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 第325章 六皇子是个“好兄弟”

司空月燕只觉一阵香气扑鼻,气息非但没有平静,喘得更急促了,心在怦怦乱跳着,又觉骨头都酥软了,他还哪能辨得出这是什么衣香啊,他连自己姓甚名谁都要想不起来了。

“我幼年时淘气,也给自己取了个号,跟这味香料倒也有些渊源。”王青娥收回了手,全然反客为主了,又用银叉叉起一枚青枣,递近前:“我号芰衣,殿下今后莫不以此号相称?”

司空月燕受宠若惊,小心翼翼接过银叉,注意着手指不碰触到那一双手。

王青娥悠悠叹一口长气:“我今日来,就是为了来散散心的,这几日,实在觉得愁闷。”

“难道谁又让芰衣受委屈了?”

“我的处境本就这样,受些委屈是难免的。”

“或许,我能替芰衣排解排解。”

“多谢殿下了。”王青娥取出手帕来,扬一扬,往眼角沾一沾,又是一声长叹:“外子的生母原本是出生江东贺,可阿家她命苦,早早就过世了,外子幼年时也乐意亲近外家,尤其是对嫡亲的舅父十分孺慕,可因此为家翁不喜,外子也只好跟外家逐渐生份了。

外子现有历练的机会,还多得梁郎将提携,上蔡梁又和太子是姻亲,因此外子就更不可能亲近母族了,这原也是好事,我的祖父本也一直佐助着太子,这样一来,其实对我是有好处的。”

六皇子下意识点点头。

“谁知道最近又闹生了事故,我现在这位婆母,她的堂兄任着廷尉卿,不知何故竟跟太子发生了争执,婆母担心江东顾受殃难,便总挑我的不是,责我不贤惠,又愚钝,我有苦说不出,只盼着这场风波能快些过去,不管是太子,还是二殿下,谁能打赢这场御前关司,至少不要损及江东顾,否则婆母必定还会迁怒于我。我也真是不解,婆母明明因着先婆母的缘故,一直就敌视江东贺,何故突然之间,江东顾就大改了态度,仿佛是要助着二殿下夺储了!”

“是啊,这是为何呢?”六皇子也大惑不解。

不过他很快明白过来王青娥的忧愁。

脑子连转都不转,便向前探着身:“顾氏她很快就顾不上刁难你了。”

“这样说,太子殿下是必胜无疑了?”

“太子兄这回不惜动用销魂散,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是势必要置毕月乌于死地的!江东顾和永安齐不管什么原因投靠毕月乌,跟太子兄树敌,必定不会有好下场。”

这可不是王青娥乐意听见的答案,她又把身体微前探:“殿下若能说得更详细,我也能更安心。”

六皇子顿生一种错觉,他有如跌进了王四娘那双秋波里,因为突然失重,头晕目眩,还哪顾得上自家的安危啊,早把刘氏对她的叮嘱抛去九宵云外了。

“殷才人的死,必须得由毕月乌担着,不然太子兄就自身难保了,殷才人是被销魂散毒死的,潘持也是中了销魂散的毒!”

“这么说,毒杀殷才人的人竟然是太子殿下?!”

“那天我也在场,我记得是首季的家宴日,宫中每季都要择定吉日行家宴,家宴日并不如何隆重,地点一般择在华林苑的万兴堂,家宴日晚间,嫔位之上及诸皇子均要出席,晚宴后,父皇一般还要考较太子兄及我等的学业,因此皇子们在家宴日一般都会留宿在内廷。

可那天,皇后殿下因病不能出席家宴,谢夫人对家宴日一贯是兴致寥寥的,早早就退席了,于是那年立春后的首个家宴日,席上事务,多靠我阿娘周全。

我依稀记得太子兄在那段时间似乎也有些疲愁,家宴时,更是如坐针毡冷汗如雨,勉强挨到父皇考较完毕学业,面色发赤不说,还差点……不知怎么的,侍奉太子兄的宫女忽然惊呼一声,太子兄一慌,茶盏就翻在身上。

贺夫人对太子兄冷嘲热讽,怪责太子兄失仪,父皇的脸色也不好看,阿娘赶紧转圜,说太子兄是心忧皇后殿下凤体违和,那几日都不曾歇息好,且兼之酒意上头,才支撑不住。阿娘便让我扶太子兄去棠棣阁歇息,照顾一二。”

好几年前的事了,六皇子当时才不足九岁,回忆起细节,突然不知应当如何往下说了。

停了好一阵,才继续道:“回回家宴日,我们都是宿在棠棣阁,棠棣阁位于华林苑的最北端,偏东的方位,从万兴堂去棠棣阁,自然是经右游廊最为便捷,可当时奉令在前掌灯的寺人,却直取了左路的游廊,我当时也没留意,太子兄更不曾留意,太子兄那情状,着实像已经饮过量了,东西南北不分。

后来在路经疏声阁的时候……那是处特别僻静的阁所,在华林苑的西北角,却是靠近华林苑的西侧门,从西侧门出去,至永福省倒最便利。

我好像依稀看得有人拐进了疏声阁,是个女子,太子兄就忽然说要去疏声阁歇上一歇,把那掌灯的寺人打发走了,还让我先回棠棣阁去,我牢记着阿娘的叮嘱,不放心落下太子兄一人,犹豫了一阵,还是决定进疏声阁看看。

谁知道,竟看见太子兄……把一个女子的衣裙都剥了,女子似乎浑身无力,连话都说不出来,我惊呼了一声,太子兄命我滚出去。

我当时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折返万兴堂,看见父皇还在席上,兴致勃勃听三兄在说着什么,我便让一个宫女,悄悄唤了阿娘出来,阿娘一听这事,当时就慌了神,我当时并不知道疏声阁的名称,说半天说不清楚,阿娘便让我引路,我们再到疏声阁的时候,见太子兄踉跄着路了出来,阿娘赶紧让我扶着太子兄回棠棣阁,她自己去了疏声阁。”

王青娥听得心血澎湃:“那夜先一步进疏声阁的女子……可是殷才人?”

“正是殷才人!”六皇子道:“详情后来是阿娘告诉我的,再三叮嘱我千万不能伸张,又隔了几年,去岁时,阿娘方才告诉我殷才人是死于销魂散,当时殷才人已经有孕了,可已经很长时间未得父皇的宠幸,皇后殿下知晓后,设计将殷才人灭口。

阿娘告诉我这些事,是为了让我自保的,可也嘱咐了我不能声张,因为阿娘虽然对皇后殿下和太子兄都有提防,可毕竟一直忠事于皇后和太子兄,而这些事情,也是日后唯一能够救我阿娘从桐华宫出来的保障。”

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

王青娥彻底明白了刘氏的打算,她做为虞皇后的心腹,恐怕还知道虞皇后不少的把柄,虞皇后有把刘氏灭口的心思,可哪怕刘氏被幽禁在桐华宫,都没有吐露虞皇后的恶行,心甘情愿替虞皇后背了黑锅。

因此,皇帝才会容许刘氏在桐华宫苟且偷生。

皇帝对虞皇后是彻底厌弃了,哪怕无意废储,在贺崩之前,应当也不会继续纵容虞皇后,但废后需要废得名正言顺。

刘氏对皇帝而言,还有活下去的价值。

而六皇子知道太子如此大的一个罪柄,把刘氏灭口已经没有意义了,而世人无不知道刘氏母子对太子是何等忠诚,六皇子没有母族作为凭仗,无人相信六皇子胆敢谋逆,太子没有借口处死六皇子,到时也只能宽赦刘氏,复位是没可能了,大约还能许可六皇子将刘氏接去危宿府赡养,太子既不能杀六皇子,便只能一直施以笼络,六皇子还能续享荣华富贵。

王青娥这回是真的叹出气来。

六皇子哪里都好,唯一的缺点就是过于高风亮节了,皇后、太子对他母子二人如此绝情,他又何必对太子守信呢?他手里掌握着价值连城的秘密,如果转而佐助二殿下,二殿下还会短了他的荣华富贵不成?

如此有价值的秘密,王青娥决定了,得由她亲自禀达贺氏的宗长,帮助毕宿君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这天从故安里出来,王青娥就要急着赶去文德里,谁知在途经永安齐宅时,竟然又目睹了一场闹剧。

永安齐,其实籍居不在江南,而远在建安郡,江吴时才迁居扬州,后受到江氏政权的重用,赐宅邸于建康文德里,齐氏宗系其实一直居于建康,比如齐央,他虽任着江州司马,可并不需要去江州赴职,真正在江州统军的人是齐奉,齐奉是齐央的族弟,并没有调度江州军的权力,江州军调度完全由齐央掌控,如果齐央不出面,连圣旨都无法调动。

王青娥甚至都搞不清楚建安郡在哪里,还以为紧邻着建康,却把岭南视为蛮远之地,根本不知道建安郡距离岭南其实还比距离建康更近一些。

州郡地势对于从未出过建康城的女子而言,不知详细也还罢了,王青娥总爱打听家长里短,可她竟然不知永安齐已经下定决心和江东张划清界限了。

齐宅门前,已经围了几圈看客。

文德里也属于内秦淮的片区,住在文德里的全是权阀大族,然而总会有平民百姓为权阀大族提供服务,比如扫酒清洁便道,疏通沟渠,这些劳力活并非效益于一姓一家,而但凡是公共设施,都不用想让权阀大族出资出力,因此就得靠建康府衙雇请劳力,分派给文德里的长吏负责督促,于是哪怕在文德里这样的地方,也难免会有布衣平民穿梭行走的。

今日被吸引来齐宅门前的看客,还不仅仅是布衣平民。

权阀大族多养幕宾,这是尊称,说直白点是僚属、食客,这些人也有不少空闲,空闲的时候都在外头闲逛,以便收集些小道消息,听闻闹事,蜂拥而上,以至于堵塞了街路,王青娥自恃身份本来不想凑这热闹的,但堵都被堵住了,于是只好凑热闹,马车停在路边上,她坐在车里,打发荧松挤进人群当她的耳目。

荧松好容易挤了进去,巧得很,居然挤去了个熟人身边。

这是一个小寺人。

宫女不能住在台城之外,可宦官寺人却有不少其实是住在皇城之外的,他们有的本就不必在皇城里当值,有的是在当值时才入宫,而这个小寺人是在台城里负责引路的,下钥后就不需要他们值守了,因此是住在台城外,小寺人当然不可能单独占个宅院,他是寄住在中常侍的宅子里。

荧松常受差遣去心宿府,早就和这小寺人混熟了,小寺人很乐于分享给荧松这场闹剧。

“我今日是轮休,就不当值,于是就想在里坊闲逛一阵,中常侍的宅子就在前头不远,我刚逛来这头,就见张右军站在齐宅门前大骂,指名道姓说齐司马欺人太甚!我在这儿听了半天,有些明白了,原来是张右军要求齐司马要杖杀一个姬妾,说那姬妾冒犯了张少君。

张右军骂了一阵儿,许是他早已遣人去调来了宅卫私兵,竟然又要打将入内,齐司马才亲自出面,三两下就把张右军制服了,现在啊,听说是张右军家里的主妇又出面了,倒没再喊打喊杀,进去了有一阵了,不知道如何,这不早前那阵仗太大,好些人都围拢来看个结果么。”

荧松是奉令看热闹,大有必要“占稳”这个前沿阵地的。

就听身旁另一个人说:“完全是张右军无理取闹嘛,张右军的女儿嫁进齐家,也有三两年了吧,没有生下子女,齐家的公子并没有怪责,别说起意纳妾,屋里头连个侍妾都没有,就上回因为欣赏一个乐伎,去乐伎的私宅听赏琴曲,谁知道就被张少君找去大闹一通,当众掌掴自家夫君,闹得不可开交。

这还没算完,张少君因为齐家公子的庶母也姓张,就觉得是冒犯了她,不可罢休,非要打杀了庶母,齐司马怎能一再纵容?也只是责备了儿媳几句,谁知道张右军今日又闹将上门,在文德里,皇城之外,大动干戈!

江东张虽然是权阀,永安齐也不好惹,且这件事,怎么也是江东张不占理,张右军自己窝囊,吃了亏,回家又让女眷过来闹腾,等等看吧,指不定张家人还会闹出什么笑话来了!”

荧松本不知道永安齐和江东张之间的纠葛,可这几日总听王青娥提起永安齐,对张氏女的态度也很复杂,既怀恨死在宫里那位张良人,又似乎总想攀交嫁进永安齐张少君,荧松一琢磨,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来。

便悄悄拉一把小寺人的衣袖,轻声道:“劳烦内臣了,我家少君在道边,有裴字徽标的马车里,我担心我挤出去就再难挤进来了,内臣可否替我跑一趟腿,把这些事先报给我家少君知情?”

小寺人不是内臣,但很欢喜荧松把他抬高到内臣的品级,再兼他之前其实已经收了荧松不好处,赏钱就不少了,甚至烦托着荧松替他做双鞋履,荧松也痛快答应了,亲手做的鞋履可比赏钱要贴心多了,他们这些人,被送进宫廷,就再难受到家人的关怀了,有人还愿意替他做鞋履,让他心中多少能感受到一点温暖。

就这点小事,当然得干脆利落应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