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 第一卷 第108章 前无女公卿

瀛姝也终于交出了她的答卷。

“丫头你再说一遍,什么意思,封谁为大司礼?!”

“瑶池女君,不仅仅是封大司礼,阿伯还可授女君参议国政之权。”

司空通显然被瀛姝的答卷给震惊了,瞪圆了眼,呆怔了几十息,才抬手扶着额头:“你可知道大司礼位列三公?”

“司马、司徒、司礼为豫之三公,这我过去就听阿父说过了,阿父还说,三公虽然位高,但其实一般不掌实权,可我的确觉得,如果要尊奉瑶池女君,不仅应当封瑶池女君居高位,还应授予女君一定实权,女君能够参议国政,才能显示对神宗皇族真正的尊奉。”

“你……”你这丫头可真敢说!!!

“阿伯,女君既居高位,又获实权,于贺、郑等族看来,更加的炙手可热,必然争相与之联姻,而女君的婚事完全能够自主,她受到阿伯如此尊奉,更加心甘情愿配合阿伯的计策,佐助太子殿下稳固储位,且日后,于制衡权阀也势必更加有益。”

“你知道太子的献策了?”

“不知道啊。”瀛姝眨着眼睛:“我想了好几日,才想通了阿伯的为难之处,既想通了难点,才想到了这个办法。”

“四郎的密奏里可没提瑶池女君的野心,你怎么知道她所图不仅仅是锦衣玉食的尊养?”

“如果只图锦衣玉食,为何要冒险逃亡呢?干脆去投北赵皇室不就行了么?连阿伯也不会信的吧,一个只在意荣华富贵的女子,还会挑剔是寄北赵篱下抑或大豫篱下。我寻思着,洛阳沦陷时,瑶池女君尚且不晓世事,应是在忠仆护侍下才得以从洛阳逃脱,淮水以北,兵荒马乱,瑶池女君只要愿为笼中鸟,就能自保,她何至于东躲西藏,殚精竭虑在几个遗民的保护下冒险逃亡,她一个弱女子,隐姓埋名的在敌国生存何其艰险,她决意要投奔东豫,必不是为了锦衣玉食。”

“因此你才认定瑶池女君图的是权位,你提出的对策,不仅要满足她的欲望,甚至还要给予她根本不能企及的更多的权力。”司空通的眉头又蹙紧了。

瀛姝垂着眼睑:“儿不觉瑶池女君跟贺夫人、郑夫人是同道中人。”

“这又如何说?”

“如果贺夫人和郑夫人处于跟瑶池女君同样的境遇,她们根本没有能力自保脱身,弃暗投明,她们会争先恐后去当北赵朝廷的笼中鸟,正如现在,她们何尝不是族人的棋子,也只有她们自己把自己当成是家族的掌权者,她们不管是眼界还是能力,都不能和瑶池女君相提并论,因此,儿更愿意相信,女君不可能跟贺夫人、郑夫人似的,真在意后位,无非是,受限于女儿身,无法畅言真正的抱负。”

“莫不然,她还想争帝位?”

“阿伯,难道说天下臣民及士人,但凡心存抱负者都想要谋逆不成?”瀛姝像模像样地叹了口气:“像我家祖父,他老人家的抱负就是辅佐一代贤主,矗乱世而不败,怎么女子就不能有这样的抱负呢?不然我与阿伯作赌,要是阿伯真封女君为大司礼,允她商议政事,女君肯定不会再提什么母仪天下的话。”

“国家大事怎能儿戏?”司空通轻哼一声,思量一阵,不由连连摇头:“我不是小看你们女儿家,要说来,论才干论胆识,你小姑母就比我强许多,但自古以来,哪朝哪代都没有直接授女子官职之事,的确有女子商议,甚至决策过政事,但均为太后、皇后的身份,是以辅政的名义。

瑶池女君身份本就特殊,她是神宗后裔,大豫可以尊奉她,一直待她以礼遇,可如果托以实权,这样的举措太冒失了。”

瀛姝其实也没有想过自己的建议会被采纳,她甚至都拿不准瑶池女君是否真的如她所想,格局并不在小小的内廷之间,当年,瑶池女君绝食,固然是埋怨司空北辰言而无信,心中存着怨愤之情,因此对瀛姝这说客也是不理不踩,求死的意志极其坚定。

如郑莲子之辈,虽是奉了司空北辰的旨意去神元殿“侍疾”,却都大声地讥嘲女君是“人心不足蛇吞象”,真是生怕瑶池女君改变了寻死的想法,突然愿进饮食了。

瀛姝那时也很犹豫。

她听闻过女君大骂司空北辰,嘲损危宿君司空月燕,仿佛真是因为错失后位丧心病狂,她知道如果瑶池女君就那样死去,于司空北辰而言是摆脱了一桩烦难——彼时北赵已为诸胡牵制,国内的权阀,如范阳卢、琅沂王、陈郡谢、江东陆等等均已臣服,瑶池女君已然“物尽其用”,“因病不治”薨逝于神元殿对司空北辰的君威完全无损了。

瀛姝看多了在权争中落败的人,起初她对瑶池女君并无同情。

直到,闭眼不语的瑶池女君突然睁眼看向郑莲子,那双眼睛没有光彩和温度了,却显得极其的宁静。

“我想我如果现在不寻死了,开始进食,且去跟皇帝说,多亏你这位郑嫔接连几日的劝慰,我打算好好活下去,跟你们共渡余生……郑嫔是不是应该替我去死一死了?别、别、别,别这么害怕,我就是吓唬你罢了。我不会因为你们这样的无知之辈,就改变我自己的人生,你们这些人,不值得我去记恨,我想死,是因为我绝望,我是真的绝望了。”

当瀛姝经历了更多的事,偶尔,她还是会想起瑶池女君最后的那番话,瀛姝并不明白那种彻底绝望的心情,哪怕后来她失去了南次,她对余生也从未灰心,关于瑶池女君,她十分确定了然唯有一件事——女君不是因为爱慕寻死。

她从未爱过司空一族中任何一个男子,当女君未绝望时,甚至用一种悲悯的目光注视过瀛姝,当时瀛姝因为一件小事,与司空北辰闹了矛盾,于是闷闷不乐,把一首笛乐吹奏得如同呜咽,女君从花荫下步出,就这么悲悯地看着她,叹息道:“你很聪慧,可惜了。”

瑶池女君的遗物,是瀛姝负责整理,几大箱子,全是女君手书的谏策,女君未留下任何遗言,瀛姝于是猜测,女君应当是想让这些谏策留存下去的。

瀛姝花了很长的时间才将那些谏策看完,不能说这些谏策于当年的东豫都大有益处,甚至不少策见是脱离实际难以推行的,但瀛姝从那几大箱子的遗策中,看见的是一个女子经过多年呕心沥血,总结出来的,如何完善东豫一朝的律法和政施,一个只图权势的人,为何要为社稷兴亡殚精竭虑。

那时,瀛姝才真正为瑶池女君感到遗憾。

其实争取权位并非就卑鄙,乱世之中,没有净土,如果要创造净土,必须先得权位,奈何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瑶池女君的身份要成事,会更加艰难不易。

瀛姝甚至已经开始期待再见瑶池女君了。

而皇帝司空通,当然也意识到了乾元殿中有人泄露内情,否则就二皇子的脑子,乍一听瑶池女君之事,绝对不能立即利用来提议废后,到底是谁故意把隐情泄露给含光殿呢?司空通还没着手去查证,就有人来自首了。

章永直接跪在了御前:“是寺忱泄露,但奴婢请求陛下宽恕,寺忱并非为含光殿收买,他绝无胆量不利于太子殿下,寺忱多年前染了风寒,病得奄奄一息,当年女仪施尚还在疾患署任职,多亏得女仪施照顾寺忱才能熬过那场劫难,他将女仪施视为救命恩人,近期因为女仪施与王女史间的矛盾,寺忱很为女仪施忧愁,才犯下这样的罪错,奴婢情知陛下绝对不会相信女仪施的挑拨错处王女史,因而没有阻止,寺忱该罚,但奴婢请求陛下从宽处治,留他一条小命。”

“这么说,女仪施和含光殿竟然暗中勾结?”

“女仪施是想利用女仪虚,不曾想反被女仪虚利用了。”

“你这老狐狸。”司空通把镇纸不轻不重往案上一搁:“你早就意识到了寺人忱的性情,留在乾元殿早晚会闯下大祸,那天你故意让他在朕左右当值,被他听闻了朕将召集诸皇子问对一事,你知道这算不得什么机密,他便是泄露出去,朕也不会将他重惩,你是想借这机会干脆打发他去干更清闲的差使,还能保个平安吧。”

“寺忱重情义,老奴方才对他极为看重,也都怪老奴无能,未将他教培称职。”

司空通提笔写下一句批复,又再抬眼,看向章永:“寺人祈才是你义子,没想到你对寺忱也是如此用心,别的宦官广收义子,你怎么就没想过多收一个?”

“寺祈比寺忱更谨慎,老奴,的确更想悉心栽培寺祈。”

皇帝继续批复奏章,一边运笔一边说:“寺忱该罚,就罚他去长洛宫吧,白川君从来不使唤内侍,他在长洛宫也只能做些洒扫粗活了。”

长洛宫只住着一个人,白川君,不管建康宫内的斗争如何激烈,还没有人敢把刀子刺进长洛宫去,长洛宫是个尤其安全和清净的地方,章永感激得差点直淌老泪:“寺忱有福啊,去得那样的洞天福地。”

司空通的嘴角抽了抽,手腕还抖了抖,差点因为落笔不慎,造成一滴“胭脂泪”,心说:寺祈从前寄居于山寺,这人却无心向佛,寺忱更从来没有出家入道的想法,却突然就被送去了“洞天福地”……话说长洛宫虽然是给了白川君长居,可到底还是皇家的禁苑,白川君是司天星相,又不是仙冠道人,怎么长洛宫在世人看来,居然成了“洞天福地”?

不过那的确是个益于颐养处,仿佛远离了喧喧红尘,只不过,心有牵绊之人未必会将无扰视作运数,寺忱日后平安得保,是否能得惬适还尚未可知,但愿他懂得中常侍的苦心,莫觉长洛宫中清苦寂寥,反而心生怨怼才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