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拜师青城山,师兄余沧海 > 第260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

拜师青城山,师兄余沧海 第260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

作者:握拳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7-05 18:59: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黄河之畔。

旌旗招展,气象森严。

一支规模巨大,人数五万人的军队,正驻扎在这里。

这支规模庞大的军队,帅旗上写着“李”字,正是天下四大门阀李阀的大军。

前军帅帐中。

李世民坐在主位。

平阳公主李秀宁和她的未婚夫柴绍,谋士刘文静皆在帅帐中,站在李世民所坐的桌案前,看着桌案上的一幅舆图商议出兵之事。

交谈之间,帐内不时有笑声传出,看上去大家都很高兴。

唯有身为主帅的李世民神色沉稳,一直在对着舆图思考,脸上没有漏出什么笑意。

这些时日,也的确有十分值得开心的事情发生了。

就在不久前,李世民带着规模庞大的援兵前来支援,在安抚过一遍军心后,李世民使计激怒隋将宋老生,使其打开城门出兵迎敌,宋老生遭到李世民埋伏而大败。

此战之后,李世民平定霍邑,李阀义军大胜,挺进河东。

进入河东后,关中豪杰听说李阀起义的事情,争相前来投奔。

李世民请求其父李渊进军入关,攻取永丰粮仓,来赈济穷困,招揽收服当地的游侠和武林江湖人士,来谋取大兴城。

李渊答应了,命令李世民以前军渡过黄河,攻打大兴城。

此时……正是渡过黄河的前夕。

“禀大都督,有一件十分重要的密报送来。”

就在这时,有亲兵从外面走了进来,手中拿着一封加了火漆印章的密报。

而亲兵之所以称呼李世民为大都督,是因为在李世民带着援兵来支援之前,李渊已经提前封李世民为敦煌郡公、右领军大都督,统帅右三军。

“拿来。”

李世民闻言起身,对那位亲兵道。

亲兵走到李世民身前,用双手将信件呈递给李世民后,就告退转身出去了。

李世民当即拆开信件看了起来,看完了信件里的内容后,李世民脸上不由出现了笑容。

“二弟,有什么事情,值得你这般高兴,之前攻下霍邑,杀了隋将宋老生,都没看到你脸上有这么多的笑容?”

李秀宁看到自己弟弟的神情,感到有些好奇道。

“诸位,此事对于我们来说,又是一件好消息,就在不久之前,我师父青阳道人遭遇“阴后”祝玉妍的伏杀,双方于扬州码头大战一场后,我师父不敌逃走。”

“后来那阴后追杀我师父数千里,出了关内,到了雁门关外,我师父顺手于万军之中,杀了正在攻打雁门关的反王刘武周,后来“阴后”再次追击而来,师父再次成功逃离,如今这件事情,已经传遍了天下。”

李世民将手中的密信放在桌案上,对帅帐中众人道。

刘文静脸色一变道:“世民,此话当真?”

别看李世民的这位师父,只是在魔门阴葵派掌门“阴后”祝玉妍的手中逃掉,但能逃掉,本身就说明对方实力,已经不差于“阴后”祝玉妍这样的宗师级高手多少。

更何况这位青阳道人,在逃命之余,还在万军之中,顺手杀了如今天下极为有名的反王刘武周。

可见对方实力虽不如“阴后”祝玉妍,但差距十分有限。

李世民笑道:“此事千真万确。”

刘文静忍不住站起来拍手道:“那就太好了,如今我们李阀,就缺少一名能震慑住江湖和武林的宗师级高手了。”

可别小看武林高手,身后若是没有武林高手支持。

就如那刘武周一样,虽然得到了突厥人的支持,但还不是被青阳道人说杀就杀了。

天下四大门阀中,唯独李阀最缺乏顶尖的武林高手。

李世民感慨:“谁也没想到我的这位师父,竟然这般厉害。”

之前他觉得青阳道人的名声虽大,但青阳道人终究太过年轻,就算天赋过人,修成了数千年来无人练成,天下四大奇书之一《长生诀》中的武功,也就是那么回事。

顶多能在年轻一辈中称雄!

但是随着魔门阴葵派掌门“阴后”祝玉妍亲自出手,追杀数千里,从江南追到了关外,却依旧没能杀了自己这位师父,可见自己这位师父虽然年轻,但武功却已经能和老一辈宗师级高手媲美。

自己之前拜这位年龄比自己还小的青阳道人为师,当真是做对了。

“二哥,这位青阳道人,真有你们说得那么厉害吗?”

就在这时,帅帐中一个身穿青灰衣裙,眉目如画,相貌绝顶,看上去一眼就令人怦然心动,年龄不到二十的少女,对李世民道。

她叫李秀宁。

李渊的第三女,李世民的妹妹。

女子身,男儿心,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才能。

之前从自己二哥李世民,和自己父亲好友刘文静那里得知,她爹可能要起兵扫平乱世后,就只身离开太原,男扮女装去四处联络义军去了。

李阀之所以起兵能这么顺利,一路势如破竹,入了关中,也完全是因为有李秀宁的一份功劳。

李世民没有回答自己妹妹的问题,而是对李秀宁道:“秀宁,你让文静先生来给你讲讲我的这位师父吧,正好文静先生前段时间,详细研究过二哥的这位师父。”

刘文静是他爹李渊的好友,原本是晋阳县令,和他同样志趣相投,他爹李渊尚未决定起兵时,就是他和刘文静在一起谋划,如何劝说他爹李渊起兵造反,甚至想要先斩后奏的。

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随着他师父青阳道人到了太原,他们原先说动他爹同意起兵,先斩后奏的计划,就成了无用功。

刘文静闻言,在帅帐的一张桌案旁坐下,端起桌面上一杯已经放凉了的茶水,也不嫌弃,边喝边道:

“说起这位青阳道人,如果这些日子我的调查没错的话,对方不仅武功极高,还布局深远,除了收世民为徒,和李阀增进联系外。”

“对方还创立了青城派,收服了扬州第一高手石龙为己用,将他的石龙武场改名为青城派扬州道场,还创立了一支道君,如今至少已经掌握了蜀地、扬州一带,这次被阴后追杀,他顺手在关外杀了刘武周,我怀疑他不是顺手,而是故意为之,必有其深远目的。”

李秀宁的未婚夫柴绍道:“文静先生分析的不错,二哥的这位师父青阳道人,只在两三年时间内就迅速崛起,如今就连魔门宗师级高手阴葵派掌门“阴后”祝玉妍亲自出手,都杀不了他,说不定日后就是天下的第四位宗师。”

李秀宁柳眉微蹙,神情担忧道:“如此说来,此人虽然年纪轻轻,却也是一个十分厉害的人物,他收世民为徒,莫不是怀有其他目的?”

刘文静却摇了摇头道:“这不重要,无论对方有什么目的,他支持李阀,这是肯定的,而李阀也需要借助青阳道人,这个等级的高手名号来震慑武林和江湖。”

李世民颔首:“不错,师父还传了我天下四大奇书之一的《长生诀》,传道授业,恩同再造,他只要对我李阀没有恶意,便一直是我李世民的师父。”

扑哧!

听到自己二哥李世民的话,李秀宁不由笑了。

“你笑什么?”

李世民眼看自己的妹妹李秀宁,毫无预兆地笑了起来,李世民有些无奈。

“对不住,二哥,我一想到你要叫一个,比你小了好几岁的少年道士师父,就忍不住想笑。”

李秀宁笑着解释。

李世民却摇了摇头道:“秀宁,不要以年龄来论英雄,这世上或许真有天才,我这位师父年龄虽小,长相也十分青涩,和我相差了好几岁,但和他在一起,却根本感受不到他身上那个年龄该有的稚嫩。”

“他就像一个年长之人一样,年龄只是外相,本质上更像是一个三十岁、四十岁的中年人,气质冷静,虚怀若谷,身上有一团迷雾笼罩,令人捉摸不透。”

李秀宁闻言一时间也不笑了,她若有所思道:

“二哥可从来没有这么评价过其他人,那等有机会,我可一定要见见这位二哥的师父。”

刘文静也在一旁道:“天下奇人异士何其多,或许世民的这位师父,就是这天下一个平时隐于山野的奇人吧,年龄外貌都是表象,不然数千年来修练者不知凡几,却无人参透其中奥秘,天下四大奇书之一的《长生诀》,也不会被这位青阳道人参透,并且将其练成了。”

李秀宁听刘文静提到《长生诀》,又将目光看向二哥李世民:“二哥,这《长生诀》真像传说中那样,拥有长生不老,破碎虚空,飞升成仙的威力吗?”

李世民摇头:“这就不知道了,我天资不足,师父传给我的《长生诀》,我只学会了一部分,且至今尚未修练入门,但《长生诀》十分博大精深,精妙绝伦倒是真的。”

这些时日,他忙于带兵打仗,这也让他根本没多少时间修练,以至于他学会的《长生诀》第六幅、第七幅人体图,都尚未练成。

李秀宁奇道:“二哥,这么说位青阳道人只传给了你一部分《长生诀》,且这部分《长生诀》你至今尚未练成?”

李世民猜到了妹妹李秀宁的想法,维护楚源:“秀宁,你不要误会,非是师父藏私,实在是这《长生诀》修练难度太大,我光是记下弄懂师父教给我的那部分《长生诀》,就花费了三个月时间,更别说修练了。”

李秀宁好奇道:“那二哥你这位师父呢?”

李世民道:“《长生诀》共有七幅人体图,每一幅人体图都博大精深,堪比一本精妙绝伦的顶级神功,据我所知,目前只有师父他练成了完整版的《长生诀》。”

刘文静道:“传闻《长生诀》,是黄帝之师仙人广成子留下,事关长生不老,飞升成仙的宝物,难些倒也正常,世民这种的才算正常,青阳道人这样的只能说是天纵奇才,世外高人。”

李世民极为认同刘文静的话道:“文静先生说得有理。”

柴绍却在这时道:“既然二哥的师父如此厉害,如今他被“阴后”祝玉妍追杀数千里未死,顺手杀了刘武周的事情已经轰传天下,对于我们攻下大兴城和东都洛阳是否有助力?”

李世民和刘文静相视一笑。

刘文静道:“当然有。”

李世民道:“只要传令下去,把师父和我的关系公开,如此一来,只要天下武林和江湖人不傻,便知道我们李阀背后站的是我师父青阳道人。”

刘文静道:“不错,如此一来,天下高手就无人再敢小瞧李阀。”

……

岭南大山深处。

宋家山城位于郁水河流交汇处,三面临水,雄山耸峙,石城由山腰起依随山势垒筑,顺山蜿蜒。

主建筑群雄踞山岭开拓出来的大片平地上,形势险峻,有一夫当关的气概。

山城君临附近山野平原,与郁林郡遥相对望,象征着对整个岭南区安危的主宰力量。

而在宋家山城尽端最高处,有一座茅屋,茅屋门头悬着一块木匾,木匾上刻有“磨刀堂”三字。

据说在几年前,宋家家主宋缺就已经将宋阀的一切大小事宜,交给了其弟宋智和其子宋师道打理,而他本人则隐居在这磨刀堂中,平日里深居简出,磨练刀道。

宋家的人时常能从磨刀堂中,听到“铮铮”的磨刀声。

这日宋家智囊,在江湖上号称“地剑”的宋智,拿着一份密报,走到了磨刀堂门口。

宋智上前敲响了虚掩的木门,站在门口道:“大哥,我们在江南和关外的眼线,有急报传来。”

“进来吧!”

一开始磨刀堂内,并没有任何声音,只有铮铮的磨刀声,宋智在门口等了有半刻钟后,磨刀堂里传来了一个有些冰冷的声音。

宋智闻言,双手捧着急报走进磨刀堂后,宋智目光直直看向了磨刀堂内,那个正在低头磨刀的老人。

宋智丝毫没有乱看,磨刀堂不大,他对磨刀堂内的一切摆设都很熟悉,但他却很少来这里。

因为他从小就有些惧怕这位兄长,他觉得他这位兄长,看任何人的目光都十分冰冷,就像是在看一件物品一样!

不仅仅是外人,包括他们这些兄弟亲人也是一样!

平日若不是有重要事宜,需要禀报宋缺,由宋缺做出决定,他根本不会来“磨刀堂”。

等宋智走到屋子中心的时候,一个长相寻常,其貌不扬,但是脸上满是冷冽之意,穿着洗的发白布衣的老人,正在他身前三尺之外,手中拿着一把长刀,骑坐在一条长凳上,长凳上放着一块一尺长,七寸宽圆条形状的磨刀石,在那里磨着刀。

身子一顿一挫间,伴随着磨刀的声音,在屋子里响起,极有韵味。

旁边地上还放了一个木盆,木盆里盛了一盆有些浑浊的水。

老人时不时地弯腰,将手中的刀刃放到木盆里去沾水。

这个其貌不扬的老人,正是闻名天下,被江湖武林上,称作天下第一刀客,岭南宋阀的阀主“天刀”宋缺。

“讲吧!”

等宋智进来后,宋缺头也不抬道。

继续磨着手中的刀!

宋智虽然不知道,自己兄长长年累月的在这“磨刀堂”中磨刀,磨刀石和手中的长刀,都磨废了不知道多少,还这般坚持,但也不会询问,因为他早已经习惯了。

“这份急报是有关那位之前跟大哥你讲过,近两年横空出世的青阳道人,除了之前给大哥你讲过,他参破并且练成天下四大奇书之一的《长生诀》,创立青城派,以一人之力横扫蜀地武林所有高手,将魔门天莲宗宗主安隆逼出蜀地,让扬州第一高手石龙投靠他,将原本石龙道场改成青城派扬州分院,还成立了道兵外,最近对方又干了几件大事。”

幸好宋智知道大哥的习惯,早就将手中的急报看过了。

见自己大哥没有任何反应,宋智知道大哥没说停就是让自己继续。

“就在半个月前,魔门阴葵派掌门“阴后”祝玉妍,与其弟子绾绾在扬州城外伏杀青阳道人,青阳道人不敌逃走,后被“阴后”祝玉妍追杀数千里,从江南追到了关外,却依旧没能杀得了青阳道人,青阳道人甚至在雁门关,顺手于万军之中,杀掉了正在率军攻打雁门关,接受突厥人封赏“可汗”名号的反王刘武周。”

宋智敏锐地察觉到,在自己说到这里时,自己大哥宋缺磨刀的动作一顿,随后又继续磨起刀来。

“继续,后来呢?”

宋缺询问。

“后来,在众目睽睽之下,“阴后”祝玉妍又追了上来,青阳道人继续逃命,两人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中。”

“对了,刚刚关中传来消息,之前以“志在尊隋”,宣布尊立代王杨侑为帝,刚刚起兵不久的李阀宣称,青阳道人收了李阀二公子李世民为弟子,青阳道人是李世民的师父。”

宋智又补充道。

宋智讲完后。

锃!

宋缺的磨刀声戛然而止。

宋缺没有说话,“磨刀堂”中一时间陷入了寂静中。

宋智却没有打扰或者催促自己的兄长,他知道这是自己兄长平时在思考的习惯。

“蜀地、江南、李阀、关外……,这青阳道人看似行事不着痕迹,实则却在不断落子,布局天下,看来道家除了那“散人”宁道奇外,倒是又出了一位高人,而且这位不同于“散人”宁道奇,看其四处落子的风格,不像是个无为之辈。”

良久之后,宋缺的声音在“磨刀堂”中响起。

他不像是在对弟弟宋智说话,而像是在自言自语。

“大哥高明,根据我方探子探知到的消息,那青阳道人离开雁门关后,刘武周麾下偏将尉迟敬德便和之前守卫雁门关的大隋官员,雁门郡郡丞陈孝意合兵一处,他们接手了刘武周遗留下来的势力和大军,据说有人看到楚源和刘武周麾下偏将尉迟敬德,外加和那雁门关郡丞陈孝意详谈过,说不定这两人也已经投靠了青阳道人。”

宋智解释道。

“杀刘武周,看上去这青阳道人,或许和我们宋家是同道中人,但对方却又收徒李渊之子李世民……”

宋缺起身。

他拿起磨好的刀,走到屋子角落里,一堆被他磨坏的磨刀石和废刀中,其中面积最大的一块,高约五尺,呈不规则圆形的石头上。

与角落里其他磨刀石上,都被磨出了道道痕迹不同,这块最大的石头上,没有任何磨刀的痕迹。

上面只有一个个,十分清晰,被以深厚劲力,铭刻上去的人名。

宋缺走到这块石头旁,右手握着手中长刀,如同大儒破墨挥洒一样,十分轻松写意。

在石屑翻飞,火花四溅中。

一个人的人名,出现在了这块石头上:

楚源!

正是青阳道人的名字。

“大哥,你把青阳道人的名字,刻在了这块磨刀石上?”

宋智终于忍不住了,询问宋缺道。

宋家人皆知,宋缺在“磨刀堂”中,立了一块磨刀石,凡是江湖中有名的白道侠客,抑或是魔道巨枭,只要是名字被写在磨刀石上的人,最终都成了宋缺的刀下亡魂。

“魔门“阴后”祝玉妍追杀他数千里未死,他还练成了天下四大奇书之一的《长生诀》,虽不知道此人武学境界,但实力已经是宗师一级的人物,他的名字有资格出现在这磨刀石上。”

宋缺平静道。

“大哥的意思是,祝玉妍杀不了青阳道人?”

宋智忍不住道。

虽然“阴后”祝玉妍追杀青阳道人楚源的结果未知,但是江湖上依旧有一小撮人认为,青阳道人楚源不一定能从“阴后”祝玉妍手中逃脱。

相比起刚刚崛起不过两三年时间的青阳道人,“阴后”可是魔门之中,在江湖上成名几十年的高手。

宋缺做完这一切后,又返回了刚刚磨刀的长凳上,骑坐在上面道:“祝玉妍要能杀青阳道人早杀了,青阳道人动了魔门的利益,祝玉妍现在想要斩草除根已经晚了,青阳道长如今已经成长起来,已是宗师级别的高手,实力虽不如祝玉妍,却差不了多少。”

宋智没想到自己的大哥宋缺,对于这位青阳道人的评价竟然这么高!

宋智问宋缺:“还请大哥指教,以后我们宋家,怎么面对这青阳道人?”

宋缺俯身撩了一点清水,将其抹在手上长刀的刀刃上,语气逐渐冰冷:“你们怎么和他相处我不管,此人收李渊二子李世民为徒,他便是站在了李阀背后,李阀乃胡人血统,我宋家禁止与外族通婚,乃是纯正汉人血脉,他若是不出现在我面前也就罢了,他若是敢出现在我面前,我就一刀砍了他。”

随着宋缺此话出口,磨刀堂中,升起了一股冰冷刺骨的寒意和杀机。

角落里那些被宋缺磨废的长刀,在这一刻,都发出轻鸣声阵阵,似乎在回应着宋缺。

宋智感受着磨刀堂内急速下降的气温,一时间内心不由有些胆寒。

……

扬州城内。

如今已经成为青城派扬州道院的原“石龙武场”内。

“师父、玄诚长老!”

“好消息,有好消息啊!”

这天,双龙寇仲和徐子陵身穿道袍,十分高兴地从外面跑了回来,两人边跑边喊。

玄诚和石龙正在“闻道堂”中议事。

所谓的“闻道堂”,其实是“石龙武场”,改名成为青城派扬州道院后,玄诚道人给原本一些建筑所起的名字。

“闻道堂”就是其中之一,也是平日里青城派扬州道院高层议事,或者接待客人的地方。

如今的青城派扬州道院内,弟子都穿道袍,修道门心法,所以很多建筑,也被玄诚道人起了带有道家韵味的名字。

“什么好消息?”

石龙疑惑的声音,从闻道堂中传来。

“师父,掌门没事。”

“掌门不仅没事,还又做了大事,他所做的事情,已经传遍了天下。”

徐子陵和寇仲边进屋边道。

“此话当真?”

闻道堂内的玄诚和石龙,听到刚刚从门外走进来,寇仲和徐子陵的话后,两人神色一喜,纷纷起身道。

自从半个月前,得知自家掌门被魔门阴葵派掌门“阴后”祝玉妍追杀后,他们这段时间无比担忧,正在发动青城派扬州道院的一切关系,在江湖中打探有关掌门青阳道人的一切消息。

从门外跑进来的寇仲和徐子陵,两人喘着粗气。

“仲少,你的嘴皮子比我利索,你来说。”

徐子陵对身旁的寇仲道。

“刚刚收到的消息,掌门被魔门阴葵派那老妖婆“阴后”祝玉妍,追杀数千里,从扬州城一路逃到了关外,有人看到掌门不仅毫发无伤,还在万军之中,杀了正在攻打雁门关的反王刘武周,后来那老妖婆追至,掌门和老妖婆一逃一追之下,又失去了行踪。”

寇仲将刚刚得知的消息讲了出来。

“是啊,师父,长老,你们想啊,那老妖婆能杀掌门的话早就杀了,何至于追杀掌门数千里掌门还毫发无伤,掌门的武功或许不如那老妖婆,但老妖婆也轻易杀不了掌门。”

徐子陵道。

“如此说来,我们就能放心了。”

石龙道。

“没错。”

玄诚长老长松一口气道。

这些日子,他们心中可是焦虑无比。

若是掌门真死在“阴后”祝玉妍手中,那日后无论是青城派,还是青城派扬州道场都下场堪忧。

“看来你们还蛮信任我的吗?”

就在这时,门外一个熟悉的声音,在众人耳边响起,让众人神情一怔!

所有人的目光,不由自主看向了门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