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 第173章 争娶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第173章 争娶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2: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瀛姝不是一定要“借”浮白,但她决定和浮白建立深厚的友谊,因为浮白的身份可大不简单。

当然,现在看上去浮白的身份还是很简单的。

浮白父母是从北域逃难来江东的遗民,求庇于琅沂王,王斓见夫妇二人,男人擅长稼穑,妇人擅长耕织,就收容他们在田庄里做了佃客,不幸的是妇人在生浮白时难产而亡,浮白的父亲怀抱着嗷嗷待哺的婴儿,不知道应该怎么养活,正巧王斓去田庄巡视,浮白的父亲就抱着浮白跪在王斓面前,把浮白卖为了僮仆。

王斓还从来没有“买”过只会哭的僮仆,但情知要是不答应,这孩子就难逃夭折的命运了,于是将浮白抱回了大宅,还替浮白寻了乳母。

浮白生父在浮白两岁时病死了,浮白就成了孤儿。

前生时,当瀛姝已经登上了后位,北齐派来了使臣,那位使臣是北齐的大将军,骁勇善战,他主动请命担任使臣,为的是寻找他的兄嫂,而他的兄嫂,正是浮白的父母。

当时北齐大将军一再恳求司空北辰及瀛姝,让浮白跟他回齐国,司空北辰正图与北齐修好,联袂对付北赵等国,瀛姝当时也觉没有拒绝的理由——浮白在大豫,只是个奴籍,再如何多智高才,也永远没有入仕的机会,而且就算在王斓的照顾下,脱籍为良,但身份仍然卑微。去北齐可就大不一样了,他的叔父是极得北齐皇帝信重的大将军,浮白就能成为北齐的贵族子弟。

后来,瀛姝听说北齐的公主竟然对浮白一见钟情,浮白竟娶了公主为妻,成了北齐皇帝的女婿。

再到后来,北齐和东豫的关系变得紧张,战争一触即发,浮白叔父毕竟是汉人,不愿助齐伐豫,被夺了兵权,一代名将,最终被幽禁于囹圄,浮白为救叔父,数番奏谏,北齐皇帝大怒,强迫公主与浮白和离,浮白应当也是获罪入狱——只因北齐并无必胜东豫的把握,北齐皇帝才不敢将他的骁将直接处死。

现在瀛姝手中,有后悔药可服了。

浮白叔父为勇将,留在东豫,于东豫的社稷而言当然大有益处。

浮白的叔父没有娶妻,因此也没有子嗣,他为何不娶妻瀛姝不了解内情,但鲍将军是将浮白视为亲出这一点,毋庸置疑,彼时鲍将军得知他的兄嫂虽然双双逝世,浮白却为琅沂公亲自教养,名为僮仆,实则却与琅沂王诸多子弟无异,不仅知礼仪,其文才见识甚至远超于不少士子,鲍将军对王斓感激莫名,这也许也是他宁愿违抗北齐皇帝的君令,也不肯率军征豫的原因之一吧。

瀛姝却知道,自家祖父当时受鲍将军叩谢时,老脸一定涨得通红通红。

因为差一点,只差一点,浮白就被祖父送进宫里当宦官了。

她才是浮白的大恩人,深觉浮白这么个才貌双全的小郎君,出身贫寒已经十分可怜了,若是因为多智、沉着这样的优点,成了辅佐她的绝佳人选,然后挨一刀,直接跌进人生的底谷……那可实在太悲惨了。

可瀛姝知道,祖父是因为心疼她,担心她的安危,也多少,内疚没能阻止她被强纳入宫。

风雨飘摇的乱世,谁都不是万能的,有时候必须要做取舍。

而关于赵氏心中的仇恨,不是那么容易查明的,皇帝陛下也没有追逼,瀛姝也没有去追逼白瑛和浮白,这件事她没有告诉南次,因为她隐隐觉察到虞栾事案从始至终,弥漫着一般极其危险的气息,浮上水面的仅只是一目了然的掠影,更幽深的地方,潜藏着的人事才最让人惊心。

九月,重阳之后,陛下拟诏,封卢氏三娘为太子妃,大婚之礼定于明春三月,这一件事倒没有引起什么轰动,大抵也只有虞皇后显然的喜上眉梢,倒是太子妃人选落定后,神元殿逐渐热闹起来。

贺夫人及郑夫人,三天两头就去神元殿,偶尔的,乔嫔也会去凑热闹,这天她就把一件事,当成了笑话说给谢夫人听。

“开始是贺夫人跟郑夫人在打机锋,一个夸二皇子,一个夸三皇子,贺夫人竟然说二皇子最是专情,郑夫人笑而不语,只将三皇子一幅书画给殿君评鉴,言辞倒还谦虚,贺夫人就回过神来自己的话太夸大了,但竟没跟过去似的直接讽刺郑夫人,只是讲,几个皇子若论诗赋的话,还是太子殿下占优。”

“贺氏竟然夸起太子来?”谢夫人差点没被茶汤呛着,原本还想再品两口,赶紧把茶盏放下了。

乔嫔自己倒是笑出了声:“妾可是亲耳听闻,否则也不是信的,只转念想想嘛,贺夫人的意思是才华好有什么用呢,比如太子,没把殿君入心,不照样还是娶了他人。”

“三皇子不擅长诗赋,但一笔字画还是不错的,贺氏是怎么把话题硬生生扯到诗赋上头去的?也真只有她才有这本事了。”

“只是殿君既不擅诗赋,又难赏字画,听了个兴致缺缺,这个时候淑妃又来了。”

谢夫人捂嘴笑道:“这是皇后还不死心呢,她看不上殿君这个儿媳,又不愿二皇子、三皇子落着便宜,觉着刘氏那儿子就算娶了个高贵的正妃,也就那样了,成不了太子的绊脚石。”

“淑妃倒是别出心裁,没把六皇子一通夸……”

“她能怎么夸啊?就她那儿子,文不成武不就的,还瑟缩得很,好歹也是个皇子,居然去捧裴瑜的臭脚,跟裴瑜称兄道弟……最近我听说,就因为咱们这个六皇子的荒唐举止,连郑氏女都把他横眉冷眼地教训了一场,具体说啥不知道,郑氏女一张苦相的脸气得都快成炙铁了,六皇子呢,连连作揖,嘴巴闭得像蚌壳,也不晓得是被骂傻了,还是连郑氏女的教训他都觉得应该听。”

乔嫔弯着两道眉,眼睛却还如水杏,她的眼角是有些短促的,原不容易形成笑眼,且她这时,大抵也不觉得有多欢乐:“淑妃夸的是高平公主,说高平公主过去最不耐烦琴棋书画一类的事物,因此自知庸常,不敢和世族的闺秀们结交,只除了对帝休是真的钦佩,知道帝休要入宫,还总念叨着她可算多了个玩伴。”

高平是大公主,又因现在所有的公主中,她的母嫔份位最高,故而司空通一贯对这位长女还算重视的,亲自择定明宇阁做为高平的闺居,当得知准女婿因一次坠马后患了惊悸之症,无论如何疗养,身体状况都没有起色时,皇帝也不忍让长女去受此一回“丧夫之痛”,反悔作罢他亲自决定的这桩婚事似乎已为定局了。

在谢夫人看来,几个公主当中,高平是最不可爱的,表面上跟皇后、淑妃似的唯唯喏喏,两眼经常骨碌碌乱转,一看心里就有许多盘算,还自以为隐瞒得天衣无缝。

她不由冷哼一声:“刘氏这番话是何意?轩殿君生逢祸乱,九死一生才逃脱殃劫,因此才未受到雅艺的培教,刘氏故意说高平也不擅长琴棋书画,有自知之明,晓得会被世族闺秀疏远,刘氏这是在暗示殿君,高平作为大豫的公主都会受到世族的奚落,如贺、郑这样的权阀,怎么可能会真正认可殿君。她挑拨离间也还罢了,最可恨的是莫名其妙踩了帝休一脚,高平不敢高攀别的闺秀,却敢把帝休视为玩伴,这是什么话!”

“淑妃心存目的,就她的情智,也无法准备好番妥当的措辞。”乔嫔其实也心急,眼瞧着瀛姝都这么久了,依然没有争得皇帝陛下的宠幸,谢夫人起先也是有些焦躁的,可隔这一段儿,对瀛姝的维护非但没有减弱,竟更比从前还要在意了,谢夫人迟迟不把瀛姝视为弃子,这对她的计划也有妨碍。

乔嫔不大愿意在瀛姝如何的话题上多耽延,可谢夫人却上了火。

“刘氏巴巴地领着那郑氏女,两个人摇着尾巴争相向殿君示好,可殿君呢?虽然助她复了淑妃的名位,听说越发不待见郑氏女了,反而对帝休极其礼遇,刘氏暗恨帝休,却还要借着帝休的名儿,打算把她的那女儿也拉上神元殿这方战场。

帝休无非是看在陛下的情面上,才愿意应酬高平,到了刘氏的口中,说得好像帝休与她的女儿有多要好似的,殿君不知道这些内情,如此对高平也会看重几分。”

乔嫔一时没法把话题岔开,也只好附和着谢夫人的说法,瞧着谢夫人终于消了火,她才很勉强地把话轨扳到另一个方向:“淑妃打的是何主意,贺夫人也许没立即想透,但郑夫人听个开头心里就雪亮了,陛下迎回殿君,公告臣民,皇族为大豫之表率,必然一如既往尊奉神宗后裔,要若神宗一族仍有男丁,也无非跟过去洛阳时一样,奉为王爵,朝会时可西座听政,但轩殿君偏偏是位女子……

对轩殿君的尊奉,只能是司空皇族与之联姻,可因为轩殿君听信了挑拨,与范阳卢家的女儿誓不两立,太子无奈之下,只能舍轩殿君而择卢门女,这下子,其余几个皇子中谁能争得轩殿君的青睐,娶得轩殿君为正妃,谁就将成为储位最有力的争夺者。

皇后当然不会让二、三两位皇子得逞,至于四皇子,看简嫔的态度,摆明了不愿淌这浑水,而且皇后对四皇子也一直有提防,总之能让皇后最放心的就是六皇子,轩殿君要是成了六皇子妃,六皇子也绝无可能夺储。”

这一长番话说下来,乔嫔也忍不住喝了一大口茶汤,又怕谢夫人再把话题转回瀛姝身上,赶紧又接另一番说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