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拜师青城山,师兄余沧海 > 第258章 北上三千里

拜师青城山,师兄余沧海 第258章 北上三千里

作者:握拳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7-05 18:59: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离开扬州城外码头后,楚源一路北逃。

宛如化身一道闪电,在山川河流间一掠而过。

遇水踏水,遇山越山。

身后那位面容半遮,风华无双,身上不时传出致命魅惑气息的女子,却一路跟随,紧随其后。

楚源尝试了几次,都没能甩掉对方。

他的轻功《逍遥游》,是最顶级的轻功。

短时间奔袭,速度甚至要比祝玉妍这种宗师级高手还稍快上一些。

弱就弱在楚源体内的《长生诀》真气,不如祝玉妍来得深厚。

虽然他双脚踩在大地上,只要身处山岳的范围内,体内就能吸收天地间的土行先天灵气,增强自己体内长生诀真气的恢复速度。

但极速奔跑,真气消耗量巨大。

所以楚源一口气跑出六七百里后,就需要打坐调息,吸收天地间的先天灵气来恢复体内真气。

而祝玉妍就没有这个烦恼,她体内真气如汪洋大海般雄厚,源源不断,根本不用调息恢复。

趁着这个时间差,祝玉妍近乎快要追上楚源。

但楚源每次都能在祝玉妍要追上他时,全力爆发,再将祝玉妍给甩掉。

是以,祝玉妍虽然用尽全力,却依旧追不上楚源,但两人维持了一个巧妙的平衡。

二人一路北上,先是穿过了杜伏威实际掌控的江淮一带。

越过江淮后,便又进入了瓦岗寨的势力范围。

瓦岗寨是如今天下诸多反隋义军中,规模最大,占据地盘最多的一支。

南至中原,北至齐郡。

也就是后世的河南到山东一带,全都在瓦岗寨的势力范围内。

再往后便是窦建德、罗艺……

这些反隋义军的地区和势力,被楚源和祝玉妍二人先后穿梭而过。

到了幽州地界后,楚源改变方向,选择西进,进了反王刘武周的势力范围内。

在短短不过三日的时间里,楚源和祝玉妍就奔袭三千余里,到了塞外。

若是楚源不改变方向,再继续往前走的话,便是进入草原,进入DTZ的势力范围内。

自隋炀帝继承皇位以来,由于杨广昏庸无能,以及横征暴敛,导致隋末起义频发,内乱、分裂严重削弱了大隋。

但与此同时,突厥内部则因统一而无比强大。

不说分裂后,实力稍弱一些的西突厥,实力稍强一些的DTZ,势力范围东起契丹、室韦,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都降附于DTZ。

DTZ控弦之士,多达百万。

达到了“戎狄炽强,古未有也”的空前强盛程度。

只有秦汉时期的匈奴帝国,能与之相比。

北方的割据者们,为争取外援,纷纷同突厥联系,甚至俯首称臣。

不久之前,马邑郡太守王仁恭,被鹰扬府校尉刘武周所杀,借抢夺大隋朝廷的粮食,开仓放粮,得兵万人,自称太守。

后来刘武周,为了立足当地,他派遣使者依附于突厥,同突厥大军联手,一起打败了大隋朝廷派来征讨他的隋军。

不久后,刘武周趁势袭破楼烦郡,夺取隋炀帝建立的汾阳宫。

为了取得突厥进一步的扶持,刘武周将俘获的隋汾阳宫宫女献给突厥,突厥始毕可汗以战马赠予他。

突厥为了扶植刘武周,册封刘武周为“定杨可汗”,送他“狼头纛”。

在不久前,刘武周自称皇帝,改元天兴。

不仅仅是刘武周,或许是看到了刘武周投靠突厥得到的诸多好处,薛举、窦建德、李轨、高开道、王世充等义军首领和反王,全都有投靠,或者称臣于突厥的想法。

楚源这次被祝玉妍追杀,之所以选择北上,就是在听说此事后,想趁此机会杀刘武周,给天下的反王和义军首领提一个醒。

反隋楚源没意见,但楚源却见不得有人勾结突厥。

“前面就是马邑郡郡衙所在的善阳城了,可是听说刘武周最近不在里面,他正在率军攻打雁门关。”

关外和关内不同,即便开春,也看不到什么高大的树木,一处宛如苍龙,只长着一些低矮灌木杂草,显得有些荒凉的山脊上,楚源站在高处,俯视着前方那座规模不是很大,但是城墙却建立得十分高大,墙高两丈有余,女墙高六尺,周长三四公里的城池。

“走,去雁门关。”

心中推算背后那道身影,正在不断地接近自己,要不了多久就会到达这里,楚源一步踏出,消失在了原本他站立的地方。

祝玉妍已经追杀他数千里,从南方追到了北方,却依旧无法追上他,楚源如今也已经总结出了,如何从祝玉妍手中逃脱的心得,所以他并不怎么畏惧祝玉妍,楚源只当背后有一个人跟着。

也正因为如此,楚源这一路上一边逃命,还顺便打听到了一些有关刘武周的消息和讯息。

善阳城和雁门关之间,只有百余里距离。

雁门关外,大片土地,都属于马邑郡所辖,刘武周之所以攻打雁门关,是为挺进中原,挥师南下做准备。

在楚源刚刚离开此处后不久,不过一刻多钟时间,一道风姿傲人的绝美身影,就出现在了楚源刚刚站立的地方。

来人正是追杀楚源数千里,从南到北,甚至出了关外,却依旧毫无所获的“阴后”祝玉妍。

“他来这里干吗?这里好像是刘武周的势力范围?”

祝玉妍感受着楚源在此地遗留下的气息残留,她眼中闪过了一丝疑惑和不解。

说实话,这一路追杀,楚源的确让她大开眼界。

尤其是对方的轻功,简直强到超乎自己的想象。

若不是对方真气不够深厚,无法持续不断的奔逃,自己又在之前交手的时候,用自身特有的天魔真劲在楚源身上做了标记,能够遥遥感应到对方的位置,恐怕自己早就跟丢了。

她见楚源一路北逃,本来以为楚源要逃到塞外草原上,突厥人的势力范围去,想以此摆脱自己。

阴葵派虽在DTZ中没有深厚的势力根基。

但是魔门有。

魔门魔相宗传人“魔帅”赵德言,就是以汉人身份,在DTZ国出任国师。

如果这青阳道人,真是想通过进入草原,来躲避自己的追杀,那草原就是这青阳道人的葬身之地。

可惜,对方没有。

这些想法,在祝玉妍脑海中一闪而过。

“难道对方来此地,是为了刘武周?”

祝玉妍心中隐隐有所猜测。

可是这位刘武周,在什么地方得罪过青阳道人?

刘武周最大的问题,就是他投靠了突厥人吧!

但如今草原上的突厥人强盛,根本不是任何势力能够匹敌的,和刘武周为敌,就是得罪了突厥人。

即便是魔门,也不敢轻易得罪突厥人。

想了一会儿,实在想不通,祝玉妍也就放弃了,她继续朝楚源气息消失的方向追去。

这几日的追击,已经让她知道杀死楚源的机会渺茫,但是她依旧不愿意放弃。

……

雁门关。

有天下第一雄关的说法。

本是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进行军事改革,胡服骑射,大败林胡、楼烦入侵,建立云中、雁门、代郡三郡,修建长城,才有了后世雁门关的雏形,后来又历经汉武帝下诏整修,天下第一雄关才终于成形。

后来至隋唐时期,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为了防范突厥人,朝廷驻军于雁门山,在制高点,以铁裹门设关城,连接长城,戍卒防守。

从此之后,雁门关就成了塞外草原异族,侵犯中原王朝的主要通道关隘之一。

同时也是塞外草原异族,每次南下劫掠中原王朝时,“南下北归”的主要通道,属于兵家必争之地。

此时刚刚在不久之前称帝,正是自己人生高光时刻的刘武周,正携带麾下三万大军,进攻雁门关。

刘武周体形魁梧肥硕,双臂修长,如同一头极有力量的黑熊,穿着一身宽大的黄铜锁子甲,头戴凤翅盔,骑在一匹突厥始毕可汗亲自送给他,毛色纯黑的上等优良胡种战马上,腰悬利剑,手上持一张牛筋弓。

身旁是百余人披甲,负责保护他安全的亲卫。

旁边还有四名身高体壮,力气大于常人,专门负责举着旁边一面旗杆碗口粗细,一丈六尺长,以狼头图案作为标志,代表着突厥人赏赐给他可汗身份的“狼头纛”。

刘武周骑在战马上,他远眺这一次进攻的情况,只见自己麾下大军,带着攻城器具,一部分士卒已经攻上了雁门关,正和雁门关上的守军厮杀。

刘武周当即从马背一侧的箭壶中,取出一支羽箭,弯弓搭箭,屏息凝神。

几乎没怎么瞄准,就开始拉弦……

在他手中,那张牛筋弓,变得弓如满月。

刘武周手指一松,弓上的羽箭,就如同一道闪电,射入雁门关城墙上,一个正与他手下浴血拼杀的隋兵胸口,隋兵连人带兵器,一起从城墙上坠落,摔成了尸体。

“可汗威武!”

“圣上箭术可称得上天下一绝。”

“之前圣上曾说,自己有草原突厥人的血统,如今看来圣上所言非虚。”

“要称呼圣上为可汗,圣上不是说了吗?喜欢大家称呼他为可汗!”

随着刘武周用手中长弓,射死一名隋兵,周围传来一阵恭维声。

这些都是跟随依附刘武周,他麾下的一些将领。

事实上,刘武周虽是汉人,但出身于边疆豪富之家,年轻时就骁勇善射,喜欢结交豪侠,十七岁时已经能拉三石弓。

而能拉得动三石弓,已经算得上神力了。

从刘武周脸上的笑意,能够看得出来,手下的吹捧和马屁,让他心中很是高兴。

他也的确对于自身的箭术,外加突厥人赐给他“定扬可汗”这个称呼十分自得。

一般在他展露自己箭术的时候,只要手下有人吹捧,都会令他高兴,其后也会得到他的赏赐。

另外,他还常说自己有突厥人血脉,以突厥人对他的赏赐为荣。

即便已经称帝了,还是喜欢手下人称呼他为“可汗”。

刘武周高兴道:“这次你们率军进攻雁门关劳苦功高,只要攻下雁门关,回去以后论功行赏,大家都有赏赐。”

“谢谢圣上!”

“可汗当真是我等明主。”

“此次我们围攻雁门关,定会凯旋。”

刘武周手下的将领看上去十分高兴,很捧刘武周的场。

如今尚在攻城,的确也不适合赏赐。

“对了,雁门关攻打的进度如何了?”

刘武周问。

他们已经连续攻打雁门关已经三个月时间,但雁门关不愧是天下第一雄关。

就算守卫雁门关的守军,只有五千人。

刘武周派六倍于对方之兵力,攻打雁门关三月,依旧不能将其攻下。

若不是刘武周下令说不计伤亡,怕是攻打一年半载都还不一定能将其打下。

但如今不计成本的攻打雁门关三个月,刘武周自身也已经损兵折将,死伤一万三千余人。

如今他派来攻打雁门关的三万大军,有战斗力的只剩下不到两万人。

“圣上,攻城战难度本就极大,尤其还是攻打雁门关这种雄关,但是这段时间我们死伤惨重,雁门关上的守军同样如此,破关也就是在这几天的事情了。”

一位穿着镔铁鱼鳞甲,头戴冲角盔,有着一把络腮胡的将军站出来向刘武周禀报道。

他是此次攻打雁门关的偏将尉迟敬德,同时也是被刘武周费尽心思网罗来的心腹。

“那就好。”

刘武周高兴道。

他虽然身为主将,但一般坐镇后方,不会轻上前线。

今日若不是实在担心攻打雁门关的进度,他也不会到战场上来。

“敬德,寡人再给你七日时间,你务必要攻下雁门关,你能做到吗?”

刘武周想了想对尉迟敬德道。

一旦攻打下雁门关,就相当于获得了南下中原,夺取天下的资格,再不济也能退守塞外,迟则生变,能不能打下雁门关事关大业,绝对不能轻忽。

“圣上,末将遵命。”

尉迟敬德拱手道。

相比于称呼刘武周“可汗”,他还是更喜欢称呼刘武周圣上。

……

雁门关内。

一座简陋的府宅中。

“唉!”

一个穿着绯色官服,颌下有着一撇长须,气质儒雅,清瘦矍铄的中年官员,正坐在一张桌案后,他看着桌案上摆放着,这堆堆积如山的天下大小消息,不由发出了一声长叹。

他是雁门郡丞陈孝意,在之前和虎贲将王智辩合兵征讨刘武周,将他围困于桑乾镇,后来刘武周投靠突厥和突厥大军联手大败隋军,王智辩兵败被杀,只有他活着逃回了雁门关。

重新组织兵力,守卫雁门关,阻止刘武周夺取关隘。

可惜,如今的雁门关,已经到了粮尽援绝的地步。

三个月的守关大战,雁门关士卒死伤惨重,如今只剩下不到千人。

虽然一般守城守关的一方,是处于优势,攻城的一方处于劣势,攻城一方想要取得战果,需要付出守城方几倍的兵力以及诸多攻城器械,才能有所斩获,但由于双方兵力差距太大,如今雁门关距离关破,只有一步之遥了。

桌案上的这堆消息里面,也没有一条好消息。

不是哪里又有义军首领或者反贼称帝了,就是那个地方也跟着造反了。

陈孝意根本看不到丝毫,将这雁门关守下去的希望。

“县丞,您赶紧想想办法吧,如今我们手下的人,连城墙都站不满了。”

就在这时,一个身形不高,但很壮,穿着甲胄,腰间悬着把染血长刀,刚刚在城墙上厮杀了一番的矮壮汉子走了进来,他催促陈孝意道。

此人名叫张伦,是陈孝意手下的一个校尉。

“张伦,你先下去,让本官再想想。”

陈孝意皱眉道。

眼看如此,张伦只能退了出去。

陈孝意却没注意到,张伦在退出去时,眼中闪过的一丝杀意。

如今雁门关内已经粮尽援绝,城中无论是守城军械还是士兵,剩下的都已经不多了,再这样下去,就是死路一条。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大隋江山已经完了。

陈孝意愿意陪着大隋陪葬,他可不愿意。

若是陈孝意继续执意守城,那别怪他带着手下,杀了陈孝意,拿着陈孝意的头颅,去当作打开城门投效刘武周的礼物了。

“人心浮动啊!”

张伦走后,陈孝意看着张伦的背影长叹一声。

其实他倒不是对大隋愚忠,只要是稍微读过两本书的读书人就能够看得出来,随着昏君杨广一死,大隋的气数已尽。

但关键是雁门关可以落到任何人手上,绝对不能落到刘武周手上。

因为对方背后是突厥人,投靠了DTZ不说,还被突厥人封为“定扬可汗”。

一旦刘武周夺得雁门关,不仅仅是相当于刘武周获得了南下入主中原的可能,更变相的相当于让突厥人也有了南下入主中原的可能性,华夏社稷极有可能因此落入草原异族手中。

“我陈孝意不是什么有大志气的英雄豪杰,可是却也自问背不起这骂名。”

陈孝意喃喃自语道。

若是汉人出身的反王,他大不了带着手下士兵开城门投了就是。

但刘武周是突厥人扶植出来的反王,他不能投!

绝对不能让五胡乱华的惨剧,再次在华夏大地上上演。

“可是我真的已经走投无路,雁门关被攻破也只是这几日时间了。”

陈孝意心中绝望却又无奈道。

如今中原各地大部分区域,都已经脱离了大隋朝廷的掌控,大隋已经许久没有支援了。

“郡丞大人,你快上城墙去看看……”

没过多久,刚刚退出去的张伦,又神色高兴地去而复返,一脸兴奋和意外的神色。

“发生什么事情了?”

陈孝意表面上疑惑,实则心中打起了十二分的警惕。

如今在城破前夕,以张伦为首的校尉和士官,说不定因为连日的伤亡,已经有了哗变,杀掉自己投敌的想法,自己千万得小心应对,别阴沟里翻船才是。

自己死了是小事,连累了中原千万百姓,那就是天下的罪孽了。

“就在刚刚,反贼刘武周的大军队伍后方,出现了一位高手,直奔反贼刘武周而去,那高手武功极高,在大军中来去自如,如今刘武周的大军已经自顾不暇,顾不得继续攻打我雁门关,都去保护反贼刘武周去了。”

张伦神色高兴地解释。

“什么?”

雁门郡丞陈孝意闻言,一下子从桌案后站了起来,他一脸喜色。

没想到他和雁门关的守军,竟然能够绝处逢生。

“立刻带本官去看看。”

陈孝意回过神来后他对张伦道。

张伦在前方带路,陈孝意很快来到了城墙上。

只见原本双方混战厮杀的城墙上,刘武周手下的反军,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退下了城墙,只剩下一些受伤的隋兵站在城墙上,被同伴包扎上伤口!

也有一些没受伤的隋兵,站在女墙后,看着雁门关外的情况和热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