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 第177章 那就豁出去战斗吧

平邑伯府有处别墅,位于秣陵湖畔,一到秋天,登上别墅里的高楼,就能赏万树金朱,这处别墅因是乔子瞻立军功获得的赏赐,平邑伯不“稀罕”,而任氏因听了瀛姝的建议,干脆就抛开了伯府内的琐事,带着侄女住在别墅里消闲,她在这里接待薛娘子,倒是更加便宜。

先是让林涧陪着客人游园赏景,直到午膳后,任氏才让侄女避开,她知道薛娘子不会平白无故前来攀交。

“我有一些话,女君莫嫌唐突。”薛娘子很直接,一句话略作铺垫,就把听的那些风言风语,三个版本都讲了,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我知道羊太君的所作所为,更明白这件事必然不是女君授意,当然也和乔世子无关,应当是……乔嫔故意为之。”

“娘子为何做出这样的推断?”

“我不愿说谎,但有些事,恕我不能向女君明言。”薛娘子知道重生的事情非同小可,说出去多半会引火烧身,重启的时下,不少事发生了改变,但都没有她参涉其间,这就说明世上绝非仅只她一个重生人,且别的重生人,势必利用“先知”这个条件企图改变历史,在权争这方战场上,上阵的人会越来越多。

而她,暂时还只想躲于幕后。

“好,我不多问,只洗耳恭听。”任氏也极干脆。

薛娘子莞尔一笑:“平邑伯会因乔嫔涉入储争,但乔嫔没有胜算,如若乔世子不与平邑伯府割裂,必会为乔嫔牵连,乔世子及令郎,为君国骁勇之士,尽损于储争着实令人惋惜。”

割裂!又是一人劝他们割裂!!!

任氏心中大觉震撼,她甚至觉得远处山岭那片艳丽的秋光都渗出了几分凄厉,阵阵凉风,卷来依稀的血腥之气,让她目眩,不由得扶紧了凭几。

“女君若是信我,我愿助女君一臂之力。”薛娘子又说。

“你……为何?”任氏还是忍不住疑问。

薛娘子又是一笑:“我曾经看过一卷闲书,属志怪传记,讲的是一个隐居山野的人,偶拾一面铜镜,每逢月圆之夜,镜中都会显出一些场景,是关于执镜人未来的遭遇,执镜人知道自己的余生,大觉索然无趣,于是改变了隐居的想法,他带着那面宝镜入世,靠着宝镜,改变了不少人的命运。

我未拾得宝镜,但我却从这卷书里,大抵预占了自己的人生。

家父便是闲人,我身为女子,比家父更加懒散,三年前我无奈之下听从亲长之命,定了婚事,我自觉我这懒散的性情,大抵是很难为夫家所喜的,更奈何黎郎命薄,夭折于婚前,世人都知道我孀居家中,不瞒女君,我虽不是因为情义而为黎郎守节,但确然不愿再嫁,我已经决意安守自在,在乱世之中,力求一体欢愉。”

任氏其实不大能理解薛娘子这般心态,在某些观念上,她很保守,但她并非一个无趣和死板的人,她尊重他人的想法,因此听到这里,任氏点了点头。

“这对我来说不难,因此我忽然像拾得了宝镜,从宝镜中,我能看见我自己终于在家中花苑遍植得萱苏;经我亲手改造的屋舍,冬暖夏凉;我养的朱鹂和黄犬都善解人意。我大隐隐于市,身上无病,心上无事,春鸟便是笙歌。可我忽然觉得那样的人生毫无意趣了,因为我的这里。”

薛娘子抬手,指指自己的脑袋:“很清楚一个道理,我不是一个隐士,我如果真的向往林泉无忧之境,我就不会如此眷念市井之居,家父也一样,避世,只因为无力去改变。

我很钦佩乔世子,却时常惋惜他当年急驰入城时,帽冠微侧尚且引得世人尽皆效仿,然而却并无太多人效仿世子远离权争却忠事君国的气节,大豫有如一个病人,病态尽显,幸有气骨未遭病变,这个‘人’才不至于药石无医,我在想,我能不能以我的绵薄之力,保护大豫的脊梁。

我现在从‘宝镜’里看见的就是,乔世子和任女君,贤伉俪正为孝悌逼难,未久前发生的两件事,南泽里命案杜昌是临湘里老所称颂的孝子,但他却因为移情他人,对结发妻痛下杀手;虞门父子奸、杀一案,更加引发舆论哗然!

孝与仁皆为儒家主张,原本也是君王治国的根本,但杜昌事件揭示的是孝子非尽仁善,虞门事件坦露的则是父不父,子不子。”

“娘子这话的意思是,孝与仁应分论,且父先不慈,子便理当不孝?”

“父不慈,子不孝,父与子皆有过错,但乔世子不能担当不孝的污名。”

任氏暗下轻轻吁一口气,薛娘子这话,和瀛姝当日所说是一个意思,这样看来,薛娘子是不存恶意的。

“女君若决意不再替平邑伯遮掩,就由我来质问羊太君吧,乔世子与女君不必多说半字。”

“多谢娘子,但这事,我还需要与外子商量之后再定决。”

这天,任氏亲自送薛娘子在门外登车,又立即去见了好友陆氏,很快的,瀛姝就听闻这件消息,她极其的讶异,忍不住问南次:“你跟黎女君相识?”

南次却根本不知道黎女君是哪方神圣。

“谢青的红颜知己啊,我只知道她本姓薛,是河阳君的孙女,一直孀居未嫁,河阳君本就只负责图籍管缮这样的清职,薛氏一族都没有参涉权争,可这位黎女君薛娘子,却忽然跟任舅母自荐,说要助世子舅舅跟平邑伯绝裂!”

“我跟谢青都不太熟。”南次也是如坠五云雾里。

瀛姝挖空心思地想了想,前生的时候,她似乎还是听清河公主聊起的黎女君,说黎女君是个神仙一样的人物,把她自己的居宅拾掇得有如世外桃源,冬住暖阁,夏住凉舍,最神奇的是茶室里安装了个什么机括,只需拨弄一下栓梢,就有井水自动注入茶釜,瀛姝当时也没在意,因为这样的机括她其实也是知道的。

大豫朝基本已经形成了士农工商的阶级观,工、商阶层虽社会地位不如士、农,可自从大济时,皇帝就已经十分重视手工业制造了,而在百家争鸣的时代,闻名一时的墨家,其实就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集合了一批对手工业器械类目趣味浓厚的人士,形成了自成一家的学说。

济轩当政时,墨家学说已经淡出,分裂成为两派,一派以自安为乐,用心于“奇技淫巧”,留下的书籍,就是瀛姝有所涉猎的,用通俗的讲法,就是怎么弄个“自引流”,如何营设暖阁、凉舍,怎么种植出违背时令季候的蔬果,等等一系列方便生活的小型器械机括,这些书籍保密性相对不强,而且有很多知识,对于改良农具、防范洪涝等等都有显着的作用,但绝大多数,如“自引流”,纯粹只能方便贵族的生活,推广度不高。

另一派,就是邓陵周郎师从的一派,专注于研发战争器械,以便在交战时,如何设陷,如何攻城,如何减轻己方伤亡,如何重挫敌方军力等等,这些光有书籍不顶用,而且就连书籍都不会轻易流传。

墨家的思想主张是非攻兼爱,他们并不鼓吹战争,对于军事器械的创设,根本目的在于自保而非攻掠,这样的思想基础,也就造成了对于各种“杀器”创发的绝密性质,入此门者不易,入此门能出世者就更加不易,更何况就连瀛姝都知道,现代的战争,已经大不同于往昔,不以车兵为主而以骑兵为主,如果墨守成规的人,所创发出来的战械,已无法适应当代的战争方式了。

因此,邓陵周郎才能成为奇才。

他不仅学到了墨家对于器械的研创知识,而且还能改造创新适合当代的战场,结合山川湖海等等不同的地势,以杀器做为有力的辅助,司空月狐此番能够顺利夺复义州,邓陵周景功不可没。

但愚蠢的司空北辰,以为只要将周景的着述据为己有就能称霸南北,设计害死了周景,使大豫的庙堂痛失砥柱,最终大豫皇室所获的,无非废纸而已。

瀛姝暂时平息了下自己悲恨的心情,跟南次说:“我想不通薛娘子有何目的,可她不应该是我们的敌仇,这件事暂时先放放,你刚才跟我说,刘氏似乎也是重生人?”

刘氏是指裴刘氏,裴珷之妻,王青娥的嫂嫂,也是前生时,瀛姝的亲妯娌。

“这是丹瑛亲手写给你的信。”南次将纸卷递给了瀛姝。

原来是荧松恃机又来见了一回丹瑛——托皇帝陛下的福,因他在王青娥身边直接安插了个武婢,威胁极大,限制极强,搞得王青娥不得不信任荧松,因为荧松毕竟是她的陪婢,亲近几分实属正常合理,且瀛姝自从荧松上回寻丹瑛告密后,就跟陛下直言了,荧松“身在裴门心在王”,早已被她收买,故而陛下的那个武婢就把荧松视为了自己人,荧松获得了比王青娥更高的自由度。

王青娥最近,跟田氏是越发交好了,动不动就去心宿府,打发不开武婢,就只好嘱咐荧松行动,其实就是让荧松想方设法多在台城走动,结识更多的宦官及宫人,荧松于是有了机会往鬼宿府和丹瑛碰面。

南次显然已经知道了经过,趁瀛姝看阅丹瑛的书信时,他说了说自己的见解:“荧松必定也是重生人,你之前告诉我,前生时是你将荧松带去裴宅,而且后来长乐……夭折后,荧松自杀,她应当不是自杀,而是被裴瑜所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