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魏晋干饭人 > 第1305章 慰问

魏晋干饭人 第1305章 慰问

作者:郁雨竹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5 03:00: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二天傅庭涵没有去地里,弘农公主得到了想要的答案,自也不再来,倒是汲渊、明预、赵铭和荀藩等大臣被叫来了。

一群上了年纪的大臣跟在赵含章身后犁地,除草,开垄,下种,施肥,再掩土。

赵含章套了一头牛,自己犁地,等干完摸了摸大喘气的牛便又换一头牛开垄,汲渊他们跟在身后除草,松土,下种和施肥。

家世高如赵铭、荀藩都会农作,何况汲渊和明预呢?

前朝的官员可能有大半不会下地干农活,但本朝的官员,几乎都干过,尤其是在赵含章年年关注农业的情况下。

作为朝廷的官员,他们自是希望国家和百姓越来越好的。

赵含章将地垄开好,回头看,她一人开垄,甩了他们十五行。

于是她将绳子解开,拍了拍牛的屁股,让它去吃草,自己晃过去找他们说话。

“赵卿,往常你们家是怎么开垄的?”

赵铭一边点麦种一边道:“也是如此,不过从前未换曲辕犁前还需一人在前面牵牛,难以做到一人便可控牛扶犁。”

赵含章:“所以曲辕犁至少可以替一个劳力,佃户们也是这样犁地吗?”

赵铭又不是何不食肉糜的官员,摇头道:“多用人力拉犁,一般犁地和开垄都需要三个劳力,且耐力远不及耕牛。”

汲渊等人也点头

赵含章:“所以耕牛至少可以代替两个劳力。”

“现在人口少,即便是生孩子,养大到可以犁地,最少也得十六年,而一头牛要养到可以犁地,只需三年。”

大臣们:“……”

汲渊:“陛下名下的牛场和马场都不愿交予国库……”

“那几个牛场和马场才能出产多少牛马?”赵含章打断他的话,“天下这么大,百姓这么散,想要用牧场养殖供应百姓所需的耕牛不可能。”

荀藩垂眸思索,抬脚将麦种掩埋后道:“百姓是以家为主,上有族,再上有里,而后才到县衙,陛下想要快速的普及耕牛,当在县及县以下布置。”

“不错,”赵含章赞道:“荀太傅看得明白。朕名下那几个牛场和马场,每年出栏的牛、骡子和马,散出去也就听个响,这么多年了,传播速度极慢,所以我们走错路了。”

汲渊:“陛下想鼓励百姓们自己养牛,养殖牛马?”

赵含章点头。

赵铭:“但百姓贫苦,哪里养得起牛马?”

“所以朕想在各县开设牛行,这才是属于朝廷的产业。”赵含章道:“牛行不仅买牛卖牛,也可赊账和租借。朕看过帐本,只靠那几个大牛场还是太慢了,朕决定开放牛市,朝廷对于经营耕牛,骡子一类的合法商贩给予补贴。”

赵铭敏锐的问道:“怎样算合法?”

赵含章:“自然是耕牛的售价在朝廷规定的价格区间内。”

赵含章用了一天的时间和大臣们种了一块麦子,并确定了牛市新政策,只等收假之后就发布。

第二天赵含章便带上王氏和王惠风陈四娘先去了一趟育善堂,在田埂边给孩子们送温暖,赵含章还和他们一起下地收割水稻,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努力生活,长大以后报效国家,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还和孩子们用了一顿午饭,饭是他们自己做的,王氏亲自去擀面调馅,和他们一起包饺子。

孩子们吃上了当朝太后亲手包的饺子,育善堂的官吏幸福得都要晕过去了。

全国育善堂总管陈四娘特意将王惠风介绍给官吏认识。

赵含章虽未明说,但陈四娘是她的心腹,已经察觉出来,今后育善堂将由朝廷和皇室共同掌管。

皇室这块会交给内廷,也就是交给太后管理,而太后之下是王惠风。

太后管事很随性,也就是说,将来她要和王惠风搭档,她代表朝廷,王惠风则代表内廷。

以太后的身份来做慈善,比朝廷和赵含章出面好太多了。

一番视察下来,王氏心疼不已,捏饺子的手指翻飞,不多会儿就捏好一簸箕,离开时还和孩子们依依不舍。

孩子们也很不舍,站在育善堂门口用力的向她和赵含章挥手,嘴里不停的叫着“娘娘,娘娘……”

他们很喜欢赵含章,崇拜她,尊敬她,但更亲近王氏。

走出老远,王氏才收回目光,用帕子擦了擦眼角的泪,“每遇节日和灾祸,我都是让青姑来送东西,我以为他们现在日子已经能过好了,没想到还是这么穷困,好多孩子脚上连一双布鞋都没有,只有草鞋。”

赵含章伸手握住她的手,拍了拍没说话。

王氏就道:“我带人给他们做些鞋子吧,再给他们送些布料,我看他们身上也单薄得很,天眼见着要冷了,得准备些冬衣。”

赵含章应下。

下午,他们则去了洛阳周边的乡村。

赵含章这次出行不是为了考察,而是为了彰显太后的威仪,所以提前通知了下去。

到地方的时候,不仅各里里正带着一大堆百姓在,县令赵正也在。

赵含章亲自扶着王氏下车,母女两个一起慰问了附近几个村子里的孤寡老人和伤病退役的老兵。

等她们离开,老人和大人们眼中只剩下激动和艳羡了,“生女当如赵含章”,没有哪一刻,这一句童谣是如此的贴服他们的内心。

于是他们扭头对家中的女孩道:“你们一定要好好读书,好好学本事,将来若能学得陛下一分的本事便可光宗耀祖,也让你们的母亲受你们荫蔽得封诰命。”

这一件事被登在了邸报和其他大报上向各地传播,各地官府和文人看到的是赵含章关心秋收的爱民之举,学堂里的学生也以此向当地百姓宣扬。

但这一刻,百姓们的脑电波成功和赵含章连接上了。

一边嗯嗯认同那些官员和学生,一边私下讨论,“京城周围的百姓日子过得真好,不仅可以看到皇帝陛下,还能见到太后呢。”

“太后真有福气,生了陛下……”话题进行到这里,再一看自家的孩子,心中一顿,好像他们家的女儿是比儿子聪明一点儿的,学堂里的先生夸三次女儿才会夸一次儿子。

要是将来他女儿当上大官,能不能和皇帝一样也恩及娘家呢?(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