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 第329章 乔嫔才是真奢侈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第329章 乔嫔才是真奢侈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2: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几句客气话,一盒龙脑香,就使得王青娥满面春风谢恩不绝,贺朝夕看着这么个浅薄无知的妇人花枝乱颤的背影,报以一声嗤笑,在她的记忆中根本就没有王青娥这么号人物,她所认定的裴王氏独指一人。

她曾经怀疑过王瀛姝是重生人,才设计躲过了下嫁裴瑜的命运,可后来她才查清楚,重生人俨然是王青娥,是王青娥不惜说服了裴瑜,问贺骁借人,把自己的贴身婢女杀了闹开和裴瑜已经私定终身的事,王青娥为何不入宫?

前生时的建兴十二年,于贺朝夕而言,还在闺房之中清静渡日,有的事情她听着都嫌肮脏,比如夺储之事,比如争取大中正的职事……冰清玉洁的女儿家,就应该醉心于诗赋,淡泊名利,君子当若孤松独立,淑女也应霁月清风。

可两耳不闻世间事,竟不能得获岁月静好。

这是个乱世,她无法避走林泉,只有像王瀛姝那类机心深沉的人,才适合在乱世生存。

贺朝夕方才听王青娥亲口说了,当初王澜择定的是她应选,可她早已和裴瑜心心相印,发下山盟海誓,不肯背誓,宁愿放弃荣华富贵,把应选的机会让给了王瀛姝。

这话当然是不真的,不过如果应该应选的是王青娥,想来,前生是没落得好下场的,毕竟贪婪且愚蠢,宫廷里从来不缺这种糊涂鬼。王青娥既然带着前生的记忆重生了,哪里还敢去享那场“荣华富贵”,她想让王瀛姝去当替死鬼,谁知道王瀛姝在宫中却如鱼得水。

王瀛姝不是重生人,对司空北辰应当不存怨恨了,上回把二皇子的密事透露给她,转头司空北辰就借机发难,看来要除司空北辰,是利用不上王瀛姝这把利匕了。

贺朝夕想了想,还是把王青娥打听出来那件了不得的秘密先告诉了祖父。

贺遨也正关注着齐、张二姓彻底反目的新闻,眉头打成了个死结,正跟一个僚客发牢骚:“张九同也忒不像话了,养了个什么女儿?掌掴公主也就罢了,横竖清河公主也没有母族撑腰,陛下都不敢替她出头,齐张氏也理当跋扈。

只是永安齐,虽然比不上我们这样的门第,到底也是江东的大族,齐张氏着实不算低嫁,张九同理应维持好这门姻联!更何况这回,齐央难得开窍,竟然助着顾耿和东宫打起了擂台,这个节骨眼上连我们都要趁机笼络永安齐,张九同却跟着他那目中无人的女儿一起胡闹,那张姬是齐央纳的良妾,齐张氏作为子媳,凭什么喊打喊杀!”

怒气还没发泄完全,谁知道又来了个说客。

这位说客就是贺遨的老妻孙氏,孙氏有个手帕交,手帕交生了何氏,何氏又生了张莞俏,虽然手帕交已经过世了十年,但孙氏和何氏素来还有来往,而何氏回回来,不仅带着自家儿媳,还带着张莞俏,张莞俏在别人面前嚣张跋扈,冲孙氏却总是说些甜言蜜语,因此孙氏听说张莞俏被永安齐欺负得这么狠,不必何氏来她面前请求,她就主动为张莞俏筹划起来。

在孙氏看来,丈夫贺遨和张促父子交情甚好,这回也理当为张莞俏出头。

“永安齐真是欺人太甚!”孙氏张口就说:“莞儿可是他们明媒正娶的宗孙妇,出身名门、贤良淑德,这些年受尽了委屈,永安齐竟然还敢出妇!咱们可不能袖手旁观,得登门理论,如果永安齐还不知悔改,那必然得请大中正出面了,现在大中正可不是谢逊了,延陵公理应警告齐央父子,齐央父子宠妾灭妻,有何资格再为朝廷命官!”

贺遨险些被气笑了:“张氏被休,怎么成了齐央父子宠妾灭妻?张氏到底是齐央的妻,还是齐修的妻?张氏狂悖不事舅姑,犯七出被休,你让陆靖怎么插手齐、张二族的家事?”

“可是莞儿……”

“她就是活该!!!”贺遨还想再发脾气,这时,贺朝夕也到场了。

她已经在外头站了一阵。

“祖父息怒,祖母也莫再过问张氏女一事了。”

自己被丈夫怒吼的场景竟然被孙女目睹,孙氏多少有些讪讪的,尚且还不肯服输,只气焰已经灭了一大截,叹息道:“九娘你还是未出阁的女儿家,不知道出阁后的女子有多辛苦,太容易被挑个不事舅姑的罪错,明眼人一看都明白,莞儿之错,错不在不孝,错在容不下齐修养外室。”

“明眼人都知道,张氏女错在嚣张跋扈、无理取闹,祖母若真觉张氏女贤良淑德,不如为之另寻良人,二表兄不是也才和离,正好合适。”

贺朝夕说的这位二表兄是孙二郎,孙氏的侄孙儿,因婚后不睦,女方自请下堂,孙二郎当然还想再婚,可难被人看中,几番请媒都没促成婚事,上回还把主意打到了贺氏庶女身上,孙氏是很想答应的,奈何连祖父都没相中孙二郎,嫌孙二郎性情愚钝不说,竟还目中无人。

孙氏这回却不愿让亲侄孙受委屈了。

她其实也知道张莞俏的性子颇刚烈,不仅容不下外室,甚至连貌美些的婢女都容不下,而她的侄孙子可是有好几个侍妾的,真要是娶了张莞俏进门,还不闹个乌烟瘴气,如果跟齐修一样挨了掌掴,她可得心疼死。

贺朝夕三言两句就打发了孙氏,大受贺遨的赞赏,他真是越来越喜欢这个从前脾气又冷又硬的孙女儿了,看来多读些诗书的确大有好处,哪怕小时候是任性些,长到一定年纪自己就变得通情达理了,大有她姑母的风范,早早就为家族的繁荣殚精竭虑。

待听得贺朝夕说了那件了不得的秘密,贺遨更加兴奋了:“太子当真和殷氏有染?!”

“这事是王少君从六殿下口中打听的,我还问清了细节,在我看来,并非六殿下杜撰。”

“好、好、好,真是太好了!!!我明日就入宫面圣!”

“祖父,这事不能由祖父出面,当然更不能让二殿下出面,王少君虽然言之凿凿,可六殿下未必在陛下的质问下不会翻供,刘庶人至少尚且被幽禁在桐华宫呢,她把此事当成保命符,又怎会轻易承认呢?”

“那夕儿你看来,应当如何?”

“我们家中,可是有长平郑处心积虑安插的耳目,只要故意透露风声,在长平公看来,无疑是一石二鸟的好机会。”

王瀛姝是不可利用的利匕,但还有别的刀子可用,郑备就是一把好刀,在这个时候,郑备将太子、江东贺都视为眼中钉。

“夕儿,我寻思着这件事,或许也可以利用四皇子。”贺遨搓着下巴,压低声道:“四皇子虽然不涉储争,可他一直是陛下顶顶看重的皇子,如今齐修又在中军历练,俨然是被齐央托付给了四皇子,如果四皇子知道太子居然犯下了这样的恶行,且齐央又分明在夺储之事上产生了动摇,他的立场恐怕也会改变,利用这回事案,我们也正好可以试探四皇子有无意愿弃暗投明。”

“不可。”贺朝夕想都不想就拒绝了。

“为何?”贺遨却显然还想采纳某个僚客的提议。

因为四殿下不管是针对太子还是针对别的手足,都会触发陛下的警觉。

然而贺朝夕却不能直接言明这个原因,她再怎么本事,在此时还无法说服祖父放弃亲外孙去佐助心宿君,这是她一个人的秘密。

贺朝夕思考了半天,才想到另一个借口用作搪塞:“心宿君因为不涉储争,故而从来没有在我们家中安插耳目,祖父要针对心宿君泄密,太过明显了,反而会让心宿君怀疑是有人要陷害太子,不管心宿君是提醒太子,还是直接上禀陛下,对我们的计划都颇为不利。”

“殿下早就已经在心宿府安插进了个耳目,那抱琴,现在已为四皇子的侍妾,且抱琴还十分机灵,为了争取四皇子的信任,竟故意将殿下供了出来……”

“祖父就真笃信,抱琴不回因为荣华富贵背叛殿下?”

贺遨:……

“此件事案,对殿下可谓生死攸关,而且现在廷尉卿、齐司马虽然看似决心辅佐殿下,祖父却心知肚明,不管是江东顾,还是永安齐,其实并未当真投效殿下,跟我们家也没有建交往来,廷尉卿之所以不愿将焦壮移交给太子审问,是因心存疑惑,祖父更明白,不管是殷才人,还是潘持,以及姚长守,都非是为我们灭口,廷尉卿擅长刑案,他是因为获知数起事案的疑点,推测另有隐情,才坚持要亲自审办此案。

殿下的转机,关键在于证实太子才是真正与殷氏有染之人,是太子为了嫁祸给殿下,才相继把潘持、姚长守灭口!六皇子、刘庶人为活口,太子理当知情,如果先让太子得知六皇子竟然将他的罪行告诉王少君,必定会孤注一掷,再将六皇子、刘庶人一并灭口,姑母和殿下,可是先做下了力保潘持一件不智的事,如果我们没有人证,陛下仍会偏信太子。

祖父,这件事案其实重要之处在于陛下信太子,还是信殿下,心宿君会助谁,变数太大了,万万不能冒险。”

贺遨被贺朝夕说服了。

内廷中,愉音阁,罪役所连发的两起事案,倒是让乔嫔如同吃了枚定心丸,她且以为贺夫人当时虽然说了狠话,到底不敢轻懈,最终还是用了杀人灭口这个干脆利落的法子,至于那个潜逃不成落网的焦壮,无论招供什么,自有贺夫人和二皇子反驳,于她而言已经不成燃眉之急了。

乔嫔有了定心丸,这天,才把南次召来愉音阁。

“你可听说近来发生的大事?”

“母亲所言的难道是罪役所两件命案?”

“是一件吧,潘持不是还活着么?”

“连柳太医都诊确为回天乏术,用心方法都不能让潘持清醒,断饮断食的情况下,最多也就在这两、三日了。”

“潘持这回的症状,竟然与殷才人别无二致。”乔嫔长叹一声。

“殷才人?”南次挑眉。

乔嫔用一根长钎,拨了拨炭炉,多雨之季,便是在暖阁里,也难免会积潮气,炭炉更旺,更能驱除湿寒,她一贯不喜雨季,下意识就总想去撩拨炭火。

宫里用的都是银丝炭,燃得再旺,都无烟呛,只是愉音阁里的份例有限,若想得供用充足,乔嫔只能用财帛去贿买管派银丝炭的宦官,可恨的是她那好兄长接管了宗务后,竟再不会惦记她在宫里的用度花耗了,乔嫔只能动用自己的“私财”,这让她心痛如绞。

“连下了许多日雨,总不见消停,眼看着银丝炭又不够用了。”乔嫔再是一声长叹。

南次看着一炉的“霜炭”,微微蹙眉。

宫里建的暖阁,都有防潮隔湿的功能,其实大无必要连昼连夜地用烘炭,银丝炭是由上好的五十年之上的桦木烧成,价格昂贵,其实后妃的份例差别是不大的,像乔嫔这么使用,哪怕是皇后的份例都不足用。

不过南次没有提出异议:“我府上还有储备,一阵间,使人送来给母亲。”

乔嫔才露出笑容来:“殷才人患昏症时,你还小,那时你又在光明堂的家学受教,少在宫里走动,说来那段时间,我也正伤心。”

伤心?是为阿妹的夭折伤心么?

炭炉散发着烘烘暖意,南次的心却如浸在了霜水里。

“只是那样的奇症,真是闻所未闻,好端端一个人,没有伤着摔着,也没有别的病兆,突然间就昏睡不醒,事隔五年了,没想到潘持也是一样的病症,只不过这回……罪役所里还发生了一件命案,我寻思着,你如今佐管着宫卫,不知陛下会否又令你审办这件事案,当推脱还是推脱吧,这几起事案,可不简单呢。”

南次没有反驳。

见南次一个字不愿多说,乔嫔心中虽然埋怨,也不好狠逼,她生这个儿子,活像是替临沂王氏生养的一般,从前就把王澜敬为亲长,如今更是只对王瀛姝言听计从,好在在王瀛姝的游说下,才终于有了上进的心思,如今总算肯去昭阳殿走动了,这是好事。

日子还长,王瀛姝也终有一日,会尝到色衰爱驰的苦果。

乔嫔于是又顺着南次的心意说:“你也别忘了送些银丝炭去帝休的处所,她是没有份例的,虽然谢夫人会惦记着她,但分给她的炭用到底有限,帝休又一贯讲究……”

“她有许多法子防绝潮气。”南次这回却打断了乔嫔的絮叨:“如熏香,又如用干木炭吸潮,且她现在多半时间都不在处所,在乾阳殿当值,不需用银丝炭,又哪怕过去在弦月居,瀛姝也是鲜少用银丝炭。瀛姝知晓江南不生桦树,银丝炭如今多靠巴蜀、南中供给,光是输运都要耗废不少财力人力。

且桦树还是制作弓箭的优材,我朝如今生长桦树的林域不多,用数十载的桦树烧炭,真是大材小用了。”

乔嫔深深的以为,这个儿子是真的色令智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