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拜师青城山,师兄余沧海 > 第74章 长春不老功

拜师青城山,师兄余沧海 第74章 长春不老功

作者:握拳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7-05 18:59: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建福宫。

位于丈人峰下。

原建于晋朝。

传为《列仙传》中仙人宁封真人的潜修之所。

唐朝名为丈人观,宋朝改名为建福宫。

原本的建福宫,三面环山,宫观清幽,绿树相荫,林木苍翠,浓荫蔽日。

被立为青城派山门,经过扩建的建福宫,不仅新建了许多屋舍,原本的宫殿都加高加大,虽少了一些原本的清幽雅致,却多了一些威严肃穆。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宁封真人,又称龙跷真人,百姓称其为宁封子。

根据《列仙传》、《搜神记》、《拾遗记》、《广黄帝本行记》、《仙苑编珠》、《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诸书所载,这宁封真人原为黄帝陶正,有神人过之,为其掌火,能出五色烟,后授黄帝以《龙跷经》,被封为五岳真人。

其形象为头戴盖天冠,身着朱紫袍,腰佩三庭印,总司五岳。

而这建福宫旁的丈人峰,传闻也是黄帝向宁封真人问道的地方。

一路上,楚源回忆有关建福宫的信息。

之前在确定将建福宫,作为青城派未来的山门所在后,楚源了解过一些建福宫的历史讯息。

依照建福宫的底蕴,完全是有资格,作为青城派山门所在的。

很快,松风观众道士,便来到了建福宫外。

只见红墙绿瓦,宫殿高大,屋舍连绵,看房屋不少于六七百间,被青山环抱其中,好似一座隐于山间的小城。

建福宫外,有一座高三丈,以两根单人合抱粗细白玉石柱为支撑,飞檐斗角的牌楼。

牌楼上以金漆书写“青城福地”四字。

而在牌楼前,有一条近丈宽的溪流,穿过建福宫。

溪流中流水潺潺,溪水清澈见底,探头一看,甚至可以看到水中游弋,成群结队的鱼虾。

刚刚到达这里,楚源发现师兄余沧海带着一人,正站在牌楼下,等待着松风观众道士的到来。

楚源让侯人英、洪人雄、于人豪、罗人杰、余人彦、林平之等师侄,先进建福宫去忙自己的事情。

“师弟,看过后觉得我们这扩建的青城派山门如何?”

在其他松风观弟子,纷纷进入建福宫的时候,穿着一件纹有松鹤等图案的黑色大氅,头戴一顶五岳冠,人靠衣装,显得有些仙风道骨的余沧海道。

他身后跟着一个其貌不扬,但是鼻子很尖,有些弯曲,有点鹰钩鼻的中年道士。

“不错,很好,修建得很是气派。”

楚源打量着建福宫道。

青城派山门建福宫扩建的这两年,他过来的次数屈指可数,全都是师兄余沧海在这里忙前忙后。

虽然余沧海此时换了一身仙风道骨的大氅,却依然掩饰不住眼神中的疲惫。

这让楚源感到有些惭愧。

“这两年麻烦师兄,师兄受累了。”

楚源用带着歉意的语气道。

“师弟,师兄看着青城派发展到这种程度,高兴还来不及,哪里会觉得累。”

听到师弟楚源的话后,余沧海笑道。

而且这个过程,还是他全程参与的。

楚源闻言一时间佩服至极,师兄这就是前世传说中的“打工人圣体”,根本不知道疲倦啊!

“师弟,住处已经安排好了,你还是一个独居的小院。”

然后余沧海对楚源道。

“师伯,我还是跟师父住一个院子。”

在旁边等候楚源的曲非烟听到余沧海此话道。

“当然可以。”

余沧海闻言笑道。

“师兄,既然大家合派,那以后就是一家人了,你身为掌门,做某些决定时,记得一定要公平公正,切记不可偏心,这样才能服众。”

楚源叮嘱师兄余沧海。

所谓合派,就是将原本一群互不相关,各过各的道士们,全部合在一起。

这种多个道观合并成派的事情,初期最忌讳做事情厚此薄彼,令人心生不满,长期积压会为青城派的日后发展埋下隐患。

“师弟放心,你的话师兄记下了。”

余沧海闻言神色一正,将楚源的这番话,记在了心中。

他知道青城派能迅速崛起,发展到现在这种程度,全是仰仗师弟楚源的实力和建议。

所以他对于师弟楚源所说之话,十分看重。

“走,我们进去吧,师弟。”

余沧海提议道。

“等等……师兄,站在伱身边的这人是谁?为何之前我从没见过?”

楚源却停住脚步道。

因为他察觉到,刚刚在他和师兄余沧海谈话的时候,这人一直在用眼睛余光偷偷打量着他。

以前他从没在师兄余沧海身边,见过这个中年道士。

这让他对对方产生兴趣之余,却也有了警惕的想法。

师兄身边突然就有了这么一个人,怎么看都不太正常。

“师弟,他叫赵镇海,人是自己人,也是松风观弟子,前几年拜我为师,为人处事机灵,做事能力强,建福宫扩建的这段时间,他帮了不少忙,一直跟着我。”

余沧海见楚源对站在他身后的这人产生了兴趣,他向楚源介绍道。

“赵镇海拜见楚师叔!”

赵镇海向楚源躬身行礼。

“你是松风观的弟子,还是师兄的徒弟?我以前怎么没在松风观见过你?”

楚源问打量赵镇海道。

“楚师叔说笑了,楚师兄是天上的星辰,平日里诸事繁忙,哪会注意我们这些普通弟子!”

“而且师父所收弟子众多,我只是其中之一,以前并未得到师父赏识,远不如侯人英、洪人雄、于人豪、罗人杰几位师兄出名。”

赵镇海向楚源道。

“行,我知道了。”

楚点头道。

或许是知道华山派被左冷禅,安插了一个卧底的缘故,他对于青城派中突然冒头,并不熟悉的弟子,都感到很不放心。

虽然赵镇海解释了,但是楚源还是本能地觉得哪里不对,他只能暂时将这件事情记在了心中。

准备等有时间了,找个人去查查这赵镇海的底细。

“走,我们进去吧。”

楚源道。

他跟着师兄余沧海,一起走进了建福宫内。

进去之后,楚源发现这建福宫里,主殿一共有三重。

分别供奉五岳丈人、太上老君、东华帝君等神像。

余沧海派人将楚源,带到他日后居住的小院中,就去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如今他是名副其实的一派掌门,而非昔日的松风观观主,派务繁忙。

带楚源他们到小院的弟子,也不知道是哪个道观的道士,年龄和楚源差不多大,穿着青布道袍,将楚源他们带到小院后,就告辞离开了。

走进去后,楚源发现余沧海为自己安排的这个小院面积,比在松风观时略大,院子里有一棵碗口粗细,树干笔直,五六丈高的古木,好像是银杏树。

和弟子曲非烟,各自选好自己的房间,刚刚将东西放进房间里。

“楚小子!”

“楚师侄!”

“楚师侄,你师父来了,还不出来迎接!”

……

然后就听到了几个洪亮的熟悉声音,在院外响起。

楚源走出去一看,发现院子里,来了几位身穿红袍和紫袍的老道,自己师父紫云也在其中,正在抚须眼中带着笑意看着自己。

“楚源拜见师父、诸位师叔师伯,你们看我才刚刚搬进这里,屋子里用具不全,怕是不好招待师父和诸位师叔师伯……”

楚源上前行礼,神情有些为难道。

“不用你招待我们,你看我们该拿的东西,我们都拿着了。”

有两位红袍老道士,一人手中拿着几个打坐用的蒲团,其中一人对楚源道。

“师父、诸位师叔师伯,这是……”

楚源一头雾水道。

“他们听说你今日搬进建福宫,正好都在《九霄罡气》的修练上遇到了些问题,就正好来寻你,向你请教《九霄罡气》……”

师父紫云笑着道。

“这自是没问题,诸位师叔师伯修道多年,道行高深,该是晚辈向诸位师叔师伯请教才是。”

楚源点头道。

等楚源将这些蒲团在院里摆好,众老道一一在院中坐下。

今日天气极好,天空晴朗明媚。

阳光温暖和煦,落在人身上,给人一种懒洋洋的感觉。

天上云卷云舒,时不时遮住太阳,再加上院里有银杏树的树冠遮阳,一阵微风吹来,叶片声簌簌而响,顿感清凉,大有身处仙境之意。

最近两天,青城山上没有下雨,院中地面十分干燥,众人盘坐在院子里,既不冷不热,也不感觉身下潮湿。

“楚小子,你创造这《九霄罡气》的理论是什么?”

“第四脉阳明胃经,你练成打通花了几年时间?”

“这前三脉之后的第四脉,修练起来怎么这么难,前三脉和后三脉相比,其修练难度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老道深研这本《九霄罡气》,说是六脉练成之后,就能修成一口先天真气,先天真气可以化作罡气护体,这口先天真气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除了护体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妙用?”

……

几位老道齐上阵,如同一群鸭子,不断对自己输出信息轰炸,楚源听得脑袋都要炸了!

不管怎么说,以后这些老道,都会成为青城派的中流砥柱。

正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面前有这么多宝贝,楚源也能硬着头皮,脸上带着微笑,解答这些老道的问题。

一番交谈过后,楚源才知道,这些老道修练《九霄罡气》的速度都不慢。

尤其是碧虚和翠霞两个老道,已经开始修练第四脉了。

翠霞道人自从输给碧虚后,知耻而后勇,竟然还真让他赶上了碧虚道人。

按照这样的速度修练下去,他们两位很有可能,花比自己这个《九霄罡气》创造者还少的时间练成《九霄罡气》。

可以看得出来,这些老道早就盼着楚源来了。

对于这些老道的问题,一一解答完过后,趁他们还沉寂在思索中,没有继续问出新的问题。

楚源再次转移话题:

“诸位师伯师叔,江湖上很多大派都有藏经阁,我们青城派既然已经立派,晚辈觉得应该立一座藏经阁,将各观搬来的道经,全都一起收藏于这藏经阁中,晚辈也会将所有所会所知的武功抄录成册,放于藏经阁中,凡青城派弟子想学,只要达到门派要求皆可修练,诸位前辈觉得如何?”

翠霞道人闻言眼前一亮。

“楚师侄,这个主意好,这样一来,就能将我们原本各观的底蕴,真正利用起来了。”

翠霞道人道。

很多道经一直是各个道观的不传之秘,极少示人。

合派之后,大家现在成了一家人,有了这藏经阁,这些道经就能共享共赢了。

“那诸位师叔师伯,觉得谁能够负责这件事情呢?”

楚源问。

见自己说完,所有老道士的目光,全都看向自己,楚源恨不得扇自己一个耳光,让自己嘴贱。

“晚辈不行,晚辈懒散惯了,再加上还要自创可以长生的武功,实在抽不出时间来。”

楚源讪笑着推脱道。

“楚师侄天赋异禀,要自创武功,的确不能将时间,浪费在这些俗事上,那谁能胜任这件事情?”

碧虚道人问。

见楚源的目光看向自己,碧虚道人也当即跳了起来。

“老道不行!”

碧虚道人道。

以前他还是建福宫观主时,就整日忙碌,操持观中事务,建福宫扩建的这两年时间,他也没闲着,以至于在《九霄罡气》的修练上,都被翠霞给追上了,这才刚忙完,一点喘息时间都没有,又让他去负责修建藏经阁,这是要累死老道吗?

“我也不行。”

眼见楚源的目光看向自己,翠霞道人不断摇头,嘴里嘀咕着:

“好不容易追上了碧虚,去弄这藏经阁,不是又让碧虚超过我了吗?当老道傻吗?这种亏本的事情,我才不干。”

就在这时,一个出乎预料的声音响起:“我来吧!”

楚源转过身去一看,才发现说话的是自己师父紫云。

“正好我平时对道经感兴趣,这建立藏经阁,也是个博览道经的好机会,以前看不到的珍贵道经,现在大家成了一个门派的人,我随时都能看。”

紫云笑道。

楚源知道,这其实是师父,在为自己这个弟子出头。

不过建立青城派藏经阁,需要个心思细腻的人,像翠霞道人这种犟脾气的人就不适合。

这样看来,自己师父紫云,的确是最适合的那个人选!

“那就麻烦师父了。”

楚源站起身来,拱手向师父紫云行了一礼,将师父紫云的情谊记在心中。

“我之前跟师兄商讨过,诸位师伯、师叔原本都是一观之主,现在合派之后大家都成了青城派的人,那大家以后便不仅仅是各观观主,还是青城派长老。”

楚源随后道。

若是刚刚合派,就要将这群老道的道观和观主之位取消掉,就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了,说不定还会令他们心生芥蒂。

不如将这些老道的道观和观主名号保留,如果日后青城派发展良好的话,这些道观和观主名号,也就是个口号而已。

“自当如此。”

几个老道纷纷应道。

同时他们心中也松了口气,还怕并派后,门派要将这些传承千百年的道观和道观名号取消,那样就太对不起列祖列宗了。

如今看来,是他们多虑了。

而如今青城山上,几乎所有答应合派的道观观主和道士,都已经搬进建福宫中,他们这些观主兼任个青城派长老的名号也挺好。

和这些老道们,一直聊到日头下山,他们才依依不舍地告辞离去。

楚源能够感觉到,自己辈虽然分小,但是这群老道却很看重自己。

竟然会丝毫不顾及长辈颜面,大方向自己请教《九霄罡气》上的修练问题。

关于自己在合派上的任何决定,只要不是特别过分的,他们全都一一答应。

“是不是觉得这些老家伙们,对于你好得有点过分了?”

师父紫云没有离开,天色已暗,时间很快到了夜晚,楚源的房间里点上灯烛,曲非烟去膳堂打了一些斋饭,师徒孙三人坐在屋子里的方桌前用饭,紫云吃完之后,放下碗筷问楚源。

“没错。”

楚源点头道:“感觉这些师伯、师叔,并没有将我当作一个普通晚辈,很多事情都对我百依百顺。”

紫云笑道:“那是他们将你当作把青城派发扬光大的希望了,在他们眼中,你大概就是一个青年版的张真人……”

楚源闻言也不由笑了:“所以青城派,就是下一个武当派?”

“极有可能。”紫云道:“反正现在合派后的青城派底蕴,已经不比张真人,当年刚刚创立不久的武当派差。”

“你也要把答应他们的事情要放在心上,不要答应了就忘了,让他们失望。”

最后紫云瞥了楚源一眼。

楚源一时间有些尴尬。

他知道师父这是在暗示他,他答应这些前辈创立长生功法的事情。

“师父,那件事情我没有忘,只是最近有点忙。”

楚源底气不是很足地解释道。

“反正你记得就好。”

紫云道。

吃完晚饭后,紫云告辞离去。

收拾好碗筷后,楚源也让徒弟曲非烟,回到自己的房间去歇息。

曲非烟走后,楚源躺在床上缓缓合眼,又在睡梦中,来到了那个漆黑无比,好像宇宙一样深邃的空间里。

处于一种似睡非睡,随时能够醒来的奇妙状态中。

在这种状态下,楚于才思敏捷了很多。

道经、内功、剑法、拳掌……

原本模糊的记忆,全都在他脑海中浮现,关于武学的任何问题,很快都能想通。

“饭要一步步吃,“长生”一般是和“不老”连在一起的。”

“在武侠世界,想要“长生”过于艰难!”

“我先创一本以“不老”为目的,难度略低些的武功,以后再以此功为基础,说不定还真能创出一本能够长生的武功出来。”

“正好《紫霞神功》中,有一部分炼精化气的道家内容,直接可以拿来使用,再辅以道家一些养生、内丹术理念,自创一本不老功,此功就名为《长春不老功》!”

在不断地思考中,排除掉很多错误的路径,一本武功的框架轮廓,渐渐出现在楚源脑海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