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 第237章 斗智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第237章 斗智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2: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太子说要出征,皇帝头痛得紧。

就连瀛姝都觉得可笑。

司空北辰从来没有领军出征的经验,就连他管属的八百府卫,居然还能出个效仿恶鬼杀人的凶徒,而司空北辰唯一那次亲征,必胜的战役居然还能被毒虻虰咬,导致药石无医、撒手人寰,这人就不是行军打仗的料,更没有立威疆场的运数。

“太子为国效力的决心是好的,不过征伐之事不能儿戏,朕曾经出巡过益、蜀,深知那一片地势险要复杂,且一国储君率兵出征,务必要经朝议,如此益州军失利一事就必须公告朝堂,百官争执不休,诸阀夺利不绝,会对战事越发无益,就更不要说建康城内,如今还不乏北部敌间了,如果让北赵知悉蜀州之乱竟然使得我朝朝局动荡,恐怕又会趁火打劫了,这件事必须谨慎处理。”

皇帝见司空月狐不声不响,只好点名:“四郎,你更了解各州军备,可有良策应对?”

“儿臣刚才一直在想,这股经西羌入蜀的敌援,有无可能是北汉朝廷调派。”

瀛姝不由瞥了一眼司空月狐,暗暗诧异,他刚才还笃定敌援不是源自北汉,转头又否定了此一判断?这可不是司空月狐的行事风格。

司空通却听懂了言外之意:“四郎是在犹豫,北汉若经汉中出兵无法绕过益州直取蜀州,但也有可能通过西羌入蜀?”

“自从江克谋逆,儿臣便尤其留意北汉送来的谍报,据儿臣所知,北汉王廷虽也有侵夺益州之意,不过却也顾虑着羌地诸多部族趁其不备攻夺长安的隐患,因此不敢冒进,再加上北汉君王年迈,有意将王位传给幼子,故而将其长子放逐,然北汉的大王子却有其母族兵部追随,近几年,奔游于草原,收服了不少部族,汉王更大的顾虑,是其长子攻入汉廷夺权。

就算江克向汉王搬救兵,汉王出兵三千余绕援蜀州有何意义呢?五千余骑,难以攻下益州,更不要说如果我朝调派中军驰援,别说五千骑,便是万骑,敌军也定然只能退走西羌!”

瀛姝听了个半懂,听懂的那一半是北汉王父子间有仇隙,关于王位的交接有极大变数,余下的她就听不懂了。

“如果汉王有意趁乱而入,必与江克夹击益州才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获胜,不使战况陷入胶着,但北汉王廷显然没有这样的魄力,既如此,江克所获的敌援,就应当并非北汉王廷调遣了,只有肯定了这个前提,儿臣的应对之策才会收到效果。”

“哦?”司空通赶紧问:“四郎真有了应对之策?”

“暂时令贺督军撤回益州,遣使,往长安,说服汉王兵援益州,只要我朝平定蜀州之乱,日后北汉王廷出兵伐赵,我朝可派兵力牵扰。”

瀛姝这回听懂了,司空月狐的对策是借北汉之兵,平蜀州之乱。

司空北辰叹道:“四弟,北汉王廷数番意图南攻,与益州军摩擦不断,怎么可能答应助我朝平乱?且如果允许北汉王廷的兵力入我国境,难保北汉不会背约,反使局势更加混乱。”

“蜀州已然失控,我们根本不能阻挡北汉军队经西羌入蜀。”司空月狐道:“我有把握,北汉王廷只要出兵,蜀州那股敌援就会撤退,而且说不定会有西羌部族侵伐长安。”

瀛姝彻底听迷糊了,停下笔,直盯着司空月狐。

被盯着的人目不斜视,胸有成竹一笑:“没错,这股敌援并不是针对我朝,而是针对汉廷,北汉王的长子不仅是勇武,看来最近还得了个智士为他出谋划策。”

声东击西,打好时间差,就能夺得王位!

“四郎觉得应派何人为使臣?”

“不是使臣,是密使。”司空月狐道:“儿臣举荐王端止。”

“这……端止无官无职……”司空北辰蹙着眉。

“大兄,正是因为端止无官无职,才夺不了江东贺的军功,贺督军才不至于暗中捣乱。且此一计策,明面上是和汉王建交,实则是造成汉廷内乱,我朝坐收渔翁之利,这是益策,但多少有失诚义,因此我朝不会和汉廷签订国书正式立下盟约,我朝所遣的这位密使,也不能由位高权重的臣公担当。

据我所获的谍报,汉王南征之意远不如北征之意坚决,因为汉王部族从前是活跃于关外草原,他们更加重视骑兵,骑兵以良驹为基础,关外诸多牧区,适宜培养战马。长安虽为古都,却易受游牧部族侵伐,北汉的兵力并不算雄厚,他们更想夺据洛阳为都,这就奠定了我朝这回与北汉谈判的基础。

且谍报还显明,老汉王之所以宠爱其幼子,极大原因,是听信了北汉国巫的谏言,北汉这为国巫倒也确是一个奇人,不过在旧岁时够了命数,百零一岁而终,汉王痛失国巫,竟然又听信其幼子的玄谈,迷恋上了修仙之道,王端止有一位忘年交,号普宗真人,这位曾经远至西羌游历,受到过北汉国巫的接待,若有普宗真人与王端止同行,事成大增把握。”

瀛姝是一个旁听者,但她觉得已经被司空月狐说服了。

司空月狐的话还没有说完。

“其实儿臣刚才经过谋算,确定只要贺督军不冒进,必能稳守益州,蜀州暂时失控无关大局,而王端止与普宗真人轻车快骑,比征调中军、令筹粮草要便宜得多,又还能避免朝堂争议,就算王端止不能说服汉王,儿臣还有一策,那就是干脆增兵义州,向北赵施压,北汉得此良机,必然会趁虚而进,要是局势演变至此,进驻蜀州的敌援仍然没有异动,那么说明儿臣判断有误,不过也有挽回之计,那就是可以直接调离义州的增兵,穿汉中抵益州,汉王要集合兵力攻北赵,汉中不会留下太驻兵,到时,不仅能驰援益州,甚至还可以攻夺汉中,至于领军的将帅,可用田石涉。”

“田石涉这姓名听来有几分耳熟。”司空通道。

“是儿臣麾下的统领,寒门出身,不过他的父亲却和长平郑有一些牵连,田石涉大不至于成为江东贺的威胁,而且此时的江东贺也不敢很开罪长平郑。”

瀛姝稳稳落笔,这是她所熟悉的司空月狐,运筹帷幄,面面俱到,尤其在于如何用兵这点,虚虚实实,但老辣沉着,他永远不会墨守成规,但似乎也不会贪功冒进,司空月狐的确是一位难得的将才。

不过等等,她的大兄好像被司空月狐推到了阵前,就要承担莫大的风险了???

大兄可才新婚!!!

王节的婚礼并没有过于铺张,他原本地位就有些尴尬,在临沂王氏一族,他是未来的宗主,可在绝大多数的士人眼中看来,他很难通过“正道”入仕,依然是个叛逆之后,穷毕生之力,为家族贡献才智,或许在死后,才能真正让他的儿孙获得救赎。

王节并不在意。

他的婚事会有阻碍是理所当然,他根本没想到能娶河东李氏的嫡女为妻,他的岳丈虽然对他称赞不断,极其赏识他的才华,但他知道,岳丈其实是因为敬重祖父的风范,才乐意将嫡长女许嫁。

妻子李氏性情虽有几分执拗,不过知书达理,对他很是体贴,甚至于维护。

他入不入仕,妻子并不关心,新婚燕尔,总规劝他莫要案牍劳形,可她自己却不会疏怠对亲长的晨昏定省,在长辈面前谨记着恭顺礼节,也唯有觉察到祖母待他的成见,妻子才会替他打抱不平,祖母说他一句不是,妻子就要讲他十句优长。

他的日子似乎过得平稳。

直到这天,突然被授以密令,他毫不犹豫答允了,只见前来传达密旨的四皇子反而苦笑着:“当日我被你家五妹瞪了好几眼,她虽没直接抱怨,我也能看出来,定是怪我不近人情,你才新婚,就给你揽了个危险的差使。”

“殿下什么时候这样在意五妹的喜怒了?”

“中女史现在可了不得,也不知她怎么讨好的母嫔,总之啊,我好容易见一次母嫔,母嫔总要教训我不许再挑中女史的不是,还有清河,她可不像高平似的见人就要攀交情,心性高,只是不爱跟人争执,却也鲜少跟人亲近,也不知中女史给她吃了什么迷魂药,偶一日,她约中女史品茶,中女史推辞了,清河竟以为是我又开罪了中女史,逼着我去赔礼!”

司空月狐摇头叹气:“全天下的女子,我就怕两个,都被你的好五妹给笼络了,我怎么办?就算是为了耳根子清静,不也得在意她几分么?”

这些都是玩笑话,司空月狐也的确有些过意不去:“虽说有两国相争不斩来使的礼法,可那北汉王毕竟是夷族,过去也有过蛮夷全然不依中华礼法行事的先例,且这回端止你是密使,不持节,无凭信,的确担当着大风险,中女史怨我不近人情也是理所当然。”

“殿下与我相交,不正因知道节不是贪生怕死之徒么?其实节这条性命,原本就是因为陛下法外开恩才得以保全,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节对于陛下的宽敕之恩,从来不觉铭心刻骨。”

司空月狐缓缓抬起眼睑。

王节的眼睛也不避不让:“生死不由己,死未必比生更加侥幸。可我毕竟保全了性命,这些年,我日夜所思的是我应当怎么活着。我一度不知道活命的意义所在,我甚至怀疑……叛骨是会遗传的,我觉得轰轰烈烈去死,远比苟苟且且地生更明灿。

祖父也曾感知了我的困惑,他并没有教诫我,只是让我去看经史,自己去参悟,有一天我恍然大悟了,我找到了活下去的意义,那就是,我必须得承认我的父祖他们是乱国之贼,我活下来,就是要为他们赎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