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 第266章 瀛姝将为心宿妃?

姜氏更担心的是婉苏过于端良,无法适应内廷的尔虞我诈。

嫁为士族宗孙之妇,当然也不能一味地恭顺贤良,得比普通执掌一家中馈的女子掌握更多知识技巧,需得更有主见,甚至还需要一定剖析时势的能力,但一般而言,对未来宗妇的培教都不会以阴谋诡诈为主,更何况婉苏原本要嫁的是崔宁,两家世代联姻,卢家的女儿在崔门为宗妇,根本不需要阴谋诡诈。

婉苏毕竟还小,也并不可能嫁入夫家就直接执掌内务,正常的情况下,姜氏只需要着重培养婉苏的大局观,之于具体处办内务,还得看未来婆母的教导,以及用实事磨砾,合格称职的宗妇都不是一蹴而就,然而婉苏现在却要成为太子妃,立即面对的就是如何跟谢夫人、贺夫人等等妃嫔明争暗斗的难题,更不要说就算紫微府里,那个能在宫宴上公然讥嘲心宿君跪求为太子姬媵的梁氏女绝对不是盏省油的灯,还有一个虞良娣,她是皇后的亲侄女,太子对她也必然会予以照庇。

婉苏的婚事已经成为定局了,姜氏最关心的还是婉苏怎么处理内廷更加复杂的人事关系。

“茵妹妹是为他人利用,她并不知道她这些话是在挑拨离间,茵妹妹是真的为我打抱不平,因此女儿没有当面反驳茵妹妹,只问了她是从何处听得那些闲言碎语,知道是从崔门内宅传出的话,女儿更觉不能轻疏了,可茵妹妹年岁还小,并不懂得其中的利害,她又和那位族嫂极其亲近,因此女儿觉得先不用告诉茵妹妹,但为防茵妹妹日后再被利用,女儿才决定把这件事告诉阿娘。”

听婉苏考虑得这般周道,姜氏心中的悒郁才略消减了些,她拍拍婉苏的肩,让她坐正,姜氏很严肃地剖析这件事情:“皇后受到了斥罚,具体内情鲜有人知,朝野间的议论也都只是跟郑良人遇害一事有关,但陛下并没有因此就训斥太子,因此陛下应当并没有易储的意向。可不管是长平郑,还是江东贺,他们的视角都会倾向于他们有力的情势,可太子身后毕竟还有我们范阳卢支持,陛下已经择定了婚期,大婚之喜也在有条不紊地筹办,这桩婚事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生变的了。

因此才会有人想要离间你和太子的关系,又或者说想借你的手,不利于王五娘。王五娘的祖父临沂公自来忠事于君国,只要陛下不生易储之心,临沂公就绝不会与太子为敌,婉苏,你能信任王五娘,不受挑拨之辞,你做得很对,关于崔家族中那个族妇是被人利用,还是被人收买,这其实不是关键。”

婉苏点着头:“不管是被利用还是被收买,这枚棋子的作用无非就是挑拨离间,如果仅仅因为此事,舅祖父便重处族人,甚至还会造成与姻亲反目的恶果,就眼下的时势,对太子而言都没有好处。”

“那你可知何为关键?”

“如果背后指使崔家族嫂的人是梁四娘及虞二娘也还罢了,但如果是危宿、角宿二君,说不定崔门的姻亲中,已经有人投向了东宫的敌对阵营。”

姜氏长叹:“卢、崔、姜三门,因为东渡至建康,历代积攒的产业损失殆尽,逼于无奈,不得不遣散大部丁勇,根基其实大为削弱,否则也不至于会为贺、张等等江东的豪阀所制了。现在咱们对太子殿下的支持,其实无非基于对乔贵士族群体还存在极大的影响力,这就有助于在朝堂之上的谏争,可论及真正的实力,还是不足以让太子安枕无忧的,而我们的亲族中,确有不少持观望的态度,毕竟,如今为乱世,危宿君、角宿君都有权阀所持的外军拥戴,也确有实力扞动储位。”

婉苏沉默不语。

她知道太子能够得以顺利登位,多靠陛下及临沂公等等的苦心运筹,甚至还有心宿军所领的中军做为坚实的保障,建康城未起大乱,纵然君帝突然崩逝,太子也能持遗诏率先掌握主动。

可要真正完成打压权阀的大计,纵然在太子登位之后,也难以一蹴而就,当年她正是因为看不懂这些局势,只一味规劝陛下应当宽宏仁厚……君权得以增固,不是她和范阳卢的功劳,陛下的身边,一直有临沂公运筹帷幄,一直有瀛姝分忧解难,而她甚至无法维持内廷的平和,有多少次,都是瀛姝救下她的性命,她才避免了被阴谋毒害,稀里糊涂死于深宫。

她这皇后,在瀛姝面前,黯淡无光。

因此她郁悒悲凄,积愁成疾,璇儿还那么小,她就已经耗得油尽灯枯,临死之前,她甚至都不知道她的孩子能不能在那座阴森的皇宫里活下去。

她的前生,着实太无能。

“王五娘现为中女史,侍值于乾阳殿,她虽跟你一样,锦衣玉食的长大,没有经遇风波险恶,可她能受到陛下的信重,有好几桩宫里的事案,都有她参涉其中,我想她的才智及胆识,的确非普通闺秀可比。

她如今为贺、郑两位夫人视为威胁,是因她表面上助益着谢夫人,但据你祖父推测,王五娘的姻缘多半不会落在东宫,因此不管太子对她如何看待,你都不需太上心。”

婉苏就更不言语了。

她担心的从来不是瀛姝会入东宫,她担心的是瀛姝的命运已经改变,多半会婚配鬼宿君,可太子对瀛姝的执着,也会因为瀛姝成为弟妇就放弃么?前生时太子在裴瑜、瀛姝和离后,坚持下令册瀛姝为淑妃已经引起了不少诽议,但毕竟还未犯伦理,可要是依如今的情势,倘若陛下令瀛姝婚配鬼宿君,太子说不定会抗旨!

“你祖父以为,陛下应当会册王五娘为心宿妃。”

婉苏大吃一惊。

“太子离不开中军支持,而陛下分明是要培植心宿军率持中军,为了让太子及心宿君一直戮力同心,促成心宿君姻联临沂王确为极其稳妥的方式,临沂王忠事于君国,心宿君便不会受妻族怂恿和东宫离心,将来心宿君少不得会率中军出征,他不在京中,心宿府也的确需要一个才智不凡的王妃主事,方能佐助于朝局。”姜氏握住婉苏的手:“如果你祖父的判断无误,将来恐怕内廷之事,少不得你还要和王五娘商议处理,跟她维持友交确然有益。”

“可是阿姝姐姐……分明是和鬼宿君两情相悦……”

姜氏摇摇头:“儿女私情永远不能和家国大事相提并论,王五娘如若不应选,她的父母大抵也是不愿让她嫁入皇室的,王侍郎和陆女君,他们真是难得的一对神仙眷侣,大抵也是希望他们的独女能嫁得良人,博一个地久天长,双宿双栖,可皇室子弟,不管是心宿君,还是鬼宿君,正妃之外,都定然有良娣、姬媵。

鬼宿君的嫡亲舅父乔子瞻极受陛下重用,日后也会成为太子的所重用的勇将,乔氏一族的女儿说不定还会选入后宫为妃嫔,因此鬼宿君的妻族就不能再是高门望族,陛下必定会从太子的姻好之族中,择一中品门第的闺秀册为鬼宿妃。”

婉苏轻轻吁了口气。

虽然说平邑伯已被幽禁于别院,应当没有机会再举兵谋逆,可宫里的乔嫔仍然有可能成为一个变因,如果乔嫔野心不消,仍有可能牵连鬼宿君,瀛姝若被册为鬼宿妃,岂不也会受到牵连?

倒是成为心宿妃……

太子哪怕再是爱慕瀛姝,也当了解若要实现巩固君权、安定社稷的志向,势必离不开心宿君的忠事辅佐,瀛姝若真被册为心宿妃,太子当不会为了一己私情置江山大业不顾,他不是那样的人……毕竟当年,为了打压权阀,他也会眼睁睁看着瀛姝涉险受辱,他也曾经叹息过,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自责不能庇护瀛姝平安,就不应固执己见非要迫瀛姝入宫。

心宿君若得此良缘,也不至于如前生,受到许多磨折了。

善良的婉苏,认定时光得以回流,使这样多的人命运都得以改变,就一定是上苍体悯人间疾苦——志在力保华夏之治的当今圣上兴许不会再因亲征北汉而突然崩逝;与世无争的鬼宿君也不会再因外祖父的逆行受尽幽禁之苦;无惧马革裹尸忠事君国的心宿君应得家宅安宁、子女双全;虽然志在林泉却当君国危难之际敢于铤身而出的王侍郎,他不会再为不可为之事,导致葬身敌国,险些尸骨无存。

而天下女子之中,唯一有能力辅创盛世,使得治下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的王氏五娘,她不会再相继承受丧父丧女的哀痛,她不会再深陷于内廷的尔虞我诈,无人能让她受辱受屈,经历那样多的苦难,她依然会以另一种身份,发挥她的才智,受到无数百姓的敬重和爱戴。

我的命运应该也会得到改变吧?婉苏心想。

我其实已经释怀,不再期待一心一意对人,就索求一心一意的回报,我有两世经遇,会赢得他的认同,我至少能够成为真正有资格站在他身边的女子,他是君王,我不奢望成为他心目中最重要的人,我只是想,这回能让真正让他感受到我的真情挚意。

我对他的爱慕,从来不是因为他是大豫的储君,我之所爱,实为司空北辰此人。

——

紫微府,宦官吕全迈着小碎步,至暖阁外,却见好几个婢女都跪于廊庑,那发上插着支金花玉蕊步摇的婢女,似乎脸上还透着些不愤的神色,吕全就没敢直往里闯,一问,果然是鸾奴在里头服侍,吕全也只好跽跪于廊庑。

大约候了大半时辰,暖阁的门推开半条缝,也不见鸾奴的形容,吕全只听她娇滴滴的声嗓,嘱咐着备热水,吕全自然是不动弹的。

再等到热水送进去,又过了片刻,连带着鸾奴在内的婢女都鱼贯而出,吕全才进暖阁。

太子已经着装整齐,端坐于榻台上,只是没有带冠,眉眼间也有几分慵惰,见吕全入内,嘱咐他一声:“嘱咐下去吧,让鸾奴单住一间值舍,她惧冷,多拨给她一些银丝炭。”

太子偶尔会宠幸婢侍,这着实不算什么罕事,虽然皇子们现在均未大婚,自然也没有正式纳入良娣,不过宫里早已指派下侍寝女使,像毕宿府,二皇子都有两个姬媵了,太子是最年长的皇子,也早有了内闱之实,不过太子并无意给那些受到临幸的婢女姬媵的名位,今天居然特意交待他善待鸾奴,都是前所未有的事了。

鸾奴的姿色其实极其普通,更说不上什么才情,但吕全却牢记着侍奉太子的准则,那就是永远不要去猜测太子的喜恶,只需要了解喜恶,莫逆太子之意。

现在也没必要急着去安排值舍和银丝炭,吕全永远分得清轻重缓急,他要禀报的是一件大事。

“据奴婢察知,河东崔氏的姻亲之一汝南阮氏确然已经为毕宿君说动,为了显示对毕宿君的诚意,阮寿竟然使其女儿利用崔九娘,崔九娘应当已经受阮氏怂恿,游说太子妃提防王女监。”

太子耷着眼睑,并不为这件事震诧。

“范阳卢、河东崔、还有太原姜,这三家的姻好关系才具有牢不可破的阵营联盟,至于汝南阮氏嘛,原本打算的就是投机钻营,如今眼看着贺遨竟然都敢举劾大中正了,而且父皇又接连申斥了母后及郑氏,汝南阮难经诱惑倾向毕月乌也在我的意料之中。

卢家的女儿,虽然没有大智计,但也不至于听了几句闲言碎语,就真会为难五娘的愚狂之辈,范阳公原本可是有意让她嫁入崔门维系世代姻交的,真要如此沉不住气,范阳卢也无能助佐于孤了。”

太子知道阮寿不是他的忠臣,也不能称为毕月乌的忠臣,而是以趋利避害为准则,就是一株墙头草,阮寿现在倾向毕月乌,无非是以为贺遨已经立即就要主中正之事,凭靠着贺遨的提携,汝南阮就能扶摇而上,不过阮寿毕竟还留了一手,他肯定知道卢远看重的孙女不会轻易受人蛊惑,但还是让他的女儿依计行事了,这就是先应付贺遨罢了,毕竟谢晋现在还没被降职呢,贺遨也没有真正坐在大中正的位置上。

太子对阮寿并不如何在意,因为他笃定哪怕崔琰会失大中正的重职,贺遨也必定不会得逞,陆靖毕竟是临沂公姻亲,陆家又没有女儿入宫为妃为嫔,暂时不会涉入储争,阮寿总不至于眼看着贺遨受到打击后,还死心踏地追随毕月乌。

不过他仍然交待吕全:“安插在阮家的耳目暂时不要撤回,日后说不定还能派上用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