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 第一卷 第12章 更无助更凄惨的人

建兴十一年八月开始的豫赵之战,对于大豫而言绝对是一场耻辱的战争,首先是决定将领时,皇帝司马通在和门阀的内争中败下阵来,最终只能任命江东张姓出身的张九同为主将,被司马通看好的主将人选童琦只领了个突袭先锋的职位,童琦是王岛的好友,但两个人,其实不“应当”有任何交集。

童琦出身寒门,也即庶族阶级,寒门不代表贫穷,但并没有政治地位,而现在的世俗那套习惯讲究的是士族与庶族不通婚,不同席,理当是陌路一样的关系,王岛是士族,童琦是庶族,贵贱有别,如果王岛和童琦交朋友,会影响他的风评,大豫实行的九品官人制,任官授禄全靠风评,风评不佳,将直接影响仕途。

但王岛这个人,他不在意仕途,真名士自风流,把我行我素的理念贯彻到底,要不是律法明文规定了不许士庶通婚,王岛真正相中的女婿其实是童琦的长子童围。

童琦这个突袭先锋实际连挫北赵多名大将,而在一场对全局战事至关重要的对峙中,童琦却因为后援不力,粮草短缺,他所率的先锋部伤亡惨重,最终连他自己都战死疆场,责任其实就在主将张九同身上,张九同为了不让童琦立下战功,故意拆台。

这是一场悲剧。

更悲剧的是北赵朝廷要求大豫朝廷献俘、赔款、交让十年前为琅沂王、陈郡谢联兵攻下的义州归北赵所属。

童琦的子女,尽都成了北赵的俘虏,但真正导致战败的罪魁祸首张九同,却因为姻亲江东贺的力保反而因为一场败仗扩充了占田,张九同的嫡女张莞俏当众掌掴清河公主,司空通竟把亲女儿罚了个面壁思过。

王岛记得童琦的女儿,那孩子才刚十二岁,那天被困在囚车里,和她的兄长们,以及她父亲不少部卒的子女们,一同被献俘,女孩子面无表情,眼睛是空洞洞的,但紧握着拳头。王岛很羞愧很羞愧,他真的没有能力去解救好友的子女,因为连他的女儿瀛姝,差点都要被献俘了。

终止内斗,必须终止内斗,只有终止内斗才能避免让同样的悲剧接连发生,王岛的心里也产生过这样的呼号,他其实很感谢父亲,因为是父亲的谏言,陛下才排除万难的保住了童琦的弟弟,以及童琦的幼子,正因为这样,童琦的妻子才没有干脆的一死了之,但那可怜的妇人,到底还是哭瞎了眼。

终止内斗只有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可皇室与门阀的较量却已旷日持久,司空皇族的衰微,更加纵容了门阀的气焰,皇室不可能仅靠重用庶族巩固皇权,童琦就是因此成为了牺牲品,王岛虽然没有争权夺势的贪欲,他的兴趣在林泉之间,而不是朝堂之上,可王岛自己也明白,这不是一个适合士人纵情山水清谈避世的时代,所有人的处于危难存亡之际,回避现实,已不配称士,更何况名士风流。

论忠事君国,他远远比不上他的父兄,甚至连侄儿王节都比他更有担当,现在,王岛更觉自己的怯弱,连瀛姝这个刚及笄的小丫头,都比他勇敢多了。

“帝休,不是阿爹阿娘不相信你,你能说出刚才那番话,你的见识,就已经胜过不少同龄的少年了,阿爹也知道你一贯机智伶俐,行事还果敢,你自从十岁就独立掌管琅沂的墅庄,竟没有出过一点差错,这本事比你三兄、五兄都强。可帝休,你终究是女娘,上有父母为靠,有我和你阿娘在,就不会让你沾染半分风险。”

“有的事阿爹和阿娘可以承当,但有的事别说阿爹、阿娘,哪怕是祖父也无能为力,比如陛下现在就需要这么一个人,斡旋于后宫妃嫔之间,离间贺、郑两姓的结盟,只有女儿才是适当的人选。”瀛姝察觉到,父亲的态度其实已经改变了。

瀛姝知道童琦。前生,当司空通驾崩,皇太子司空北辰继位,封她为淑妃的那一年,童琦的小儿子为贺氏子杖责毙命,眼盲的童母拄着支木杖,一头撞死于台城的城墙外,那个可怜的,一无所有的妇人,只能用自己的鲜血和性命控诉,她的丈夫为国捐躯,司空皇族却逼迫她的子女入赵为俘,连仅存的一个儿子,竟然也被权阀所害,杀人者无罪,那就是她的儿子咎由自取!

再后来,陆氏告诉瀛姝——你不用自责,你的父亲不仅仅是为了你才决定出征,也是为了他的好友。童家女君自绝于台城外,你父亲悲愤不已,他说他如果再不有所作为,日后也无颜再见好友的亡灵,帝休,你父亲他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想万一取胜,挫败北赵,或许就能救回好友的子女,可我们都明白,童家的儿郎和女娘很可能……已经没了。

或许有的人会嘲笑王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不自量力,说得更刻薄些,是自寻死路,但瀛姝却是实实在在的获利者。

王岛虽亡,却让江东张、贺两姓终于承担了延误战机的罪名,使得司空北辰有机会重挫这两大门阀,瀛姝在内廷的地位于是不再那么的岌岌可危,她才终于争取来机会,助司空北辰罪惩张九同及贺海岳,童琦的女儿童茵生也没有死,她在赵宫的罪奴所挣扎求存,后来竟获得北赵太后的赏识,当瀛姝也成为大豫的太后时,童茵生说服了已经手握大权的赵太后暂时与大豫休战,而且在童茵生的不懈努力下,赵太后下令处死了曾氏——就是曾如薪的姑姑,赵相巩祥禄的宠妾曾好嬉。

瀛姝没有见过童茵生,她只收到过那个女子写来的一封信。

信上表达的是感激之情——先父战亡,多得你的祖父助护,我的小弟才得以幸存,小弟遇害,家母自绝,多得你父亲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更多得你的智计,才使得害我父兄,害我小弟,害我阿母的凶手张九同、贺海岳以命偿命,我无以为报,能做的事,也只有替琅沂王氏除了死仇曾氏这个祸害,我的父亲拼死也要保护的国家和社稷,我仅只能,为大豫朝廷争取短暂的,自强的时间,仅此而已。

王岛当时只能以那样一种惨烈的方式去换取一线矫正的希望,助力爱女,为知己好友复仇,他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也让更多的人心存希望,在这个乱纷纷冷冰冰的世道,体会到人性——大可不必真像蝼蚁一样生存。

当时毕竟当时。

现在,很多事注定会发生改变了,有了更多的选择,瀛姝不会再让自己的父亲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也不会让童琦的小儿子遇害,远在北赵的死仇曾氏她可以自己想办法铲除,至于童茵生,她也要想办法救回大豫,要做到这些事必须入宫。

“阿娘。”瀛姝“专攻”陆氏,她又开始撒娇了:“你和阿爹是我最亲最爱的人,你们同意了我入宫应选,我才不会有后顾之忧,你们还能帮着我算计祖父和外祖父呢,他们两位三朝元老联手,为我保驾护航,才是真正的如虎添翼,阿娘,你细想,现在祖父明明只有送我入宫应选一条道,是绝对不会放弃的,我们真要是不服软……该入宫还得入宫,祖父心中还会觉得我们不体谅,自私自利,该使十分力气助我的时候,留两分,那不就得不偿失了?”

“毕竟还有你外祖父护着,你祖父不敢逼迫。”陆氏的眼睛都泛红了。

瀛姝叹了声气。

前生她被逼入宫后,阿娘就和外家疏远了,肯定是在埋怨外祖父和舅舅们没有谏阻司空北辰的荒唐旨意,很多道理,阿娘其实都明白,无非就是装作不明白,因为阿娘不愿让她受丁点委屈,承担丁点风险。

“阿娘,现在的八大权门中,谢、郑、范、萧四姓是侨贵,顾、陆、贺、张四姓是土豪,这是以籍属划分两大的阵营,外祖父当初跟琅沂王联姻的时候,看重的是琅沂王对于侨贵阵营的影响,现在琅沂王氏的影响力已经大大减弱了,而江东四姓中,贺、张两姓嚣张跋扈,对于外家,早就虎视眈眈。

外祖父当然也希望祖父在稳获皇室信任的同时,借陈郡谢家的势力再掌权势,我猜,阿爹阿娘这回去外家,外祖父恐怕也并不赞成我和裴九郎的婚事吧?”

瀛姝揭开了冷冰冰凉森森的事实,她知道多少会刺伤母亲,陆氏的眼眶果然更红了:“你外祖父还是疼你的,听说你和裴九郎是两情相悦……”

她没有再说下去了。

这是一个已经被拆穿的谎言,裴瑜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对瀛姝根本就没有一分情意,陆氏很清楚,哪怕把女儿另许给别家儿郎,但“两情相悦”的由头再不管用,她为了让瀛姝避开应选的真实目的必然坦露,她的父亲会埋怨她自私自利,只为女儿考虑,无视大局大体。

当年父母高堂为她择了个好夫婿,也是望她能够得个幸福美满,可这样的姻联,当然也是必须以有利家族的先决条件为基准,儿郎和女娘是一样的,生于门阀,享获了富贵荣耀,也务必要为家族的持续兴盛做出贡献。

“帝休,不要先绝望好吗?我们再等等,再想想,应该还有别的法子。”陆氏终究是难下决断。

这晚上,瀛姝被留在了无忧苑,陆氏像很多年前,当瀛姝还很幼小的时光,她把女儿搂在怀里,睡着了也不想放手,那时候的她就很怕女儿长大,及了笄,要嫁人,成了别家的儿媳,受了委屈不能再向她诉苦了,她竭尽了思虑,都想不到一个办法把女儿一直留在身边,这世上没有谁能够比她更疼瀛姝,把女儿交给谁,她都不安心。

女儿还是在转眼之间就长大了,明明没受过半点挫折,被她那样的呵护珍爱着,她的瀛姝啊,却还是看透了这个混乱的世道,冷酷的事实,自己竟就懂得了,要为家族献力,要在乱世中自立。

陆氏顿时把裴瑜和青娥厌恶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