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 第166章 坑底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第166章 坑底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2: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关于虞栾的死,司空北辰自己都觉得是个不解之谜。

虞栾现在还不嗜酒,也不知怎么就嗜酒了,但五年后,他的长子虞隶已经入仕,完全可以取代虞栾了,因此司空北辰对虞栾如何就不予关注了,偶尔问虞隶,虞隶竟说虞栾生了修道之心,慕求长生,在服食丹药,还是以酒送服……大豫不少名士,有嗜酒者,亦有修长生者,可还没哪个酒醉后,非说自己已经具有了神通,骑马撞墙结果坠马而亡的。

司空北辰闻讯时,虞栾已经死得不能再死了,他只依稀记得虞隶的神情似乎有些微妙,而虞泉,虞栾的次子,面上似乎还有愤悒之色。

关于赵氏,司空北辰豪无印象,竟不知道前生时,这个女人是否和虞铎、虞栾父子有染。

虞栾的侍妾不少,子嗣也多,嫡子便有四个,至于庶子……司空北辰记得虞栾死的那年,他尚有一个庶子嗷嗷待哺,后来,那庶子似乎夭折了,紧跟着,就是虞铎病故。

那时他正准备亲征一事,虞隶似乎有些欲言又止。

再后来他就更加没有闲睱理会虞家之事了。

一介寒族,哪怕出了虞隶、虞泉等几个尚有资赋的子弟,可相比起那些根基深厚的士族来,仍然有如云泥之别,司空北辰其实根本不望虞家能飞速成长为权门,他对虞铎一系的提拔,也无非是希望这几枚棋子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

但连他都性命难保,眼看着就要龙驭归天了,万事眼看皆休,还哪里顾得上棋子的荣辱?

“舅父,入内坐着说话吧。”

司空北辰到底还是说了一句,一撩长袍,抬脚间,玄黄下裳扫过朱槛,他此时仍带着皮弁,迳直坐到依窗而置的矮榻上,看虞栾又要拜倒,大不耐烦地挥挥手:“舅父细想想,当时把赵氏置于外宅,的确是自己的主张没有受到任何的唆使么?”

虞栾的面皮紫胀着,脑袋往下坠。

“现在还有什么难以启齿的?事情都已经犯下了,舅父如果不将实言告之,难道要纵容那幕后黑手如愿得逞么?”

“殿下,家父他……不仅仅是臣,便是二弟、三弟的侍妾,家父也强讨过,尊父之意,子孙们原本不敢违逆,可,可……总之的确是臣初得赵氏,爱不释手,是真的不想再收回大宅,免得赵氏又被家父相中。殿下,一次两次也就罢了,可三番四次都是这样,臣,臣也难免对家父心存抱怨。”

“你跟赵氏说过,为何将她安置在外?”

“自是解释过的,赵娘……不,赵氏她命运多舛,且孤苦无着,虽然也才及笄之龄,为臣所收容,自称侥幸,不过臣也能体谅她不安的心情,说了不少宽慰的话,就是为了让她安心,莫再日日愁容、强颜欢笑。”

司空北辰面无表情,但心底已经是把虞栾咒骂了几十句,都说家丑不可外扬,他可倒好,把宅门之内一家子父子两代的龌龊事告诉了个青楼出身的女子!

“案发日,外叔翁他可有意识?”

“当时家父一点声息都没发出,但,但……蒙着被子瑟瑟发抖,臣将被子掀开,家父伸手指着臣,就,就,气绝了。”

“你可知他在服药?!”

“事后问过了家父的的侍妾,臣才知家父早已力有不逮,确实长期服用药物,但那药物对身体无损,抑或说,益处比害处要大。”

司空北辰:……

“你是怎么知道的赵氏与人私通?”

“是有回,臣去看望赵氏,晚间见她腰上有掐伤,腿内侧也有……也有淤痕,臣当时就起了疑心,佯作不察,只暗中使人跟着赵氏,下人报臣,赵氏十日间,往兴安里的宅子去过两回,赵氏离开后,是一个年轻男子从宅子出来,丁奴们跟踪两次,但两次竟然都没有追踪到那男子的住处。”

“年轻男人?”

“丁奴的确是这样说的。殿下,那几个丁奴可都是臣的心腹,又全都是家奴,其实也知道家父的风流事体,绝无可能目睹的是家父出入其间,却偏要说成是年轻男子。”

“这个年轻男人至关重要!”司空北辰拍案而起,来来回回地蹚了几步,实在忍不住,用手指着虞栾:“你以为赵氏可怜,你宽慰她,不仅让她知道了外叔翁的恶癖,还让那妇人知道你心中长年累月积累的悒恨,她故意让你生疑,让你遣人跟踪,故意让你误解和她那奸夫是个年轻男人,你跟踪两次,都没能察明男人是谁,必然会暴怒,再次知晓赵氏去了兴安里,你就忍不住了,闯进去捉奸杀人,你根本没有想到这回奸夫竟然换了人!”

那个年轻男人既是赵氏的帮凶,又必定直接为幕后黑手所指使,找到年轻男人的下落,就一定能揪出幕后黑手!

虞氏一族,本是依附西豫士族的部曲,那一代的族人还算骁勇善战,尤其是家主虞攒,拼死把主家从敌军的钢刀下救出,为此断了一臂,主家后来赐予他们宅田,这才成为了虞氏一族成为一地富豪的基础,可大豫的官制,从来都是依据上品无寒门的“标准”,庶族寒门仅只有望争取下品职衔,多为武职,而且还是那种必须以性命相拼的武职,已经富裕起来的虞氏族人开始珍惜生命,根本无意去争下品官职。

但毕竟是军伍起家,一直养着丁勇,这些丁勇们虽然也一代不如一代,可按道理来说,盯踪一个普通人还是不可能连续两次盯丢的,司空北辰就是凭这依据,断定那个年轻男人必有大族的丁勇相助,才有那么大的能耐摆脱盯踪。

而虞栾当时派出的丁勇,倒还将年轻男人的容貌记得清清楚楚。

虞栾有一庶子虞呇,今年才十三,不过司空北辰知道他有一项才能——虽然说他一度并不认为这项才能有什么作用,倒还是前生时经瀛姝提醒,他才让虞呇协佐建康令,专司绘制海捕文书——虞呇的才能就是可凭他人叙述,精准描绘出某人的相貌,也即写真。

年轻男人的画像很快就被绘制出来。

司空北辰着重针对江东贺、长平郑二族查找,竟然很快有了消息,年轻男人姓张名引,自称是荥阳张氏的子弟,荥阳张并未南迁,不少族人现供职于北赵,这张引自称傲骨不屈,于是孤身南渡,虽然入了黄籍,但暂时还未得风评,无风评则难入仕,不入仕自然无望获赐田宅,于是他就投靠了长平郑,现客居于郑宅,张引求的是仕进,当然热衷于参加各种集会宴席,打听他的底细着实不难。

司空北辰对张引毫无印象。

也就是说,哪怕前生时,张引最终靠着长平郑谋得了官衔,也不是什么高官重臣,撑死也就混得口饱饭,属于籍籍无名的阶层。

但现在司空北辰却没办法把这人直接拘审。

张引既有黄籍,便为良户,更何况黄籍上书明他乃荥阳张氏一族,那就是士族阶层,哪怕现为白身,但毕竟不同于布衣平民,且还寄居在郑宅,别说太子了,就算是皇帝,光凭着虞栾家中几个丁勇的证供,也不能直接就上郑宅去拘人。

司空北辰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得将矛头对准三皇子,必须打一场御前官司,他还是很有胜算的,因为他是皇帝亲自择中的储君,是嫡皇子,皇帝势必也不想让贺、郑二姓得逞,否则不会将此案交给他定夺,现在,他既然查出了蹊跷,他的父皇就算不会降罪于长平郑,也会以此为柄,跟长平郑谈判——将赵氏、张引处死了结此案,公告于众,不仅虞栾是被陷害,就连虞铎也并不知赵氏为虞栾的外妾。

这样的事发生得太多了,比如徐氏小产事案,比如石嫔杀女事案,件件事案都与显阳殿有关,可真相都被掩盖,父皇担心的无非就是危及储位,司空北辰是笃信的,哪怕他的父皇已经厌烦了显阳殿及虞氏一族,但立嫡的决心始终没有动摇。

又比如南淮里命案,分明是司空南次和瀛姝的功劳,可最终获利者却成为了东宫,所有人都在疑惑那个帮凶费氏为何没被处死而是入了仓门狱,只有他知道原因——

“帝休为费氏求的情。”皇帝陛下是这样对太子解释的:“费氏论罪,自然也当处死,可帝休却觉费氏起初与死者相交时并没有害人的想法,是为情欲所惑才被引入歧途,罪魁祸首是杜昌,且一入仓门狱,遇大赦不享,费氏终生将不见天日,这样的罪罚也不算轻了,足以威慑臣民。

当然最重要则是,这桩命案之所以难以查获证凿,归根结底是二郎这建康令的误判,以及建康府各刑官的失职,这些弊病当然要改除,不过现在却不是一个好的时机,既然暂时不能改除,公之于众势必会导致人心惶惶,为了诱逼杜昌供认,我答应了饶他及费氏中一人免死,帝休认为杜昌罪不可恕,而君王的许诺又必须言出无悔,于是只能酌情从轻发落费氏。”

可是大豫的刑罚本无终生监禁一条,这是法外施恩的殊例,从前承蒙法外施恩的人,要么是皇亲国戚,要么就是功臣显贵,如南次,前生时虽被免死,但圈禁在鬼宿府中,要不是瀛姝设法,南次也是终生难得自由的。

对于百姓而言,比死刑更轻一等的刑罚是流徒,流放前多数要挨刑杖,而且必须扛着枷锁走着去流放地,十有八九也是活不了的,除非还有亲朋一路打点,因此真正的赤贫之人,其实也很少被判流刑。

流刑,说白了就是给那些罪不及死,但一败涂地的贵族或者富贾留的一条生路,他们遭受的是活罪,到流放地后,还要为君国付出劳力,战乱时期,各国相拼,人口的多寡也是拼争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对于平民百姓而言,刑罚其实就两等——非生即死。

罪重则死,未至死罪者获生。

没有犯极恶之罪的平民,一般都是处以徒刑,至多劳作四年就能获释,更轻者,受笞刑后就能抵罪,但这显然不能适用于费氏,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日后女子与人通奸,诱使奸夫杀害发妻的罪行将层出不穷了,因此,司空北辰理解费氏为何被投入仓门狱。

仓门狱于布衣百姓而言,甚至于妃嫔宫人而言,都是极其可怕的牢狱,但入仓门狱,便如笼中鼠,可人毕竟不是鼠,鼠耗或许习惯了阴暗湿潮的环境,但没有哪个人愿意被这样子“活埋”,这样的刑罚,比起死亡来确实得到了恩赦,可也足够让人畏惧了。

总之,司空北辰很有自信,他依然是自己父皇的宠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