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塔里木恋歌 > 第一卷 第108章 第一百零八章

塔里木恋歌 第一卷 第108章 第一百零八章

作者:平静的海洋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7: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刘兰兰看到小姑娘站在母亲床边,拉着她的手问:“小妹妹,你几岁了?”

“孩子已经八岁了,早到了该上学年纪了,场里不知催过多少次了,叫俺把她送到学校去,家里没钱,孩子他爹就让她在家里我侍候我。”

刘兰兰把钟海涛叫到一边商量起来:“海涛,这个家庭实在太困难了,要不,咱们资助这个小姑娘上学,你看怎么样?”

钟海涛赞同地看着刘兰兰:“兰兰,刚才听了这位大嫂说的这些情况,我也有这个想法。再说了,场党委也号召每个机关干部资助一名贫困学生呢!”

听了钟海涛的话,刘兰兰牵着小姑娘的手问:“小妹妹,想不想上学去?”

“想……”小姑娘大声地回答着。

“那,大哥哥大姐姐带你去上学好不好呀?”

“好……”

“那好,明天大哥哥大姐姐就带你去买书包去上学。你叫什么名字?”

“她没上学,也没给她起学名,我和她爹就叫她小丫,你们都是有学问的人,就给她起个学名吧!”小姑娘的母亲边说边咳嗽了几声。

“姓郭,那就叫郭路路吧,意思是路是靠自己走出来。”钟海涛也不客气,给小姑娘起了个学名。

回到家里,看到钟瑞爬在桌子上睡着了,刘兰兰连忙叫醒他,让他洗漱后赶快睡觉。钟海涛还在为这个穷困家庭叹息着。刘兰兰说:“海涛,现在场党委号召机关干部每人要帮扶一个贫困户,你如今也是机关干部了,依我看,咱们仅仅资助小姑娘上学还不够,把他们家列为我们的帮扶对象,你看怎么样?”

“我看没问题。虽然咱们家庭也不富裕,可跟这个家庭比起来,不知要好多少倍呢!帮扶一下也是应该的。”钟海涛赞同刘兰兰的提议。

“海涛,就咱们那点死工资,你还想富裕?你到城里去,连上厕所解手的钱都是从咱们的工资里拿出来的,钟瑞的爷爷奶奶身体又不好,还要我们资助一些,玲玲上师范也花去不少,钟瑞上学开支也不小,我们这个年龄真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啊,别做你的富裕梦啦!”刘兰兰打趣起钟海涛来。

“兰兰,你可别这么说,我也有外快可以挣的噢!”

刘兰兰愣一下,抬起头来不解地看了看丈夫:“海涛,你从哪里得来的外快?我怎么不知道呢?”

钟海涛一本正经起来:“兰兰,我写一篇稿子,也能挣上十块八块钱的稿费哩!”

刘兰兰这才明白钟海涛所说的外快了,立即笑了:“海涛,就你那点外快,就连改善一顿生活都很难哩,可别再提了,羞死人了。”

“兰兰,话可不能这样说,上个星期吃的大盘鸡,不就是我用几篇稿费的外快买来的吗?”

“海涛,可买完一只鸡后,你就再也没钱了,买洋芋的钱还是我掏的呢!所以算不得用外快做了一盘完整的大盘鸡!”刘兰兰笑了。

“不过我想,兰兰,我们的今后的日子会慢慢好起来的。因为现在大家的日子都好过了。但日子好了可不能忘乎所以,唐代文人杜荀鹤有一首诗:‘泾溪石险入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这首诗的意思是说:船行到了有大石头等危险的地方,船家生怕出了差错,谨慎防范,所以都能平安地渡险。相反,到了水流平缓、没有石头的地方,人们的思想麻痹了,以为可以稳坐‘钓鱼船’了,结果却常常发生船翻人亡的人间悲剧。我想,这首诗无疑是告诉人们,不要进入坦途了就忘乎所以了。我现在到农场机关工作了,你也到了很吃香的岗位上上班了,这些事要是放在十多年前,我们连做梦都不敢去想一下呢!听说好多人挖空心思想调进机关,也没成功。我却没花一分钱就进机关了。还有,全场的棉检员也就那几个人,你也是其中之一,也进入业务干部行列了,真的很感谢场党委,这决不是唱高调啊!虽然我们家的日子跟人家比起来算不得很好,可也算到‘平流无石处’了,思想可不能麻痹啊!”钟海涛感叹地说。

刘兰兰赞同地点点头。

郭路路上学的事是钟海涛去五一农场小学部联系的。虽然学校有些不愿接收一个没受到过启蒙教育即没到幼儿园上过学前班的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再说开学已经一个多月了,害怕她跟不上,但钟海涛却坚持让郭路路当个插班生,并答应从明年开始,如果跟不上,再从一年级开始重新上,校领导这才将郭路路留下来。从此,钟海涛和刘兰兰下班后,不仅要做许多工作,还多了为郭路路补习功课的义务。

通过一个季节的棉花检验,刘兰兰知道棉检员在验收棉花确定等级的时候,确实存在许多弊病。怎样才能改正这些弊病呢?经过苦思冥想,她认为,只有将职工拾回的棉花放在地头验收,才能革除弊端。因为在地头当场验收,合格了就过秤,不合格继续返工,每天每个承包职工拾多少棉花就交多少,不再进行集中交售,即方便职工,又能减少或避免出现收购人情花的现象发生。

刘兰兰把她的想法向厂领导反映后,陈建疆认为,这倒是个好办法,只是厂里无法派出那么多的棉检员。毕竟,五一农场有十六个分场,每个分场至少有一名棉检员,十六个分场也需要十六个棉检员。

“这样无形增加了用人负担的。”对于刘兰兰的这个提议,支部书记秦少华也持怀疑态度。

“能不能在各个分场培养兼职棉检员,让他们先检验,我们加工厂的棉检员分片区帮助把关,这样至少可以减少加工厂里棉检员在验收棉花时,随意抬高或压低棉花品级的现象了?”陈建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这句话提醒了秦少华:“实行两费自理后,虽然各分场不再设置棉检员岗位了,但可以在干部业务中设兼职棉检员,我们再把这些兼职棉检员集中到加工厂进行培训,让他们先把好第一关,我们加工厂的棉检员分片区把关,这样就可以实现地头收花的目标了。”

陈厂长听到大家的想法一致了,就向场领导呈报实施方案并得到场党委批准后,决定加工厂的每个棉检员分片包干三到四个植棉单位,全场十六个农业单位全部实行地头收棉花。

各单位指定的兼职棉检员经过培训后,也正式上岗了。

这一招果然灵,职工当天采摘的棉花当天就可以交到加工厂,他们都愿意这样做。

后来,农垦局到五一农场检查棉花质量,认为这个做法很好,就把这个做法推广到各农场去。

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兵团农牧团场的发展日新月异。以种植棉花为主的南疆各农牧团场,在此后几年时间里,全面推广了机采棉种植模式,棉花采摘全部由采棉机来完成,人工检验棉花的已经成为历史了。棉检员的职能也由过去凭经验式检验棉花品级改为智能检验了,棉检仪器插入棉花里,水份、杂质、棉绒长度等各项数据指标很快自动检测打印出来,职工们凭着自动检测打印结果交到加工厂核算后,就可以领取收入凭据了。这样不仅加快了检验速度,也杜绝了暗箱操作事件发生。

二分场职工吴玉胜这阶段一直感到肚子不舒服,以为是胃病犯了,就跑到街上买了两盒治疗胃病药物吃了两天后,仍不见好转,来到医院一检查,才知道是胆结石,需要进行手术。按说这种手术并不是很复杂的,可吴玉胜和妻子柯宝玲认为,虽然和喻金生家关系不错,为了确保手术万无一失,还是送上一千元红包,喻金生很爽快地收下后,答应一定会尽心尽力做好手术,并排定了手术时间。

吴玉胜的手术是在下午进行的,到傍晚才做完,手术进展得还算顺利。从手术室推出来,吴玉胜感到很开心,困扰了自己很长一段时间的胆结石终于切除了,今后不再受病痛折磨了。虽然打了麻醉,伤口仍然在隐隐疼痛,他还是很高兴地与妻子柯宝玲说着话。可等到柯宝玲吃罢晚饭后,吴玉胜感到很冷,浑身也不舒服。柯宝玲喂了他一点热水,他仍然说很冷,并不停地颤抖着。柯宝玲连忙找来值班医生,值班医生检查不出什么原因,又立即将电话打给喻金生。

正在外面应酬的喻金生接到电话后,并没将这事放在心上:“可能是手术后的反应吧?我做的手术是不应该有问题的。你们再观察一下吧,如果没有多少好转的话,再打电话给我。”喻金生挂断电话后,又继续回到酒桌上推杯换盏起来。

柯宝玲将两床棉被盖在丈夫身上,仍然没让他感到温暖。半夜里,这种寒冷感加剧,等到柯宝玲感到情况不对连忙叫来值班医生时,吴玉胜已经不行了,值班医生又慌忙打电话告诉喻金生,并告诉他病人的瞳孔开始放大了,他才感到情况不妙,慌忙从家里赶到医院。他还没有跨进病房,里面已经传来一阵哭声。喻金生的脑子“嗡”的一下,慌忙走到吴玉胜的病床前急忙检查了一下,发现已经回天无力了。

柯宝玲看见丈夫死了,顿时感到天旋地转,发疯一样扑到喻金生跟前,大声地质问起来:“喻金生,这手术是你做的,你说过保证手术不会出问题的,我还送了一千块钱给你呢!就是为了让你把手术做得更好点,怎么下了手术台不到一夜的时间,人就没了?我们一家上有老下有小的,全靠吴玉胜支撑这个家,你不给我们好日子过,你也别想过上好日子。”

柯宝玲这么一闹,喻金生的脸实在挂不住了。特别是她说送给他一千块钱的事,更让在场的人听得清清楚楚,纷纷交头接耳起来。喻金生一看事情不好收场了,气愤地说:“你这个疯女人,在这里胡说八道什么?检查结果还没出来,你怎么知道是我做手术出了事故?简直是血口喷人。”

“难道我说错啦,喻金生,你收下我送给你的一千块钱,没将我们家的吴玉胜给治好,却给他治没了,人家花钱消灾,我却花钱买祸,你要说清楚,你不说清楚,我要找场领导给评评理!”柯宝玲哭喊着,疯了一样扭住喻金生不松手。

柯宝玲这么一闹腾,医院上上下下还有住院的病人,都知道喻金生收受了人家的钱,并且出了医疗事故。

柯宝玲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将喻金生收受她一千块钱的事向五一农场纪委进行了检举。真是“墙倒众人推”,柯宝玲这么一带头检举,纪委又相继收到几封举报信,反映喻金生在购买医疗器械和药品采购过程中收受回扣以及管理协调工程事项中索贿的许多问题,而且还将举报信寄到农垦局纪委那里。农垦局纪委立即与五一农场纪委联系,把收到的举报信情况作了说明,同时考虑到案情的复杂性,由农垦局纪委直接对喻金生进行“双规”。

所谓的“双规”,就是对于党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在规定地方,规定时间交待问题。原来我们国家可以长时间拘留审查疑犯的,后来人性化了,扣留不能超过二十四小时。但对于一些政府或部门官员和工作人员来说,如果二十四小时到了就放人,他们可以销毁证据,串联同谋。这个漏洞是可以通过双规来进行弥补的。

看到五一农场和农垦局两级纪委都在关注这件事,李春华慌了,急忙给方锐打了个电话,说明喻金生已被农垦局纪委“双规”的情况。

方锐接到电话的当天下午,李春华的电话也打不通了,这下方锐更急了,因为喻金生夫妻两人都有可能被“双规”了,她就再也得不到他们的任何消息了。

此时的方锐已经隐隐约约感到自己也有可能被喻金生的事情牵连进去了。她终于明白“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这句话的含义了。她知道,自己一旦被喻金生交代出来,辛苦干了这么多年就什么都完了。她想起自己在五一农场工作时的情景。在三分场里担任文教时,自己只想和钟海涛相亲相爱,携手度过自己平凡的一生。那时她根本没想到自己能有什么作为,更没想到能够走上处级领导干部的岗位。时代选择了她,造就了她,让她担任了领导,虽然她并不是十分看重地位和名利,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还是十分珍惜的。毕竟,自己是基层农场普通职工的子女,在没有任何社会背景的情况下到了这个位置上,固然与个人的努力和奋斗离不开,但如果没有三分场党支部、五一农场党委的培养,再加上丈夫家庭的光环,她是没能力走上处级领导干部岗位上的。

想到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方锐神情每天几乎处于恍惚状态,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

方锐的变化,让夏侯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因为听到喻金生被“双规”的消息,他受到的惊吓比方锐还要严重。因为他索受的资金远比方锐收取喻金生的礼金要多得多。而且,这十万块钱等于是以方锐的名义收受的,永远也不能追回来了。

方锐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不久,她也被“双规”了。与此同时,被“双规”的还有她的丈夫夏侯雨。

多年的工作经历并且担任过农场纪委书记的方锐十分明白,一切抗拒和侥幸心理注定是要失败的。所以,她毫不隐瞒地承认了自己接受喻金生的贿赂十万元现金的问题,并表示愿意退还全部赃物。但纪委仍然说她没交待完,方锐想了半天,也没想起自己还有哪些问题需要交待的,最后,她只好把过年时的礼尚往来也交待了,但纪委仍然说她没交待完,这让方锐真不知道自己还有哪些需要交待的问题,只好询问办人员。那边的夏侯雨也是竹筒倒豆子,把自己的问题交待得一清二楚,此时的方锐才知道,丈夫还在外面包养过情妇,而且还知道这个情妇不带任何“情”字,将他和喻金生以自己的名义索贿的十万元钱卷走后不知所向。

方锐原想自己一个人接受了喻金生的贿赂,再加上过春节的礼尚往来,最多也就十二、三万元多一点,如果变卖首饰之类的物品,是能够拿得出来的,虽然也想日子过得好一些,但她始终没敢大手大脚地乱花钱。何况,喻金生送给她的十万多块钱,除了给父亲治病用的外,其它也没敢动用过一分呢!她不知道夏侯雨在外面以她的名义与喻金生合谋,索贿了那么多钱。如果连同他接受的钱财算起来,一共有二十万多一点。这对方锐来说,是拿不出这么多钱来退还的。

方锐是在五一农场成长起来的干部,她的案子不仅牵动了家在五一农场三分场的父母,而且也成为五一农场人关注的对象。同情的话语不多,风言风语的倒是不少。有的说没想到站在台面上说话冠冕堂皇的方锐,竟然是一个贪得无厌的人;有的说方锐到了这个位置上了,还要那么多钱干嘛?就连过去曾经受到方锐帮助的人,这会儿也说哪个当官的不贪嘛!也有知道方锐的经济条件不好的,说方锐为了这点钱,不值得断送了自己大好前程。

其实,真正最担心方锐命运的,莫过于钟海涛了。

从听到方锐出事的那天起,他就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他在领导岗位上干了很长时间了,听到和亲眼看到五一农场一些干部因为经济问题而落马的不在少数,何况方锐是一个处级领导干部,自己受贿加上夏侯雨索贿的,已经构成大案要案了。如果性质恶劣,可能会判得很重。但他也知道,如果方锐能够积极配合办案人员主动交待问题,又能积极退还受贿的钱物,是可以从轻判决的。因此,他希望能够见上她一面,让她把事情讲清楚。

但双轨期间是不能会见任何人,钟海涛经过多方打听,知道了事情的大概,也知道方锐拿不出那么多钱退还包括夏侯雨收受的赃款的。想来想去,钟海涛觉得不是和刘兰兰一起想办法帮助她退还受贿的钱物。

可如何向刘兰兰开口呢?因为这件事如果是为其他人办的,兰兰是一定会支持自己的,可为了方锐,说得直白一点,是为了昔日的恋人,兰兰能想得通吗?能理解能同意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