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 第335章 认罪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第335章 认罪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2: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清河公主不知道高平公主为什么要对太子兄落井下石,她也不知道父皇提到的刘忠究竟是什么人,她知道的是嫡母已然怛然失色,这样的场景,使她顺理成章就联想到“废储”两个了不得的字眼,这两个字眼太令人惊悚了,小时候,她总听人提起“九王夺位”,或者“九王之乱”,依稀知道是她并不认识的伯叔祖、伯叔辈为争皇位发动的逆乱,后来她的傅母告诉她——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废储而起。

傅母当年,比她现在的年龄更小些。

“先是齐王在许昌发动逆乱,被赵王平定,赵王下令将齐王等三位宗室烹杀,逼迫为他控制的幼帝啖叔父之肉汤,一时间权倾朝野,后来赵王废幼主而称帝,于是皇族众多藩王纷纷起兵讨‘贼’,赵王事败,自己也被烹杀。唉那些年啊,洛阳宫里的皇位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多少皇族贵胄,死后竟遭啖肉噬骨的下场。

便连不少的公主、县主,根本没有参与权争,可只要洛阳宫换了新主人,竟都遭到了清算,老奴的长姐,原本是宫里的女官,后来阳平公主下降时被选为了公主的女侍,阳平公主的夫婿当时已经病故了,公主孀居,不问世事,竟为赵王下令……老奴不知公主遭受了何等极刑,只知长姐被吓得患了癫症,别说进食了,饮半口清风都呕吐不断,老奴的长姐是活生生饿死渴死了自个儿。

以至于后来,河间王篡得皇位之后,只是下令将南阳王及家眷共三十余人坑杀,世人竟纷纷称赞河间王仁慈,南阳王能得个葬身之所,且还能保得全尸都已经算是侥幸了。”

清河公主只是隔着“岁月静好”耳闻那段混乱、血腥的历史,都觉惊悚不已。

她因此时常庆幸她的父皇坚定决心不废储君,皇位是太子兄的,她的兄长不可能被卷进废储的祸乱,不,又何止是她的兄长?太子兄仁善,应当会原谅二兄、三兄,所有的兄长都能平安的活着,无非就是二兄、三兄会活得悒郁些。

可千万千万,不能废储啊。

刘忠是一个宦官,是罪役所的宦官。

他也是一个老资历的“阴差”——罪役所对于虞皇后和太子而言,有如刑杀场,是可以把对手安插在宫里的耳目,或者生了异心的“阳差”“阴差”名正言顺处死的地方,因此必须得有个刽子手“坐镇”罪役所,于是刘忠便“应运而生”。

司空通冷冷宣告:“前日,潘持已亡,这回朕采纳的柳太医的建议,特允柳太医负责仵验其尸身,柳太医断定潘持乃中毒身亡,柳太医虽也不解凶手具体用的什么剧毒,不过能够确断的是此种剧毒对潘持的脑部造成了致命的损伤,而潘持昏睡后,太子,是你从姚长守的值舍里搜检出了某种剧毒。”

“是。”

“焦壮,你因逃亡被捕,押送廷尉署后据你招供,潘持知悉疏声阁内发生的事,正因如此,毕宿君才奉贺妃之令曾经力图保下潘持不被罪罚,失败之后,毕宿君还和贺……”司空通扫了一眼贺遨,强忍着直呼其名的怒火:“跟贺郡公商量,是否应当杀人灭口,你之所以知道这些内情,是因和姚长守联络之事一直由你负责,贺郡公当时不知道罪役所里发生的情形,令你向姚长守打听。”

“罪奴的供诉无一字虚假。”

司空通点了点头:“那朕问你,你是否曾经转交给姚长守剧毒?”

“这……不曾。”

“在座者,也许还有人不知道疏声阁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朕今日既然让你们来,就没想过再隐瞒这桩家丑,潘持曾经用作自保的保命符,即是他暗中窥见了毕宿君在疏声阁和殷才人有私。”

当焦壮逃亡未遂被城门守查扣时,这件事情其实已经兜不住了,可比如李淑妃和七皇子,又比如高平等四位公主,并没有被这件事案牵连,也没有途迳去打听详细,只隐约知道毕宿君被人告发了,直到现在,亲耳听闻“家丑”,眼睛皆都瞪圆了。

乔嫔瑟瑟发抖,她怎么也没想到事态居然会突然恶化。

司空通却压根不在意乔嫔这号人物。

“从姚长守住所搜得的剧毒,经柳太医验证,的确就是潘持服下的剧毒,可此种毒,异臭扑鼻,哪怕是加进汤药里,也有刺鼻的异味,根本就无法让人在不知不觉中饮下,而且姚长守既然诓得潘持服毒,为何还留下此毒私藏于住所?他自己死在了宫里,是被人勒毙,朕已经查明了,姚长守是被刘忠勒杀。”

刘忠已经受了刑,这个时候他当然明白自己不可能再求生机,可毕竟还有软肋握在别人手里,咬咬牙,放弃了喊冤:“奴婢知罪,可陛下明鉴,奴婢是被逼无奈,贺夫人迫奴婢动手,是奴婢将毒药交给姚长守,也是奴婢把姚长守灭口,奴婢也不知姚长守为何留着些许剧毒,或许……姚长守以为留下把柄来,就能保命。”

“刘忠,你在入宫前,已经结婚生子了吧?”司空通淡淡地说。

郑夫人发出一声冷笑——刘忠既是皇后的心腹,必定是有软肋被皇后控制,没想到的是,原来这个阉奴在入宫前就已经有妻有儿。

“你的名籍都是伪造的,但你的确是净身入宫,朕既然知道你已经有了妻儿,难道不知道究竟是谁替你伪造了名籍,谁逼你入宫为宦官的么?”

“陛下,究竟是什么人要胁这阉奴,陷害毕宿君?!”贺遨来了精神,刘忠和他可毫不相干,必然也和二皇子没有瓜葛,虽然是没法让焦壮翻供了,可区区一个逃奴的证辞,不怕驳不清。

“贺妃,朕问你,如果你不是担心潘持供出疏声阁之事,为什么要出头替他担保?”司空通问。

贺夫人:……

倒还是二皇子灵机一动,他算是看明白了,君父今日并不是要问罪于他,分明是针对太子!想来太子和殷氏有私的事,父皇也已心知肚明,甚至已经笃定皇后、太子才是毒杀殷氏的真凶!!!

“父皇,儿臣冤枉,儿臣的确在华林苑的疏声阁见过一回殷才人,当日儿臣是去疏声阁中避雨……不过儿臣就是和殷才人闲聊了几句话……后殷才人莫名其妙昏睡而亡,她又住在含光殿,潘持便因此认定儿臣与殷才人有私,是儿臣把殷才人灭口,突然用这事要胁母妃,母妃担心儿臣无法自辩,才想着干脆保下潘持,儿臣有错,不过儿臣错在没及时禀明父皇。”

司空通深深看了一眼二皇子。

如果不是因为奇袭汉中的大计,他当然不容二皇子狡辩,然而眼下,他还顾不上追究这些细枝末节。

“顾卿觉得,毕宿君的辩辞可不可信?”

顾耿被点了名,神情倒也从容:“陛下圣明,已经查出潘持、姚长守皆为刘忠所害,焦壮的供辞中,有一部分与事实不符。但焦壮也并非故意嫁祸毕宿君,而是听信了挑拨,认定姚长守是为毕宿君及贺夫人灭口,害怕自己也被灭口,为自保,企图逃亡。

且据焦壮的供诉,他并没有亲耳听闻毕宿君认罪,关于种种隐情实则都是从姚长守口中听闻,姚长守所说是否为实情,如今已经死无对证,秽乱宫廷为大罪,无罪实,不能确断。”

毕宿君长长舒了口气。

“太子,关于疏声阁,关于殷才人,你可有什么话说,这是朕最后一次回你。”司空通把目光移回太子身上时,“经过”了乔嫔的脸,看她脸上已经兴奋地在冒红光了,赶紧“移走”,这个女人,总有办法让他动杀心。

刘忠已经暴露了!!!

太子太知道刘忠真正的来历了,他其实是虞家的仆从,却看中了虞铎房里的一个侍妾,虞铎当时又对那侍妾心生厌倦,干脆就赐给了刘忠,后来,得知侍妾为刘忠生下儿子后,正好虞皇后需要人手,于是便说服了刘忠,替刘忠伪造名籍,助刘忠净身入宫。

刘忠为了让儿子“飞黄腾达”,只得听令行事,但现在父皇已经把刘忠的来历都查得清清楚楚……

司空北辰闭了闭眼,深深吸一口气。

有的秘密已经掩盖不了了,必须得当即立断。

“儿臣有罪。”

太子终于认罪,将五年之前发生的那桩丑恶一一道来。

这下子连高平公主都暂时忘了落井下石,虽然没想惊呼出声,也不由得抬手掩住了嘴。

谢夫人也万万没有想到因潘持而起的一场风波,竟然会发展成今日的局面,下意识就用眼睛去找瀛姝,瀛姝却专注于执笔疾书,谢夫人于是明白了,这桩风波虽然看着像要把太子葬身海底,实际上,太子应当还有救命的稻草。

而那根稻草——虞皇后——脸色已经极其狰狞。

“这事有蹊跷。”顾耿好容易等到太子供诉完毕罪实,也难掩震惊,他以为太子只是一时糊涂起意嫁祸毕宿君,怎么也没想到太子竟和殷才人有染!!!不过顾耿不枉是廷尉卿,而且还是尽职尽责的廷尉卿,他很快意识到了蹊跷之处。

“但说无妨。”司空通非常欣慰。

他没有看错顾耿,顾耿虽然跟齐央一同弹劾太子涉嫌嫁祸手足,却并不是因为私心,是基于事实真相,担心的是皇族内部再生争乱。

“事发日为例春家宴,且据太子供述,太子过去跟殷才人从无接触,臣敢为太子殿下,可曾先邀殷才人往疏声阁?”

“没有。”

“这么说殿下并不知殷才人为何会去疏声阁?”

“不知。”

司空北辰惜字如金,司空月乌却不由担心顾耿追究这些细枝末节,又会牵连上他,赶紧说:“太子现在当然只能这样说了,以酒后乱性为借口,才有可能求得父皇从轻发落嘛。”

司空通这次没有阻止二儿子插话多嘴。

但顾耿却反驳道:“若是太子和殷才人早约好了在疏声阁相见,太子就必然不会提前退席,因为不管是假称饮醉,又或者是身体不适,必然身边会有人服侍……”

“当时的确有人服侍,六弟嘛,有六弟在旁,太子兄无论做了什么事,都不担心六弟说出去。”司空月乌话音刚落,就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他当然不怕牵连司空月燕,也完全不介意把王青娥供出来,只不过……他知道真相后没有及时上禀,而挖空心思琢磨着找个能把事情闹大的时机,免得父皇再次包庇太子……这样的心思是不能显露出来的了,于是赶紧解释:“对那年的家宴我也还有些印象,毕竟太子兄只有那一回提前离席。”

郑夫人现在可真是太开心了。

皇帝今日摆明要追究太子的罪行,那太子的储位必然就保不住了,现在得加一把劲,把司空月乌也牵连进来,储位岂不是顺理成章就轮到了她……的儿子?!

“二郎刚才也说了,太子唯有那一回提前离席,如果真是为了要去疏声阁赴约?岂不太显眼?我以为,二郎之所以一听‘疏声阁’三个字就回忆起那么多细节,这就是蹊跷之处!”

司空通有意纵容司空月乌发表想法,却不能容忍郑氏自作聪明,沉声道:“郑妃,该你听的你也听得差不多了,回你的长风殿去吧!”

“陛下,此案还有许多蹊跷处……”

“你若是好奇结果,事了后三郎自然会去长风殿禀复。”

“皇室发生了如此祸丑……”

“还是说,要朕下令,今后三郎再不必去长风殿问庶母安康?!”司空通环顾众人:“今日朕之用意,郑妃不明白,也许还有很多人都不明白,那朕就再说明白些,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于小家而言,朕便为家长,朕要是觉得家中的女眷有哪一位不利于子女保持良正的心性,会立即责处,郑妃,你据贵人的品位,诞育皇子,且出身名门,但以上三条都不能成为你可罔顾圣令、国法家规的理由,这也是朕最后一次提醒你。”

贺夫人心里乐开了花,本想兴灾乐祸落井一石,觑着皇帝陛下的脸色,到底没敢,一转眼又见谢夫人冲她面露讥讽,赶紧瞪了回去——得意什么,我们几个膝下有子的都得小心做人了,你难道还能独自风光?看着吧,接下来倒霉的人究竟是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