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拜师青城山,师兄余沧海 > 第97章 驻颜有术的奇人

拜师青城山,师兄余沧海 第97章 驻颜有术的奇人

作者:握拳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7-05 18:59: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陈渊一共在梅庄住了五天时间,既然江南四友尽心招待,楚源也有所回报。

在游玩的空闲时间,于晚上或者黄昏时,他分别针对江南四友的武功,做了一番指点,这让江南四友皆感到感激涕零。

之后四天时间,江南四友四人,又分别带领楚源他们去游玩了平湖秋月、三潭印月、两峰插云等景观。

今天是最后一天,明天楚源他们便要返回巴蜀青城山。

江南四友四人决定,一起带领楚源他们游览雷峰塔。

一片秋意的夕照山上。

“楚道长,这几日多谢你的指点!”

前往雷峰塔的山道上,江南四友的黄钟公,和楚源走在最前面,他对楚源道。

“只是指点而已,不算什么大事。”

楚源笑道。

“对于楚道长来说,只是随手指点,对于我们四兄弟而言,却是千载难逢的机缘。”

黄钟公身形骨瘦如柴,双目却炯炯有神,身上穿着一件颜色土黄的长衫。

他们四兄弟,在日月神教之中,一直处于比较边缘的位置。

论武功比不上那些长老和左右使者,却又比普通教众要强上一些,却也强得有限。

后来他们厌倦了江湖争斗,同样也不喜前任魔教教主任我行,动辄杀人的残暴作风,所以才在现任教主东方不败得势之后,就投靠了东方不败。

然后被派来江南,看守前任教主任我行。

此个任务不需要动手厮杀,更不需要理会教中的勾心斗角,远离神教权力核心黑木崖,久居江南,亦可闲游西湖,以琴棋书画等杂艺遣怀。

“我们四兄弟喜欢琴棋书画,爱得发痴,但同样也对武功着迷,若无楚道长的这番指点,我们这一生,武功也就这样了。”

“但是有了楚道长的指点,我们都能更上一层楼。”

黄钟公接着道。

他突然停住脚步,神色郑重,向楚源行了一礼。

“不必如此多礼。”

楚源笑道。

“这礼必须行,指点之恩,犹如师恩,您的年龄虽不大,我们年长,但是您就是我们半个师父。”

黄钟公对楚源坚持道。

“不错。”

“这礼楚道长该受。”

“楚道长此番指点之恩,犹如再造。”

走在后面的黑白子、秃笔翁和丹青生,听到楚源和黄钟公的动静,他们一起走到楚源身前对楚源郑重行了一礼。

“楚道长,我这二弟心眼不坏,就是过于机敏,心思繁多了一些。”

然后黄钟公对楚源为自己二弟黑白子解释道。

他们其余三个都脸皮极薄,唯有这二弟豁得出去面子。

若不是二弟的这番谄媚殷勤,他们四兄弟怕也是换不来,这番被楚源指导的机缘。

“没事,我理解。”

楚源点头道。

他很理解黑白子,还有类似于上次在衡山城福威镖局的镖头黄觉这种人。

因为他感觉这些人和前世职场中,那些会来事的同事有相同点。

想要提升自己,过的更好。

但是他们没有出头的路径,只能在遇到像自己这般的高手时,在有限的时间里,抓住自己,尽量讨好自己,获得自己的青睐。

想从自己这里求到一门武功,一次指点……

对于这样的人,只要不是性格凶残,心胸险恶之辈,他都会能帮就帮。

黑白子黄觉这种人,最起码比左冷禅这种野心家强太多了。

而他自己就比较像,黄钟公、秃笔翁、丹青生,这种开不了口,脸皮薄的人。

前世他自己,已经尽量去融入公司环境了,但是在各种人情关系面前,还是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后来在团建中,被领导频繁劝酒才穿越的。

“楚道长明日返回青城山,我们就不相送了,希望下次来江南时,再来梅庄,我们定会好好招待楚道长。”

黄钟公对楚源道。

“不用送了,多谢四位这几日的招待。”

楚源道。

……

上了夕照山顶。

主体为平面八角形体,各层覆盖彩瓦,总高五层的雷峰塔,出现在众人面前。

“楚叔叔,明日我和你一起回青城山。”

在上楼的时候,任盈盈对楚源道。

“你身为魔教圣姑,难道不回日月神教吗?”

楚源问任盈盈。

“我爹在伱们青城派,我得确定我爹平安无事后我才会走。”

任盈盈道。

“放心吧,你爹跟我回青城派,会有什么事情?”

楚源道。

“那可不一定,你们正道之中,可不都是正派之人,也有道貌岸然之辈,知人知面不知心,谁知道呢。”

任盈盈道。

“行吧,看你自己。”

楚源有些无奈,竟然被怀疑人品了。

他们很快就来到了,雷峰塔层。

站在窗口眺望,可以看到大半个西湖。

尽管是秋天,夕照山上树木红了大半,但是站在雷峰塔上眺望,依然给人一种水光潋滟的感觉。

“好美啊!”

任盈盈站在窗口道。

“也不知道这雷峰塔下,镇压的有没有白素贞?”

楚源看着这雷峰塔,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什么白素贞?”

任盈盈转过身来,神情不解。

“你不知道吗?《白蛇传》啊?”

楚源疑惑道。

“《白蛇传》?”

任盈盈摇了摇头,她根本没听说过。

楚源顿时沉默了,他不知道《白蛇传》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故事,但想来不是现在。

“楚叔叔,你能给我讲一下这个故事嘛?”

任盈盈想到楚源之前所讲,那个有关他们的故事,她觉得楚源所讲的故事,都很精彩。

“行吧,那我就给你讲一讲。”楚源道。

“说起来这《白蛇传》,还跟我青城山有些关系,话说北宋年间,有一条白蛇,在青城山修练千年,化为一个美丽女子,取名白素贞,前往峨眉山向观音菩萨请教成仙之道,菩萨现身直言她想要成仙,需要下凡报前世之恩,于是白素贞带着自己的侍女小青下山,在杭州西湖遇药店学徒许仙……”

楚源将自己脑海中的故事讲了出来。

后世的影视剧,《白蛇传》有诸多版本。

楚源看过的,便是赵雅芝那版的《新白娘子传奇》,这版也是电视上重播次数最多的一版。

楚源这一讲,讲了有小半个时辰。

讲到白素贞和许仙成亲后,有个自称金山寺的和尚法海,在许仙回家路上,看出许仙身上有妖气。

“行了吧,这个故事很长,以后有时间再讲给你听。”

楚源讲得口干舌燥,便停下来道。

他一转身才发现,不但江南四友站在后边,甚至就连任我行和向问天也站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

周围还有十几名,一起来游览雷峰塔的游客,男女老少都有,都被他的故事给吸引了。

“讲啊,讲啊!楚兄弟,后面怎么样了?”

眼看到关键时刻楚源停了,任我行有些急切道。

“我讲得口干,下次有机会再讲。”

楚源道。

“楚道长,这个有关蛇妖的故事,你是从何处听来的?为什么我们在西湖住了十几年,从来没有听别人讲过?”

丹青生问楚源道。

“咳咳,这是我听别的说书人讲的故事。”

楚源咳嗽一声道。

这都明朝中期了,大家还没听说过《白蛇传》。

《白蛇传》不会是明末,抑或是清朝才有的故事吧?

“我在《警世通言》里,看过一个类似的蛇妖故事!”

这时候在旁边,有一个儒生模样打扮的人,他意犹未尽道。

“有点像是宋朝的话本《西湖三塔记》,但这个故事,明显要比《西湖三塔记》精彩多了。”

书生旁边另外一个中年儒生道。

两位儒生身上都穿着儒衫,好像是来同游西湖的。

那位年龄最长,长着一缕稀疏胡须,面容瘦削,颧骨高的中年儒生说完后,他用目光打量着楚源。

“敢问道长名号,是何山何观的道士?”

此人向楚源行礼。

“青城山青城派道士楚源,见过两位。”

楚源回了一句。

“在下王守仁。”

“在下徐爱。”

这两名儒生向楚源通禀姓名。

楚源目光落在了王守仁身上!

另外一个他没听说过,但是王守仁可是个了不得的人啊!

可惜,他混的是江湖,不是朝堂,不然倒是可以结交一番此人。

而且也不知道这个王守仁,是不是他所知道的那个王守仁。

“不知可有机会,邀请楚道长和诸位吃顿饭?”

王守仁对楚源道。

他看出来任盈盈、任我行、向问天、江南四友都气质不凡,不是普通人,而且和楚源同行,明显是一路的。

他想邀请楚源,所以把其他人也邀请上了。

“不了,下次吧。”

楚源看了一眼天边的夕阳,他婉拒道。

“我们明日就得返回青城山,今日得早早回去歇息,等有缘再聚。”

楚源解释了一句。

“行吧,那楚道长,我们有缘再聚。”

王守仁听到楚源的话,他眼中闪过了一丝失落道。

本以为遇到了一个有趣之人,可以结交一番,没想到对方明日就要离开江南了。

不过他宴请对方,主要也是因为,楚源刚刚那个名叫《白蛇传》的故事,让他心中痒痒,很想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

和对方告辞之后,楚源他们就下了雷峰塔。

“楚兄弟,刚刚那二人中和你说话的那个,身有贵气,面目威严,一看就是朝廷之人,我们一群混江湖的,跟朝廷之人八竿子打不着关系,和他们废话干什么。”

下夕照山的时候,任我行对楚源道。

“我看刚刚说话那人面容瘦削,颧骨高却饱满,下颌有力,眉浓而清,以后乃是位极人臣之相。”

楚源对任我行道。

“管他位极人臣什么的,反正不关我们江湖人什么事情。”

任我行道。

“不对…,楚兄弟,你能看出他以后是位极人臣之相,莫非你还会看相?”

随后任我行又提起了兴致道。

“会看一些吧,不过不一定准。”

楚源点点头。

之前他在研究道经时,也看过一些相书。

山医命相卜,相为道家五术之一。

但也只是看过一些而已,对于这方面他并不精通。

“那你为老夫看看这面相如何?”

任我行凑到楚源面前道。

楚源认真打量了任我行一阵,仔细看了他的五官天庭。

“任兄,你眉心有杂毛,印堂窄小,鼻梁断裂且有横纹,此面相是大业未成,中道崩殂,意外横死之相。”

楚源对照着自己看过的相书道。

“楚兄弟,你好端端诅咒老夫干吗?”

任我行气道。

如果不是因为打不过,他多少要跟楚源过上几个回合。

“不过……”

楚源看着任我行的面相,眼中闪过了一丝异色。

“不过什么?”

任我行不解。

“不过你鼻梁上的横纹有收缩之相,也就是说任兄你这命相被改了。”

楚源解释道。

“看来楚兄弟你这看面相的本事,也只是个二把刀,刚刚还说老夫是大业未成,中道崩殂,意外横死之相,怎么突然间命相又改了?”

任我行刚刚被楚源看面相时,他还有点气急败坏的样子,现在他完全不担心了,反而嘲笑楚源道。

“人之命,时也命也运也,并非一成不变,遇到贵人提携,或是自己不知收敛,被他人嫉恨,都有可能影响改变自己的命相,这很正常。”

楚源却道。

任盈盈在旁边看着楚源,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说话间,一行人回了梅庄。

一夜无话。

翌日。

晨雾中。

一行四人出了梅庄,离开钱塘县,骑马往巴蜀而去。

……

钱塘县。

一所大宅里。

“王兄,你让我打探的消息,我打听到了!”

身形瘦高,穿着儒衫,头戴四方儒巾,年龄刚满二十的儒生,从外面走了进来,正是前两日在雷峰塔中,和楚源相遇的另一名儒生,他叫徐爱。

“这楚源究竟是何人?”

王守仁正在房间里执笔写字,听到徐爱的声音,他抬起头来道。

“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青城山青城派道士,不过此人辈分极大,乃是青城派掌门余沧海的师弟。”

徐爱一边看着王守仁写字,一边道。

“一般山中清修的道士,不是都居住在道观中吗?只有那些江湖武林门派,才会以派所称吧?”

写完一篇《何陋轩记》的王守仁,放下笔后,把自己写的字揉成一团,扔到旁边的字纸篓里道。

“不错,这青城派正是一个武林门派。”

徐爱到。

“原来这楚源是一名江湖人。”

王守仁眼中闪过了一丝失望。

像他们这种走仕途的,是有些看不起江湖人的。

因为你武功练得再高,也终究是逞匹夫之勇而已,于国无用,甚至江湖人的恩怨情仇,相互厮杀,还会败坏地方治安。

“不错,楚源是一名江湖人,但楚源此人武功高强,曾一人一剑,败尽五岳剑派众多高手,在江湖武林中极为出名,被认为是天下绝顶高手,江湖号作“青城剑仙”,在他的支持下,还将青城山上的大小上百道观合并,如今这青城派可是不输于武当的大门派。”

徐爱接着道。

“噢?”

王守仁眼中闪过了一丝兴趣。

邋遢道人张三丰和他所创的武当派的名号,还是很出名的。

“另外,此人曾在弘治九年,和另外一名江湖高手,一起在福州城受福州府知府杨雪峰所托出城杀倭寇,杀倭寇数百,解了一府百姓之危。”

“按照惯例,杨雪枫应当为此二人报功,杨雪枫也报过了,但是这朝廷的奖赏却一直没有下来。”

徐爱神情有些复杂道。

“还是一个肯为百姓杀倭的侠士,朝廷奖赏一直没下来,肯定是朝中有人反对吧!”

王守仁冷笑一声。

“另外,你绝对想不到这位青城剑仙的年龄有多大……”

徐爱打量着王守仁,脸上带着笑意道。

“多大?”

王守仁好奇道。

“他是成化九年生的人,就比王兄你小了一岁而已。”

徐爱忍俊不禁道。

“这怎么可能,也就是说,他今年二十九岁,可是他的长相,明明是个二十出头的青年而已。”

王守仁脸上终于露出了惊色。

以前听闻道家有容颜常驻之术,他还不信,现在信了。

“王兄,你们二人年龄虽然差不多,但是你的长相却要比他大了一轮。”

徐爱看着王守仁那一撇稀疏的胡子,颧骨高凸,一副中年人的面相道。

“这位楚道长,也算是一位驻颜有术的奇人了,本来可以结交一番的,可惜时间不凑巧,他已经离开江南了。”

王守仁终于正视起楚源,他神情颇为可惜道。

他对于道家之术也颇有兴趣,在十七岁成婚那天,大家都找不到他,原来是他在野外,遇见一道士在那里打坐,他就向道士请教,道士给他讲了一回养生术,他便与道士相对静坐忘归,直到第二天岳父才把他找回去完婚。

“王兄,启用之事定下来了吧?”

既然楚源离去,他打探到的这些消息,也就没什么作用了,对王守仁讲过一遍后,徐爱问王守仁。

王守仁之前因病致仕五年,现在病已养好,还受他邀请,到他家中暂住,一起同游西湖,听说王守仁已经有复出之意,正积极在朝中疏通关系。

“定下来了,马上要去上任,兵部的武选司主事,正六品。”

王守仁道。

“祝王兄此去京城仕途风顺。”

徐爱恭喜王守仁,眼中闪过了一丝羡慕道。

“你赶紧参加科举,你若高中,我收你当我的学生。”

王守仁笑道。

徐爱虽然年龄要比他小很多,但因为是黄绾介绍的原因,和他妹妹两情相悦,很有可能成为他的妹夫,也算是自己人。

“那就借王兄吉言了。”

徐爱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