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 第204章 付女执不是个傻白甜孝女

对于平民百姓而言,最常患的就是疮症,多数人的疮症其实都是因为不常沐浴引发的,百姓们居住的环境简陋,几乎不可能在家里修建浴室,很多民居连井都没有,要去公用的坊井里汲水,又耗时又耗力,打得井水回家都是满足饮食所需,不可能用来洗浴。

又不是所有民居附近都有河池,且就算有,女子妇人家也不可能去河池里洗浴,尤其是天冷时,对于连足够御寒的衣袍都没有的贫苦百姓而言,大冷天洗冷水浴无异于找死。

但要是久不洗浴,浑身汗臭不说,多半会患疮症,虽然这样的疮症不难治,通常洗几次药浴就能康复,可百姓们连洗浴都不容易,又哪里有钱去买药草呢?

大豫崇佛,各州县都建有不少佛寺,故而许多寺庙便设有浴堂,百姓们不仅可以去浴堂洗浴,而且浴堂还会供给药豆,一定程度上对疮症起到了防治的作用。

因为这样的浴堂多供百姓使用,设施是极简陋的,使用者一般还要自己前往寺庙的井里打水,提进灶房,换得官衙调拨给寺庙的役夫先烧好的热水,再提去浴堂自行使用,浴堂里不设隔障,为了保暖以及“避羞”,多半也只开几个高窗,光线原本就昏暗,再加上脱去衣裳后谁和谁都没有区别,要在浴堂找人,确实相当的不容易。

但南次派去盯梢的人不仅只一个,在浴堂外还有人看守,按道理来说不至于跟丢目标,偏就跟丢了,瀛姝几乎不用动脑子,就想到了原因——目标定然是先易了容,进得浴堂后,洗去脸上的妆容,再换上同伙替他备好的另一套衣裳,彻底“改头换面”,不管有多少人跟踪,目标都能成功摆脱了。

付顷本是建康城郊的农户,有宅有田,但他年轻时就好逸恶劳,当年因为不少士族南迁,朝廷为了安置这些南迁的贵族,于是只好在长江以南的领域设置了不少侨县,将不少田地重新规划,建康做为国都,“挤入”了更多的名门巨姓,司空通为了满足来投的士官,只好推行换置法,简单来说,就是鼓励京畿原本的自耕农将自己的田地出让给贵族,另开荒田,一亩良田可换十亩荒田,而且这些荒田能归开荒者私有,父死子继、代代相传。

当然,依换置法规定,良田原有者也可以放弃开荒,依附贵族为部曲,虽然是从自耕农改为了仆客户,但和奴籍之人还是有所区别的,区别在于仆客户一般不允许被主家任意买卖和打杀,虽失去了一定的自由,可从理论上来说,他们不能比同畜产,他们依然会受到律法的保护,主家必须发放给仆客户雇资,不得霸占仆客户的住宅和私产,倘若主家将仆客户驱逐,连所占的田亩也应当归还。

又或者,自耕农可以干脆将原本所拥的田亩转卖予贵族,关于价格,朝廷限定了底钱——也就是最低价格,这是为了限制贵族以权势相逼,用低价逼迫自耕农转让田亩。

付顷当年选择的是就是将所占田亩转卖给贵族,又因那时贵族门阀都急于占田,一度使得田价暴涨,付顷狠赚了一笔,他的筹划是在内城置上两间宅屋,供一家几口暂时落脚,用剩余的积蓄做点买卖,悠悠闲闲地发财……只可惜,买卖还没开始做,他就爱好上了赌博,于是发财的梦想就被扼杀在了摇篮里。

一家人日子越过越凄惶,还好有个女儿,又还好女儿经小选,入宫当了宫女,那时节宫中急缺宫人,发放给宫人家眷的征录钱还是优厚的,又因付顷本就是建康籍,征录钱未被层层剥扣,靠着这笔征录钱,他又买了三十亩“新田”——被他人先占得的荒地。

“新田”位于更加偏远的地方,付顷没打算亲自去耕种,可名下有了“新田”,他就重新拥有了投靠贵族为仆客户的资本,三十亩新田虽然在贵族眼中好比蚊子腿,只不过那时西豫旧贵的势力已经逐渐崛起,跟江东豪望之间的争夺更加白热化,对于像江东张这样横行霸道的门阀来说,三十亩新田经过“巧立名目”,就可在建康多占三百亩良田!

没错,付顷曾经依附的旧主就是江东张氏。

但他在江东张门为部曲的日子却并不好过,毕竟“贡献”得少,就得不到丰厚的报偿,只是一家几口还不至于饿死,再加上他原本在内城就有住宅,不需要寄住于主家,把两个儿子送去主家听任驱使,他专注于拍管事的马屁,竟然硬是没受到多少劳苦,又混了几年。

更幸运的是,他的女儿竟然受到了乔嫔的垂青,托女儿的福,付顷得以“另投明主”——张促的眼睛里从来就没有付顷这么个人,江东张的部曲多如牛毛,区区部曲的去留,哪里够资格让一族宗长决夺,都是底下的大小管事负责处断,而付顷因为乔恪先予以资助,不仅不打算要回原属自己的三十亩田地,甚至还几贿赂了管事不少钱财,这件事就顺理成章办成了,付顷一家终于“苦尽甘来”,过上了他们梦昧以求的日子。

就这样一个人,或者是一家人,原本连被当权者用作棋子的资格都没有,可付氏却身在内廷,而且已经成为了乔嫔的心腹!!!

“我之前意识到了阴谋,去见任舅母时,听任舅母说过她的打算,虽然并不想把家丑外扬,打算息事宁人,可任舅母也意识到了付氏及其一家皆非善类,于是想借那机会,不仅让平邑伯自己放弃阴谋,并答应驱逐付老汉一家,任舅母以为这足以警告付氏了。

如果这件事我们不插手,任舅母的安排应当不会落空,乔嫔知道她的诡计已然暴露,也只好忍气吞声,阿伯驾崩一事发生得如此突然,乔嫔根本不及联络平邑伯,且平邑伯率领那三百私兵,按理说也根本不能闯到万春门外。

平邑伯府的覆灭,一定还有幕后推手,而当时能够说服乔嫔的人,我认为也只有付氏了。”

南次静静听完瀛姝的分析,眼中掠过一道冷光:“付氏会因家人被驱逐对母嫔怀恨?”

“她本来就不是个忠诚的人。”瀛姝在花苞都未长出的梅树下,微微仰面:“乔嫔用她,是因为看穿了付氏的虚荣心,而且付氏的家人皆在建康,也的确易于控制。付氏若不得乔嫔的垂青,也无法成为一阁女执,慢说照看家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了,她人缘本就差,她从前的上司更是对她偷奸耍滑的品性极其厌恶,但凡付氏犯一点差错,应当就会被罚去罪役署,再难有出头之日。

如果付氏真忠于乔嫔,就断然不会因为任舅母对她家人的管束,竟然唆使乔嫔陷害同胞兄长,她根本就没为乔嫔考虑过,在付氏这样的人心目中,一己的荣华富贵才是最重要的。”

“但她……始终心系家人,她从来没有怨恨过将她遗弃的父母。”

“你错了南次。”瀛姝依然仰着脸,少女黑白发明的眼睛里,映出明亮的秋光,和秋光底下温柔的少年:“付氏的确没有怨恨过她的家人,但不是因为骨肉之情,仅仅是因为她觉得能够入宫是她的幸运,她还有个姐姐,小选之前不幸夭折,应当是被活活饿死的!付氏不知道她的姐姐之所以被饿死,是因她的父亲赌光了积蓄,她那时候年岁也不大,她以为他们家之所以落到那样的境地,是因为朝廷颁发的换置法,本应属于他们家的田产被贵州霸占,她的长姐才会因为饥劳而死。

我让白瑛去打听过了,当年,付氏之父听说要小选,适选宫女,年龄为七至十五岁,他的长女虽然也为适龄,可患有腋气,因腋下生臭,自然难入小选,为了让小女儿对他感恩戴德,他竟然生生让长女饿死,便连长子及次子,也都不得饱餐,想方设法的,只让小女儿吃饱喝足,他这么做,就是为了让小女儿记得,他把她当成了掌上明珠。”

南次别开头,他其实最不忍听这样的惨痛和丑恶。

“付氏是稚子时,尚可能为生父所骗,但她现在已经不是年幼无知的稚子了,她入宫之后,一度也很是勤勉,可后来渐渐奸滑,总想着投机取巧,挑拨离间的事没有少干,这样的宫人,我见得多了,他们入宫之前有如白纸,但入宫之后,因为受到不少教习,经遇了不少磨难,他们会比普通人更早一步明白人心险恶。

开悟后的付氏知道她的父亲为什么偏爱她,但她十分庆幸,因为她的姐姐患有腋臭之症,因此,她才得以存活。所以付氏这样的人,其实根本不看重情分,她不会因为她的家人被驱逐出平邑伯府而怀恨,她看重的是谁能许她更多的利益。

乔嫔无法阻止她的家人被驱逐,她会觉得乔嫔外强中干,并没有能力满足她的欲望,她要实现自己的野心就必须另择高枝。”

南次看着瀛姝明亮清澈的眼眸:“因此我驱逐付氏家人并没有错?”

“当然。”瀛姝微微一笑:“我们已经引蛇出洞了,我几乎可以笃定付氏为平邑伯府覆灭的帮凶,但谁是她的‘新主’,现在还难以确断,总无非就那么几个嫌疑人。”

“你最怀疑的可是司空北辰?”

“是他。”瀛姝颔首:“如果不是他,那就一定是最后的赢家了。”

但她不能肯定最后的赢家究竟是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