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塔里木恋歌 > 第一卷 第71章 第七十一章

塔里木恋歌 第一卷 第71章 第七十一章

作者:平静的海洋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7: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钟海涛一骨碌下了床,连忙穿上鞋子往门外跑:“兰兰,你别害怕,我这就去叫医生。”

看到钟海涛慌慌张张地,刘兰兰又连忙提醒他:“海涛,你慢点,别摔着了!”

楚桂琴果然按照喻金生的安排没回去。听钟海涛说刘兰兰的肚子疼得特别厉害,连忙带着护士来到刘兰兰的病房,看到羊水已经破了,立即大声训斥护士来:“你是怎么检查的?还不又赶紧推来一辆手术车!”那位值班护士一边急急推着一辆手术车,一边低声嘀咕:“进来查房的时候,看到两人都睡得很香,还以为没啥事情呢!”

几个人将刘兰兰轻轻地抬在手术车,护士又急忙推进了产房。

钟海涛本来想跟进去,被护士挡住了:“你不能进去!”

喻金生也来了,走进产房边隔着玻璃的一小间放有仪器的房子里,看看仪器显示胎音正常,又走进产房里,给楚桂琴交待了几句后,出来安慰钟海涛:“海涛,没事的,胎音正常,楚桂琴又是院里最有经验的接产医生,我叫她留下来,就是为了更加保险些,我刚才进去又交代了一下,如果不行的话,就立即做剖腹产,而且由我主刀,你就等着做爸爸了!”

虽说有喻金生在场,又有院里最有经验的妇产科主任在接产,钟海涛不知是急是忧还是喜,在病房的走廊上来回不停地走动着,并不停地问进进出出的护士“生下来了没有?怎么样了?”

护士并没有过多的回答,只是说一句“还没有”,就又进去了。

此时的钟海涛觉得时间仿佛凝固了一样,也不知道这个时候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才好,不停地在门外来回地走动着。实在等不下去了,他推开门,见几个护士站在外间,里间的刘兰兰的身上盖着一块白布,不住地挣扎着叫喊着,两手使劲地抓住床边的扶手,楚桂琴在低头紧张地接生着。

看到这一幕,钟海涛刚想走过去,门边的一个护士看到他探头准备进去,赶紧阻拦住:“嗳,刚才不是跟你说过了吗,你不能进来,怎么不听呢?把细菌带进来了怎么办?”一边说着,一边把钟海涛推出门外并立即将门关上了。钟海涛只好在走廊上继续走动着,此时他真想将刘兰兰的痛苦全部揽在自己身上。

大约又过了二十个多分钟,钟海涛突然听到一声婴儿响亮的哭泣声,接着听到护士们说:“生下来了,生下来了,是个男孩呢。”

钟海涛正要进去,护士仍将他挡在门外:“你再等一会儿,还没处理完呢!”

又过了一会儿,护士才将手术车上刘兰兰推出门外,钟海涛连忙跑过去,护士们这会儿倒没有阻拦他了。

钟海涛跑到刘兰兰面前,见她脸色苍白,头发也湿漉漉的,有气无力地躺在那里。

看见钟海涛过来了,刘兰兰一把抓住丈夫的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钟海涛知道刘兰兰实在太累了,连忙给她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和护士们一起将她送到病床上。

楚桂琴将婴儿处理完毕后轻轻放在刘兰兰身边,又将出生的时间和体重等填写好后问钟海涛:“名字起了没有?”

“还没有。”钟海涛回答。

“名字起好了告诉我,我好填写出生证,孩子是要凭出生证上户口的。”楚桂琴吩咐着。

“好的,楚医生,我知道了!”钟海涛一边答应着,一边将刘兰兰的被子抻了抻。

喻金生看到婴儿顺利出生了,也松了一口气:“楚医生,天快亮了,你回去休息休息吧,有我在这里就可以了。”

“喻主任,你也回去休息一下吧,是顺产,母子都很平安,你应该放心了。”

喻金生点点头。

又是一个好晴天。

金色的太阳流光溢彩,慷慨地洒满了满屋子的金光。阳光赋予了生命的蓬勃向上。生命因为阳光的照耀,就不会枯竭了。

经过半夜的抗争,实在疲劳了的刘兰兰,这会儿躺在病房里睡得很香。

刘兰兰睡得正香,外面的高声大语说话声将她吵醒了:“恭喜你呀,海涛,兰兰为你生了个大胖小子,你可要好好犒劳她噢!儿子呢?让我看看,小家伙可有奶水吃?我害怕兰兰还没来奶水,就买些奶粉带过来了。”

钟海涛连忙感谢:“春华姐,谢谢!谢谢你了!”后,然后又感激地说:“昨天晚上,喻医生也一夜没休息,一直在监护室里守着,确实给你们都添麻烦了。”

李春华一边将篮子里的奶粉、鸡蛋、红糖等物品往外捡一边说:“海涛,那是他应该做的。我早就跟他说过了,一定要把兰兰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去做好。”

“春华姐,这次真的给你们家添麻烦了!”

“兰兰,你说这话,真是见外了,你对我们家帮助地那么多,我至今都记在心里呢!”

刘兰兰正在和李春华说着话,见婆婆提着蓝子从三分场赶来。李春华见了,连忙站起来:“兰兰,你婆婆来了,你们忙你们的吧,我走了。”李春华转过身没走出几步,似乎又想起了什么,转回来对钟海涛高声叫起来:“海涛,有什么事情的话,你们直接去找喻金生,我再跟他说去,一定要把你们的事情给办好。”然后才向喻金生的办公室走去。

刘兰兰产后的身体恢复得较快,在医院里住了几天后就要准备出院了。因为儿子名字还没有填写。钟海涛坐在床边征求刘兰兰的意见。

刘兰兰笑了起来:“海涛,这事对你来说,应该不难吧!你想给儿子起什么名字就起什么名字吧!”钟海涛低头想了想,又想起了方锐,便来了灵感,就叫钟瑞吧,锐和瑞,音同字不同。

钟海涛把儿子起名叫钟瑞的想法向刘兰兰说了后,刘兰兰笑起来:“海涛,你还在想着方锐是吧?连给孩子起名字也叫钟锐,说明你心里一直放不下方锐哦!”

“兰兰,我根本没那意思,这个‘瑞’是瑞气的‘瑞’,方锐的‘锐’是‘锐利’的‘锐’,不是一个字。给儿子起名叫钟瑞,觉得叫这名字很吉祥。”钟海涛红着脸继续解释:“兰兰,你要是不愿意的话,或是觉得这名字不合适的话,我再想一个吧,或者你给起一个也行。”

“海涛,别说你就给孩子起名是瑞气的‘瑞’,就是方锐的‘锐’也没什么,我只不过是逗逗你罢了。你喜欢,就叫钟瑞吧!”然后把孩子轻轻抱起来:“咱们的孩子有名字喽,叫钟瑞喽,小钟瑞,你什么时候能会叫妈妈呢?”

钟海涛看到兰兰很高兴地接受这个名字后,来到妇产科找到楚桂琴,将孩子的名字写在纸上递给她。

楚桂琴看了钟海涛递上来的名字,小声念着:“钟瑞,嗯,这名字起得好呀!给男孩起这样的名字,既吉祥又秀气。”说完将名字填上去后,将钟瑞的出生证明交给了钟海涛。

结婚是建立一个家,但并不算一个完整的家,有了孩子,才是名副其实的家了。看到襁褓中的钟瑞,一种幸福感涌上钟海涛和刘兰兰的心头。

塔里木盆地的初夏时季,天气炎热中带着些许清凉,既没有灼灼烈日般的炙烤,也没有乌云压顶般的闷燥。温和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下来,农作物郁郁葱葱,更加生机勃勃,小动物活活泼泼,更加充满灵动,气温不热不冷,恰到好处。穿衣不多不少,允执其中。视线所涉及的,多是红绿相间。看着那翠绿的棉苗、绽放的鲜花,摇摆的柳枝,挺拔的白杨,即使心里再多的烦躁,也会渐渐安静下来,融化进这片天地里。

这天傍晚,刘思佳吃罢晚饭,又要出去散步了。自从儿子结婚后,她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吃过晚饭后,经常和潘希泉的爱人郑伟英一起出去散散步。

来到潘希泉家,刘思佳看见郑伟英刚放下饭碗,便坐下来等待着。因为散步的时候,郑伟英要换一套运动服和运动鞋才出去的。

看到刘思佳在等待自己,郑伟英急忙收拾一下碗筷后,顾不上洗刷,进入内房换上运动服就出来了。

刘思佳跟着潘希泉的爱人刚走出大门口,就遇见潘希泉拿着一份电传回来了。刘思佳连忙打招呼:“潘书记,这么晚了,您还在忙着?”

“噢是的,刘老师,有点事情要办,拖住了。”潘希泉说完,便进入房子内。

郑伟英冲着刘思佳抱歉地笑了笑:“不好意思,刘老师,我先把老潘的饭菜端出来!”

刘思佳也随郑伟英进入房子里,见潘希泉将电报放在饭桌,洗好手后在饭桌上坐下来,又拿起电报看起来。直到郑伟英将饭菜端上桌子后,才将电报放下来。

刘思佳向电报上瞄了一眼,发现是农垦局组织部发过来了,内容大致是要求将秋季兵团党校学习的人员及时进行上报,便装着随意坐在饭桌旁,再快速看了几眼,确定无误后,立即想到了方锐。一是自己曾经答应过要送她去党校学习;二是她知道,党校是培养干部的地方。如果将方锐送到党校去学习两年镀金后,回到五一农场工作,只要不犯原则性的错误,提拔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再说了,方锐这么年轻就已经到了科级领导干部岗位上,在五一农场也是中层领导干部了,再提拔就是处级领导干部了。夏侯霖干了大半辈子,也才是一个处级,而且前面还带了个“副”字。如今年龄大了,头上的“副”是去不掉了,即使享受正处级待遇,仍然是副职。而方锐如果能够到了副处级领导岗位上,还是有机会继续提升的,毕竟,她还很年轻啊?同时调进机关这两年里,她的工作能力和所取得的成绩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潘希泉也对她的工作能力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有这样好的机遇和条件,为什么不让方锐去呢?

刘思佳正在胡思乱想着,郑伟英已经将三个菜一个汤端到桌子上了,并和潘希泉说自己要随刘老师去散步了。

刘思佳跟随郑伟英身边一边散步,一边思考着如何向潘希泉开口让方锐去党校上学的事。可让谁去说合适呢?刘思佳嘴上和郑伟英说话,心里在不停地思考着:让夏侯霖去说,有点不合适;自己去说,更不合适,托人去说,可能时间已经来不及了,而且一旦有人知道去党校学习的指标来了,那些人用什么办法去争取的都有,如果潘希泉在常委会上定了别人后,再更改让方锐去,已经不可能了。

五一农场工会大院足有两个篮球场那么大,除了寒冷天气,平日里散步人很多。

走进五一农场工会大院,刘思佳见散步的人很多。一些在机关等部门上班的人见到郑伟英和刘思佳,都主动上前打招呼。

刘思佳边走边在急速思考着,突然听见郑伟英抱怨起来:“天天回来得这么晚,没白天没晚上地忙碌着,唉,从年头忙到年尾,从早上忙到晚上,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闲一会儿!刘老师,什么时候老潘也像这些人一样,吃过晚饭后悠闲地散步呢?”

听到潘希泉爱人的抱怨声,刘思佳赶紧附和:“是啊,说潘书记日理万机似乎有些过了,但说他整天为五一农场的事业在奔忙着一点也不过分。”说到这里,刘思佳机灵一动:让潘希泉的爱人去说最合适不过了。一是自己可以利用散步的机会向她提出来;二是她今晚回去后就可以说,时间上完全来得及;三是她是潘希泉的爱人,在他面前说话有一定的份量的;四是即使郑伟英说话没份量,也能及时把方锐想进入党校深造的信息传递给潘希泉。

想到这,刘思佳嘴巴上虽然仍然在应付着郑伟英,心里却在一直寻思着如何向她开口。思前想后,觉得还是自己去寻找话题比较合适,于是装着随便聊天的样子和郑伟英聊起来:“郑老师,你们家的小武现在上学怎么样,让你也操碎心了吧?”

刘思佳说的小武是指潘希泉的二儿子潘耀武,他正在武汉的一所大学里读书。

“唉,也不怎么样,也是很苦的,听说武汉那地方特别的热,我们家的小武一到夏天就来信说热得受不了。我们就是心痛他,也没办法。太远了,照顾不过去呀?”

“苦就苦一点吧,等将来熬出来之后分配了好工作,就不用吃苦了。这孩子还算争气,不像我们家的小雨,没文凭,只能干辛苦的工作,现在我们家就看儿媳妇方锐了,可她也有她的不足啊!”

“方锐干得很不错呀?我经常听老潘说这孩子不错:头脑灵,思维活,干工作很扎实。我们五一农场的机关干部们都知道文化艺术节是她带头搞起来的呢!我看她主持文艺节目也很不错的呀!”

“不错什么呀,郑老师,现在形势发展这么快,她的那点知识是不能够适应将来形势发展需要的。”

“那还可以不断地学习嘛,知识都是靠平时不断学习慢慢积累起来的嘛!你我都是干教师出生的,不用我多说,你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我虽说已经退休了,还在经常看书看报呢!”

“你说得对,郑教师,是要不断加强学习。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适应将来形势发展需要。嗳,说到这个话题,我想起一件事来,郑老师,听说兵团党校学习的名额已经下来了,五一农场也有一个指标,能不能让方锐去学习呢?反正她已经是在职干部了,让她去学习,别人也不会说闲话的。潘书记在退休之前,多培养几个年轻干部,对他今后也有好处的。再说了,我们两家的关系也不错,我们在学校共事也这么多年了,一直到你退休,我们两人的关系也一直都不错,所以请你帮忙对潘书记说一下。同时,潘书记退休后如果不在农场住了,今后回到五一农场,也可以到小雨他们这儿来;如果退休了还住在五一农场,我们两家仍然来来往往的,那该多好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