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时空飞盘 > 第505章 月球开基地

时空飞盘 第505章 月球开基地

作者:新人上路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5 02:57:35 来源:蚂蚁文学

凭借着强悍的法器套装,在不断的加速之下,只是花了两个多小时就跨越了漫长的三十几万公里降临到了地球之上,实际上如果有必要的话,这个速度速度还能更快几分。

其实因为太空中没了空气阻力,所以只要离子推进器不断的加速,只要距离足够远准备的燃料足够充分,甚至以把飞行速度推升到光速的50%以上,当然目前技术储备真驾驭不了这么快的速度。

降落地方是月球北极永久阴影区,阳光永远不会照射到这里,气温常年的保持在-150度以下,这里是最容易发现水到底地方,所以才选择的在这里降落。

虽然以天人境的实力完全可以长期闭气内循环的,不过长时间这样做的话回消耗一部分的真气活力值,当然最最重要的是长时间闭气真的很难受,因此降落之后,却是第一时间还是激活了法器套装上的核心力场屏障,着屏障不当可以隔绝温度的流逝也可以阻挡空气的流逝。

随着一个直径两米屏障随之形成后,顺便取出一瓶压缩空气,打开了阀门空气瞬间释放了出来,迅速的充满了屏障内的空间,形成了一个气泡。闭气两个多小时后终于再次呼吸到了正常的空气,却是有种说不出的舒爽感。

“……丫的,以前还真没想过,原来自由的呼吸这么爽……简直比啪啪啪都爽!”感慨了一句,也没有浪费时间直接在月球极地仔细的搜索起来。

这次大老远的跑过来,倒不是为了寻宝而来,却是最近弄到了一套好东西,准备在这边弄一个基地出来,可以预见的未来几年内都不可能有别人回来月球,所以在这月球上弄一个穿梭时空专用的基地却是最优选择。

话说那套设备却是在老杨头的忽悠下买的,足足花了3亿多人民币,一套可以直接在荒漠中就地取材打印出一个小基地来的3D打印设备。

说起来这套装备确实是华国为了4期探月工程而预研的设备,当然目前还只是试验阶段东西肯定不能真正用到月球上,不过确实在戈壁滩内试验过,已经完成全自动化打印设计。

目前真准备进行二代产品的研制,只是航天工程到处都需要钱,因此研发这种十年后才能用到的设备资金也不是很宽裕,而王旭吃下了大定单,手里有2亿多美刀的现金储备,最重要的是这位土财主,好像对什么搞科技设备都很感兴趣,所以航天研究部门找到了老杨头,然后王旭就被一通忽悠之下,花重金买下了那套已经完成了试验使命的设备。

说实在的这东西其实也就王旭这样的土财主才有可能买,其他人哪怕是大型的建筑公司都不太可能会购买,因为设备太小了点,也太贵了点一点也不合算。

当然老杨头不知道的是,王旭其实真的挺需要这样设备,话说别人要想把这东西带上月球,需要资金可能高达几十亿的投入,而自家送过来也就两三个小时的事,尤其是设备设计的很小巧,轻轻松松的装进了次元空间内,简直是为自己量身打造好东西,有这么一套设备作为参考后,将来也可以打造更加高效的专业设备来。

至于说现成的设备还无法在月球上使用,这一点对于动手改造能力极强的王旭来说根本就不是个问题,只是给设备添加了一层外壳,又增加了一些辐射阵法就轻轻松松的搞定了一切。因此匆匆的准备的一个星期后,就直奔月球而来,准备先开分基地再说。

脚底下喷微弱的粒子流,以三百多米的秒速速度在月球表面上慢悠悠的移动着,法器套装的头盔对天眼感知能力有相当大的增幅,因此可以感知到附近数百米内的详细信息。

主要是去感受月球表面月壤的成份以及厚度,想要就地取材建造基地,必须有足够厚的月壤,而且这些土中必须要有一定的水分才行,要不然也不好建设。

在月球表面到足足转悠了一个小时小时后,终于找到了一块合适的地方,一个直径约1公里小环形山,温度-185度,月壤厚度高达20米,最重要的是在月壤发现了相当多水分。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水分也不是很多样子,不过根据物质波判断5米下的月壤中水冰含量却是高达20%以上,基本上可以肯定着小环形山都是被一大块冰陨石给撞出来的。

不过这些月壤中的氦3的含量的好事稍微低了些,不过却发现了相当多氢燃料,确实是个建设基地的好地方。在环形山内仔细的转悠了一圈确定了这里大概情况后,终于确定了基地位置。

选定了地点随之在环形山脚下转悠起来,当然不是瞎转悠,而是在高不过百多米的小环形山脚下,插入一个个的辐射阵法装置,基础装置的直径不过5公分,不到50公分左右很是小巧。金箍棒捅出来的深坑倒是挺合适安装着基本构建的,放好构建够一个火球砸下去直接念力属性禁锢,不到两秒钟就完成了一个基础构建的安装。

三百多个基础构建不到十分钟就完全安装完毕,随着这些基础构建的能量射线相互形成了回路后,很快就形成了一个笼罩了整个小环形山的力场屏障。

已经可以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屏障了,虽然说这屏障还不是很强大,不过如此大的范围内形成力场屏障,确实是第一次使用。

屏障强度不是很高,最多只能承受每平方厘米两公斤的力,相当于两个标准大气压,防御力虽然不值一提,不过却非常非常的实用,只要有着屏障在,只要屏障内的大气压力不超过2公斤每平方厘米,都不会逃逸到太空中去。

而且最神奇的莫过于当屏障被什么东西穿过时,并不会损毁屏障,会在东西穿过后迅速的恢复,只要大阵还能继续运转就不用担心回屏障回突然消失。这是一种全新的阵法设计,得益于那超算对八卦阵的推演,着就是成果之一,一种八卦阵九重叠的能量运作模式。

当然笼罩小环形山阵法也不只是一个弱力场屏障,还有一定的射线屏蔽能力,可以许多的射线照射到屏障上时都会被扭曲折射到其他地方,所以不是直系分析近距离观察,很难发现这里的异常。

在屏障外面转悠的一大圈,仔细的观察了一番,确定这屏障内的情况不会被卫星无意中拍到后,这才进了屏障,到了大阵的中心位置,取出一个比大型挖掘机的铲斗还大的铲子,开始了初期清理月壤工作。

倒不是不想用设备,只是目前来说没有任何设备比自己动手的效率还高,一铲子下去就是七八吨,随之直接重叠到次元空间,然后继续一铲子下去再重叠到次元空间,效率高的惊人。

话说不再需要夫人炼化也能收取东西的手段后,次元空间使用起来是真很方便,尤其是用来搬运东西,不到半分钟就在储物空间内装了几十立方的月壤,一个闪身去了百十米外随着念头一动几十立方的月壤放下,又是一闪继续挖土。

很快一块直径二十几米深达岩石层的空间被清理了出来。

随着念头一动次元空间内的好几台设备直接重叠出现,一台设备月壤挖掘转运设备,一台原料的加工分离设备,还有就是打印材料合成设备,最核心的装备当然是一台最大臂展达到10米的打印核心装置,当然还有个魔幻版的核反应堆。

随着设备接上了电源,工作也随之自动展开,效率是真的说不上多高,不过最主要的是可以全自动工作,只需要有人偶尔的远程进行调整下就行。

一个钻头似东西扎进了厚厚的月壤中,钻头运转起来后源源不断的挖掘到了月壤,然后通过特殊的传送带送入了一个高反应炉内,进行深加工分解分离工作,一些气体很快被分离了出来,氢氧氦水蒸气等等气体有些被释放大空中,有些确实被存放到了小罐子里。经过了加工的土壤开始掺入添加剂,转移到了打印设备上,随之那打印头开始延伸了出去,按照预先设计的建筑图纸开始打印起来。设备虽然很小巧不过功能倒是相当的齐全,尤其是王旭刻意添加的一些阵法辅助,让这套设备变得更加高效好几倍。

当然就算提升好几倍的速度,其实依然刷不上快,大概的观察了下,一个小时也就打印二十几公分样子,不过可以一天二十小时连续不断的运转,所以用不了几天第一套建筑就能搞定,到时候过来在进行一些后期处理工作就行。

自动化设备高效的运行了起来,基本上不用亲自控制,只需要偶尔的连接下信息,进行一些细微的参数调整即可,原本是准备打道回府的。

不会回想起先前寻找基地时还感知到不少地球上相当稀少的材料,想了想干脆去弄些材料收集起来作为储备,反正现在的储物空间还有将近一半空间是空着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