上是与东豫交好,实则真正的意图却是先交矛头对准东豫,这便有利于北赵,高氏虽然已为北汉的宗室妇,可她自来还以赵人自居。

突然之间,北赵在大京的谍构就被北汉的朝廷一锅端,让高氏猝手不及,卫夫人下了帖子召她入未央宫时,她对卫夫人当然没有好脸色。

做为北赵的贵族,高氏哪怕在姚太后、午皇后面前,也从来不会屈让。

“夫人既然开门见山,那我也就有话直说了,大赵做为六部盟领,原本对六部便有监管之权,更何况太尊当年违背盟约,不肯退据金城,霸长安为都,论来已为逆部,如今竟然又公然逮拿持大赵符籍之民,难道是意图勾结东豫正式与我大赵宣战不成?”

卫夫人见高氏动也不动面前的茶盏,她自己却喝了口茶汤:“太后令绣腰司查获的罪徒,乃是刺杀西平***的凶徒,女君只称这些人乃是持赵国符籍之民,实在,避重就轻了。”

“夫人今日召我来,莫不是还想将我问罪?”

高氏根本就拿不准,这些人是否真行为了刺杀***之事,卫夫人听出了高氏的外强中干,心底发虚,微微一笑。

“女君情知,通灵塔起火的真正原因。”

“那又如何,通灵塔起火与眼前我们说起这事,可有关联?”

“陛下之所以与东豫建交,无非是为了先废东豫手中,神元殿君这么一面代表着天命所归的旗帜,而西平***与东豫使臣间的冲突,说到底,正是为了帮助陛下促成这一计划。可惜则是,东豫的左副使极其机警,我听令于陛下,却并没能顺利诈得真正的脂瑰宝玉。

在这节骨眼上,***险些遇刺,太后如何不能怒呢?太后和***,其实都以为刺客乃是左副使派遣,谁知道,动用了绣腰司,却反而追察到了北赵的谍构头上,太后虽有三子,却只有***这么个女儿,***不依不饶,太后心中也有怨气,急怒之下,才判了刺客腰斩之罪。

女君也是为人父母者,应该能体谅太后的心情吧?”

“***毕竟毫发无伤!”

“若有人意图加害女君的子女,女君会因为其罪行并未得逞就宽赦凶徒么?”

卫夫人见高氏无言以对,又才笑了笑:“为让太后息怒,继续促成大有利于赵、汉两国的计划,暂时牺牲几处谍构,现已经在所难免的,不过女君想想,陛下必不至于真与北赵为敌,日后北赵在大京重新建立谍构,有陛下支持,算什么困难呢?

此番意外,非但不会伤及北赵分毫,女君现在毕竟已经为姜氏妇,武安公亦为陛下所倚重的亲长重臣,女君当然不希望绣腰司一直为冉氏部所控,这回冉氏部已经冒犯得罪了部领盟首,女君理当让令尊令兄助力,有盟首赵君施压,助陛下拿回绣腰司的掌控权,于公于私,于国于己,对女君而言,均有益无害。”

卫夫人就眼看着高氏端起了茶盏。

茶盏放下后,高氏又问:“到底现在宝光殿的这位神元殿君,是否真正的轩氏后裔。”

“是与不是,无关紧要,只要殿君不能自证身份,她就不是真正的神宗后裔,而东豫皇帝,又万万不能承认派遣他人顶冒先失信义的指控,世间永无神宗后裔,也就不存在哪个部国受到了天命眷顾的说法了。”

“陛下真有把握,夺得脂瑰宝玉?”

“不能保证夺得,毕竟,脂瑰宝玉可能根本就不在东豫使臣手中。”

“这么说来,日后东豫仍然可以宣称,神宗后裔仍然在建康!”

“唉,妾就这么说吧,神元殿君这面旗帜虽然重要,但相对来说,女君认为在东豫的皇帝眼中,到底是神元殿君重要,还是两个皇子,尤其是角宿君的性命更重要呢?”

“角宿君可并非东豫的皇帝属意的皇储。”

“那么角宿君的性命,在其母族长平郑看来,重不重要呢?”卫夫人摇头道:“失了角宿君,长平郑还靠谁去争日后的权位,如果神元殿君真为冒顶之人,长平郑哪里可能眼睁睁看着角宿君被东豫皇帝利用,为东豫现今那位太子做了垫脚石?”

“因此,神元殿君确实是神宗后裔?!”

“只不过脂瑰宝玉,也许不为殿君随身携带,毕竟东豫的皇帝得留一手,宁愿让世间再无神元殿君,也不容殿君为他国所得。”

高氏恍然大悟:“东豫的皇帝派遣的是真正的神元殿君出使,才能让长平郑等族哑口无言,如果能和北汉建交,将神元殿君迎回,固然是东豫朝廷乐见之事,可要是出现波折,神元殿君不能回国,东豫有脂瑰宝玉在手,也可防范北汉用神宗后裔之名宣称受到了神宗帝族的福荫。

横竖东豫皇帝原本就没有预料轩氏能得幸存,到时候宣称殿君为北汉所害,而北汉又无法出示脂瑰,证实轩氏的真正身份……世间再无神宗后裔,于东豫而言,也免却了后顾之忧。”

“正是如此,于我们六部而言,殿君必毁,可于东豫而言,是舍小本,谋大利,相比起有一线机会与大汉建交,互通商市,争取大汉联手对抗五部,东豫的皇帝根本不会在意殿君的生死,这是一场博弈,而结果其实早已注定,只不过,于赵、汉两国而言,都要避免节外生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