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拜师青城山,师兄余沧海 > 第279章 起势了!

拜师青城山,师兄余沧海 第279章 起势了!

作者:握拳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7-05 18:59: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静室里一时间,再也不复刚刚的平静。

一道一尼两人目光在空中碰撞,气氛有些剑拔弩张,双方势如水火,谁也没有低头退让。

楚源之所以不退让,是因为和氏璧对他来说十分重要,他必须得到。

梵清惠之所以不退让,是因为她虽然不知道,楚源是从何处得知和氏璧在慈航静斋的消息。

和氏璧不仅代表了慈航静斋,在江湖中的颜面,更是慈航静斋日后为天下百姓选出一位贤君的神物,和氏璧对于慈航静斋也十分重要。

无论如何,她都不能将和氏璧交给他人。

站在楚源身后的傅君婥和傅君瑜,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她们恍惚之间,竟然看到一尊身形异常高大,宛如神灵的道人,在和无数柄神剑隔空对峙。

下一刻……

楚源和梵清惠以两人的中间为分界线,地面上的石板,竟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出现了如同蛛网一样的裂纹,并且迅速向周围蔓延。

很快石板上的裂纹,就蔓延到了楚源和梵清惠脚下。

两人美目中,皆闪过了一丝惊色,明明没有看到两人交手,但是地面上裂纹,却又真实出现了。

吼!

吟!

就在这时,一声龙吟和虎啸,隐约间伴随着剑光,在静室中出现。

噗!

梵清惠嘴里吐出一口鲜血,整个静室都跟着颤抖了几下,房梁上的尘土簌簌而落,地面上的裂纹戛然而止。

“青阳掌门武功高强,当真是名不虚传。”

梵清惠精神萎靡,脸色有些苍白道。

刚刚她和青阳道人楚源,进行了一番暗中较量,结果是她落入下风,甚至受了轻伤,而青阳道人楚源却毫发无伤。

“梵掌门虽然在江湖上名声不显,但是武功却非同小可。”

楚源也道。

刚刚那番暗中试探,让他对于梵清惠的武功,有了一定的了解。

梵清惠的武功,可能与“阴后”祝玉妍有些差距,但是差距并不大。

楚源刚刚以元神,施展了《雌雄龙虎剑》,才在刚刚那番暗自较量中,取得了上风。

“和氏璧慈航静斋可以给青阳掌门。”

沉默了片刻后,梵清惠态度放软道。

虽然她和慈航静斋,都不愿交出异宝和氏璧,但形势比人强,刚刚在和青阳道人那番暗自较量中,她落入了下风,就算她和慈航静斋不愿,也只能交出来了。

虽然慈航静斋和包括静念禅院在内的白道势力,外加诸多高手都有交情,但远水解不了近渴。

“条件呢?”

楚源问。

他知道慈航静斋,既然愿意如此干脆的交出和氏璧,一定是有条件的。

慈航静斋终究是白道势力首领之一,除了梵清惠这位掌门外,门中说不定还有着其他高手。

“青阳掌门果真快人快语,条件就是这和氏璧,算是我慈航静斋借给青阳掌门的,青阳掌门借我慈航静斋一物,日后需在我慈航静斋传人找上门时,帮我慈航静斋完成三件事情。”

慈航静斋掌门梵清惠语气一转道。

楚源心中一动,这样一来的话,自己就变相因为和氏璧,要为慈航静斋所用了。

在原著剧情中,身为天下三大宗师之一的道门宗师“散人”宁道奇,就是因为借阅了慈航静斋的《慈航剑典》,不得已为慈航静斋所用,出手阻止寇仲与李世民争夺天下。

楚源突然想起来了,之前慈航静斋用《慈航剑典》,换取自己手中的《长生诀》。

“慈航静斋不会将《长生诀》,特意拿给宁道奇去看了吧?如果是这样的话,这慈航静斋当真是懂得借势,中原武林几乎所有高手,都因为欠了慈航静斋人情,以后在关键时刻,都会像那宁道奇一样,为慈航静斋所用。”

楚源心中暗自道。

“可以,但这三件事情,必须经过我的同意,是得到我认同,符合我心中是非观念的事情才行。”

心中思绪闪烁间,楚源缓缓开口答应道。

和氏璧是他此行必得的目标,只要梵清惠和慈航静斋条件不过分的话,他可以选择答应。

“一言为定。”

梵清惠闻言答应道。

青阳道人楚源的成就日后不可限量,某种意义上来说,青阳道人楚源帮慈航静斋办成三件事情的承诺,说不定要比和氏璧本身都价值要高。

和氏璧除了它本身离奇的传说,外加其身上的少许异能后,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用处。

“和氏璧稍后我会让妃暄亲自送到青阳掌门手中,青阳掌门稍待。”

梵清惠接着又道。

“不着急,此次突兀前来,除了“和氏璧”外,也是想拜会一番身为白道领袖的慈航静斋。”

楚源应道。

既然此行目的已经达到,早点晚点拿到“和氏璧”,已经没什么关系了。

“想不到青阳掌门,除了《长生诀》和那门驱雷掣电的掌法外,竟然还精通剑法。”

梵清惠神情复杂。

身为慈航静斋掌门,修练《慈航剑典》有成的她,看出楚源刚刚施展的那门武功,明显是一门威力高强的绝世剑法。

“这剑法叫《雌雄龙虎剑》,说起来还真要感谢慈航静斋,若不是之前看了慈航静斋的《慈航剑典》,我还真不一定能将这门《雌雄龙虎剑》完善完成。”

楚源一副十分感激的神情道。

梵清惠:……

这算不算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这样看来的话,之前用《慈航剑典》和楚源手中的《长生诀》互换,得利最大的反而是这位青阳道人,而不是慈航静斋。

很快,带领石清璇去她娘碧秀心的旧居,逛了一遍的师妃暄和石清璇重新回来。

当她们二人看到一片狼藉的静室时,各自用好奇的神情打量着楚源和梵清惠。

刚刚梵清惠在和楚源交谈时,她已经用衣袖拭去了嘴角的殷红血迹,只是唯独脸色有些苍白。

但这已经足以让石清璇和师妃暄明白,看样子刚刚在她们二人离开的时候,青阳道人和慈航静斋的掌门暗中交手试探过了。

结局却是以慈航静斋的掌门,落入下风为结果。

“妃暄,你去将门中收藏的异宝和氏璧拿来,交给青阳掌门。”

两人刚刚进来没多久,梵清惠就吩咐师妃暄。

“是,师父。”

师妃暄虽然心中有所疑惑,但还是率先答应下来,转身离开了此处。

等再次回来的时候,她手中捧着一个一尺长,六寸宽的漆黑木盒。

“青阳掌门,和氏璧就在木盒里面。”

师妃暄将木盒交到楚源手上的时候,她对楚源道。

“谢了。”

楚源接过木盒。

说来也奇怪,在楚源一将盛放着和氏璧的木盒拿在手上的时候,周围空间好似被扭曲了,木盒周围竟然不存在丝毫天地灵气。

木盒周围虽然没有天地灵气,却有一股奇异的能量时隐时现,这能量渐渐逸散到楚源身上。

楚源竟然有一种内心平静,和经脉正在被扩展的感觉。

这正是和氏璧独有,能够抑制心魔,和扩展经脉的效果。

光凭借这一点,楚源就能确定,木盒中的和氏璧是真的,不是慈航静斋用来糊弄自己的假货。

只是可惜的是!

依照楚源目前的武功,他也不需要去抑制心魔。

他天生百脉俱通,经脉已经被扩展到了极限,这扩展经脉的作用,对他来说根本没什么作用。

“望青阳掌门莫要忘了自己的承诺。”

见楚源收下和氏璧,梵清惠叮嘱楚源。

“放心,必不会忘。”

楚源说话间,还是打开木盒,检查了一下。

不然若是自己被慈航静斋用不知名的手段骗了,那可就滑天下之大稽了。

只见里面躺着一枚方形印玺。

仔细一看的话,就会发现印玺缺了一角,是用黄金镶补。

“和氏璧在始皇时期,被始皇寻到,做成了和氏玺,后来王莽时期孝元太后怒摔和氏玺,以至于和氏玺缺了一角,后又被王莽命工匠以金镶补,这应该就是真的“和氏璧”无疑了。”

楚源心中暗自道。

“有古籍记载,此物是仙界奇石,蕴含着惊天动地的秘密,我慈航静斋得到这宝物也有一段时间了,发现这和氏璧只是一块蕴含了特殊能量的奇石印玺而已,它除了是历任皇帝使用的印玺,对习武者有抑制心魔和扩展经脉的作用外,没有任何特殊之处,想来是以讹传讹,此物的作用被夸大了。”

见楚源打开木盒,检查和氏璧的真假,梵清惠对楚源解释道。

楚源确认此物真假后,将木盒重新盖上道:“江湖传闻,和氏璧和杨公宝库得其一,就能夺得天下,若真是如此的话,那当年杨公宝库的主人杨素,和寻得和氏璧的慈航静斋为何没有夺得天下,可见江湖以讹传讹,当不得真。”

这就跟“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的口号一样,谁真信了这件事情谁就是真傻。

慈航静斋寻得和氏璧,估计也从来没想过,靠和氏璧夺得天下。

而是想以和氏璧为饵,替天下选出一个未来的皇帝来。

可见慈航静斋的势力有多大,实力有多强。

梵清惠道:“江湖传闻而已,的确当不得真。”

拿到和氏璧后,楚源就提出告辞。

梵清惠巴不得赶紧将楚源送走,起身和弟子师妃暄一起,亲自将楚源一行四人送下了山去。

“师父,你不是说和氏璧,是我们慈航静斋插手天下大势,为天下百姓选出一个未来贤君的关键一步棋吗?为什么你会同意,将和氏璧送给青阳掌门呢?”

看着四人下山,渐渐消失在山道上的背影,师妃暄师徒站在慈航静斋的入口“七重门”处,问身旁的师父梵清惠。

“形势所迫,此一时彼一时。”

梵清惠摇头道。

她也可以选择不交,但问题是此物既然被青城道人这等高手盯上了,就保不住了。

“妃暄,你须知人生行事不仅仅在于进,更在于退,刚过易折,适当退让,更能让自己或者门派,在人世间更好地生存下去。”

梵清惠接着教诲师妃暄。

“弟子明白了。”

师妃暄思索片刻,眼中渐渐闪过了一丝明悟。

“更何况我们还得到了青阳道人的三个承诺,我们不仅没亏,甚至从这件事情中得利了,不是吗?”

梵清惠反问自己的弟子道。

在青阳道人寻找到慈航静斋的门派所在,就在终南山的时候,这一切就已经注定了。

以前的慈航静斋,之所以在武林江湖中,树立一个神秘强大隐世门派的印象,就是为了震慑各方,让各方势力的高手,不敢对慈航静斋生出任何歹心。

但问题是当青阳道人,寻到慈航静斋所在地就在终南山,还知道和氏璧就在慈航静斋,对于慈航静斋如此了解,还拥有一身高强武功的时候,慈航静斋就注定需要退让。

“这倒是。”

师妃暄道。

究竟是和氏璧重要,还是青阳道人楚源的三个承诺重要,她也有些说不准。

“青阳道人已经彻底起势了,天下武林的第四位宗师,恐怕很快就要出现了。”

梵清惠想到刚刚那番暗中试探,以自己处于下风为结局,梵清惠感慨道。

“师父的意思是?”

师妃暄语气有些不解道。

“青阳道人楚源,距离宗师之境不远了。”梵清惠语气凝重道:“甚至……”

“甚至什么?”师妃暄问。

“没什么!”

梵清惠摇头。

她甚至觉得,青阳道人已经是宗师了,也说不定。

不过终究只是自己的揣测而已,没有真凭实据的话,还是不要说出来的好,所以刚到嘴边的话,梵清惠又收了回来。

“妃暄,青阳道人的那位弟子,是李阀阀主李渊的二子对吗?”

梵清惠问师妃暄。

“不错。”

师妃暄点头。

“你觉得我们慈航静斋,也落子李阀如何?”

梵清惠思索半晌后道。

“李阀本就是天下四大门阀之一,底蕴深厚,夺得天下的概率本就不小,如今又得到了青阳道人和他背后蜀盟的支持,夺得天下的概率就更大了,支持李阀要比支持其他势力,夺得天下的机会大多了。”

“但问题是李世民是青阳道人的弟子,他恐怕不会允许其他势力染指。”

师妃暄分析。

“那我们就支持长子李建成,反正李渊有三个儿子,按理来说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是皇长子,那三子李元吉也可以,有了我们支持,对方夺得皇位的概率同样不低。”

梵清惠道。

“可以倒是可以,此事需要从长计议,我们要看看他们二人,那位更有可能成为一位贤君。”

师妃暄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