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 第367章 梁氏献了个庞大的计划

紫微宫和毕宿府,究竟哪座府邸更加安全?

单凭两个儿子的能力,司空通其实不必犹豫,相比二儿子这个酒囊饭袋,太子必须更加老练沉着,又论双方的臣公阵营,贺遨就更不足以和卢、崔二公相提并论了,可司空通顾虑的是,太子这次会不会再犯弃大势顾私欲的毛病,姜漠绝对不能在大豫境内遇害,更何况是在大豫的皇城之内,这回,不能以社稷安危,用作考验。

司空月狐俨然也明白君父的顾虑。

“儿臣以为,太子兄也必明白两国建交何等重要,且父皇若准太子兄所请,太子兄势必不会让镇原王在紫微宫发生任何意外。”

皇帝收回了推开一扇窗户的手臂,负于身后,踱步。

良久才问:“四郎认定了,这回二郎不会因为姜漠暂居紫微宫,企图将太子彻底陷于绝境?”

“有心无力。”

“太子能做到万无一失?”

“不仅是太子兄,长平郑一族,也万万不会容许镇原王发生任何闪失。”

司空通点了点头:“这回三郎自请出使,并立下军令状,逼得长平郑不敢轻举妄动。”

“三兄能以社稷安危为重,为君国分忧而甘愿赴险,令儿臣钦佩。”

皇帝凝重的神色略减:“司空皇族你们这一辈儿郎都成长了,敢于担当,这是宗庙之幸,我也终于看见了巩固皇权复兴国力的希望,而且神元和帝休,她们两个年轻的女子,竟也敢于担当大任,我相信虽然朝堂内外,还多贺遨、张九同等等老奸巨佞,但也不乏顾琛、卢远诸位贤士良臣,军中有乔子瞻、齐央这样的壮年勇将,年轻一辈如周景、梁会这样的将领也能够独当一面,也许还有一些青年才俊,虽然还未于仕途崭露头角,有朝一日,待选官制度进一步得到完善,朝廷能任用这些栋梁之材,华夏之治能够得到赈救,我也就没有愧疚和遗憾了。”

曾经深陷绝望的时刻,是偏安一隅,满眼所见的都是奸恶贪婪之徒、纨绔浮浪之辈,那时他这一国之君,唯有依靠临沂公,可到后来,他险些不能保住临沂公的性命。

他这一国之君又何尝不是如履薄冰、兢兢战战。

太子成为了“赢家”。

太子却不觉得兴奋,非但太子不觉兴奋,梁良娣也深觉太子这回接过的是个烫手的山芋,趁着太子并没有正式向姜漠发出邀请的时候,梁氏赶紧跑到太子的面前直抒己见:“殿下就不该争求这项差使,就算不能眼看着危宿君得逞,何不推荐心宿君护全镇原王?”

司空北辰正觉烦闷,满心的不耐,可这个时候他却只能忍受着梁氏的聒噪,在梁沁的心目中,梁氏这个孙女的份量虽然微不足道,可梁沁毕竟没有反对把孙女送进东宫,上蔡梁一族,在政治上已经和东宫结成了纽带,只要他这太子没被废,上蔡梁就绝无可能投靠别的党营。

太子对卢远,对崔琰,其实也不无抱怨。

卢远谏议他主动提出让姜漠暂住东宫的主张,当时他并没有答应,可卢远却串通了崔琰,跟贺遨党争得不可开交,这是逼着他积极主动相争,如今君父私下召见了司空月狐之后,当真决定让他负责姜漠在豫期间的安全,旨意下达,太子妃竟然是喜笑颜开,卢氏还是那个卢氏,迂腐迟钝。

“殿下,时机难得。”梁氏这个时候顾不上离间太子和太子妃:“只要北汉出尔反尔,这回角宿君和鬼宿君无异于自寻死路,又只要镇原王在心宿府遇害,察实为毕宿君行凶……”

“一石二鸟之计尚难达成,梁氏你居然有一石四鸟的想法?”太子实在忍不住,冷笑出声。

梁氏不认为自己是在异想天开。

“北汉必然会出尔反尔,北汉王根本不会让镇原王安返,殿下其实并不需要亲自动手,心宿君没有能护全镇原王,本就应该承担罪责,殿下只需要设计让父皇笃信毕宿君里通外敌,镇原王亡于台城之内,哪怕北汉出尔反尔,父皇也不能宣战,不至于引发社稷之危,但借此良机,殿下却能除去一切祸患!”

“你以为四弟为什么袖手旁观?”太子斜睨着梁氏的眉眼间,已经显露无疑的恨意,又飞快收回了目光:“四弟根本就不愿趟这浑水,我非要把他拉下来,我说的话,父皇还能相信么?两个皇子都前往北汉,结果镇原王死在我大豫的皇子府里,又有两个皇子被治罪,我这储君居然能够独善其身?父皇就算相信了我的话,你觉得贺遨、郑备、乔子瞻、甚至包括了周景和,等等等等这些人,他们也会善罢甘休?”

“可殿下毕竟也有卢公、崔公……”

“还有你们上蔡梁支持是吧?折了神元殿君,大豫立即发生内战,拼个几败俱伤,让全天下的人都相信大豫是真的失了天命庇顾,北蛮六部,隔江看着我们自取灭亡,天赐良机,赐给了谁?”

梁氏不说话了。

她很想告诉太子,北汉与大豫决裂,皇帝御驾亲征,会负伤崩于归途,那个时候太子继位就是名正言顺,因此不能让两国建交,绝对不能让神元殿君一行使团安返,虽然姜泰极大机率会出尔反尔,可要是镇原王不死,姜泰反悔就会心存顾忌,变数仍然存在。

但镇原王入住紫微宫一事已经不能逆改了,要是镇原王死于紫微宫,太子大有可能会先失储位。

“可趁着这个机会,除掉角宿君这个心腹大患,还有鬼宿君这个隐患,于殿下而言也是大有益处。”梁氏改变了她的献计。

司空北辰这回没有再讽刺梁氏。

“他们死于北汉,责任在于北汉,妾,推荐妾的长兄,殿下可密令妾的长兄率领一批死士,入北汉刺杀角宿君及鬼宿君。”

“梁眴在北汉安插了细作?”

“长兄并没有私蓄细作。”

“没有细作,他哪来门道潜入北汉?”

梁氏被问住了,在她的认知里,大豫既然能把谍间潜入六国,说明门道从来不是难题。

司空北辰都懒得再嘲笑梁氏想当然。

梁眴任着武职,莫名其妙从军营失踪跑去北汉行刺,就算他的确有门道让梁眴潜入北汉,又就算梁眴有那本事得手,梁眴突然消失后又突然出现这么大个漏动,该怎么弥补?那必须得把整个上蔡梁都拖下水来,才有可能遮掩过去,可要是上蔡梁愿意行这件刺杀之事,又何必派遣梁眴去呢?梁沁的小儿子梁会,他可就是使团卫的副将,老大一座近水楼台。

司空北辰在北汉早就安插了细作,起初是为了察实北汉大尚臣的底细,最好能够恃机暗杀,但那些细作,至少还没有把消息送回来,应该并没有什么大的进展,他其实也在考虑,可不可通知细作刺杀司空南次,司空木蛟可以暂时留着,便于细作万一露出马脚来,可以栽赃嫁祸。

最关键的是,留下司空木蛟先和北汉王周旋,至少还能保住瀛姝平安归朝。

司空南次才是他的心腹大患。

可就连司空北辰自己,对撒出去的那些细作,其实也没有多大的信心,这些人并不隶属于飞鹰部,纵然会些瞒人耳目的技巧,进行刺探之事或许还能不辱使命,可要刺杀司空南次,难度太大了。

万一落下个活口……

风险太大。

如今,他还没有掌握飞鹰部,更加不能说服掌握着飞鹰部的司空月狐配合他行事,刺杀司空南次的计划不可行,当然也不可能刺杀轩氏直接捣毁两国邦交,让事轨恢复正常,唯一的希望,他再遣一个心腹潜入北汉,想尽办法结交北汉大尚臣,游说那姜高帆坚定主张,谏言北汉王扣押轩氏和两个送上门去的皇子,只把逼使之一,也就是瀛姝送返大豫。

这个人,得是死士,万一失败,必须自绝。

倒有这么一个人选。

司空北辰当然不会把他的计划告诉梁氏,他起身:“替我更衣吧。”

已是傍晚,司空北辰本是穿着松垮垮的一件白丝长衣,此时让更衣,是打算出门的意思,梁氏不由诧异:“殿下要外出?”

“去见见四弟,应是多得他,至少没让二弟得逞,我得去跟他道声谢。”

梁氏已经替太子除下了那件白丝衣,闻言从太子身后绕向前,微挑着细长又锋利的眉梢:“殿下还要谢他?这个烫手山芋,真不如让毕宿君接过去呢。”

“我毕竟也下了狠力气,争着要接这差使,四弟助我一臂之力,我哪能连个谢字都吝啬讲。”

梁氏听明白了这话里的意思,才低下眉梢,微笑着继续完成更衣的使命了。

司空月狐在听琴曲,抚琴的人是王节,一曲过半,太子驾到,太子显然没料到王节竟然会在心宿府,话说得颇有些意味深长:“两位真是好兴致啊。”

“这首曲子是镇原王府上的琴师所作。”琴曲已被打断,王节上前见礼。

“哦?蛮部居然也有琴师?”

“是遗民。”王节又再举揖:“小民不敢扰两位殿下商谈正事,暂退。”

“端止不必回避。”太子微微一笑:“我反客为主,请端止入坐。”

太子先不说来意,问:“四弟特意让端止抚此琴曲,当是有所用意吧?”

“我是听端止说,镇原王虽然不是十分谙通音律,但却颇喜赏听琴乐,尤其是瑶琴,故而对他府上的那员琴师颇为礼敬,端止在北汉时,镇原王引荐了琴师与端止结交,只不过嘛,这回镇原王奉北汉王的意旨使豫,琴师表达了同行之愿,镇原王却让琴师留在长安,我晚才听琴师所作之曲,赞同端止所说,此首琴曲,寄托的是哀思之情。”

太子眉头微蹙。

“琴师曾经直言,他虽然已经难归故土,不过大豫国祚仍续,他希望归国。”王节说道。

“看来镇原王也不是真正礼敬那琴师,仍视琴师……为他所属之物。”

“月狐以为,镇原王笃定还能安返北汉,足以庇护琴师的安全。”

“北汉王当然不会直言,他打算出尔反尔。”

“姜泰乃篡位之徒,镇原王对之不会不存防范。”

太子笑了:“四弟,我们可又想到一处了。”

于是才说他的来意。

“殿君、中女史、三弟五弟此番共赴北汉,要保得他们平安归国,首先就不能让镇原王羁留在大豫期间发生任何闪失,我并非信不过二弟,但唯有在紫微宫,我才能确保镇原王的安全,我知道因为旧案,父皇如今……担心我再犯疏错,多得四弟助言,父皇还肯再信任我。

只是我虽能确保,紫微宫里的人必不会加害镇原王,有损大局,可我与镇原王毕竟不算熟识,端止毕竟去过北汉,还亲历过北汉的宫廷政变,相比我而言,对镇原王肯定更加熟悉,今日四弟请端止来,应当也是替我向端止打听,镇原王尚有能力从亲卫中,挑选出几个忠心的人手吧?”

司空月狐轻轻一笑:“镇原王虽然暂居于紫微宫,不过力保镇原王的安全,不仅仅是太子兄的责任。”

“小民刚才已经告诉了四殿下,之前那位副使,其实是北汉王的亲信,不过他已经归国,虽然留下了这六十员使团卫中,不能担保都是镇原王的亲信,可北汉王为了让镇原王努力促成建交,说服陛下接受北汉提出的条件,下令神元殿君使汉,当然也会允许镇原王亲自择选亲信护卫作为随从,北汉太尊尚且在世,镇原王也并非毫无机会重新夺得的权位,不会甘心死于异国,成为弃子。”

司空月狐又是轻轻一笑:“我要是镇原王,干脆一个护卫不带,欣然应邀,把生死安危都托付给太子兄护全。”

太子也笑了:“那么就算我怀有歹意,也不敢胡作非为了,万一出现意外,连个替罪羊都找不到。”

姜漠果然不是个傻子。

大豫的君臣担心他被北汉的护卫刺杀,他也担心自己成为大豫储争的牺牲品,虽然随行的护卫中的确有他的亲信,绝对不可能背叛他,但为防亲信成为替罪羊,干脆什么人都不带,孤孤单单的,爽爽快快的就答应了太子的盛情相邀,并且还告之众人——这是我自愿的,不住太平馆了,我住进大豫太子的东宫里去,东宫肯定安全,你们不需要担心我的安危。

姜漠如此爽利,让司空月乌跌足长叹,扼腕叹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