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 第135章 建康宫里迎新人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第135章 建康宫里迎新人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2: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上婵娟未圆满,世间离人近故园。

那日轩氏女君归豫,车舆经行处,建康城中万人空巷——这当然和朝廷的宣传有关,但东豫的百姓,也的确敬重和爱戴着轩氏一姓,因为轩氏的君主本就是江东人士,他出身草莽,举兵反暴政,而轩氏建立的大济,皇宫建于长安,轩氏自离江东故土,他们的后裔几经辗转,而今终于是被迎回了梓里,虽然说,建康距离轩氏真正的籍居泗水,其实还有数百里之遥。

为迎神元殿君,太子率仪仗,候于端门之外,朝廷为此还举办了盛大的庆典,于各大市集都征设了汤饼宴档,但凡被分派了宴牌的百姓,凭宴牌就能在这些指定的宴档享用一碗豕骨汤饼,及一盏加饭酒,而那些虽居市井,无官无职,但甚得邻里敬重的耆老,甚至还能为府衙请往台城的崇德宫,去赴一场正规的宫宴。

东豫王朝以如此高的仪礼迎回神元殿君,无疑是宣之天下,神元殿君具有无比尊荣高贵的地位,可这个时候,布衣百姓们尚还不知神元殿君的回归竟会对太子妃的册封造成影响,也只有建康宫里的宫女们,暗下不少议论。

“神元殿君的身份是尊贵,但尊贵的,也就仅只那个姓氏而已了。”

“是啊,我真没想到,神元殿君竟然是这样的仪表,论容貌论气度,别说比不上卢家的女公子,便是宫里随便一位才人、中才人,哪怕是良人,也远远胜过她。”

“她要是真成了太子妃,更或者是有朝一日母仪天下,还真是有损君国的尊荣呢。”

“我看啊,便是你这小妮子站太子殿下身边,也要比那位殿君显得般配些。”

“好啊,我们是就事论事,你说出这话来,岂不是在害我?”

“快别谈论了,看看那边,是不是中女史、中女仪正往神元殿去?”

“可不是呢,唉,我从未见过有谁能把中女史官服穿得这样好看的,你说我现在努把力,争取满二十岁前,也挣得这样一袭官服,穿上身能有那样气派么?”

“你当中女史穿得这样气派,是因为她年轻貌美么?她肤色好,这虽然没错,可也得看气度呢,中女史还是良人的时候,不管怎样着装打扮,也是最显眼的。”

瀛姝的鼻子又有些发痒了,但她并不四顾张望到底是哪些闲人在谈论她,今日她跟中女仪往神元殿,不是奉圣令,而是因为殿君主动召见,此时那座美轮美奂的宫殿就在一望之间了,中女仪却仍觉有些不踏实。

“你说,殿君这回召见我们,为的不是要让我们禀明陛下,她有意太子妃位的事吧?”

在中女仪看来,肤色灰黯,全然不懂规范礼仪的神元殿君,俨然也不知晓人情事故的,这说来也不奇怪,再是地位尊贵的人,生逢乱世,隐姓埋名的四处流亡,要真显出气度见识不凡,恐怕早就为那些夷族蛮子掳去了,不坦白身世,必遭凌辱,若坦白身世,也会成为一只笼中鸟,这位殿君也多亏自幼就未学礼仪规范,泯然于众,才能逃脱厄运。

但侍奉这样的贵主,对于女官们来说也是尤其艰难的,万万不能冲撞冒犯,可就算言行谨慎,指不定也会被贵主怪罪不够恭顺,敷衍了事。

“这种事,是不会假口于人的。”瀛姝直视前方,只低声道:“殿君因战乱流亡于乡野,的确未学过仪范,可真要是连人情世故都不知,也必不会这些年了,仍有那些老仆、流民愿意追随护卫,宁与其共受饥寒之苦,甘为其承当生杀之险。”

中女仪心中一惊,不由自责对殿君竟生轻慢之意,也跟那些还没将谨言慎行、谦恭良顺的教则真正领会的宫女一样,犯了以貌取人的错误,她轻轻吁出口气,声量更轻柔了:“多谢女监提醒。”

瀛姝其实也不知神元殿君今日为何召见,她一贯不去废心猜度立时就有答案的事,倒是这几日,皇帝陛下俨然将阅批奏本的事务全权交托给了司空北辰交办,司空北辰在乾元殿已经“寄宿”了好些天,而这人冲她透露的消息,分明已经在谋划借虞皇后的手,收拾掉刘氏、郑莲子二人了。

刘氏现在只是个才人,住在显阳殿,但凡行事,与皇后都不能彻底划清界限,虞皇后当然也不会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蠢事,而这件事,已经完全脱离的前生的轨道,瀛姝也无法凭空去猜测虞皇后会有什么阴谋,可最近内廷发生的大事件,也就只有神元殿中,迎来贵主久居,并有权干预内廷事务。

虞皇后会盘算着借殿君之手除患么?

那日神元殿君入宫,连太子都亲去端门相迎了,内廷的女眷们也自然都要去往神元殿正式拜会的,做为乾元殿的中女史及中女仪,也都奉了陛下的令,陪着中宫皇后出席了盛典,虞皇后一见殿君,表现就像个老母亲与失散多年的亲生女骨肉团圆,要不是现场的人实在太多,周身的礼物也着实有些累赘,她肯定是要上演抱头痛哭的戏码,就算没有抱头痛哭,也一直拉着殿君的手,问长问短,叹息连连,把“受苦”的话重复上千百遍,然后讲——我与殿君都一样,年轻时,都是受过苦楚的人,不似名门闺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可这也无甚值得自卑的,殿君若是嫌弃跟她们说不到一起,随时都可来显阳殿,我啊,也正愁寻常无人陪我说笑呢。

众人也都习惯了虞皇后的说话方式,连贺夫人、郑夫人也无非是面带讥嘲而已,都懒得指证这话的谬误了,都冷眼看关神元殿君如何应对。

殿君道:“我流亡于战乱,当时护我从洛阳宫逃出者,一二老仆而已,父母兄长皆罹难,我之启蒙,确有赖于身边老仆,匿于乡野,也无从学习经史典籍,幸得身边一傅母,虽为仆妪,可有强记之天赋,故以口述之法,将她记得的旧史旧法传授予我,虽历不少险难,可许多年来,不敢忘一字一句。”

看上去是顾左右而言他,可也回应了虞皇后——我们还是不一样的,于我轩氏而言,最大的财富也就是那些旧史册旧法典,西豫国灭,我虽有如丧家之犬,只能在乡野栖身,不过我尚能保全,连大豫都已遗失的史实法典,我虽为女子,却如儿郎一样保住了宗庙的传承,我是无睱与皇后一同自哀自怜的,我肩负的担子,比皇后要沉重多了。

这样的回应,也多少是不够委婉的,瀛姝不觉怎样,但她看着刘氏当场就变了脸色,定然是不愤神元殿君对皇后的态度如此强硬。

活在内廷的女子,大抵都是极期注重颜面的,像皇后与三位夫人之间,争的是谁的子嗣能够继承江山大业;又像嫔御们,争储之外,也要争谁更受女官、宫人的敬重,裙下有多少人阿谀奉承;还有才人、中才人,争的是谁获的赏赐更多,谁住的房宇更敞阔,宫宴时谁的座次更接近殿阁主位的宴桌;就连女官和宫人之间,也要争谁更有威信,谁能享获贵主的赐膳,谁品尝过更多的珍馐瑶浆,哪怕谁的鞋子上能用金线绣面,谁就越发的不虚此生。

各阶层的人对颜面的标准存在差异,都绝大多数的人都要争一争。

因为要是不争,活着就像失去了目标和意趣。

瀛姝当时看着刘氏,觉得挺可笑的,因为皇后的颜面早就已经被打肿了,哪怕再挨神元殿君一记掌掴,归根结底也是皇后想要掴人不成,受了反击,皇后尚还谈笑之若呢,刘氏有啥好气愤的,难道她认为,谁都可以扫皇后的颜面,只有神元殿君不可以?

神元殿座于中轴北端的一处台基上,并非宫墙单另隔出的庭苑里,气派归气派,但其实不算那么宜居,有时候殿房里再是华丽的陈设,实则都比不上窗外的一株老梅,而再喜欢清寂的人,约莫也希望隔窗有虫鸣鸟唱,雨后,在廊庑里就能闻到湿土的润香,可神元殿却不具备这样的生活气息。

轩殿君坐在大殿的宝座上,一身簇新的常服,她其实没有半旧的居家服装,过去的行装都是荆钗裙布,穿着或许更舒适些,但毕竟已经入宫,那些旧衣裳,也只好压箱底,她现其实也真不知道只是召见两个女官,大可往纱橱隔开的侧堂,真不必在正殿“升座”,她的傅母已经过世了,傅母过世后,身边就不再有老仆提醒她这些细节。

她更不知道未被迎回去,这座内廷发生的一应事故,现服侍她的那些宫女、内臣,都是谢夫人作主,简嫔为辅精挑细选的,都不是好事和多舌的人,殿君更不会主动打听,可她对瀛姝的印象是极其深刻的,因为她觉得这个女子,还真像传言中的神女仙姝,只需一眼,就能将姿容凿进脑子里去。

比那日她见过的所有妃嫔都要美貌。

她仔细看着瀛姝行礼,特意赐坐,又仔细看瀛姝如何告坐,跽坐着的姿态、神情,指掌是如何重叠的,面容低垂的角度,既显谦恭又不失端方,她想,是了,为何世人,尤其是贵族阶层这样的讲究仪态,一个人的仪态好,确实令人赏心悦目。

“请二位来,是有一事交代,当日皇后说,神元殿理当配备女史、女仪各四名,我可从中择二位,任命为尚宫及尚仪,女官局也递来了名录供我择选,可我却想着,女官局只有才能优上者,方可选入乾元殿,我与其在女官局的名录中择选,不如禀明陛下,由陛下将乾元殿中的女官调遣来神元殿,我又寻思着,这虽然要经陛下许可,但陛下应该不会为这样的小事分心,都是交给底下人去办理。

一事不劳二主,因此我请你们来,先是得烦你们将我的需求转告陛下,而后,你们得亲自择选共八名女官调遣来神元殿。”

殿君还盯着瀛姝是如何称喏,如何退出大殿,退出大殿后,又是用怎样的步态顺阶而下,她依然觉得困惑,也看不出有什么大举动,但这些女子,是怎么成恭顺谦卑的态度转变成为仪态万方的呢?她无论怎么练习,单只是将屈身变为挺身,动作始终都太刻意,是有损仪表的。

轩殿君很苦恼,连她自己都没想到,入宫后,这竟成为她面临的首要难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