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 第320章 心宿君的小课堂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第320章 心宿君的小课堂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2: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北赵、北晋两个部族的首领,从前被称为单于,一般都会早婚,也不讲究二十及冠才算成年这套礼矩,因此成婚之时,往往并不是单于而是王子,王子早婚娶妻,其妻并无封号,就别说王子了,连大单于,他的妻妾在地位上都基本没有差别,就拿现在的北赵皇帝打比方,共封了两个皇后,其中一个是冒牌的神宗后裔。

又就算另一个皇后,其实也不是北赵皇帝的发妻,而是他的第三个妻子,前头两个还活着,效豫廷的衔品,封为夫人。

但是北赵现在的储君,却是庶长子。

游牧民族没有嫡庶观念,且因为其实各蛮部之间,拼争也十分残酷激烈,首领的儿子只要成婚生子后,都会率部征战,只要没有战死,因为立下战功,权势当然会越来越大,因此首领立长,多少出于无奈,越早上战场的儿子,部卒越多,威望越高,战力越强,如果不立他为继承人,他会自己抢。

就像北汉的姜泰一样,哪怕已被他的父王放逐,依然还是杀回了长安,抢得了王位。

诸蛮入关,瓜分北部城池,也还未至三十载,虽然多少已经意识到如果想要延续在华夏大地上的统治,不以礼法作为约束绝无可能,可要彻底扭转数百年来形成的习俗观念,当然也不容易,北赵的皇帝在这点上做得还算不错的,却依然闹出了立两个皇后的笑话。

北晋又是另一个情况了。

北晋王值壮年,**之时,他的长子还没满十岁,没有领过兵,打过仗,当然也就没有军功和部卒,毫无威望,而北晋王**之后,另娶了妻妾,把出身最显赫的那位立为王后,而且对这位王后十分宠爱,干脆便将庶长子放逐,放逐就等于除籍,被放逐的王子甚至都不能涉足北晋的领域,只能在境外流浪。

北晋现在的大王子和二王子都是王后所出,就算晋王不重嫡庶,但长幼总是要重一重的,按理说,早该为大王子娶妻,按旧俗让其统率一部士勇,培养自己的实力,这才是打算立嫡长为储的动向,可如今大王子已经年满十六,且还心悦后族的女儿,晋王无动于衷不说,竟然还把那女子指配给了他人。

北晋王根本就不想立嫡长子为储!!!

齐修想通了这点,但依然不解:“为何北晋王会连弃庶长和嫡长二子?”

“我记得你前不久跟我说过,你也获得了一件谍报,北晋有个富商,四处打听良医?”

“莫不然,是因为北晋这位大王子得了什么重病?”

“重病倒不至于,但应该先天有所不足,大王子多于宫室,倒是二王子时常伴驾,出朔州,至云中,射猎围狩。”

“可如果北晋王真欲立嫡次子为储,怎么可能送他往北赵为质?”

“这就是我说的异动了。”司空月狐起身,踱步,负手面向茶室外的那株古树,老枝之上,已经萌生新翠,他回头看齐修仍然坐在枰上,摇摇头:“我若是令尊,此时就要罚你立在这株树下,计算出将生出多少新芽了!”

“啊?!”齐修这才起身,跑过去,仰着头看,看半天:“这……卑职惭愧,不懂植木之事。”

“你都快成朽木了!”司空月狐轻哼道:“为谍间者,隐藏身份是基本,务必得擅长从琐碎的消息中分析出敌方的异动,判断轻重缓急,决定如何报传,长业虽非谍间,却担统管谍间之责,你若都不擅分析判断,难道务必要培教出个能上敌国君主卧榻的谍间,打听得敌主已经确定用兵,才紧急传回谍报么?

如这样的老枝,已经有了翠意,你不见新芽生出来,就不知这棵树是否已经枯死,齐长业,我看你是真被内闱之事烧坏了头脑,我真为齐将军惋惜啊,不然,我干脆帮你休妻,或许你才可以收回心思,真正放在正务上头?”

齐修差点就答应了。

“北晋要对北燕用兵,吞并幽州、辽西,但采取这样的军事行动必须获得北赵的默许,否则北晋的大军一动,北赵就可能从后追击,北晋王将他择定的储君送入北赵为质,就是为了打消北赵的防心。”

“那,于我朝有无不利?”

“眼前没有。”司空月狐看着古树枝杆上斑驳的绿意:“我们现面对的是六个分散的敌蛮,将来也许会面对一个真正的北州霸主,我们在此时不能破局,迟早满盘皆输,北燕的谍间线路要启动了,长业你若是能专注于正务,我就带你下一盘大棋局。”

齐修被心宿君煽动得热血沸腾,甚至都想立即回去说服高堂帮助他马上休妻了,还没来得及告辞,谁知道就见一行仆婢送来了饭菜,其中有一道他特别中意的莼鲈羹,他正感慨,还是心宿君殿下的谍报厉害啊,连张氏都不知道他爱吃莼鲈羹,殿下居然知情了!!!

“这是什么?”

齐修听见心宿君问那一行仆婢。

“这……是田娘子嘱备的,言殿下待客,贵客最喜莼鲈羹。”

齐修:???

那田娘子到底何方神对啊,为何知道他喜欢莼鲈羹?

“长业爱吃这道菜么?”司空月狐又问。

齐修:……

司空月狐挥挥手,把仆婢都打发了,才说:“他们所说的田娘子,其实就是田石涉的胞妹,不过我对田氏的来历一直还有疑惑,正好,你也替我查一查,此女颇有些诡异,比如我刚才已经看出来了,长业确实爱吃莼鲈羹,我都不知道她是怎么打听到的。”

齐修脑子还没有彻底被堵死。

至少他听出来了,那个什么田娘子非但不是心宿君的侍妾,而且心宿君对她还很是提防,哪怕原来那女子竟然是田石涉的胞妹。

等等,田石涉居然有个胞妹?

“我府里的仆婢,其实多数还是可靠的,如新是田氏亲自下厨,或者经手,都不会直接呈给我,这些菜肴既然只是田氏嘱备,那就不会有问题,虽然我其实无意留长业下来进食……一阵间我还要去趟兵司,罢了,既然厨院都已经备好了晚食,还是不要浪费粮食为好。”

如果不是图新鲜,大豫的贵族现在还是坚持分食的礼俗,哪怕同席而坐,吃的都是相同的菜肴,但各自独享,也就只有熟络得不再熟络,而且为了趣闹,才会围桌而坐,共享一个碗碟里的菜肴,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大碗汤羹你一勺我一勺,不分彼此。

像司空月狐还齐修现在的交情,都不可能同席。

缄默着用完了晚饭,司空月狐才说:“奴婢多事,让长业白蹭了我一顿价值不菲的饭菜,下回你得作东,招待我,我看你吃得还算畅快,就不知道是否还能骑马?”

齐修:……

他好像觉得,自己被心宿君给嫌弃了。

待回家之后,齐修才突然想到一件事,他娶的那悍妇,似乎掌掴过清河公主!!!清河公主可是心宿君的胞妹,还是唯一的胞妹,唉呀,难怪心宿君今天一番训诫,他脑子是真堵住了,当时怎么能跟心宿君说他的烦难?他是挨过张氏的巴掌,清河公主也挨过,他居然还想让心宿君同情体谅他?

齐修正自觉难堪呢,浑浑噩噩就往居院走去,还没跨进院门,就被一巴掌推出来了,定睛一看,把他推得一个踉跄的人竟然是他的傅母,傅母性情温顺,从来没有推搡过他。

“郎君怎么还敢回居院?哎哟,郎君快走吧,去见大郎主,方才少君又因为张姬的事,闹将起来,要打杀张姬,大女君都拦不住!还是今日大郎主回家得早,看见闹得不可开交,令人把少君给扭送回来,少君正闹着呢,说大郎主要杀妻灭祖,豁!老奴瞅着,少君遣了人回娘家报讯去了,明日还有一场闹,少君不让郎君跨进这个院落了,连老奴都被撵了出来,先避开吧,别真闹出人命来,郎君快去见大郎主。”

齐修掉转头就跑了。

张氏真的不可理喻,张姬是他的庶母,又不是他的姬妾,他的母亲都待张姬和和气气的,就因为张姬也姓张,张氏居然要逼着把张姬扫地出门!!!

他到底娶了个什么东西回来啊!!!

齐央现在其实已经消了火,没冲儿子发脾气,不过话说得很死:“张氏闹出了多少事故,我们还要怎么忍?张九同明日敢登门,我就能把休书直接摔他脸上,随他们怎么闹腾吧,撕破脸就摔破脸,真当我怕他们江东张么?我无非是看在当初我们出征江州,江东张氏的确资助了军资的份上,才一再容忍他们家的恶女!!!

该还给他张氏一族的情分我都还了,如果不是我,他张九同何至于还能保住军衔,就凭他!!!可惜了童琦,虽然出身寒门,也是我东吴的一员骁将,竟被张九同这样的鼠辈拖了后腿,战死疆场,子女还被送去了北赵为奴为婢!!!

张九同真是丢尽了我们南人的脸面,我当时为他求情,让他免受罪究,直至现在我都良知难安!!!”

“儿子愿听从父母之命,休妻出妇。”齐修脸涨得通红,但也拿定了主意。

“多亏张氏无出,省却了不少麻烦,这件事其实也怪不得你,是我当时想岔了,征江州发兵三万,江东张愿意出资,我也没有拒绝,因为当年我的确没有把握,不知道平叛得耗多少时间,罢了,这些事先不提了,你可知道这几日发生的事案?”

齐修低垂着头,他被张氏给闹得心焦气躁的,几乎两耳不闻窗外事了。

“潘持莫名昏睡,且罪役所还有个内臣也不知是遇害,还是自杀,今日江东贺又有个奴仆出逃,被城门守逮获,原本是应由建康衙处置的,谁知道那人竟然当众喊出他是害怕被江东贺杀人灭口才冒险出逃的话,而且,还供出了毕宿君和殷才人有私的宫闱秘丑!

城门守不知所措,只能把逃奴押去了廷尉署,因此我才听闻这事,我先和你舅父商量了,你舅父也觉此事闹得不好,许会直接导致储争激化,论来如果毕宿君真的……于太子是大有利的,可稍早前,荀先生却是另一种看法。”

齐修的母亲姓顾,是蓬莱君的堂姐,而现任廷尉卿顾耿也是出身江东顾,廷尉署既然接手了这个案件,齐央也就自然知情了。永安齐更重视江东顾这门姻亲,也愿意当江东顾遇见棘手之事时,出谋划策甚至分担风险,现齐央提到的这位荀先生,其实跟七闲一样,寒门出身,就是永安齐的一介幕僚。

不过荀先生很受齐央的看重。

“荀先生认为诸多事情极大巧合,一环紧扣一环,似乎就是为了把毕宿君置之死地,虽然拿不准谁是主谋,但此案不会如同表面一般简单,因此建议,我们应当确保这件事案大事化小,不能让毕宿君担当罪责。”

“这和我们有何关系?”齐修愣了。

“关系甚大!”齐央长长叹了声气:“我们早已决定不涉储争,既不涉储争,就该忠于陛下,否则在现下这样的乱局里,实在难以自保。修儿,东豫的江山其实已经飘摇不定,别看朝廷现在似乎还掌握了汉水、邗沟两条要紧的水道,看似可以安枕无忧,然而只要内乱一生,所有都将摧枯拉朽。

没有司空皇室,东豫如同一盘散沙,倾巢之下安有完卵?你不知道,当年你的祖母,我的母亲,面临灭国之祸时,她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她说不用慌乱,没什么好慌乱的,我们这样的家族,只要不愿为夷狄奴役的,其实永远都有一条路可以选择,秦淮河难道很远么?

毕宿君争储,但并未谋逆,不能被冤害,否则又将开启皇族阋墙的祸端,这是陛下万万不能容忍的,而廷尉卿,也不可能容忍,江东顾是你的母族,是我们永安齐的姻好!江东顾秉持大道,永安齐就要和江东顾共进退,同祸福。”

世族子弟好清谈,崇豪奢,这当然也是导致西豫亡国的其中一个原因,胡人入华并不是始于九王夺位之争,事实上祸根早已伏下,可当时众多世族出身的高官并没有发现祸兆,他们只把胡人当为犬彘,认为胡人无非是想求饱餐之肉,才冲他们摇尾乞怜,就莫说西豫,哪怕在如今的东豫,仍有不少世族子弟得了官职,赴职半载余,见上官,上官问其知否身担何职,那人居然被问呆住了。

齐央就是那个倒霉的上官,他当时强忍怒气,问那位骑兵参军:“你真不知道你职属哪个军曹?”

“仿佛是马曹。”

“那你管理着多少马匹?”

“我都没见过军中马匹,焉知有多少匹马?”

“那你可知最近损亡多少马匹?”

骑兵参军干脆引用了先贤的应对:“未知生,焉知死?”

得意扬扬而去,觉得自己轻易就能把上官驳倒,可真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但不是所有的世族子弟都被养成了窝囊废,如顾耿、如齐央,虽一文一武,然而他们的气节高迈,他们能够看清险祸四伏,他们也牢记着究竟何为士族风骨。

而深得齐央敬重的荀先生,过去亦为七闲之一范安阔的好友,然荀先生甘为永安齐幕僚,并向齐央举荐范安阔,谁知激怒了范安阔,范安阔与荀先生绝交。

又正是因为这么一件事,司空月狐才和范安阔不打不相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