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 第189章 六皇子的功劳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第189章 六皇子的功劳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2: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瀛姝其实并不是真要在这时刻苦钻研改良农器,她并不是觉得农事不重要,相反,她深知只有鼓励农桑,保证粮帛的丰足,才能够解决国民的温饱,这是基础民生,重中之重。

然而现在东豫面临的难题是,门阀占田广泛,百姓根本没有足够的田亩耕种,要么成为门阀世族的佃客,要么就只能另谋出路,农器的改良现在还不能直接造福百姓,而且,瀛姝知道世上除她之外,其实存在很多的能工巧匠,她前生积累的经验,关于农事上的知识,已经足够让她选任擅长农政的官员,她欠缺的,而且对她来说最致命的,是兵政和武略。

要还田于民,就必须打压门阀,打压门阀避不开铁腕重拳,军队是实施铁腕重拳的基础。

如同豫高祖,如果不是靠铁腕夺得政权,别说尊奉轩氏后裔,哪怕自己就是轩氏后裔,也绝无可能让门阀世族臣服。

但兵政和武略既然是她的致命缺点,便不可能因为生命重启就立即得到改善,急不来,也只能缓缓的积攒。

这天,又到了皇帝陛下考较几位皇子“功课”的日子,可现在,除了六、七两个皇子尚在学宫,从太子到南次,其实都已被授予了实际的职衔,因此考较的重点区别就很大了,总体来说,六皇子是垫底的那个,他就是典型的不进则退,经学这门主课都快被七皇子赶超了,司空通对这个儿子的学业以往不如何关注,可近期几回“考较”,多半以批评六皇子为主题重点,但此前的两回,皇子们都不大留意,甚至都还暗中庆幸着有司空月燕这块“坚巨”的垫脚石,就连司空北辰,也都实懒理会他的这个“党羽”丢人不丢人。

皇帝考较皇子,这实属家事,既然是家事,问对一般不需起居令史记录,除非皇帝特意要表彰某位皇子,才会专门让官员将问对录入《起居注》,像今日这样的考较,大抵都是瀛姝这个中女史在旁观闻,事后录入《补备注》,但《补备注》不交外朝存档,这属于皇族内部的事录,只在乾阳殿存档。

而今天,大约是皇帝的口吻异常严厉些,竟直接用年纪最小的七皇子用来和六皇子做比较,兄弟二人间差着五岁余,六皇子也觉得有伤颜面了,居然狡辩道,他最近对主课的荒疏,是因为用心在了别处——乾元殿君诉诵的法典旧史已经录撰得差不多了,六皇子说他在刻苦阅读曾经遗迭的典史。

正巧,皇帝知道瀛姝最近也在阅习。

于是就随口考较了几条法典,有关济律的民税、商税规定,司空月燕别说理解,连原文都背不出来,司空通直接让瀛姝诵释,悬殊的对比下,连“考官”的脸都涨红了。

“就这样,就这样你还敢狡辩是因为阅习旧典才荒疏了经学?你都阅习了个什么名堂?你这养尊处优的皇子,日常除了学业外,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你不用值务吧,你甚至都不用参与大小朝议,你要是个女子,现在也快及笄了,可你自检下你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你还不如个闺阁女子!”

瀛姝:……

陛下阿伯这话,她该怎么加以修饰后婉转录入《补备注》?难道应该记下:某年某月某日,陛下斥危宿君身为儿郎却不及裙衩?

偏司空月燕,他自己并不觉得比不上瀛姝算一件事,可皇帝没说他比不上中女史,而是直接用“闺阁女子”这个群体“羞辱”他,脸色终于像被抹了一层羞答答的胭脂,小声嘀咕道:“王女监又不普通女子,儿子若能像她一样时常去请教殿君,何至于此?”

“你说什么?!”司空通觉得案上的镇纸在“呼唤”他——别忘记它还有另一种妙用。

司空北辰回过神来,觉得再不拉携六皇弟一把,父皇就要忍不住用家法了,司空月燕再窝囊,但一直还算是东宫的党营,而且他做为长兄,此时也应当显示显示孝悌,才提醒道:“六弟不可再推脱己过,当牢记父皇的教诫,儿子也拜求父皇息怒,是儿子的过错,最近对六弟有失管束,儿子愿和六弟一同受罚。”

司空通才终于没有伸手去够镇纸。

然而二皇子和三皇子也不愿缄默了,三皇子自从在处置虞栾一事上挨了训斥,心中就憋着一口怨气,倒不是针对太子,仅只针对瀛姝,尤其当此时,眼看着刚刚又显摆了一手“才华”的女子,眼观鼻鼻观心的用比上回还要“温顺乖巧”的态度作壁上观,他真是气打不一处来。

“六弟刚才说王女监并非普通女子,这话原也没错,毕竟连太子兄,见识较之王女监也有所不及。”

司空通平息的怒火又被这阴阳怪气的论调拱起来了。

“帝休不是普通女子,她难道长了三头六臂?还是说你们觉得,但凡才学知识胜过你们的人,都不能用‘普通’论,究竟是你们太懈怠了,还是别人天资过人?三郎,你在神烈营中习理军务已经有段时间了,朕问你,你可知悉兵曹颁布的军政条例?你有没想过该如何按照新的政例较正从前的谬失?”

“禀父皇,神烈营一直为长平郑统属……”

“怎么?在你看来神烈营一直为长平郑统属因此就不属中军了?!”司空通冷笑:“帝休,你来说说,神烈营属于中军还是外军,该不该执行兵曹所颁军法?!”

瀛姝被点名回答,暗自庆幸自己就算还看不懂那些兵书,不过对于军务尚算有所了解的,她可是在大小朝议上都要随驾备录的中女史,如果不把许多军政融会贯通,难免会影响到备录,起不到补漏拾遗的作用——这并非对中女史的常规要求,这是她对自己的要求。

“神烈营虽然最初是征用长平郑氏的府兵,可正因为编入中军,才得以驻守在北山,且扩增编制,不以长平郑一门军功为基准,从来都是参照中军之则,现陛下令郑将军节制神烈营,是对长平郑一门的信任,而并不是因为神烈营属外军,为门阀私属。”

“如果按王女监的说法,令叔祖统帅的光明卫是否也并非琅沂王一族的私属军部?”二皇子冷笑。

“光明卫一直为中军,何时为琅沂王氏的私属了?”

“你是说,就连我江东贺的属卫,难道也要听从心月狐的号令?!”二皇子改冷笑而大怒。

“二殿下慎言。”瀛姝垂着眼帘:“首先,二殿下并非贺姓,其次,贺门私兵并不能与神烈营、光明卫相提并论。”

司空通的胡子都要散发出焦味来,手已经够着了镇纸,一看,是玉石材质,着实有点贵重,才没有直接砸出去,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眼睛却落在了那五爪雕龙上,他笑,合着镇纸落下的“余韵”,笑声也如金石:“司空氏之子,竟以江东贺自称,建康令,贺遨什么时候有了决断,要让你接掌他所拥的属卫了?”

“父皇恕罪,是儿子一时……口误。”

“口误。”司空通点点头:“朕偶尔也犯口误,一国之君尚且如此,倒不能因为建康令你的口误就加以责罚,也罢了,朕有几个问题,你莫心急,缓缓答,但可得注意莫犯口误了。朕问你,你做为建康令,可知建康城中共多少户人口,各多少户世族,多少户耕农,多少匠籍,多少商贾,世族门阀各有多少佃户、部曲,今岁你建康府衙审决了多少讼案,有多少人犯处以死决,有多少人犯处以岁徒?!”

“这……这……儿子需要问属官,调问档录……”

“帝休,你告诉建康令。”

瀛姝:……

她有点想叹气,但又必须忍住,只好答:“二殿下,建康丞三日前才上报奏书,陛下询问这些事宜都于奏书上详细列明,且……奏书上有建康府公印。”

公印是由二皇子这建康令持有的。

“你在奏书上盖印,却对奏情一无所知,还需要问属官,需要调问档录,难道你以为你身为京畿之长官,一切事务都可以由你的掾属负责?朕竟不知,原来我大豫的建康令,可以如此轻松。”

二皇子当了这么久的建康令,他实在不明白了,难道这些事情不是掾属了解就行了?

“建康令,朕给你十日时间,这十日,你只需要熟悉你建康衙的督务,若十日后你还是这个样子,我看建康令这个职衔也未必需要设置了。”

此回考较结束,司空北辰春风得意——因为他的这个阵营唯有一个司空月燕常规性的受到了批判,却以“一己之力”,拉垮了司空月乌以及司空木蛟,此两人都受到了训斥,尤其司空月乌!

“蜀州之乱未平,二弟就挨训斥,他这建康令……可得下力气才保得住了。”

哪怕还当着南次的面,司空北辰都难掩喜悦之情,司空月狐却沉吟不语,他原本也没有落井下石的习惯,可这天神情异常严肃,引起了司空北辰的留意,月狐倒也没有顾左右而言他。

“二兄这建康令如同摆设也不是一日两日的事了,父皇这回如此在意,二兄为保住职衔,应当要洗新革面了。”

这话,除了六皇子,太子和南次都听懂了。

不过司空北辰还是不以为意:“倘若是三弟担任建康令,确有励精图治的可能,至于二弟嘛……”太子大笑而去。

一阵西风卷来,乾阳殿内也有落叶缤纷。

“四兄何必提醒太子。”南次轻声说。

月狐看了一眼南次:“我以为,五弟和我是一般想法。”

“我与四兄想法自来不同。”

“哦?”

“我本不关注政事,不是太子兄的臂膀,我争的,是自己的美满。”

月狐移开目光,没有言语。

“难道是我想错了四兄?”南次追问一句。

月狐轻轻一笑:“五弟若争的是儿女情长,其实无需与太子兄对立,因为在我看来,太子兄并无和五弟争较的余力。”

他往前走,手臂却被拽住了,月狐没有挣脱,他转过身,看着南次的手掌。

远处,中常侍正一脸严肃地疾走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