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 第354章 外甥媳妇真体贴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第354章 外甥媳妇真体贴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2: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严氏虽是良家出身,但既愿为妾,家世必定也不是名门大族,可严氏的父亲却是贺遨的僚属,并且严氏还尤其貌美,换句话说,她既得宠于贺骁,又为贺骁那强势的老娘看重,有这样一个姬妾,沙氏当然不敢掉以轻心。

僚属不同于部曲,虽为寒门,和士族主要是政治地位上的差别,严氏也是锦衣玉食长大,她的成长环境,其实和虞皇后不相上下。

可严氏却要比虞皇后智慧得多。

她十分懂得如何讨婆母的欢心,明面上也从来不会挑衅正房,以至于贺骁不耐烦老娘的约束,长住在栖玄街,贺母竟然主动提出让严氏跟来栖玄街服侍,这几年间,沙氏想见贺骁一面都不容易,倒是严氏,享获了和贺骁双宿双栖的资格。

严氏替贺骁生下一双子女,主动送交沙氏教养,以至于沙氏偶有愁怨,居然连亲儿子亲儿媳都觉得她在杞人忧天。

这回沙氏来栖玄街,贺母竟然提出让严氏回主宅,代替贺骁、沙氏尽孝。

沙氏此时一脸的愁苦:“四郎和三娘说是受我教养,严氏没插手,规矩做足了,阿家却担心我刻薄他们姐弟,其实也莫说他们了,便是我自己的两个儿子,也都轮不到我来管教。严氏八面玲珑,再加上她的父亲,如今还很受大主公的看重,阿家为何非要让她回主宅?还不是担心我来了这里,就为难她。

我这日子也真是,怎么过都过不顺畅,儿女们没一个和我贴心的,耗了半生,忍气吞声的,阿家却总以为我是两面三刀的毒妇,偏看娘家人眼中,还觉得我是事事顺心,子女双全,一直受夫婿的敬重,只要再熬些年,就能熬成贺氏支系的当家主母了。

严氏这一回主宅,你舅父惦记她,虽然还是不耐烦阿家的管束,隔个三日,就要回主宅住上五日,阿家越会怨我不贤惠了,我既笼不住丈夫的心,连儿子儿媳都不和我亲近,我在家里还有什么体面,真是有苦说不出。”

“舅母,严姬的诡计,就是为了让舅母焦虑忧愁。”刘氏拉着沙氏的手:“她其实争的不是名份,她也知道,就算她如何的奉承讨好,都不能逾越士庶之别,她的出身注定了她不能肖想太多,可有的时候,女人间往往争的不是名份,争的就是股心气,其实严姬的倚仗,无非还是她的娘家人罢了。

外祖母当然不是真偏心严姬,舅父的偏心,也无非是因为严曹掾尚得贺郡公信任的缘故,舅父身边,现在不是也有了雪姬?”

“雪姬怎能比,她就是个侍妾。”

“地位不同,但论宠爱呢?”

沙氏听出了一些意思。

“舅父最近常回主宅,并不是因为惦念着严姬,而是因为正事,如今舅父可越来越受贺郡公的重视了,又哪里还需得着严曹掾牵线搭桥?且外祖母心里也跟明镜似的,这么些年了,有意善待严姬,却并没有赢获贺郡公的青睐,真正的功臣可不是严姬,其实是娣妇。”

沙氏不由点了点头。

“因此外祖母让严姬回主宅照应,其实就是默许了舅母长住这里,栖玄街这所宅子的内务,日后可就是舅母做主了。”

沙氏眼睛都亮了,可不是这道理?她是贺骁明媒正娶的大妇,在主宅尚且只能斟茶递水,严氏现在,可不成了过去的她?

“雪姬虽是侍妾,可到底比严姬更加年轻,严姬从前都没能防住她,说明……严姬虽然有些特殊,也逃不过姬妾的命运,色衰爱弛,喜新厌旧。”

沙氏是真的被刘氏安慰到了。

但她突然想起一事:“严氏也还没到色衰爱弛的地步,她有个小叔父,叫严亢,去年才及冠,已经是你舅舅的属吏了,现在这个宅子的外务,其实都是严亢管办着,严亢虽然是严氏的长辈,却比严氏还年轻,因此反过来,对严氏这侄女倒是毕恭毕敬的,而且你们舅舅,对严亢也极为看重。”

“严亢是庶子,舅母忘了么?”

“严家又没有爵位继承,嫡庶倒没多大区别。”

“严姬的父亲是嫡子,严亢是庶子,严姬的兄长并没有依附舅父,何故严亢却成了舅父的属吏?”

“庶弟和亲儿子,孰远孰近,理所当然吧。”

“舅母,严姬之父分明就不肯引荐严亢攀交贺郡公,严亢身为长辈,反而却要对严姬毕恭毕敬,说什么什么?说明严亢一直为嫡兄打压,既是如此,舅父为何要征用严亢为属吏,并且还把许多外务交给严亢处办呢?”

沙氏:……

“舅父真正看重的人,应当是严姬的祖父。”

“可是严姬的祖父,早就过世了……”

“寒门也有人脉,严亢虽然是庶子,但他的生母应当很受宠爱,严姬的祖父过世前,应当是把人脉遗留给了严亢,并且拜托过舅父,对严亢多加提携。舅父重用严亢,其实就是和严申为敌,舅父既然不把严申放在眼里,又怎么会在意严姬呢?”

严申是严亢的嫡兄,是严氏的亲爹,目前还是贺遨的僚属。

沙氏激动了。

“舅母,我其实有番心里话,但如果照实说,唯恐舅母觉得逆耳。”

“好孩子,我把你当成亲女儿,有什么话,你直管说。”

“雪姬现在才是舅父的新欢,不过,也迟早会被舅父冷落,舅父从前虽然纵情声色,放荡不羁,但也并非毫无打算的庸才。男子总比女子更自由,因此世上才有三十而立的说法,男子年满三十,已经立身、立家、立业,这就是小有所成,怎比得女子及笄出嫁,还未至双十年华,就已经和恣意娇矜永别了。

说到底,不管是三十而立,还是四十不惑,都是给予男子的自由,男子比女子拥有更多的时间缓慢成长,四十之前,他们都可以放浪形骸,世俗允许男子直至年满四十时,才真正开始奋放上进。

舅母,男欢女爱之事,其实只是女子一方的执念。

女子注定要比男子更早担当,但我们没有自由,我们从及笄议婚时,命运就已经注定了。舅母的娘家人觉得舅母幸运,我也觉得舅母幸运,因为舅父是一个正常的男子,并非情种,舅父曾经荒唐,但到了现在,舅父知道他不能再继续荒唐下去了。

舅母,年轻时候,我们必须忍受夫婿的冷落,忍受那些姬妾侍婢的挑衅和卖弄,我们扞卫的是正室的地位,必须耐心等待男人们恍然顿悟,只要守住了时间,就是最终的赢家。

舅母,你现在已经等到了反击的时机。”

沙氏隐隐的,觉得刘氏这个外甥媳妇被一团光晕笼罩着,在光晕之间,刘氏慈目善目,循循善诱为愚蠢的世人指点迷津。

“我要怎么反击?”沙氏甚至迷茫谁才是她反击的目标。

“舅母,利用雪姬,拉拢严亢,这是第一步。”

——

金谷园酒宴之后,瀛姝禀报皇帝陛下,可以放心大胆正式召见北汉使臣了。

“你确定?”皇帝陛下虽是疑问的语气,但却是肯定的口吻。

“北汉并无和亲之意,而且镇原王,是真心希望两国建交。”

“帝休对镇原王似乎大有好感啊?”

瀛姝惊呆了,瞪大了眼,如果她有狗牙,现在肯定已经亮出来了:“阿伯,儿说的是镇原王真心希望两国建交,没有说镇原王真心希望和我建交!”

“你想到哪里去了?”皇帝陛下的眼睛晃过瀛姝腰间,丝绦上那“分文不值”的相思子,以及那枚价值连城的羊脂玉,微笑:“你明明知道北汉并非真想和我国建交。”

“姜漠是个无能之辈。”

“哦?”

“他没有主见,容易被人操控,行事也大失章法,这样的人就算坐上了王位,其实也有如傀儡而已,其实北汉现在那个太尊,患了绝症。”

司空通一惊。

所谓北汉的太尊,其实就是太上皇,被亲儿子踹下皇位软禁在长安宫的那个老父亲,下场凄凉是一定的,但原因竟然是先患了绝症么?

司空通凝重了,问:“什么绝症?”

“睁眼瞎。”

“你是如何知情?”问出这句话后,司空通才听清了“睁眼瞎”三个字,顿时拉直了脖子,仿佛就可以把说出去的话吞进嗓子似的。

瀛姝笑了:“不管是姜泰,还是姜漠,其实都没有成为储君的资质,姜泰是有勇无谋,姜漠更绝,是无勇无谋,北汉国内,应该还有个蛰伏的野心家,不过如果他要夺位,就得先内耗,这是无奈之举,可其实如果汉太尊不是睁眼瞎,其实应该能够避免内耗。”

“帝休,姜漠的目标是你,你明明知道了,还敢去北汉么?”

“敢!”

“你不怕和重生人正面拼争?”

“有些事,避不了,若我避,则会让亲朋遇险,儿虽为女子,却知情义二字,重生人既然针对是我,那便应当由我承担。”

一个女子,却铁骨铮铮。

司空通因此说不出一个字来,他微抬手臂,让瀛姝起身,又示意瀛姝退下,隔了良久,才让章永把寺人祈叫进来。

“朕问你,你真的眼看着大豫江山崩亡?”

“奴婢当时已经命亡,可魂魄未散……”

“就算太子杀尽了手足,但有中女史在,当不至于!”

“中女史毕竟,毕竟……在宫廷里活得久了,如同皇后殿下……陛下,正是因为太子杀尽手足,才只能依赖戚臣,中女史为夺后位,手上怎么可能不染血,一旦染血,就有如步上了修罗路!”

重生人很多,各人说法不一,谁的话才是真实的呢?

司空通一抬手:“朕会跟章永说,让他擢升你为内臣,寺祈,朕还是那句话,你务必得听清楚了,你跟朕说的这些事,一字不许外传。”

恩威荣辱,生杀予夺,毕竟还在一国之君的掌控中,尤其是对于寺祈这样的宦官而言。

寺人祈说不清楚自己是何心情,只隐约觉得,他好像又步入了前生的事轨,越是能看清锦绣前程,就越是容易踩中陷井,他是真的迷茫了。

建兴十三年的辰月朔日,皇帝终于正式召见了北汉使臣。

朝会上,姜漠一字不提“私请”,表现极其正常,外交辞令娴熟,态度不卑不亢,先转达了北汉国君立意与大豫建交的诚意,又说起自己的一二经历,他的嫡亲舅父,同时也是他的老师,年轻时竟然就在洛阳求学,他受舅父的影响自幼便醉心于华夏文化……北汉承诺在武都设立榷市,提出榷市仍由北汉管辖,但税利之七成愿意馈赠大豫,且答应大豫以茶叶、丝绸等物交换战马、铁矿,姜漠还当场献上了五把镔铁宝刀。

东豫的铁矿主要来源于剑南山地,而对于镔铁刀的冶炼技术也并无突破,镔铁刀是从西域传入中原,具吹毛透风之利,而西域诸国与东豫的交通,现已被北赵、北汉诸部截断,如此利器,北赵绝无可能允许西域提供给东豫,姜漠献上的五把镔铁宝刀当然不足够让东豫装备一支精锐部队,却透露出建交之后,允许部份镔铁刀剑流入东豫的可能性。

若东豫朝廷发现了冶炼利器的奇才,利用手上的这些镔铁刀剑,研究出锻造方法……具有相当大的诱惑力。

而姜漠也提出了建交的条件。

“大济皇朝时,羌部虽远在关外,但一直奉大济天子为天可汗,中原神宗一族,亦为我邦所敬奉之尊主,我国国君听闻神元殿君才是真正的轩氏后裔,历尽险难方才归豫,慨赞不已,对神元殿君极为敬佩,又思及大济帝陵均建于我朝,国君早有祭拜礼祀的心愿,只担心不谙大济之祭仪,不足以显示虔诚。

故,还望大豫陛下允许神元殿君使汉,主持祭拜神宗帝陵之祀礼,如此,我朝君臣必感念贵邦之恩义,誓与大豫永缔盟交,绝不负誓。”

根本就没有把和亲当成条件。

外族入侵中原,根本不可能和中原皇朝永缔盟交,早晚会展开存亡之战,这其实是天下共识,谁都不把北汉的说辞当真,但公然揭穿谎言也是极其幼稚的行为,而议和议交,也必然会经过谈判,需要走个“坐地起价就地还价”的过场,可姜漠却是个实诚的“卖方”,直接开出了“底价”,几乎没有谈判的余地了。

北汉不走寻常路,倒是难住了东豫的君臣。

就这么答应大有一种踩入陷井的感觉,可要是拒绝的话……拒绝邦交等如宣战,主动宣战就不仅仅是面对北汉一部敌人了,东豫的现状,可经不起和北部联盟展开大战,皇帝陛下没有这底气,满朝文武也无一人胆敢直接拒绝议和。

不过还好可以使用“拖”字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