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 第401章 遇刺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第401章 遇刺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2: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离冬早早守在了尚臣府的街门外,眼看着被身穿袴褶,外罩裲裆的男子扶下坐骑的女子,盘着甚是简单的单螺髻,佩的是金雀冠,留垂鬓,被丝绦懒束的余发,荡于腰间,朱湛色的衫裙,仅是缘领处用金丝绣出纹样,并不繁复的装饰,却让人总是移不开眼,总觉得疏忽了某个细致之处,才疑惑于何以这身看上去简单的装扮,偏能衬出女子出众的风采,离冬看得入了神,差点忘了见礼。

大尚臣今日,依然带着假面。

客人们自然不是瞅着饭点才来,大尚臣陪着两个皇子,尚臣府却没有女主人相陪殿君和瀛姝,离冬便将两位贵客带去了花苑。

她只是作为侍女,最多算是向导,一时之间也不能主动攀谈搭讪,就老老实实的做好侍女的差遣,只离冬从前在官奴署,负责的是调香,她很快就品出了神元殿君和左副使衣上的香息,是她说不出名的衣香,浓而不艳,明明廊间无风,却似起了一阵缓缓起伏的香风似的,竟觉莫名的身心舒畅。

尚臣府的澄榭,景致最佳。

这里临水,能赏清波里生长的莲荷,奉上的也是莲心茶。

瀛姝当然不能在尚臣府里,和殿君聊什么机密话,她早就感觉到尚臣府的侍女不断的关注,既在水榭里坐了下来,干脆就主动跟这对她充满好奇的侍女攀谈:“女使怎么称呼?”

“奴婢名离冬。”

离冬?是听白媖提起过的,还真是巧了。

“今日有劳女使推荐了这么好的个水榭,不但有莲荷可赏,如此炎夏,这处倒是凉爽。”

“都是主公的嘱咐,奴婢不敢争功。”

“女使应当不是羌人吧?”

“奴婢本为遗民。”

“女使是怎么想到用莲心茶款待我们的?可别再说是大尚臣的嘱咐了,大尚臣如果连这样的小事都要分心,大抵也不会嘱咐女使们特意带我们来花苑,今日大尚臣设宴,只叙闲情,不叙国政,可大尚臣又着实不知同殿君及我有何闲情可叙,为免我们觉得沉闷,这才另作了安排。”

“奴婢就觉得莲子应季,且奴婢从前就听阿母说过,莲心能够清心去热,适应夏季饮用。”

“女使有心了,不过莲心茶并不适宜多饮,尤其如殿君,体质偏寒凉,是不适宜饮用莲心茶的。”

离冬脸上顿时有了惊惶的神色。

“也无妨,另备白雀舌便是。”

离冬就更加惊惶了。

“就是末利花茗。”

离冬恍然大悟,不过尚臣府里并未备下末利花茗,但立时让人采买也可以弥补的。

“奴婢需得时间准备,不知……桂花凉水可也适宜殿君饮用?”

“是适宜的。”

瀛姝微笑,白雀舌是夏季常备的茶,不能称为名贵,可茶茗之事,原本也无贵贱之说,于是可以明确,姜高帆不懂茶,这倒不奇特,符合他颇为坎坷的身世,只是姜高帆如果真在江州生活数年,不会不知白雀舌。

那可是江州最常见的茶饮了。

转眼就到了午时。

一场只叙闲情的酒宴,倒是直接设在了花苑里,干脆就在澄榭,白雀舌也已经呈上了,殿君仍然不饮酒,瀛姝倒是品着今日的酒,是汾州杏?如今最“时兴”的可是豫北竹,三皇子是豫北竹的忠实酒客,至于南次嘛,爱饮什么酒除她之外应当无人能知了,按理说,姜高帆请客,能确定的是三皇子喜饮豫北竹,为何却准备了汾州杏呢?

唯一的解释,他不细心,而他素喜汾州杏,因此才以家里最优质的汾州杏待客。

临沂王氏从不爱饮晋酒,常以窑藏赏赐部曲,只赏兰陵幽,姜高帆说曾经是临沂王氏的部曲,后来为王致诛连,辗转到江州等地,他从来没有去过晋地,却是爱喝晋酒。

“未知王公子归去建康后,可还安好?”

突然听姜高帆提起自己的兄长,瀛姝才把酒盏稳稳放好,抬着眼帘:“家兄安好。”在

“说来临沂王门,也曾为我的旧主呢。”姜高帆今日带着面罩只罩住了大半张脸,倒是露出了鼻孔和嘴,因此唇角扬起的笑意还是能让人看得一清二楚的。

瀛姝的两排睫毛高翘着:“我也听家兄说起过这事,大尚臣应是在江州生活了多年。”

“都是些前尘往事了,当时我可不曾预见,还能有幸见到临沂王门的闺秀。”

“大尚臣的经遇颇为传奇。”

瀛姝显然有些惰懒的模样,摆明就是应酬敷衍。

她从小受父母的影响,不以衣冠论人,只不过姜高帆对她确定心怀恶意,虽然恶意来得莫名其妙……瀛姝并不认为她需要跟对方虚以委蛇。

对之有防范心,也会让对方行事更加谨慎,被对方视为了傻子,处境就更加堪忧了。

“我今日,应当代西平长公主跟殿君与左副使赔声不是。”

姜高帆举起了酒盏,他略一低头,薄唇的轮廓更加锋利了。

“西平公都不曾代表长公主致歉,大尚臣竟然能够代表长公了?”

“西平公如今任监政一职,我才是大汉国的监政丞相。”

“西平长公主也不涉政,她可代表不了北汉的朝堂,她所为,为私行,殿君与外臣都不会计较。”

三皇子甚至嗤笑出声:“西平长公主固然在北汉固然身份尊贵,可毕竟不曾涉政,刁蛮跋扈之行,也并不足够造成威胁。”

“所以我才不受大尚臣这杯罚酒。”瀛姝抬着下颔:“如果当日,西平长公主真执意要血洗宝光殿,也不是一杯两杯罚酒就能不计的事,今日当着大尚臣的面,我也不说那些好听话了,如果长公主当日的恶行没被阻止,宝光殿被血洗之前,长公主就已经身首异处了。”

喝着酒聊着天,气氛就突然紧张了。

“左副使就当我多此一举吧。”姜高帆自己喝了盏了酒.

酒宴不温和火地进行下去,瀛姝的态度颇显冷漠,离冬在旁看得忧心忡忡,彻底把嘴巴闭紧了。

北汉的这个大尚臣,不擅长交际,瀛姝又把关于姜高帆的判定添了一笔——这个不知来历的敌人,谎称王致部下部曲出身,因机缘巧合蒙隐师指点,重生之人,却不知她的排行,未见她的容貌,说是在江州生活多年,却偏好晋阳菜点以及晋州所产之酒,不是出身世族,瀛姝确定自己,从来没有结仇寒门,前生时她立意打压世族,对寒门出身的才干多有提拔,虽然不少投效世族的寒门没有因为她所主导的改制获利,可这些寒门对皇权并无太大威胁,不在她的打压范围之内。

姜高帆究竟是谁?

那张面具下的脸孔,应该不是因为她才隐藏,那又是因为何故如此的故弄玄虚?

瀛姝已经许久不动面前的酒盏,兴致索然,三皇子依然在默契之外,颇为不解瀛姝为何要将今日这场宴集气氛搞得这般沉闷,他倒是自信有活跃气氛的“才能”,却拿不准这时该不该活跃气氛,喝着酒,没忍住干咳出声,南次其实也并不知晓姜高帆对瀛姝的恶意,他想着司空北辰派遣来北汉的暗探已经死得不能再死了,现在全然不必担心姜高帆会听信挑唆冲他下手,瀛姝应该不至于有意开罪这位北汉的权臣。

便趁着三皇子的干咳道:“就这样光喝酒煞是无趣,岂不辜负了大尚臣精心准备的美味佳肴,不如我们来行个酒令吧?”

“殿君酒量浅,行起酒令来,再以茶代酒可就不合适了,未知离冬女使酒量如何,愿否代饮?”瀛姝把笑脸冲向了离冬。

“奴婢未曾饮过酒,但可勉力一试。”离冬不敢拒绝。

姜高帆并不管自家的奴婢酒量如何,今日席面上,他最关注的人正是瀛姝,却是丝毫未觉瀛姝对他的态度有何怪异——王斓和王致早已经兄弟反目,王致举兵,王斓将其告发,导致王致兵败身亡,他自称是王致的旧部曲,以王瀛姝的立场,一方面将他视成了王致的党孽,造成临沂王一族失势的罪魁,另一方面,这些世族出身的女子,何尝将部曲、奴婢放在过眼里。

哪怕王瀛姝曾经助着司空北辰打压士族,大力提拔过寒门,口口声声不以衣冠门第论人,那也就是个冠冕堂皇的说法罢了,靠着这么个好听的说法,无非是为了往自己脸上贴金,跟那些和皇权作对士族权争时,赢得舆论的支持。

区区女流,靠的无非是以色事人,才有资格站上权场。

对这样一个女流他原本不需太过在意,可这个女子,却是褒姒、妲己之流的祸水!

“鬼宿君说的是,既然是鬼宿君提议行令,不如也由鬼宿君决定行何令。”姜高帆面具下露出的唇角,再次上扬。

瀛姝也看向南次,微微一笑,执起团扇来轻摇。

南次立时会意:瀛姝对行令之事自来随意,无非是凑趣,从不介意胜负,更加不会主动限令,但今日却轻摇团扇给予我暗示,这是要行“席上生风令”。

虽然南次不明瀛姝的真正用意,但毫不犹豫就依照暗示行事:“暑夏之季,难获清风送爽,不如咱们就让席上生风,凡是席上现有之物,无论是酒菜,又或是杯盏,都可以用作令眼,行令者需按自己择定的令眼,作四句诗。”

席上生风令本来是大豫的士子们宴聚时常行的酒令,哪怕连神元殿君并没有参加过这样的酒局,可闲睱时,都已经被瀛姝带引着和女官们玩过了两、三回,虽然行令时作的诗句不算上佳,应付酒令却是有把握的,当下便表示了赞同。

为难的却成了姜高帆这主人。

“贵客可莫怪我扫兴,我确实……不擅长诗赋。”

南次只需要看看瀛姝的笑颜,心里就明白了:“我也听端止兄说过,大尚臣曾遇奇缘,拜得名师指教经史,只是行令玩乐,怎会将大尚臣难倒呢?”

“那是王公子误解了,恩师虽然满腹经纶,可在下天资有限,兼之又没有福缘蒙受恩师长年教导,对经史不过粗学,更用心于学习兵法战略,至于诗赋……根本就未有机会学习。”

看来姜高帆所说的隐师,也未必是重生后得遇之人。

“那还是由大尚臣限令吧。”瀛姝将执扇又放在了席上。

而抬眸间,却看一个身着皂衣的府吏匆匆迈进水谢来,她想:这场酒席应该会就此中止了,冉王妃还真雷厉风行,昨日才决意出手,今天就已经行动。

西平长公主遭遇了刺杀!!!

府吏报知这件大事时,姜高帆顿时把两道目光刺向瀛姝,瀛姝全然未被这件突发的事故震惊,坦然接受着姜高帆的注视。

“左副使,虽然长公主确有冒犯之处,可长公主毕竟为我大汉的皇室公主,左副使倘若胆敢因为私怨,就行刺长公主……”

“这个罪名,我可不能认。”瀛姝微扬着眉:“大尚臣可是看我未曾因长公主受此一场惊吓表示同情,就咬定我是凶手?恕我直言了,莫说刚才听贵府的府吏说明,凶徒并未得手,哪怕长公主真的丧命,我与其没有半分交情,甚至还承担着长公主莫名其妙的恶意,我又不是个擅长惺惺作态的人,势必也是这样一副,事不关己波澜不惊的模样。”

“左副使话说得坦率,可刚才乍一闻长公主遇刺,左副使却连半点惊疑的神色都不显,难道不是因为,早有预见么?”

“说预见,确有几分,想长公主心性那样跋扈,树敌广泛,遭遇行刺在我看来,的确不算咄咄怪事。”

三皇子倒是被这一变故震惊了下子,心中不由疑惑,可场面上当然还是要为自己人助拳的,冷沉着脸道:“大尚臣若是质疑我等,可得拿出真凭实据,今日我等四人,均在尚臣府,在大尚臣所设的酒宴上,便连我等的侍卫,除却随护我等前来尚臣府者,均在使驿,我等不会分身术,又哪里能避开尚臣府及使驿的督控,去袭杀长公主呢?”

“我国上京,必还有东豫的谍间。”

“大尚臣言下之意是,我为报私怨,调动谍间刺杀贵邦的长公主,那么我敢问大尚臣,长公主为何还活着?”

南次也冷哼一声:“莫说谍间,我们要真要杀西平长公主,就凭长公主府的区区侍卫,挡得住我国使卫的长剑么?刚才听闻长公主毫发无伤,仅只是受了场惊吓,大尚臣若咬定刺客为我朝使团派遣,也太小看我朝了吧?”

神元殿君和瀛姝双双起身,倒是冲着姜高帆行了一礼,殿君淡淡道:“无论如何,今日都要多谢大尚臣的款待,西平长公主遇刺一事,想必大尚臣得负责彻查,我等就不叨扰了。”

离冬略经迟疑,还是跟着殿君和瀛姝送后,将人恭恭敬敬送出尚臣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