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 第398章 借渭台挑事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第398章 借渭台挑事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2: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瀛姝微笑:“敢不从令?”

三皇子抿了抿嘴角,倒是不无担心:“这个时候直面那些听信谣言的民众,颇有风险,左副使毕竟是女子……”

“正因为我是女子,靠的是嘴皮子辩驳谣言,就算无法说服民众尽信我的辩白,相信他们总不至于对我动粗吧?再则,不是还有客曹令负责我们一行的安全吗?北汉的民众担心的是灾预,会引发动乱,有损他们的安居乐业,他们其实从私心里,应当更愿相信所谓的灾预其实是人祸,他们仍然能得到昆仑神的庇佑,平顺的日子不得丝毫影响。”

瀛姝说完,就对南次说:“从今日始,我会日日出宫,我们把渭台赁下来,面对民众施予茶粥,惠济百姓,这可无损北汉的岁祈式。”

茶对于北汉可是紧缺物资,羌人多食荤腥,尤其是仍然生还在牧区的部众,多靠茶叶袪除休内的油脂,维持康健,就算在上京,因为茶叶价格高昂,平民百姓也没多少购买得起茶叶,施茶粥的确能够惠及民众,茶粥一施,就能够吸引大批民众涌来西市的渭台。

如今神元殿君是否伪冒可是上京城中的热议话题,人流聚集处,而且还有大豫的使臣亲自在场,不怕没人质疑。

当然,瀛姝并不觉得她能够澄清谣言,她要借姜泰送给她的机会,挑拨离间。

三皇子跟大尚臣接触,会吸引客曹令大部分关注,因为大尚臣毕竟是汉人,非我族类其心必诛,更不要说大尚臣的存在,多少阻碍了客曹令等等羌臣的平步青云,而对于这位大尚臣,究竟他为何对自己心存恶意,瀛姝没有放弃追究。

这关系到了,她能否顺利从北汉脱身。

她还得让白媖暗中摸察大尚臣的底细。

白媖和玄媖已经接到了闻机传来的密信,而后,她们就听说了女公子亲自于渭台主持施予茶粥的消息,是必然要去围观的,邬还没去凑热闹,却也没阻止两个兴致勃勃的丫头前往围观,他也十分好奇,按道理来说,左副使应该知道这样的小恩小惠不可能澄清疯传的谣言,却为何要这么做呢?

渭台门前,并非街路,是有一片空阔的场地的,寻常可用来让宾客停驻车马,又或者逢节日庆典时,以供歌舞乐伎演艺助兴,这时用来施发茶粥,倒是容得下三百余人,渭台的大厅前,有数步台阶,大厅外也建有门廊,金字招牌下,放着两把高足的胡椅,瀛姝和南次就这么高高在上的坐着,他们看见闻机突然从门檐上飞出去,旋绕之处,白媖和玄瑛也排起了长龙。

羌部的百姓,也确有不少面黄肌瘦、衣不蔽体,大争之世,烽火难休,何方天下,都有饱受饥寒的贫苦大众,天降灾预对他们而言更如雪上加霜,他们毫不怀疑,当天灾落降,他们是最先受到没顶之难的一批人,那些高高在上的贵族,总是更有机运保住身家性命的,他们现在顶着烈日排着长队来领一碗茶粥,却并不对施惠的人抱持恩谢之情,可他们也并不敢挑先质疑什么。

通灵塔已经因天火坍塌了,东豫没有议和建交的诚意,必会趁着天灾降临时,攻伐他们的城邦,他们的儿子会死在战场上,哪怕他们归去昆仑虚,可已经没有了牛羊,难以糊口,不知多有多少人家都会断子绝孙,厄难迫在眉睫,他们却无计可施,只能提心吊胆着,得过且过。

渭台之前,渐渐也涌来了不少身着锦衣的人。

这些人自然不是冲一碗茶粥来的,故而也不会去排长龙,他们没有衣食饱暖的忧患,可他们同样害怕天灾降下,战乱若生,可不分贵庶,如果社稷崩亡,就连国君皇族都将遭受灭顶之灾,他们已经习惯了富贵荣华,舍不下握在手里的家业,为了守住家业,他们才不惧和东豫一战,昆仑神已经给了他们提示,东豫对大汉心存敌意,议和终将开启大汉国的劫祸。

“为何主使不曾出面?莫不是主使心虚了,她根本就不是真正的神元殿君,东豫用伪冒之人欺骗我国,居心叵测!”率先发难的是一个愣头青。

“如果殿君现身渭台,难道你们就会认定伪冒之说实为谣言么?”瀛姝问。

南次也是轻轻一笑:“在场的诸位,恐怕是连北汉的君上以及太后都不曾见过吧?凭何相信亲眼所见的人的真实身份呢?再说神元殿君哪怕是在我国,安危之重,堪比君帝,此乃闹市,又有诸多叵测之徒意图掀发动乱,若殿君真立于危墙之下,方才不合情理。”

“通灵塔正是在议和期间被天火焚毁,岂不是预示着东豫并无议和的诚意?”

“提出议和的本是北汉,我国可从来没有主动宣战,若无议和的诚意,我朝陛下又何必令两位皇子随使北汉?正如我们相信北汉的君上先有议和的诚意,否则必不会任命镇原王为使臣,镇原王为示诚意,至今仍然留在我朝京都,如今我朝的角宿君、鬼宿君,哪怕听闻了四起的谣言,仍然坚持议和建交,我今日与鬼宿君代表大豫,坦然告之北汉臣民,神元殿君绝非伪冒,来使北汉,是应北汉君主之求,主持祭祀神宗帝陵,这就是我朝的诚意。”瀛姝微微抬着下颔:“至于天火之说……众位就这么坚信那是天火?事发虽为白昼,通灵塔内并未点燃灯烛,可如果是宵小之徒有意为之,放火焚塔,并散布谣言呢?

我这样说,自然会有人质疑我是空口无凭,可我问诸位,贵邦的巫臣可宣告通灵塔起火一事定然指向大豫有违信义?如今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尚未可知,上京却已经人心惶惶,我等外使虽非北汉的国民,论来完全不必替北汉的安危忧愁,可我大豫的遗民,不少都生活在北汉,我们就算不心疼羌人,可众多遗民毕竟与大豫的臣民是同根同源,做为大豫的使臣,我等不忍见遗民终日惶惶,因此今日借施茶粥之便,对谣言加以辩驳。”

瀛姝侧面,看向南次。

她是左副使,但世人对女子仍然存有普遍的偏见,另则就算她是男子,在北汉臣民看来,她放话也比不上皇子放话的分量。

南次站了起身,举起手掌:“我,司空南次,不怕当众许下毒誓,倘若神元殿君身份为伪冒,我司空氏一族必宗庙尽毁!司空南次及司空木蛟,作为大豫使臣以伪冒神宗帝裔之举欺瞒北汉君臣,甘愿引颈待戮,我二人之君父,绝不追究北汉有违外交之礼,斩杀来使之行。”

神元殿君就是神元殿君,不管日后两国是否交战,就这个毒誓又不是以议和建交发下的。

而且要说先违信义的话,也确实是北汉先失诚信。

又听底下有人质疑:“那我们的镇原王,现在东豫是否平安,也不可知,如果东豫真有诚意,至少应该先送返镇原王!”

是谁喊出的这话?

客曹令的眼睛在人群中搜巡,可惜忽然之间应合者众多,已经找不到喊话的人了。

这个人,是飞鹰部的谍间。

因此瀛姝一点都不觉得意外,她也站起身:“镇原王为北汉宗室亲王,身份尊贵,且镇原王奉北汉君主之令,诚心诚意出使大豫议和,一直为大豫待为上宾,半分不敢怠慢,镇原王的周全,我朝陛下势必能够保全,而且无论议和结果如何,只要大豫的使团回国,镇原王也必毫发无伤被护送归来北汉,大豫君臣,对镇原王绝无恶意,倒是如果通灵塔是为宵小烧毁,焚火毁塔意图陷害大豫使臣的恶徒,应当也不愿镇原王平安归来。”

南次立在瀛姝身旁,扫了一眼变了脸色的客曹令,他现在是彻底看明白了,这个人在使驿时,分明不甚介意太后放火焚塔的质疑,可他绝对不能纵容在闹市上,当着诸多民众面前,让太后遭受指控。

羌人同样如此,王室权夺,哪怕已经闹出起兵逼宫这样的大风波,姜泰既然不够胆量干脆弑父,把镇原王斩尽杀绝,现在屁股已经坐上了王位宝座,就只能维持兄友弟恭,姜泰可以把黑锅扣在太后头上,以保住他自己的声名,可这些权夺事,到底不愿公之于众。

放火毁塔可以是任何人,这件事案也可以查无定论,却不能真让北汉民众都目睹太后头顶上那口摘不掉的黑锅。

而瀛姝,她也不想真把姚太后推上刑堂。

“如果大豫和北汉议和不成反生战乱,就有如鹬蚌相争,必有渔翁得利,因此我等使臣才质疑有宵小为祸,更若是这起宵小居中挑拨,使得大豫跟北汉结下仇怨,镇原王不能安返北汉,宵小之徒又必会散播谣言,中伤北汉不容镇原王,故意借我大豫之手,残害手足。”

客曹令长长舒了口气。

东豫的使臣到底没将宝光殿事件当众揭发,否则,不仅仅是太后会引众怒,就连陛下……恐怕也会遭受质疑了。

当然,如果东豫使臣胆敢如此,行此破釜沉舟的极端手段,必会担当诬篾太后的罪名,他们就谁都别想从上京脱身了。

陛下此时的确不想与东豫开战,可若是不得不开战,依陛下的脾性,也不会将强留神元殿君的计划半途而废。

如今北赵、北晋、北齐乃至于北燕,尽在想方设法打造水军战舰,谁能率先攻夺东豫的半壁江山,就理所当然能够成为天下的霸主!可草原部族不擅水战,要想打造精锐水师,必须依靠东豫外流的人才,也多亏东豫现在的权力,极大部份为门阀控制,这些世家大族打夺排挤寒族,不少的寒族人士为图富贵,心怀另投明主的想法,赵、晋等部,都在争相网罗此类将才。

可这样的人,因为心性迂腐,也有不少摇摆不定。

汉人,都担心叛国求荣的罪名扣在头上,永生永世再难摘除。

大汉国若有神元殿君这么个神宗后裔,就等如给了这些人一个投效的正当理由,大汉国是神宗帝族庇佑的皇朝,乃天下的共主,东豫失德,君帝不仁,东豫的将才投效大汉国就是追随神宗后裔,拨乱反正,有神元殿君在,甚至大大利于大汉国策反已经投效北赵等部的汉臣。

有谁会拒绝名利双收?

客曹令此时觉得极其庆幸的是,东豫的几个使臣年纪虽轻,且还有两个是金尊玉贵的天潢贵胄,处事倒是颇为沉稳,不显浮躁,难怪东豫的皇帝会委以重任,这似乎也显明,东豫的皇帝的确十分重视议和建交。

东豫皇帝守着大江天堑,看来依然畏惧着六部的铁骑,更何况,大汉国只要攻入剑门关,夺占益州、江州,甚至就能绕开襄阳,顺江州东进,东豫皇帝势必畏惧与大汉开战,失去一个神元殿君,东豫也无可奈何。

客曹令摸着胡子,面对着渭台前的民众露出了胸有成竹的笑容。

白媖和玄瑛眼看着女公子和五皇子转身离开了,两人连步伐都保持一致,手臂几乎没挨着手臂,白媖先是兴奋了,往玄瑛腰上掐,拉着她同样步伐一致的走开了,她们保持着机警,一路上都没说话,直到回去邬还的住宅,玄瑛才瞪了白媖一眼:“你刚才为何掐我?”

“我是提醒你快看,女公子和五殿下,两个人看起来越来越像天作之合了,我在想啊,多得当时四娘和裴九郎有私情的事闹开了,不然女公子必不会违逆父母之命,现在看裴九郎,哪里配得上女公子?五殿下是金玉,裴九郎就是瓦砾。”

“裴九郎不是从来就比不上五殿下么?”玄瑛觉得自己白白挨了白媖的怪力一掐,但她却从不还手,她是个有身手的人,从不欺负手无缚鸡之力的弱者……不,偶尔还是会欺负,但绝不会欺负“同伙”。

玄瑛想起了丹媖曾经说过的话,一本正经道:“当初郎君和女君相中的可不是裴九郎,而是蓬莱君,又有,阳羡裴的长辈,必不会逼着裴九郎纳妾的,五殿下就这一点比不上,皇子府里势必会有姬媵的,女公子成为皇子妃,是难得女君一样的清闲了。”

“这世间的女子,又有几个能比得上女君一样的福气的,只要五殿下待女公子好,纵然鬼宿府里会有姬媵,还敢挑衅女公子了?”

“可我怎么看着,女公子跟五殿下处着,依然是过去一样的光景呢?”

“过去就是青梅竹马,心有灵犀,跟去一样的光景就对了。”

“不一样吧,你看看青媖,她待掷儿是什么样的光景?同样是一处长大的,就这两年间,青媖明明跟过去一样关心着掷儿的衣用,掷儿从外头捎进来零嘴,她眼睛都发光,却不会跟咱们一样同掷儿说说笑笑了,又想见掷儿,见着了又躲开眼,我们瞧得明明白白的,只有青媖自以为掩示得好。”

“青媖的性情可是和女公子差得太多了,女公子哪像她一样怕羞,从来都是落落大方的。”

“我总之瞧着,女公子待五殿下亲近归亲近,还是亲友的亲近,不跟别的人比,你总归留意过女君待郎主的情境吧?女君也不是扭捏的性情,可当咱们面前,女君的眼睛也不会和郎主的眼睛对上。”

“我懒得跟你说嘴,你一个情窦未开的丫头,懂什么?”

“难不成是个开了情窦的丫头了?”

白媖被气得说不出话,眼睛一晃,瞧着邬管事一脚跨进院门,赶紧跑过去,正要请他当裁判,却看邬管事身后跟着一个陌生人,白媖就规规矩矩称了声“义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