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拜师青城山,师兄余沧海 > 第221章 大辽退兵,掌催城门

大辽皇宫。

武功殿周围。

辽国宫帐禁军汇聚的整齐脚步声,不断被听力敏锐的楚源听到。

楚源甚至在武功殿门口,看到人头攒动,赶来后将整座武功殿包围起来的大军。

不过因为楚源就在大殿中,距离耶律洪基咫尺之遥,他们投鼠忌器,也不敢进来。

耶律洪基听到楚源的话,想到楚源刚刚进来时的画面,他无奈地摇了摇头。

殿外虽然已经汇聚了规模巨大的禁军大军,但是大殿中空间有限,依照之前楚源表现出的武功来看,一旦和楚源翻脸,他还真没把握,从楚源手中捡回一条命来。

“罢了,楚少侠,你的要求,寡人答应了。”

耶律洪基最终还是不敢赌,只能妥协,选择答应了楚源的要求。

“很好,看来陛下做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楚源看着耶律洪基,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

一旦耶律洪基拒绝,虽然楚源没有把握硬撼大辽都城上京规模庞大的大军,但是杀掉耶律洪基后,自己再离去,他还是有把握的。

“来人,去拟旨,将调往宋辽边境的大军调回国内,另外,朕要与大宋缔结盟约,今后只要朕还在皇位上,宋辽就是兄弟之邦,世代友好。”

既然已经认了,耶律洪基也不再拖延时间,让身边的宦官首领赶紧下去拟旨。

在他登基之后,他虽然将大军调往了宋辽边境,有兴兵伐宋的想法。

但终究只是想法而已,还没下达正式的旨意。

现在他将辽国大军调回国内,和大宋缔结盟约,他这个大辽皇帝的颜面,总算没有丢尽。

“遵命。”

伺候在旁边的那个首领宦官,立即下去拟旨。

他只是官宦,需要遵照皇帝的命令拟旨办事,只要耶律洪基做出决定,他只负责执行就好。

回了一声后,那首领太监便告辞,绕到后门,暂时离开了。

“陛下,既然你答应了我的要求,我自然不会对你出手,之后会自行离去,但是这要等到陛下传旨之后。”

楚源看着耶律洪基道。

他并不害怕他走后耶律洪基反悔,收回旨意。

有句话叫做: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耶律洪基是大辽皇帝,皇帝一言九鼎。

他自己也要考虑他收回旨意,或者食言而肥,对于自己威信的打击。

退一步来说,就算耶律洪基真的反悔了,继续派大军攻打大宋,他大不了再闯一次大辽都城上京就是。

但是他下一次来,就不是和耶律洪基谈判,而是来取耶律洪基性命了。

耶律洪基道:“朕自是相信楚少侠,不过朕欣赏楚少侠的武功和性情,诚心想和楚少侠结为兄弟,不知道楚少侠意下如何?”

他觉得既然无法得罪楚源,那就拉拢楚源。

只要和楚源拉近关系,结拜成兄弟,时间日久,他若是再决定攻打大宋,楚源就算不相助大辽,只站在中立的位置,也是极好的。

楚源却婉言拒绝:“我一介草民,可不敢与陛下结拜。”

不管耶律洪基抱着什么样的目的,他都不可能和耶律洪基结拜。

眼看楚源再次拒绝,耶律洪基惋惜:“看来朕和楚少侠,是没有做兄弟的缘分了。”

耶律洪基话头一转:“对了,听说贵帮帮主乔峰乔帮主,他和楚少侠是结拜兄弟,血脉是契丹人,当年他的父母,因为遭遇大宋武林人士袭杀,从而流落大宋,不知他此番可来大辽?”

眼看楚源这条道路走不通,耶律洪基想到了走另一条道路。

楚源懒得去揣测耶律洪基的想法,他摇头道:“我此番是一个人来的大辽都城上京,至于我那位大哥,应该还在大宋国内的丐帮总舵吧。”

耶律洪基闻言意外之余,神情惋惜:“本来还想和乔帮主结交一番,看来也没有这个机会。”

就在楚源和耶律宏基交谈的时候,刚刚出去的那位宦官首领,拿着一封拟好的圣旨,身后还有一个年龄稍小一些的太监,手中捧着里面装着一方大印的木盒走了过来。

两个宦官一起走到耶律洪基面前,领头的宦官展开旨意,躬身对耶律宏基道:“旨已经拟好,请陛下用印。”

耶律洪基也不多说,直接拿起一旁代表自己身份的大印,在木盒盒底的印泥上轻轻一按,然后拿起盖在旁边宦官打开的旨意上。

做完这一切后,耶律洪基将大印放回木盒,目光看向一旁的楚源:“还请楚少侠随朕移步殿外。”

楚源点了点头,起身和耶律洪基一起,往武功殿外走去。

看到楚源和自家陛下耶律洪基,一起往大殿外走去,挡在他们面前的那些禁军纷纷退出,退到了大殿之外。

最后退到了台阶下面,为楚源和耶律洪基留下了一块长宽两三丈的宽阔区域。

再次出来,楚源这才发现,刚刚还有些空旷的大辽皇宫内,此时已经挤满了禁军,密密麻麻地一眼看出去全都是人头。

这些禁军手中都拿着刀剑等兵刃,他们虎视眈眈地看着楚源,目光冰冷,似乎楚源只要做出一点,威胁耶律洪基性命的事情,他们就会一拥而上,将楚源除掉。

被上万双眼睛盯着,楚源却毫不在意,因为他觉得这些辽军,根本奈何不了他。

耶律洪基出来后,目光环视一圈周围,看大辽都城上京城中的所有宫帐禁军基本都到了,他心中这才感觉自己安全了许多。

不过答应楚源的要求还是要做的,他并不准备和楚源翻脸。

最起码在这个时候,不要和楚源翻脸。

耶律洪基对旁边领头的宦官下令:“马跖,传旨。”

伺候在他身边,领头的宦官名字就叫马跖。

“遵命。”

马跖应了一声。

然后走到武功殿台阶中央,站在哪里,打开刚刚耶律洪基盖了大印的圣旨高声宣读道:

“奉天承运大辽道宗皇帝,诏曰:调拨辽宋边境大军,即刻国内,另宋辽两国世代交好,两国百姓情深,辽宋缔结盟约,即日起宋辽为兄弟之邦,世代休好……”

大辽的很多方面,模仿的便是大宋。

就连圣旨的制式,也和大宋没有什么差别。

耶律洪基在登基后,他的名号是道宗,因此便是大辽道宗皇帝。

宦官首领马跖的声音,在宽阔的大辽皇宫回荡。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宣读了旨意,后面耶律洪基就算想反悔,短时间内却是无法再兴兵伐宋了。

“朕此番所为,楚少侠可还满意?”

耶律洪基在马跖宣读完圣旨后,问旁边楚源道。

“满意,只希望陛下能记得自己做出的承诺,莫要出尔反尔。”

楚源对耶律洪基道。

耶律洪基承诺:“朕身为大辽皇帝,所说之话自然一言九鼎,绝无朝令夕改的可能。”

不论他心中如何想,现在刚刚他颁发的旨意,肯定是不能反悔违背的。

“希望如此。”楚源道:“既然事情已了,不知陛下可愿送我一程?”

耶律洪基一愣之后,很快反应过来,情真意切道:“当然可以,虽然朕未能与楚少侠结拜成为兄弟,但是朕仰慕楚少侠的武功和为人,送楚少侠一程理所应当,也是举手之劳。”

他还以为楚源是怕遭到上京城中的禁军围攻,所以才把他当作人质,表面上是要他送他,实则是在挟持他,保护自己的安全。

这让耶律洪基看轻了楚源一些,原来楚源也害怕,畏惧他的禁军。

看来楚源,也没想象中那么厉害嘛!

很快宦官首领就安排好了,耶律洪基出行的战马,顺便还给楚源也安排了一匹。

相比起大宋国内达官贵人出行时,喜欢乘坐轿子和马车,辽国上层官员和贵族出行时,更喜欢骑马,就连耶律洪基这个大辽皇帝也不例外。

楚源和耶律洪基上了马,一起往皇宫外走去。

身后是以马跖为首的宦官,以及大批宫帐禁军跟随。

此时无论是皇宫内,还是外面的街道上,都站满了护卫耶律洪基安全的宫帐禁军。

至于百姓……

能住在大辽都城上京城中的,就没有普通百姓。

不是王公贵族,就是达官显贵。

楚源和耶律宏基的队伍走到哪里,那些宫帐禁军都会为他们让开一条道路。

刚刚走出大辽皇宫,一群衣衫华丽,气度不凡之人,从街边跟了上来,默默在后面走着。

他们几乎所有人,都穿紫皂幅巾,紫窄袍,束玉带,穿红袄,看上去像是汉服。

楚源奇道:“这些人是?”

耶律洪基笑道:“楚少侠有所不知,这些人都是我大辽的文武百官,知道朕有难,便来跟随朕。”

楚源道:“陛下虽然刚刚登基,但是在大辽国内,很受百官爱戴。”

楚源看到其中领头的几人中,其中一人,五十多岁的年纪,长须长髯,身形瘦弱,个头不高,但身上却有一股儒雅气质,很像是大宋的一些读书人。

耶律洪基道:“大辽能有今日的成就,离不开文武百官,齐心协力,殚精竭虑,他们其中有一半人,原本都是汉人。”

楚源意外道:“汉人?”

耶律洪基看到楚源脸上的意外之色,眼中闪过了一丝得意:“不错,汉人,我大辽历代先帝不问出身,唯才是举,敢用贤良,这才有了大辽现在的兴盛。”

楚源没有想到,竟然会有这么多汉人在辽国为官。

想到自盛唐衰弱以后,天下又历经五代十国,北方大面积沦陷,被异族统治。

北方的那些汉人,又不能搬走,还需要继续生活。

正好辽国也需要汉人和汉人的文化,来帮他们维持统治,正因为如此,大辽国内才有这么多汉人为官。

不过也不能排除,耶律洪基为了向自己示好,其中有过度吹牛的成分。

在楚源看来,用汉人为官,学习汉人和中原王朝文化,这正是草原契丹民族被文化同化的过程。

无论是大辽,还是大宋,一千年后,都最终会融合成为一个国家。

华夏!

一边继续往城外走去,楚源一边在马背上,对耶律洪基道:“陛下可曾想过大辽这样提防大宋,甚至扶持西夏作为大宋的对手,如今西夏李元昊早已经公开称帝五六年时间之久,你难道没想过大辽和大宋交恶,会让西夏做大吗?”

耶律洪基却断然道:“这不可能,现在的西夏正在攻打吐蕃和回鹘,和吐蕃、回鹘开战,吐蕃和回鹘都不是弱国,西夏不可能有机会做大!”

楚源道:“天下没有绝对的事情,就像大辽立国在当时其他势力看来,也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一样。”

在历史中,无论是大宋还是大辽,最后都败在了西夏手中。

耶律洪基不置可否:“也许吧!”

他不认同楚源的观点,觉得楚源一个武林中人,谈论武功有说话的资格,但是要论天下大势,还不如大辽朝廷中一个普通小官说得有理。

眼看耶律洪基不信,楚源也懒得和他做口舌之争。

反正他此行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很快他们来到了大辽都城上京的南城门口。

出了城门口后,只见周围依旧是一望无际,看不到边际,人头涌动的辽国大军。

楚源勒住马匹,下马后对马背上的耶律洪基道:“陛下,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能将草民送出城来,草民很感激。”

耶律洪基也同样下马道:“楚少侠,给朕向乔帮主带句话,就说大辽是乔帮主的国家,若是乔帮主有时间的话,随时欢迎他回来。”

楚源道:“若是我能回去的话,一定将陛下的这句话,带给我大哥。”

刚刚他和耶律洪基谈话的过程中,始终对于放不放楚源离开这件事情避而不提。

楚源之所以不提,是他对自己离开这里有十足的把握。

耶律洪基不提,是觉得楚源冒犯了他,冒犯了他这个大辽皇帝。

就算他暂时答应了楚源的请求,但是绝对不会轻易放楚源离开。

楚源此时一看,不远处那攒动的人头,他十分确定,这次大辽召集起来,用来对付他的大军,人数肯定达到数万人了。

所以他才有此一句话!

楚源正准备打算离开,但是想到自己就这样,轻而易举地离开了,耶律洪基不知道会不会出尔反尔。

虽然皇帝都是一言九鼎的,但是万一耶律洪基选择反悔呢?

他是可以杀了耶律洪基,但他却需要再来一次大辽都城上京。

“既如此,不如一劳永逸的好。”

楚源心中道。

想到这里,他停下脚步,看了一眼身后的城门。

眼看刚刚准备离开的楚源,又停下脚步,耶律洪基心中不安道:“怎么,楚少侠难道要反悔不成?”

楚源摇了摇头,他突然朝着城门上方挥掌。

“只是想给陛下长长记性,让陛下一直记得自己的承诺,不要忘了。”

话音刚落,楚源同时运起自己体内下丹田气海处的内力,以及中丹田绛宫内的先天真气,通过已经打通的全身百脉,一股脑往自己右掌汇聚而去。

只是片刻时间,楚源右掌就已经蕴含了极为恐怖的力道,排山倒海般的力量,通过楚源右掌,往城门上方的城墙轰击而去。

一时间,周围狂风乍起,将楚源的衣衫吹得猎猎作响。

一拍两散掌!

少林寺七十二绝技之一!

之所以不施展《天山六阳掌》、《天罡地煞掌》,是因为这两门掌法不论威力,爆发力远不如一拍两散掌。

轰!

楚源这一掌力量达到了人间极限,打在大辽都城上京城城门上方的城墙上。

在一声轰隆巨响过后,大辽都城上京城的南城门上方城墙,竟然一下子倒塌了。

“陛下,危……”

看到这一幕的宦官首领马跖脸色一变,惊呼道。

碎石纷飞,烟尘四散开来,片刻间就要将楚源和耶律洪基掩盖住。

但是他话还没说完,就有一道无形之力,如同一把利刃,将飘散在空气中的尘土分割开来。

也幸好刚刚没人站在城门下,不然恐怕就要长埋在废墟下,被砸成肉饼了。

耶律洪基看到刚刚这非人的一幕,他嘴唇微张,一时间愣住了,随后短短片刻时间,他额头上就结了一层汗珠。

他再喜行不怒于色,有高深的城府,在这种不属于凡人范畴的力量面前,他不比一个普通人受到的惊吓小。

难怪对方敢单枪匹马,孤身来到大辽,闯入大辽都城上京皇宫和他谈判,这就是底气。

他此时才相信,楚源之前所说,他胆敢反悔,大不了再来一次,取了自己人头的话都是真的。

在这样的力量面前,就算有辽国精锐大军护着,也无济于事。

被惊住的不仅仅只有耶律洪基,还有刚刚那些跟随而来,将耶律洪基送出城来的大辽文武百官和宦官,他们站立在原地,双目失神,久久无法回过神来。

一掌摧毁城门!

这真的是凡人能够做到的吗?

围在周围的辽国大军,也是一阵骚动。

他们的目的,竟然就是和这样可怕的敌人作战。

对方虽然只有一人,但是却胜过千军万马。

难过能穿过数千禁军的防守,闯入皇宫之中,胁迫他们的皇帝陛下。

做完这一切后,楚源施然转身,沿着道路往远方大宋的方向走去。

“没有朕的命令,不可妄动,让开一条道路,放楚少侠离开。”

这时耶律洪基回过神来,对不远处的辽国大军下令道。

楚源的力量已非凡人能敌,若是他麾下大军对楚源出手的话,能杀得了楚源也就罢了。

若是杀不了,只会白白惹怒楚源,既然如此,还不如放楚源离去。

听到自家陛下的命令,辽国大军让开一条半丈宽的道路,目送着楚源离去。

“马跖,你说这世上,真的没有神仙吗?”

看着楚源离去的背影,耶律洪基问自己身边的宦官首领马跖道。

因为大辽积极学习汉人文化,所以大辽高层也有不少人,信奉神仙之说。

“陛下,世间若是有神仙的话,依照这些天楚少侠表现出来的,他不就是吗?”

宦官首领马跖道。

“是啊,神仙就在眼前,可惜却不是我大辽人。”

耶律洪基感叹。

“陛下,刚刚得到消息,西夏攻打吐蕃和回鹘大胜,夺取西凉府、甘州、瓜州、沙州等地,势力范围扩展至玉门关及整个河西走廊,拥有夏、银、绥、宥、静、灵、会、胜、甘、凉、瓜、沙、肃数州之地。”

就在这时,刚刚被楚源注意到的那个大辽汉人官员,走到耶律洪基身边禀报。

他正是大辽北府宰相姚景行。

“什么时候的事情?”

耶律洪基脸色凝重道。

“就在半个月前,消息刚刚送到,还没来得及禀报陛下。”

姚景行目光凝重道。

“夺取一府三州之地,势力范围扩展至玉门关及整个河西走廊,这西夏已经彻底失控了,还会对我大辽造成威胁。”

耶律洪基怒道。

他没想到楚源刚刚说的一番话,竟一语成谶。

“陛下,要老臣说,耽误之际,是放弃攻打大宋,和大宋一起联手遏制西夏。”

大辽北府宰相姚景行献策道。

“看来这位楚源楚少侠,出现的正是时机。”

耶律洪基道。

“走,我们返回宫中,议事要紧。”

耶律洪基骑马上背道。

一开始他或许还有反悔食言的想法,但是在见识过楚源那超越凡人的武功后,他脑海中再也没了丝毫这样的想法。

再加上如今西夏发展失控,大辽甚至还需要和大宋一起联手,遏制住西夏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