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塔里木恋歌 > 第一卷 第76章 第七十六章

塔里木恋歌 第一卷 第76章 第七十六章

作者:平静的海洋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7: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经过钟海涛的出面,张大中顺利地当上了小四轮拖拉机的驾驶员。

时间过得很快,两年的学习时间很快就要过去了,但方锐丝毫没有松懈。

这天下午最后一节课结束后,方锐来到图书馆里正在记着笔记,董宜函将她叫出来,说丁璐让她到她办公室去一下。

方锐连忙收起笔记本,来到团委办公室,见丁璐正在写东西,轻轻地问:“丁老师,您叫我?”

丁璐起身给她让座后,仍然露出略带有黄色牙斑的牙齿微笑着:“方锐,还有不到半年时间,你们就要毕业了,你有什么打算吗?”

方锐也微笑看着丁璐:“丁老师,感谢您的帮助,我没别的想法,我回到五一农场后,继续干好团委工作就行了。”

“那你想不想留在党校里工作?方锐,校委想从这届学员里挑选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员留校工作,负责抓电化教育工作,认为你留下来比较合适,让我找你谈谈。如果你愿意留下来的话,我给校委回个话,至于办理调动手续的问题,由校委组织部和你们五一农场组织部门协调办理就可以了。听说你爱人是机关小车驾驶员,这个职业在我们这里也很好安排工作的。即使党校安排不了,我可以和外单位联系,帮他把工作关系过来,以解除你的后顾之忧。”

这消息来得太突然了,突然得让方锐不知如何回答。她低头想了想:“丁老师,我个人倒是很想留校工作,这里确实是学习知识最理想的地方。不过这事我还真做不了主呢,所以也不好回答您,因为我是公费派出来上学的,还得和家里联系,询问一下五一农场党委才行。”

“那你赶快和家里联系,给我回个话,我好给学校一个明确答复。”

方锐连忙写信给刘思佳和夏侯雨,把校方想将自己留下来、可以安排夏侯雨的工作等事情说了一下。

接到方锐的来信,刘思佳也不知如何是好,便向夏侯霖征求意见。

夏侯霖听了,觉得这事还是要向潘希泉说一下为好,即使党委不同意,对方锐今后的发展也有好处的,校方想留下方锐,说明她在党校两年的学习和工作表现都不错,不然党校是不会想要她留校工作的。

潘希泉听到这消息后,很不高兴起来:“我们培养的人才,怎么说要走就走了呢?不行,方锐一定要回到五一农场来工作!”

接到回信后,方锐立即向丁璐说明了情况。丁璐略加思索了一下:“方锐,既然五一农场党委不放,你自己如果愿意调过来的话,也可以不管场党委放不放你,由校委出面和你们单位协商调动事宜就行了。”

方锐低头想了想,还是摇摇头:“丁老师,我还是回五一农场工作吧,场里不同意调动,我要是硬要求调动的话,反而不好了。再说了,我临走的时候,和场党委签过合同,要工作八年后,才能离开五一农场的。同时,我父母还在五一农场承包土地,我回去后,多少也能照顾他们一下。”

“既是这样,那就算了。方锐,你回去后,应该说工作方法上不会有太大问题的了,经过这两年的学习和磨炼,你也更加成熟了。但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记住一点就是,不管遇到什么问题,一定要保持冷静。只有保持冷静了,就能把比较复杂的问题处理得当些。”丁璐说完,微笑看着方锐。

“谢谢丁老师,我一定会记住您的话的,也会按照您的话去做。”方锐说完,离开了丁璐的办公室。

四十六

按照一分场党支部的安排,钟海涛主管了五千多亩水稻地的生产管理工作。

五千多亩水稻地,需要七十多个职工来承包。也就是说,钟海涛一下子要管理七十多人干活,这对于一个没当过管理干部来说,压力是相当大的。还没有开始正式开始管理生产,就感到管理人的事情是最不好做的了。袁书兵在召集水稻地的承包户开大会,宣布今年的水稻地生产管理由钟海涛负责时,钟海涛已经明显感觉,这些参会人员虽然没说话,但从许多人脸上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他们许多人的态度是无所谓的,有的连头也不抬,低声说着话,有的捂嘴偷笑着,有的表情木然地坐在那里。

果然,钟海涛召集这些承包户们开会时,广播上通知了好几遍,也没有多少人到场。特别是那些上了年龄的职工,单位让他们承包水稻地,本身就带有照顾性的,因为其中一部分人已经是在等待退休了,这一部分人的工作态度说得直白了,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要管理好这部分人,难度更大了。

这天下午,袁书兵领着副场长钟海涛,机务小队长于志祥,保管员白新伟等一分场几名干部业务人员来到水稻地,看见经过一个冬天的人畜踏踩,渠段损坏也较严重,有的渠道淤泥已经和渠道帮子齐平了,有的帮子已经没有了,便对钟海涛做了安排:“海涛,你最近要抓紧时间组织水稻地的承包户检修渠道,把坍塌的地方立即修复好,将淤泥全部清理出去,否则的话,可能要影响到水稻地进水了。”

听了袁书兵的安排,钟海涛立即答应下来:“袁场长,我明天就组织水稻承包户上阵清理修复渠道。”

晚上回去后,钟海涛连续在广播上通知了三遍,要求全体水稻地承包户明天早上带上铁锨砍土镘,先到职工俱乐部门前开会,然后到河滩地开展修复渠道工作。

第二天天没亮,钟海涛就起床了。早早吃过饭后,立即跑到办公室,打开广播又通知了几遍,然后在一分场职工俱乐部外的场地上等待着。

看看上班时间已经到了,还不见有人来,钟海涛打开广播又喊了几遍,水稻地的承包人员这才稀稀拉拉地来到一分场职工俱乐部门前,有的歪着身子在说话,有的在敲打着工具,有的在相互点燃香烟嘻嘻哈哈地抽着。

钟海涛一看火了:“昨天晚上就在广播上通知了,叫你们今天早晨过来开会,今天早上又在广播上喊了这么长时间,才来这么几个人,这哪里像农场职工的样子嘛!”

“不像职工的样子像什么样子呢?”人群里有人低声嘀咕说。

钟海涛见承包户来得差不多了,便大声说:“大家都不要说话了!”见许多人仍然嘻嘻哈哈地说笑着,他强压怒火大声喊起来:“大家都不要说话了,听我安排工作。昨天下午袁场长带领干部业务到水稻地去看了一下,发现渠道里已经淤满了沙子,有的地方已经坍塌了,要求我们水稻地承包户赶快上去清理干净,同时将坍塌的地方修复好,不然会影响到进水了。所以,从今天上午开始,水稻地全体承包人员带上铁锨和砍土镘进行清淤修渠。已经带上工具的现在就过去;没带工具的抓紧时间回去拿工具,我到闸门那个地方等着,我们就从那里开始修起。没来开会的相互通知一下,迟到的或旷工的,按照一分场管理制度进行罚款。”

钟海涛安排完,就急急忙忙赶到闸门上去了。

坐落于天山南部的塔里木盆地,春天总是姗姗来迟,需要有耐心的等待。这里有中国最大的沙漠即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这里热量丰富,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年温差和日温差都很大,但就是这么贫瘠的塔里木,依然有它春天的魅力,太阳总是很温暖,相比于江南“遥看草色近却无”的春汛,塔里木的春却来得更直接。当它走来的时候,首先要经过漫长的雾霾和沙尘天气,仿佛在告诉人们,要提前做好迎接他的准备。持续一个月的沙尘后,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大晴天。在蓝天白云和一轮温暖的太阳照耀下,整个世界似乎都变得明亮了起来。

钟海涛带上铁锨骑上自行车来到闸门渠道上等了好久,也没见有几个人来。他站在一段坍塌渠道上又等了一会儿,还是没多少人过来,趁着等人的时间,他将一处坍塌下来的土铲上去,又站在上面踩了踩,干完了这一小截坍塌的渠道,仍然还是那几个人或站在那里晃荡着,或坐在渠道帮子上说话。

看到这情景,钟海涛这回真的生气了,气呼呼地将铁锨往渠道边上狠狠一扎,顺着渠道帮子往上走去。

钟海涛刚沿着渠道帮上没走多远,就看见职工杜光辉等人骑着自行车慢慢悠悠过来了,十分生气地大声询问起来:“你们几个是怎么回事?我也是骑自行车过来的,已经来到这里很久了,你们几个怎么才过来?都像你们这样,怎么能把水稻地管理好嘛!”

“你是当官的,当然要来得早些喽,当官的就要起带头作用嘛!”

钟海涛本来就一肚子火气,听了杜光辉不冷不热的回话,更挑起他的不快了:“你们愿干就干,不愿干就算了,想包水稻地的人多的是。”

“恐怕你没资格不要我们干吧?连袁场长、季书记都不敢对我们说这话呢?场党委里也没人敢说这话的。我们从上海支边来到这里,已经干了几十年了,你才干了多少年,就敢说这样的大话?”

“干了几十年了又怎么啦?还不是在包地?说明你干得也不咋样,不然早就不包地了。”本来已经一肚子气的钟海涛,听见杜光辉在自己面前摆老资格,十分气愤。

钟海涛的这句话不仅捅了“马蜂窝”,而且打击面也太大了,因为和杜光辉一样在承包水稻地的职工当中,还有几个是上海知青,听到钟海涛居然说出这话来,几个上海知青立即围上来:“你才吃几年饭,敢在阿拉面前抖威风?”

水稻地承包职工王四喜赶紧走上前:“你们别吵了,我们来迟了,本来就不对么,还是赶紧干活去了唦!”

王四喜的话刚落音,杜光辉等人又冲他吼起来:“王四喜,他妈就你小子会溜沟子拍马屁……”

旁边一个上了年纪、名叫赵志国的职工的看到许多人在围攻钟海涛,也跑过来劝说起来:“算了,算了,大家都在一个单位,早不见面晚见面的,吵什么吵么?”

钟海涛和几个职工正在争吵着,又有几个上了年纪的女职工晃悠悠地走过来。

杜光辉等人马上又高声叫嚷起来:“你们给说说看,我们几个来得算早的了,还受窝囊气,这几个人来晚了,我看你这个当官的怎么说?”

杜光辉这么高声嚷嚷,几个晚到的女职工马上又与他争论起来:“哎,我说老杜,你也太不够意思了吧?你干你的活就是了,我们来早了来晚了,与你有什么相干嘛?”

“嗳,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是有意说你们来晚了。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几个来得比较早的,钟副场长还在说我们哩……”

女职工中有个叫施云彩的大笑一声:“哈哈,我说老杜,那你的意思还不是说我们几个来晚了?”

“我说云彩,我的话可没那意思的哦!”

“大家都别吵了,再吵下去,就该下班了,都赶紧干活去。”钟海涛一看这些人嘻嘻哈哈的,全当自己不存在似的,强压住怒火大声喊起来。

陆陆续续来的职工这才慢腾腾地走下到渠道里,懒洋洋地开始清理淤泥了。

傍晚的时候,袁书兵来到水稻地查看当天渠道清淤和整修情况,看到七十多个承包职工来修渠的不到半数,到的人员也是出工不出力,一天时间清淤不到二百米,大声询问起来:“钟副场长,今天清淤修渠来了多少人?一天清淤还不到二百米,照这样的进度,五六公里的渠道,什么时候才能清理完嘛?”

“袁场长,一共来了三十七个人,我都登记了。”钟海涛红着脸说。

“其他人呢?不来的请假了吗?”

“袁场长,广播上通知了,也要求相互转告了,可就是不见有多少人过来,没来的也没请假。”

“这怎么行呢?六七十个承包户才来了不到半数,进度又这么慢,照这样的进度检修下去的话,我看没半个多月时间是清不完的。要想办法加快进度,一个星期时间一定要检修完。眼看水稻的播期就要到了,再不加快清淤修渠进度的话,影响了水稻播种,不仅产量要降低,场领导也要批评我们呢!”

钟海涛听到袁书兵的话语里明显有批评自己的成分了,红着脸说:“袁场长,我尽量加快进度!”

“钟副场长,不是尽量,而是一定要加快进度。”袁书兵说完又问:“钟副场长,你是怎么分工的?怎么这么多人拥挤在这里,没把任务分到每个人吗?”

钟海涛仍然低声回答着袁书兵的问话:“是的,袁场长。”

“这怎么能行呢?难怪一天才干了这么一小段,要把任务分到每个人,吃‘大锅饭’怎么能干成事情呢!钟副场长,你要多想想办法嘛!必要的时候,还是要拿出一定处罚措施的,否则的话,有的人想来就来,不想来就不来了,那怎么行呢!”袁书兵说完,躬着腰踏上渠道帮子,使劲踩了踩,渠道帮子上的新泥土立即滑到渠道下面去了。

“钟副场长,不仅要加快进度,还要注意质量!”袁书兵继续安排着。

“袁场长,我在广播上也通知了,说不来清淤的要按管理制度进行罚款,关系不错的要相互转告一下,可不知道怎么才来三十多个人。关于质量问题,我会注意的。”钟海涛看到袁书兵将渠道帮子的泥土很轻松地踩下去了,知道他对渠道检修质量也不太满意。

听了钟海涛的讲述,袁书兵没说话。他顺着渠道走了一段后,又折回来当着职工的面给钟海涛作了安排:“钟副场长,你要把每天上班的人员登记好,缺勤的一定要登记清楚,月底了该扣工资的就扣工资,不要到月底了是一本糊涂账!”

“好的,袁场长,今天到的人都已经登记了。”钟海涛答应着。

下班后,钟海涛回到家里,见刘兰兰正在做饭,便一屁股坐在沙发上。

“累了吧!海涛,饭已经用电饭锅做上了,我赶紧炒菜去,你先歇歇,一会儿就做好了。”刘兰兰说着,又一头扎进厨房里。

“兰兰,累倒是不很累,就是工作太难做了。今天上午,杜光辉等几个上海知青还有施云彩等几个女职工特别难缠,我和他们吵起来了。”钟海涛来到厨房,一边给刘兰兰做帮手,一边聊着。

“听说一分场承包水稻地这些年纪大的职工,许多人在大田里干了几十年了,特别是上海青年,他们资历更老,你跟他们这些人吵什么呢?施云彩的丈夫也在机车上工作,我早就认识她了。像她这样快到退休的年龄了的人,还在包地,也很不容易的,你别跟他们这些人计较了。”刘兰兰边炒菜边安慰着丈夫。

“兰兰,我也不愿意跟他们吵,可我心里着急呀!渠道损坏得一塌糊涂,检修的进度又这么慢,啥时候才能修好呢?天快黑的时候,袁场长到修渠现场了,看到检修进度特别慢,说话的语气里已经明显有批评我的成分了。其实他就是不批评我,我也知道检修的进度实在太慢了。”

“海涛,袁场长肯定是着急了才批评你的。你再多想想办法,把进度抓上去,争取在水稻播种前,把渠道全部检修完毕,就好了嘛。”

“我也在想办法。兰兰,我觉得袁场长说得对,要是把修渠任务分到每个人,效果也许要好些!”

人说快手不如帮手。两人一边说着话一边炒菜,很快做好了。刘兰兰将钟瑞的小手洗干净后,一家人就围坐在一起开始吃饭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