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塔里木恋歌 > 第一卷 第104章 第一百零四章

塔里木恋歌 第一卷 第104章 第一百零四章

作者:平静的海洋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7: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什么秀秀,真是莫名其妙,我们刚租这间房子没几天,哪里有什么秀秀!神经病。”中年男人说完,狠狠地推开了夏侯雨,然后整了整自己的衣服关上了门。

屋内的吵闹声惊动了房东老太太,她出来看了看,认识夏侯雨,连忙说:“年轻人,你说的那姑娘前几天退掉房子后就走了。我问她去哪里,她说她要回老家了。”

夏侯雨连忙拨打秀秀的电话,里面传出了“你拨打的电话已停机”的声音。此时的夏侯雨知道,所谓的“秀秀”已经不知去向了,他一下子瘫坐在地上。

边疆城市的繁华其实和内地城市是没多少区别的。傍晚时分,华灯闪烁,路灯明亮,歌厅喧嚣,舞厅眩光。摆摊设点卖衣帽的,吆喝叫喊卖羊肉串的,吹拉弹唱卖艺的,敲打器皿卖玩具的,喧嚣声比白天还热闹。一对对情侣在广场上或窃窃私语,或款款散步,给边疆城市平添了几分浪漫,几多温馨。

此时的这景这情对夏侯雨来说,似乎已经麻木了,他不知道今后怎样的路该怎样走。没有了秀秀,就意味着他又回到了过去。他想起方锐那张看见自己就露出卑视的神情,想起他们结婚近十多年来,她没和自己好好谈论过一次生活计划和未来的打算。特别是有了女儿露露以后,她把女儿当成生命中的唯一,对自己更是冷淡了,自己每次提出那要求,她都不耐烦地说女儿这么大了,懂事了,让她听见了不好而加以拒绝。其实他知道那是她在搪塞自己的,因为女儿有她自己的房间,而且还相隔着一个客厅,根本不可能听到什么动静。他终于了彻底明白“强扭的瓜不甜”这句话的道理来。

夏侯雨漫无边际地走着。走到一家酒馆门前,服务员热情地迎上来:“先生你好,请到我们餐馆里品尝一下海鲜吧,是刚空运过来的哦!”

夏侯雨身不由己地走进去,要了一瓶白酒,点了两个菜,就喝起闷酒来了。

也不知喝了多久,一瓶白酒已经见底,夏侯雨摇了摇瓶子,发现瓶子已经空了,这才迷迷糊糊、摇摇晃晃地付了钱后朝门外走去。

走到一家宾馆门口,一个女孩子热情地迎上来:“来呀,先生,进去玩玩吧!”

夏侯雨一把抓住女孩子的手高声喊起来:“秀秀!你是秀秀?你就是秀秀!”

那女孩子闻到一股刺鼻的酒味,再加上夏侯雨紧紧抓住她的手不放,她急了,连忙朝屋子里叫喊起来。

听到叫喊声,屋子里立即冲出两个彪形大汉,上去就给了夏侯雨几拳。夏侯雨摇摇晃晃了几下,松开手后,继续喊着秀秀的名字,摇摇晃晃地朝回家的方向走去。

看到夏侯雨满身的酒气,脸上也青一块紫一块,方锐以为他喝多了摔着了或是碰撞着了,十分生气。夏侯雨回去后便倒在床上睡下了。

方锐看到夏侯雨睡在床上,拉开柜子抱了一床被子到露露的房间去了。

冬天的塔里木盆地,田野里蒙着一层厚厚的冰霜,透过那层厚厚的冰霜,可以看到下面僵化的土地,硬实而干裂。都说冬天是苍凉的季节,其实,冬天是在寒冷的风霜中积蓄着力量,在萧萧的寒风里吟唱着洁白的亮丽和不屈的坚毅。

进入十二月份,五一农场党委又要开始调整基层领导班子了。因为每年都有一些基层干部或到龄退休了,或是病退了,需要进行补充。这几年来,按照上级党委的要求,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要配强党支部书记,也就是对工作能力强的领导干部,要往党委书记和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岗位上调整,所以,大家都很关心这些事。虽然有的年份只是作微调,但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钟海涛对场党委年终的干部调整倒不是很在意。因为作为一个农场普通职工的子女,这些年来,从担任基层分场场长到入党后再调整为党支部书记,和新调来的场长侯建华合作得很愉快,工作上也很顺心,他已经心满意足了。虽然没有听天由命的宿命论观点,但他从没有奢望过还要有什么大的作为。

可人往往就那么怪:往往拼命去追求的东西却并不容易得到,没想得到却又偏偏得到了,正应了“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行”那句话来。钟海涛也是其中之一。

原来,五一农场宣传科长龚建民已经退休回上海了。新任科长谢云南一个人忙不过来,要求再增加一个人,同时宣传科编制也缺少一个人,考虑到钟海涛经常在报纸发表文章,十五分场的党支部和宣传工作也做得有声有色,又能吃苦,这几年在十五分场工作期间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五一农场党委组织部门经过综合考量,上党委常委会研后究,决定调钟海涛到五一农场宣传科任副科长。

这消息来得太突然了,突然让钟海涛在组织科长龙新国面前应该怎样说话都没想好。当龙新国随同分管组织部门工作的五一农场党委常委、副政委宫向阳到十五分场宣布场党委这一决定,并让他作表态性发言时,他只是结结巴巴地说:“感谢场党委的信任,我想……我想我一定要加强学习,尽快转换角色,做好本职工作。”往下再也想不起要说什么了。

五一农场党委常委、副政委宫向阳说:“钟海涛,我调到五一农场以后,就听说你主持过文艺节目,并听原副政委陈方说你的文章写得也特别好,当了支部书记后,在职工们面前说话也是一套一套的,怎么这时候说话粘粘糊糊的?我想这可不是你的工作作风呀!”

钟海涛的脸更红了,仍然想不出要说什么话比较合适。

组织科长龙新国已经看出了钟海涛的窘相了,连忙解围似的笑了:“好啦,好啦,不难为咱们的钟秀才啦!”

“考虑到宣传工作很辛苦,场党委决定将你的爱人也一起调往场部,安排在加工厂当棉花检验员。不过她需要学习培训,拿到棉检资格证书后,才能上岗工作的。”

龙新国宣布的这个决定让钟海涛更加吃惊了,因为作为土生土长、从没有离开过五一农场的他知道,这几年来,农场棉花检验员这个职位在老百姓的眼里,那权力比场党委书记和场长都要大。随着兵团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五一农场的承包方法也发生了根本的性变化,再也不像过去那样将棉花拾回来返好工后集中上大垛堆放,然后再由单位集中交到加工厂了。实行“两费自理”和土地长期固定以后,每个承包户将采摘回来的棉花自己堆放自己返花自己交到加工厂了。棉花承包户全年收入几乎就靠棉花,而棉花的品级的确定和水分的测定以及杂质的扣除等等,也是决定他们收入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同样生产的棉花数量,如果品级不一致,收入就相差很大。一个级别往往相差两三毛钱,一个职工承包四十亩地的定额,总产近两万公斤,如果相差两个级别,就能相差五六千块钱。这还不算,如果年终场里的经济效益比较好,还要奖励棉花品级好、产量高的职工。同时,承包职工的棉花交到加工厂后,还要由棉检员测定水份和杂质,扣除的水份越高或杂质越多,棉花数量自然就减少了。而决定棉花品级高低、水分和杂质扣除的多少,都要由棉检员说了算。所以在农场,如果不是在重要领导干部岗位上,再也没有比棉检员这个职业更吃香的了。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农场职工可以不认识场党委书记和场长,却没有不认识棉检员的。多少人想方设法想往这个岗位上挤,但全场棉检员岗位就那么几个,实在无法挤上去的,也只能放弃了。如今自己的爱人连做梦都没想过的事情,居然能降临她头上,怎能不让钟海涛感到特别意外呢?何况,棉检员也纳入业务干部管理和考核行列,这也就意味着刘兰兰也是业务干部了。

“不过,钟海涛,五一农场棉检员换得很频繁,其中主要原因,想必你也是知道的。”待龙新国宣布完决定后,宫向阳加重语气补充了一句。

钟海涛正在胡思乱想,听了宫向阳的话,立即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了:前些年,职工们拾回的棉花是自己返好工后上大堆集中堆放,然后再由单位派人集中装车后交到加工厂,所以棉花的等级的高低,水分和杂质扣除的多少,几乎与承包职工们没有多大的关系,他们拿的是超产奖。如今,职工们种植的棉花收上来后自己交到加工厂,他们要直接和棉检员打交道,棉检员权力大了,也容易产生营私舞弊现象。如果场党委一旦发现棉检员有营私舞弊行为,是要将其调离工作岗位的。

“宫副政委,他们家的兰兰呀,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没问题的。她在我们分场担任棉检员的这些年,把关紧得很咧,工作也泼辣大胆,谁要是在她面前做些小动作,那可是进错门、找错人了。”十五分场场长侯建华说。

“能按原则办事当然是最好不过的,免得生出许多麻烦的事情来。”宫向阳说完后,就领着龙新国一行人离开了十五分场。

钟海涛回到家里,已经是中午两点多了。刘兰兰心痛地责怪起来:“海涛,怎么才回来?两点多了,不饿吗?赶紧吃饭吧!”说完从电饭煲里拿出饭和菜来。

钟海涛很高兴:“兰兰,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已经调入机关工作了,而且还担任了宣传科副科长,你也调到加工厂当棉检员了。”

“海涛,别白日做梦了,我们有谁帮忙呢?机关是好进的么?我调到加工厂当棉检员?那更是大太阳底下晒晕了头做糊涂梦哩!别开玩笑了,赶紧吃饭吧?”刘兰兰催促着。

“兰兰,我说的都是真的,刚刚才宣布完的,不然我怎么才回来呢!”钟海涛急忙解释起来。

刘兰兰知道丈夫的性格,虽然有时爱和自己开点小玩笑,但这种玩笑他却从来没开过,再看丈夫一脸严肃相,知道他说的是真的,很高兴:“海涛,你说是真的吗?如果不是开玩笑的话,这是我们做梦都不敢想的,还是赶快吃饭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五一农场小城镇变化用日新月异一点也不过分。别的不说,单是街道,已经不是过去的那条狭小的土路了,已经形成两纵两横主干道、多条辅助道路了。农贸市场已经扩建了两次,规模更大了。特别是卖农副产品的小集镇,简直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更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果和存在问题的见证。熙熙攘攘,你挤我挨。花花绿绿,赤橙黄绿。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尔虞我诈,钩心斗角。善良丑恶,文明野蛮……特别到了巴扎天,边陲农场的集市更是热闹非凡。五彩斑斓的服饰装饰着五彩斑斓的车马,五彩斑斓的车马拉来五彩斑斓的彩霞,载着家家户户的剩余和需求,载着男男女女的追求和向往,齐聚到这里。街上的店面虽然不大,但却花样繁多,品种齐全。从烤羊肉串到XO,从小花帽、长袷袢到西装皮鞋——土特产与舶来品相交相叠,同聚同容。大路货和精细品相辉相映,同伴同框。边疆农场的农贸市场像她的内涵一样,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理念溶入其中。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俄罗斯等少数民族和汉族友好相处,平等竞争,共同创造了边疆的繁荣。

收拾完机关办公室分配的房子,走在街上,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钟海涛的思绪在不停地思索:如何才能适应机关的生活呢?自己连电脑也不会使用,更谈不上用电脑写作了。还有,大型材料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好在宣传科长谢云南对钟海涛的情况是熟知的,也是充满信心的,他总是鼓励钟海涛别着急,慢慢适应机关的生活。

谢云南越是鼓励,钟海涛也越着急。

刘兰兰也同样在努力适应加工厂工作。她过去是在分场做棉花检验工作的,对加工厂的一套棉检程序并不知道。事实上,分场里的棉检员只是棉花验收的第一道把关人员,真正验收质量的,还是加工厂里那些持有纤维检验资质的棉检员。如今自己虽说是加工厂里的棉检员,但对棉检知识一无所知,一切要从头开始。好在加工厂对新上来的棉检员要送到市纤维检验所进行学习培训。所以刘兰兰进入市纤维检验所后,抓紧时间学习《棉花细绒棉宣贯教材》。培训班上,她不仅认真专心地听专业辅导老师授课,而且还虚心请教。清晨,别人还在休息的时候,她已经起床在背诵棉花品级分类了;夜晚,当同伴们已经进入梦乡,她还在外面的路灯下加紧学习。有时眼睛熬得通红,她仍然坚持着。业余时间,别人因为难得到市里一趟,不是去购物,就是在逛街,而她却将棉花样品放在面前仔细辨别,然后动手操作抽丝技术。

通过拼搏,刘兰兰终于拿到了棉花检验员上岗证。

刘兰兰在拼搏拿棉检上岗证,钟海涛也在拼搏学习五笔打字。

因为刚调进机关,再加上没用过电脑写文章,钟海涛晚上草草吃点饭,向钟瑞交待了几句,就来到办公室里,认真背诵着字根,“王旁青头兼五一,土士二干十寸雨……”,并且对照字根表在电脑键盘上认真的敲打着。可能背诵得太累了,他站起来走动了一会儿,仍然无法驱除疲劳,就走到卫生间的自来水龙头上,双手捧了一把冷水往脸上泼了泼后,又把脸上的水往下把拉了几下,甩了甩手上的水珠,继续坐在电脑前练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