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 第一卷 第113章 一角的岁月

滨岑阁地处僻静,其实并不一定要成为嫔妃的居阁,如司空北辰在位时,滨岑阁已经成为了内廷的一处“游苑”,它原就是建于花坞间,三面皆环涧池,正门外古木森森,唯一的路迳于林间旋绕至此,一路行来,倒像是穿行过了酷暑,走到了清凉的季节。

院门紧闭着,门前石阶却是无尘,奉圣令看守门禁的宦官是几个勤快人,日日仍在清扫,硬是没让这座众人眼中的“冷宫”显出凄凉的境况来。

瀛姝虽是被“发作”来此,但她持有令牌,是可以自由出入,不受禁令限制的。

她还没有见到石嫔。

滨岑阁里仍有宫人在,那二十三、四岁年纪的大宫女蒲依,必定是石妃的忠婢,她扬着下巴,拦着门前,整个人都崩直了,可她的脚尖却是往后缩的,帛纱制成的鞋面微微鼓起,露出脚趾用力抓地的痕迹。

她说娘娘歇着,不必见了。

瀛姝就自己安置了,这晚上她沐着滨岑阁的月色,陷入了沉思,她在想,她应该要在滨岑客做出什么“事业”,五公主的事件已经盖棺定论,凶手就是五公主的生母石嫔,陛下阿伯却并不处罚石嫔,现在居然还把她“发作”到此了。

首先,阿伯不可能是真的惩罚她。

因为在容齐、子施这等女官看来污毁奏章是件大罪过,实际其实不值一提,有时候世情就是这么“高低分明”,处于不同的阶层的人,行为方式是真的会受阶层的局限,就好像有的贫民,为升斗米就杀人,在贵族眼中,这点损失根本不值得计较。

瀛姝不可能因为奏章受到污损这种事就“一败涂地”,这是她这个阶层的普遍意识。

贺夫人会得意忘形,大抵是因为她自以为居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缘故,本来不可能,但我参与了,不可能就成为可能;郑夫人是会坐壁上观的,她现在的重点应该是对付太子,以及,算计陈郡谢。

危险的人是虞皇后。

让瀛姝陷入困惑的就是这点,她实在想不通皇帝陛下为何要刺激虞皇后冲她再下毒手。

瀛姝表面上,还是随遇而安的,她甚至于就真不急着去拜见石嫔了,自从入了滨岑殿,立即睡了个日上三竿,吃午食的时候,还在廊庑底下伸懒腰呢,随后,就听见侧前方,石嫔的寝室方向,发出一声惨呼。

瀛姝有点被吓呆了。

脑子里转了十多圈,难以置信,她才来这里,就立即有人加害石嫔了?这、这、这,这点过渡都没有的戕害是不是太明显?!瀛姝拔脚就往惨收声发出跑,她依然被拦着了外面,蒲依还是挡在门前,有如充耳不闻石嫔的惨呼声。

不过每隔一日,柳太医会来一次滨岑阁,他虽然认了瀛姝这个“徒弟”,但对“徒弟”竟也是守口如瓶,没有透露石嫔身体状况,惨呼声,瀛姝就又听多了几回。她于是问几个把守门禁的宦官,这几个人,倒是肯多说的。

“我们也不知石嫔患的是什么疾症,自从调来了滨岑客为这看护,都没和石娘娘照过面呢。”

“惨呼声是隐隐听闻的,有时宫人蒲也会托我们紧急传柳太医。”

“陛下是有过交代的,只是不让石娘娘出居阁,也不让等闲人但打扰石娘娘,可万万不敢怠慢,尤其石娘娘犯了疾症,无论几更天,都要立即传召柳太医。”

石嫔别说出居阁,就连寝室的门也不出,某个晚上,瀛姝瞧见了她映在窗纸上的黯影,就挨着窗,呆坐着。蒲依日日会在殿阁里的庭苑中剪摘花枝,也逐渐地“默许”瀛姝上前帮手,但她还是寡言少语,只当看见瀛姝修剪花叶时,她说过一句:“娘娘也爱栽培花草,娘娘过去说,花和叶都跟人是心意相通的。”

瀛姝在家时,会帮着“花痴”父亲料理无忧苑的花草,虽不像王岛似的技术高超,关于园艺这项技能也胜过了普通人,她这时略用有些,滨岑阁里不少的小宫女都有了“学艺”的想法,她们似乎认定了,石嫔会在滨岑阁长久地住下去,她们也不会被发作去别的房署,且石嫔总有一日身体会康复,至少不再卧床不起,会从病榻上起来,赏看一年四季,鸢罗替了迎春,梅花又送芙蓉。

瀛姝就听一个性情很是活跃的小宫女说,不是陛下不肯来滨岑阁,是石娘娘不肯再见陛下,她知道瀛姝佩有令牌,是不受禁令限制的,小宫女还期待着瀛姝能将话传进乾元殿去,她认定石娘娘是有冤情的,“娘娘那样疼惜五公主,怎会谋害小公主?”。

瀛姝就悄悄问她:“那天究竟发生了何事?”

“娘娘说要去显阳殿,让蒲依看护五公主,那几日五公主正犯疾症,蒲依就闭了门窗,当时……的确只有蒲依一个人守着公主。”

后来的情形,小宫人就半点不知了。

南次听说瀛姝在滨岑阁,来过几次,看守门禁的小宦官只知道五殿下是因“恶鬼索命”的案件来跟瀛姝商量,此时他们几个,都猜测着瀛姝应当是“无福”晋位为嫔御了,能与皇子婚配都是大机运了,一眼显见的是,五皇子和王女史可真是金童玉女、赏心悦目啊。

“你看想通透了父皇为何发作你来滨岑阁?”南次问。

他这时已经知道瀛姝是受了谁的算计,却把子施“搁置”着,依瀛姝的性情,就算要申冤昭血也不必假手于人,现在最关键的是怎么回到乾元殿,那就必须解开皇帝陛下布置的考题。

“我知道当日中女史去告状时,阿伯正在含光殿,阿伯去含光殿的原因你也告诉我了,阿伯暂时需要安扶贺夫人,就不能驳她的面子,可这么多的殿署,阿伯为什么偏要让我来滨岑殿呢?我虽然不知阿伯为何宽赦石嫔杀女的罪行,但阿伯既作出了这样的定论,说明案情是水落石出的。

是石嫔将阿伯拒之门外,说明并不领情,石嫔既然针对的是贺夫人,我想,阿伯应是让我游说石嫔暂忍一时之恨吧,可石嫔的家世远不比江东贺显赫,于阿伯而言,似乎并无必要争取石嫔为臂助。”

南次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前生时,父皇崩逝,石嫔之罪也并未被司空北辰追究,之于石嫔移居离宫后是何境况我也不知了。”

“司空北辰只重用了石嫔的幼弟石御风,任命为一州之刺史,但并没有授其领兵之权,石御风擅长民治,且他的确为官清廉,不同于那些虎鸹之辈,只是石御风的志向决定了他看轻私欲,绝无可能必须由石嫔出面说服,他才甘愿为朝廷献力。”

瀛姝话音刚落,就见司空北辰竟从林荫间绕出,往这边来,她低声提醒南次:“太子来了。”

南次一回头,见司空北辰身后坠着个宦官,于是起身,主动上前,也明知司空北辰不是因他而来,他却全当“误解”了司空北辰的来意,抱揖道:“我还想着,一阵间去见大兄呢,说来也惭愧,虽然我跟瀛姝都认定那个‘恶鬼’与遇害的宫人并没有结仇,用如此残忍的手段谋杀宫人,多半是因心性已然扭曲,可一番排查下来,竟仍然没有找到凶手。”

“我以为,凶手必查,可禁绝更多的宫人遇害也极其重要,不如将我们的怀疑公之于众,让凶手知道我们已经有了头绪,加强了防范,虽然凶手不再行凶不利于将其逮拿归案,可只要他不再行凶,就能避免更多无辜遇害。”

瀛姝懒得拆穿司空北辰的居心——内廷不可能一直延续着如此森严的巡防,凶手没落网,一时间也没有命案发生,不管是内臣还是宫卫都将逐渐懈怠,凶手是心性扭曲的恶徒,他不会终止杀人,只要等到巡防松懈的时候,势必还会再犯案。

瀛姝的想法刚从脑子里一过,突然间,她但觉有个关节,似乎被她一直疏忽了,可待要循着思路去解开那个关节,那思路又突然模糊起来,瀛姝蹙眉摇了摇头,就听司空北辰问:“怎么,瀛姝不认同我的提议?”

南次的眉梢挑起,又渐渐回落,现在瀛姝已经不是选女身份了,太子殿下直呼她的表字并不逾礼,虽然他们心中都觉得膈应,但为大局考虑,现在还不是和太子撕破脸的时机。

“殿下所言极是,相比逮获真凶,避免更多无辜宫人遇害更加重要,只是我刚才突然想到,如果凶手真已心性扭曲,他只会暂时蛰伏,应当不会真正终止犯罪,或许,我们可以当一段时日后,假意放松警惕,引蛇出洞。”

南次虽想不明白瀛姝为何要把这个计策直接告诉司空北辰,但他笃定瀛姝必有瀛姝的用意,眼看着因为司空北辰的“搅扰”,今日他是无法再和瀛姝“私话”了,正想找个借口,拉着司空北辰一块走。

司空北辰却忽然说:“我今日来,是另有一件要事得提醒瀛姝,这件事五弟不宜干涉,因此,五弟还是暂时避开才妥当。”

他们是站在树荫下,不远处,是瀛姝刚才与南次所在的攒角凉亭,再远处,滨岑阁的朱门紧闭,一截白墙上,披了“金帔”,人间的一切都是如此明灿,并不让人心生坠入幽梦的迷惘。

瀛姝笑着,南次转身。

而司空北辰,他想起滨岑阁其实是瀛姝最初时选定的居阁,当时的她说——这里僻静。

是他,不愿让瀛姝住在如此僻静的地方,和乾元殿的距离,太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